揀寶  第843章 清明上河圖

類別: 都市 | 異術超能 | 揀寶 |    作者:  書名:揀寶  更新時間:2013-09-19
 
“我瞎猜的。”

這個時候,王觀輕笑道:“如果真是董其昌的真跡,怎么可能和這一堆小名家的作品積壓在一口箱中。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類似董其昌真跡這樣珍貴的東西,要么是單獨存放起來,要么是與其他珍貴物品擺放在一起才算合理。”

這話聽起來有些道理,不過卻不能讓張老滿意:“你這是在詭辯。說正經的,這畫有什么問題,讓你覺得是贗品?”

“非常明顯。”

王觀聳肩道:“近代畫壇大師李可染曾經說過,八大和董其昌用墨極清,就好像是月亮一樣,這是他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境界。這話或許有幾分自謙的成分,但是也說明了董其昌繪畫的特點,用墨偏向于清新淡雅。”

“然而,這畫的筆墨卻比較濃重,一看就知道是仿品。或者說是清末民初的仿品,我覺得是民國年間的仿品可能性較大。主要是這紙質比較細膩,不像是傳統手工作坊制作出來的紙張,反而像是用機械生產的。”

王觀評點起來,十分肯定道:“只要抓住這兩點,那么其他也不用細看了,完全可以斷定這是仿品。”

“好,很好。”

適時,張老贊許道:“不錯,果然是大有長進。”

“和您老相比,還差得很遠。”

王觀謙虛一笑,也好奇問道:“張老,您手里的是什么作品?”

“我的?”

張老把手一揚,立時得意笑道:“好東西啊,托你的福。總算是拿到手了。”

“那就別賣關子呀,快說說看,這到底是哪個名家的作品?”王觀也有幾分見獵心喜,畢竟能讓張老看上眼的,絕對不是普通的東西。

然而,張老卻搖頭笑道:“不算是名家作品,只能說是名作珍品。”

“怎么說?”王觀自然更加好奇了。

“你自己看。”

說話之間,張老把手中的卷軸遞了過去,王觀也不客氣,直接拿了起來。然后把平直的箱柜為桌面,小心翼翼將卷軸攤開觀賞。

“清明上河圖?”

乍看之下,王觀微微一驚。

要知道作為中冇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的名聲,或者比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還要響亮。究其原因,應該是清明上河圖的成畫時間更早,而且名字更容易讓人牢記吧。

不管怎么說,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堪稱是古代表現社會生活最為豐富和廣闊、意蘊最為深hòu、感染力最強的風俗畫長卷。

畫中隱藏著對現實社會中一些隱患的憂慮,將船與橋的矛盾和橋上文武官員的矛盾交織為全卷的視覺中心,通過表現船橋險情等諸多場景,深刻揭示出當時的社會痼疾,是中冇國古代藝術史上最為濃重的一筆。

當然,王觀一直覺得。張擇端畫風寫實,只是把看到的畫出來而已。至于什么憂患意識,或許冇人家張擇端從來沒有這樣想過。純粹是后人的馬后炮。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現代的某些人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分析古人的詩詞文章著作。也不想想,你連作者本人都沒有見過,憑什么認為自己的分析就是人家所想?

人心隔肚皮啊。更何況又隔了幾百上千年,代溝更寬廣了。反正在王觀看來。古人的許多思想,都是被后人曲解了。最有名的例子肯定是論語,兩千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斷章取義,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孔夫子身上,讓他老人家背了許多黑鍋。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差不多,或許后人能夠在畫中分析出許多隱患,但是未必就是張擇端繪畫時的想法,一切都是后人根據已經發生的事實來臆斷罷了。

另外就是,由于真跡就藏在故宮,那么眼前這畫肯定是仿作無疑了。

“張老。”

打量了兩眼,王觀好奇道:“這你是明本,還是清本?”

