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民國  第 488 革命風云起蒼黃 五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鐵血大民國 | 大羅羅   作者:大羅羅  書名:鐵血大民國  更新時間:2013-07-05
 
“斯蒂芬,你的意思是用武力鎮壓的辦法解決現在印度的危機?”麥克唐納首相皺著眉頭反問道。..

“不,不能完全用鎮壓的辦法。”斯蒂芬.沃爾什說道:“但是一定要堅決打擊印度gcd!我們要充分吸取日本的教訓,絕對不能給gcd一絲半點的機會,否則我們一定會追悔莫及的!

對于印度國大黨和全印穆斯林聯盟這兩大政治勢力,我們倒可以采取一些拉攏和安撫的手段。也不要馬上就同意印度自治……就像奧利佛爵士說的,保守黨和自由黨一定不會同意的。沒有他們的支持,印度自治的法案不可能被議會通過。所以我們只能在談判中采取拖延的辦法,等到甘地之死的風頭過了再說。”

“印度人恐怕沒有那么好騙……”麥克唐納用力揉揉太陽穴,印度阿三們又不是傻瓜,英國人如果一邊談判一邊鎮壓gcd,國大黨和穆盟一定會認為英國人想要一個一個收拾他們!到時候很有可能弄巧成拙,引起一場比1857年—1859年大起義更為嚴重的印度民族起義!

“殺死甘地的幕后真兇找到了么?”麥克唐納看著印度事務大臣奧利佛爵士說:“這件事情和印度事務部到底有沒有關系?”

“沒有,絕對沒有!”奧利佛爵士搖搖頭,兩手一攤道:“我們為什么要殺甘地?他活著對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威脅不大,現在他成了烈士,才是真正的麻煩!”

是啊,現在圣雄甘地為印度人民的獨立事業獻出生命了!肯定會激勵更多的人投入到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中來!如果事情處理不好,恐怕就一場驚天動地的革命大風暴。這么倒霉的事情,怎么就讓自己遇上了呢?

麥克唐納首相沉沉嘆了口氣,看著斯蒂芬.沃爾什。問道:“斯蒂芬,英印軍隊還可靠嗎?”

斯蒂芬.沃爾什沉著臉,圣雄甘地都讓英國人殺了——至少在印度人看來是這樣的。英印軍隊里面的印度教徒要還能可靠就真是上帝在顯靈了!至于英印軍隊中的穆斯林在英國肢解奧斯曼帝國后就靠不住了,而且現在全印穆斯林聯盟也和國大黨、gcd結盟了。好在英印軍隊里面還有不少錫克族和廓爾喀族官兵。他們總歸還是忠于大英帝國的。但是清洗掉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以后,英印軍隊實力大損是毫無疑問的。

更讓這個印度陸軍大臣感到頭疼的是,英印軍隊還是英國維持其殖民帝國的重要工具!不僅的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有賴英印軍隊,在東南亞、非洲和西亞的英國殖民地也樣駐扎著大批英印軍隊!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印軍隊還和正經的英國陸軍一起在西線和德國佬打了幾年的塹壕戰……現在英印軍隊是肯定是不堪大用了,所以英國的殖民帝國也就少了一個重要支柱。

想到這里,他搖搖頭,說道:“首相。我認為在印度問題上,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應該立即解除英印軍隊中印度教和穆斯林官兵的武裝,同時從本土、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調動軍隊去印度和東南亞。此外。我們還應該立即加入法德中意四國同盟條約!”

“加入四國條約?”麥克唐納遲疑著問道。

“首相。帝國現在面臨的真正威脅不是印度人,而是美國和蘇聯!”

“斯蒂芬,你的意思是……甘地是被美國人或是俄國人干掉的?”麥克唐納倒吸口涼氣。要真是那樣,美國或是蘇聯殺死甘地的目的肯定是為了在印度制造動亂,以動搖大英帝國的根基!那樣他們一定還有后著,印度少不了就是一場血流成河的混戰。

而且美國在買到日本的9艘主力艦后,在海軍實力上已經遠遠壓倒了英國!英國雖然再一次揚言要花掉最后一個先令建造軍艦以維護海上霸權。但是英國到底還有多少底氣。他這個首相是再清楚不過的,哪怕是印度不發生動亂,英國的國庫里面也沒有多少財富,現在又攤上印度危機,這世界霸權怕是真的要拱手讓人了!

