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傳  第三百零六章 于廷益

類別: 明朝穿越后宮江湖廟堂爽文 | 平安傳 | 西風緊   作者:西風緊  書名:平安傳  更新時間:2015-07-27
 

本章節來自于

在兵馬集結后,于謙向張寧請求能到中軍觀戰,張寧大方地同意了,并允許自己站在他的身邊。♀陪護在于謙旁邊的三個人中有一人雖然穿著灰色的男子袍服、頭戴幃帽,但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女子;他明白如果自己有什么異動就會被擒住,甚至被殺掉。

中軍方形大旗的wèizhì,擺放著一些裝載各種物什的車輛,主要有鼓號旗幟等物,甚至擺放著可供寫作的簡陋木案

。其中的五色三角旗應該是做令旗用的東西,在張寧及一些官員身后,站著四排穿著青紅相間衣服的軍士,各配有馬匹,人數估摸不下一百五十人;于謙見他們的衣著色彩和將士不同,估摸著傳達軍令的人,他第一次見識到指揮一支萬人軍隊需要如此多的傳令兵;同時“叛軍”的指揮系統相比官軍也相當龐大,至少有十幾名文官和二三十書吏組成,而武將們在此聚攏了短暫的時間都相繼散去了。

在此地四周,各方向都陳列著幾排步兵,總人數應在五百人以上,大約是中軍衛隊。這些士卒在于謙看來已屬精銳中的精銳,他們的隊列筆直如用木匠的墨線量過的一般,整肅比皇宮的大漢將軍儀仗還要整齊。但于謙認為真正能護衛中軍安全是后側的兩個方陣,兩支人馬與中軍的距離相當近;他們雖然在后側,但如果官軍近逼到中軍wèizhì,很近的距離能迅速增援,官軍如果不先擊潰這兩股人馬是難以wēixié到中軍的。相比之下,其它的方陣之間間隙相當大,至少相距數百步,或許“叛軍”這么部署是為了盡大可能地zuo誘展開,饒是如此正面也比較窄,zuo誘翼相當不安全。()

于謙最感興趣的還是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張平安,但他只是用不經意的目光打量著張寧。那人正在下達著簡短而快速的命令,好像許多話根本沒有經過思索一樣,當然也沒有別的廢話,每句話都應該十分簡潔。

氣氛變得有些緊張,因為戰役似乎要開始了,對面的官軍正在移動,這邊的一股軍隊也在調動。

張寧的表情堅定而從容,精shén很好的樣子,還帶著一絲冷酷。總之看起來有點呆板,但于謙覺得此人的內心想法是相當豐富的……帶著全部的實力,放棄了所有既占領的地盤、沒有后續補給,只為了得到與兵力數倍的官軍決戰的機會,這樣孤注一擲的做法極其喪心病狂;一個人如果沒有極大的野心和欲望,難以想象能干出這種事來。于謙心里大膽地揣測,此人肯定想要得到所有他該的的不該的,才能滿足其野心。

接著于謙便大致觀察了一下戰場上的光景,他認為薛祿還是很有優勢,主要體現在兵力人數而造成的布局上。

薛祿的zuo誘翼擺得很寬,加上有騎兵優勢,兩側是絕對占便宜的;而且視野所及之處的人馬雖然壯觀,卻并沒有五六萬人,可以揣測薛祿在中央縱深上也有安排。相比之下,叛軍處于極易被包抄合圍和局部突破的劣勢下十分不利,除非他們消極防守,只要一進攻就會出現漏洞。

雖然于謙知道叛軍在火力上有優勢,但只要薛祿運籌得當,抓住了戰機予以重創也不是不可能……武陽侯薛祿就是于謙在皇帝面前舉薦的武將,他對薛祿的才能還是持肯定態度,認為他能發揮出戰陣上的才能。()

所以從目前看來,官軍的形勢還不算悲觀……當然如果于謙自己尚在其位,他根本就不會打這一仗;張平安沒辦法逼他走到對決的境地。為何要與叛軍急戰?拖延本身就對官軍有利,非得要舍己之長、無視敵軍之短?薛祿還是立功心切了;或許他根本就沒搞qīngchu全盤大局,只是為戰而戰。

若喻天下是一個棋盤,這里的大量兵馬也只是棋盤上的幾顆棋子而已。

對面的一眾人馬向前推進了一里地開外便停下來;輕重炮也相繼移動,雖然看不甚qīngchu,但那些移動的戰馬拉運的東西肯定是火炮,不然想不出有什么東西需要用戰車運到前線。果然官軍那一股步軍并非直接進攻,于謙也不認為薛祿能愚蠢到用一股步軍單獨進攻朱雀軍的境界。