在這里有必要提一下,其實“清明上河”那是一個繪畫的題材。只不過由于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太有名了,以至于一提起“清明上河。”大家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張擇端的名畫。然而這卻是以偏概全的片面思想,不能作為標準。

實際上以“清明上河”為題材的圖畫,其實也可以稱為清明上河圖。

不過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長卷問世之后,特別是明清以來,畫界代代不乏追隨者。以“清明上河”為題材的長卷,留存至今的宋元明清本可達數百本之多,分藏于公私之家,遍布在世界各地。

嚴格來說,這些清河上河圖也不仿仿品,只不過大家習慣性的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范本,把其他版本稱為仿品罷了。

“不是明本,也不是清本。”

與此同時,張老笑道:“我這可是元本。”

“不是吧。”

王觀驚嘆起來:“這可是稀罕的好東西啊。”

一般人可能覺得,元代是蒙古族統治中原,文化肯定不昌盛。而且眾所周知,蒙古貴族對于中原文化不太熱衷,并沒有徹底接受漢人文化,那么由于這個原因,元代肯定不會很重視文化教育,所以這個時期的作品一定不會很好。

然而與這個猜測恰恰相反,盡管只有百年不到的時候,元代的字畫精品卻是層出不窮。尤其是在現代,元四家的精品名作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格動輒破億,價值遠高于南宋的作品,只有北宋名家可以抗衡。

究其原因,可能是物極必返吧。

元代貴族不重視漢人文化,大部分文人士子也沒有得到啟用。在政治上不得作為,那么只有寄情于詩詞字畫上了。所以在這個時期,在這種大環境下,趙孟頫、黃公望等等名家就好像是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然后到了元末明初,經過了一番動亂,卻是出現了斷層的情況。況且明代重用讀書人,大家有了出路,研究四書五經都來不及了,哪有心思繪畫。所以在明代初期,很少有讓人耳熟能詳,如雷貫耳的大名家出現。

直到明代中期,經濟十分繁榮,大家開始有精神文化的追求。有這樣的土壤條件,自然涌出來吳門四家、徐渭、董其昌之類的大名家。

總而言之,時代的背景,決定了文化的基礎。就好比現在,社會富足了,確實也催生了一大批“大師”、“名家”。問題在于,這些“大師”、“名家。”還沒有經受歷史的考驗,至少要過五十年,才能夠斷定誰是貨真價實的名家大師,誰是鼓吹出來的水貨。

張老這畫,明顯是經受得住歷史考驗,能從元代流傳到現代,不僅僅是機緣巧合,更重要的是這畫肯定不錯,不然也沒人會細心保管收藏。

“盡管是元代版本,實際上畫的卻是南宋的景物。”

此時,張老微笑道:“這是江南淪陷以后,在蒙古貴族的高壓統治下,某個文人郁郁不得志,又不敢明著反抗,只好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緬懷昔日生活了。”

“嗯。”

王觀仔細打量起來,十分認同張老的判斷。

如果描繪的是元代,那么肯定有蒙古貴族出現,但是縱觀全畫,作品的畫風明顯是南宋的風格,尤其是城市的布局,以及市井人物的穿著,特別是騎馬坐轎的權冇貴人家,都是典型的漢人造型。

然而圖畫的筆款位置,卻出現元代的年號,那么充分說明張老的推測沒錯。圖畫的作者應該是前朝遺臣,身在曹營心在漢。另外就是圖畫的筆法十分細膩,人物表情更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態,各不相同。

這樣的風格筆法,一看就知道繪圖的人丹青造詣不凡。

“可惜啊,只有年款,卻沒有署名。”王觀搖頭嘆道:“佚名作品,有些影響它的價格。”

注意,只是影響價格,而不是影響價值。

要知道作者名氣的大小,只是決定作品的價格而已,并不能夠決定價值。真正決定作品價值的卻是作品本身的質量,如果作品質量欠佳,那么就是唐伯虎的畫作,價值也不算很高。相反要是作品的質量上乘,就算沒有署名,一樣有人愿意花大價錢搜羅珍藏。

拍賣會上經常有一些宮廷圖畫上拍,盡管沒有署名,但是照樣拍出過億的天價來。由此可見,作品的質量才是關鍵。

“緬懷前朝的東西,誰敢留名啊?”

適時,張老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但凡是異族統治下的王朝,往往是文字獄最興盛的時刻。除非作者不要命了,才會在這畫上留下自己的名號。”

“也是。”王觀深以為然,現代的敏感信息,最多是審核或屏蔽而已,古代的話,那就是直接抄家滅族的。

“我的東西已經選好了,你呢?”與此同時,張老笑問道:“光看董其昌的仿品而已,或者說你就打算要這件仿品?”

“怎么可能。”王觀毫不猶豫搖頭否決:“您老是有目標了,直接拿就行了。我現在需要貨比三家,速度也快不起來啊。”

“這倒也是。”張老微微點頭,然后笑道:“既然如此,要不要我給你指條明路。”

“不要……”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