所以英國需要拼湊一個同盟來壓制蘇聯和美國這兩個龐然大物,而加入現有的四國同盟就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斯蒂芬,你想過德國和中國會開出什么條件么?現在是帝國有求于中德,常瑞青和興登堡一定會獅子大開口向帝國索取回報的……”麥克唐納露出了肉痛的表情。在四國同盟中,法國是英國的老伙計,一定歡迎英國加入,而意大利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可是中國和德國卻是極為重要,而且還肯定不好說話。

德國佬輸掉上一次世界大戰后,他們的殖民地都被英法日等國瓜分干凈了!現在還不要乘機撈回來?至于中國嘛,要回香港是肯定的。而且常瑞青現在還鼓搗出一個什么大中華聯邦,擺明了車馬就要對外擴張,大英帝國少不得就要用出讓殖民地去滿足對方!

到時候議會里面的保守黨、自由黨議員們能同意?

奧利佛爵士還有另一個擔心,他說道:“斯蒂芬,如果我們加入四國同盟,并且依靠這個同盟來反對美國、蘇聯的話,那美蘇有沒有可能走到一起呢?如果美蘇結成同盟……那一場世界大戰可就近在眼前了!”

斯蒂芬.沃爾什搖搖頭道:“爵士,這樣的情況不太可能出現。雖然美國會在明里暗里向蘇聯提供幫助,美蘇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共同進退。但是美蘇同盟卻不大可能出現,因為蘇聯畢竟是一個gc主義國家!而且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也非常強烈,美國人民絕對不會為了一個gc主義蘇聯去作戰的。”

“可是德國和中國的要求呢?”麥克唐納嘀咕道:“還有保守黨和自由黨的那些議員呢……”

“不妨去試探一下,”斯蒂芬.沃爾什思索著說:“德國人想要的東西可能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在中歐組建一個大德意志,可能包括現在的德國、奧地利、捷克蘇臺德地區、波蘭的旦澤走廊;另一方面是收回原先的殖民地,包括德屬新幾內亞、德屬東非、德屬西非、德屬喀麥隆,還有一些太平洋島嶼。我們可以酌情考慮一二,特別可以滿足德國在歐洲的領土要求。這樣帝國就不用付出殖民地了。

至于中國人……他們想要無非就是香港、緬甸、暹羅。其中香港不過塊彈丸之地,本來也是中國人的地盤,暹羅王國則是獨立國家,如果拿出這兩塊就能滿足中國人的胃口。我們就不必把緬甸吐出來了。”

奧利佛爵士思索了片刻,又擰起了眉毛:“但是斯蒂芬,一個統一了奧地利、捷克蘇臺德地區的德國,會不會太過強大了?萬一威廉二世的帝國又死灰復燃怎么辦?”

“德國強大?哈哈……”斯蒂芬.沃爾什哈哈大笑起來:“那也是蘇聯的麻煩!親愛的爵士。您別忘了德國的東普魯士地區還在蘇聯手中!而且蘇聯還在波德邊境吞并百萬,只要一天不擊敗蘇聯,德國就不會對我們和法國構成任何威脅。因此一個強大的德國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

“那么中國呢?中國強大了會不會成為一個威脅?”奧利佛爵士問道。

“會的!”斯蒂芬.沃爾什微笑著點點頭道:“可是我不認為得到暹羅會加速中國強大的進程,那不過是一個盛產稻米的國家罷了。得到暹羅的稻米,中國人可以吃得飽一點,也就是僅此而已。”

麥克唐納笑著點點頭。似乎被斯蒂芬.沃爾什說服了。他道:“斯蒂芬,你立即去布置整頓英印軍隊和恢復印度秩序的事情。至于帝國加入四國同盟的事情……奧利佛爵士,我覺得你應該辭去印度事務大臣為甘地遇刺事件負責,然后改任不管大臣,去中國探探那位委員長的口風。法國和德國的工作我親自去做(麥克拉倫兼任英國外務大臣)。”