薛祿的意圖多半是想從叛軍的左翼(南)打開局面,側翼明顯對官軍有利,薛祿主動從側翼開始目的是挑釁與叛軍接觸。雙方主力相距至少四里余地,如果不繼續向前推進,根本就打不起來;饒是官軍一部向前推進了一里,兩軍仍然在大炮射程之外,暫時尚無接觸的可能。

就在這時,張寧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傳令常德營分兵一半嘗試與左翼敵軍突出部交手。”

緊接著他身邊的朱恒就召集官員分派道:“擬軍令,姚二郎所率常德營前二哨、即左哨右哨兵馬為左翼前鋒,護送騎炮大隊及所屬長管炮大隊推進二里,抵達低谷地,即發起對官軍突出部炮擊;擬令,常德營前哨后哨部,自姚二郎部左后方向前推進,等待進一步調令;擬令,左后翼馮友賢騎兵團整軍備戰,等待進一步調令,各部接到命令后在情急下有理由便可適時作出調整……”

于謙此時才明白過來,為何叛軍統率組成有那么多人,他第一回見識這種方法,不由得大為驚詫。張平安的一句軍令,在其主要“幕僚”的安排下,又再次細化為對各部的準確命令。二人好像還很有默契……據于謙所知,那朱恒本是漢王麾下的大臣,投奔張平安的時間并不長。

這還不是其指揮系統的全部,其幕僚們分別擬好軍令之后,又各自交由書吏具體安排傳令兵數人,好像每一道命令都有書吏記錄在案、包括對傳達軍令的軍士名字。

騎馬的青紅衣衫軍士分批出動,過了不久,在鼓號聲交替一陣奏鳴之后,果然就見左翼遠處的叛軍人馬開始了調動。

一些人馬陸續開始慢慢移動,就在這時,南方傳來了隱約馬蹄聲,極目望去,只見曠野上出現騎兵部隊。那些馬隊應該是官軍,因為只有官軍的軍隊才布置得那么遠。

火器、步、騎協同作戰,于謙覺得薛祿已經發揮出了他應有的水平,當初追隨永樂大帝在北疆征戰的精yàn他沒有忘記的。

不過此時看來,叛軍對官軍馬軍的出現并沒有什么反應,左翼的步軍仍然敲著鼓在前進。不遠處的張寧敲著南邊的情形一言不發,而他的“幕僚”朱恒又補充了一道軍令,多半是無關決策的東西。

叛軍左翼面對的官軍突出部兵力應不到一萬人,但看起來也差的不多,這是薛祿的步軍四分之一的兵力。他倒是挺大手筆的,此戰剛一開始勢必就會十分激liè。

“叛軍”對薛祿在側翼的挑釁表現得很積極,馬上就接招了;他們比薛祿還急,是意圖速戰速決的一種表現。

因為官軍步軍先行推進,在步軍各陣營前方已經開始布置炮陣了。于謙見此光景甚至有些意外,難道薛祿私下里已經領會了自己琢磨出的騎、炮戰術?那一套思路于謙運用了一次,并不成功,但覺得可以改進,戰術不成熟也沒說出來;當時薛祿也不在南路軍中,所以于謙反而感到很意外。

只見“姚二郎”部停止了下來,在騎兵wēixié下他們也無法擺出炮陣,只能組成zuo誘兩個方陣、將火炮車輛護在中間。大約叛軍的步軍只有組成方陣才能對抗騎兵沖擊。其側后翼的另一股人馬也列了方陣,與前鋒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于謙對叛軍的這種反應感到奇怪,明明之前聽到了他們讓騎兵團預備出動的軍令,但遲遲不見叛軍騎兵的蹤影。按理看來,布置在叛軍左翼的官軍馬隊并非騎兵主力;因此叛軍的騎兵完全有能力保衛其步軍的側翼,但現狀是并未看到這種情況。

遠處的官軍馬隊已經慢跑到了接敵一里地外,但是他們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前進。正面的官軍步軍突出部開始繼續逼近,轉移炮陣的過程相當緩慢;叛軍的人馬卻因為五百步外的騎兵虎視眈眈動彈不得,無法做出任何變動。

……就在這時,只見叛軍的右翼(北)的一大股官軍步軍同樣開始向前推進。“叛軍”中軍的官員很快下達了一系列的軍令,右翼的兩個陣營wèizhì有了一些變化,炮陣也前置到了步軍正面。

兩側都是人頭攢動,一片忙碌,唯有中央部分按兵不動,雙方都同樣如此,遙遙相望。這種僵持持續了不少時間。

“轟!”一聲炮響震動了大地,曠野也fǎngfo在微微顫抖,如同晴天霹靂,這種聲響不是凡人所能表現出的氣勢,可它又恰恰是人制造出來的東西。

在黃綠色彩的曠野上,一團白霧騰起的顏色分外顯眼,它在東面的遠處,是官軍那邊在開始放炮。

(九頭鳥書院)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地址/20/20271/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