一艘銹跡斑斑的美國輪船緩緩駛入了印度西孟加拉邦的胡格利河,現在印度第一大都市加爾各答就位于胡格利河畔,那里也是整個印度東部地區最重要也是最繁忙的港口。不過這條昔日船來船往的水上大馬路。現在卻顯出了難得的空曠。這艘排水量超過6000噸的散裝輪船航行了半天,也沒有看到幾艘商船往來。

倒是幾艘屬于英屬印度艦隊的炮艦張揚著米字旗,在胡格利河的水面上往來巡邏,炮艦上的英國水兵全都帶著鋼盔穿著防彈衣守在機槍艦炮邊上,好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雖然還沒有抵達加爾各答,但是這艘美國輪船上的水手們都能聞到籠罩在這城市上空的濃濃火藥味兒了。

在甘地遇刺后的第二天,英印軍隊就接到英國陸軍部的命令,對他們內部的印度士兵展開了一清洗,占英印軍總人數將近40的印度教和穆斯林官兵全都被解除武裝趕回家里吃老米了。不過這樣做也不是沒有一點后遺癥的,大量丟掉飯碗的印度教和穆斯林官兵自然就成了潛在的造反派,大量聚集在幾個印度大城市周圍,成了國大黨、穆斯林聯盟,還有gcd積極發展的對象。

英印當局隨后宣布取締印度gcd的消息,又等于是在火上澆油,讓本來已經劍拔弩張的局勢變得更為緊張。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果然將英印當局的政策視為要將印度政治勢力各個擊破。因此也都拒絕同英印當局展開談判,整個英度局勢就猶如一堆在烈日暴曬下蒸發掉了最后一點水分的干柴,只要一點火星,就將是一場燎原大火!

而點燃印度革命大火的火星,就藏在這艘掛著美國國旗的破舊散裝貨輪上面。貨輪在一處僻靜的碼頭靠了岸,舷梯剛剛放下,幾個東方面孔穿著中國長衫的中年人,就迫不及待地大步走了下來。在碼頭上面,早就有兩個西服革履的白人等候著。看見從船上下來的東方人就揮著手用生硬的中文喊道:“王老板,可把你們盼來了,貨物都運來了嗎?”

被人稱為王老板的,是一個身才瘦小。戴著副金絲邊眼鏡,長相文質彬彬的男子。不過此人并不姓王,也不是什么老板,而是gc國際南洋局的大干部。曾經搞過臺灣國的日本gcd人山川均。在日g的力量退出臺灣以后,他就被安排進了南洋局,以中國華僑商人王大隆的名義開設了一間大隆船務公司,注冊在美屬夏威夷。不過主要的業務卻在南洋和印度。

前來迎接山川的就是刺殺甘地的幕后真兇別爾津和佐爾格。三個人握了下手,又低聲對了幾句暗號,確定無誤后,就上了一輛早就準備好的轎車。車門才一合上。三個人就開始用英語交談開了。

“這條船上有三千噸軍火,孟加拉灣上還有三條滿載著軍火的輪船,加上這條船上的軍火。一共有兩萬噸!”

“太好了!有了這兩萬噸軍火。印度革命就有望了。”

“哦,那么說印度人已經準備起義了?”

“嗯,印度gcd已經下了決心,不過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還在猶豫。畢竟這一次英國人沒有取締他們。”

“哼哼,這些資產階級果然是靠不大牢的……”

“尼赫魯先生,真納先生,請不要再猶豫。不要再考慮什么請愿,考慮什么非暴力了!甘地先生的死已經告訴我們大家,光靠非暴力解決不了問題,靠向殺害甘地現在的劊子手請愿更加解放不了印度!如果你們真的要為一個自由的印度而奮斗,那就請帶領你們的人和我們gcd人一起斗爭,拿起武器將侵略者趕出去!”

在加爾各答城某個貧民區的小屋子內,印度gcd的魯易還沒有放棄聯合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一起戰斗的打算。因為他深知,印度是個傳統勢力和宗教勢力相當強大的國家。將印度從英國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的唯一辦法,就是把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到印度gcd的周圍,只要做到這一點,印度的獨立自由才有可能成功。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不僅兩個宗教派別不信任無神論的gcd,而且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是世仇。在印度教徒眼中,穆斯林也是外來征服者(實際上是的),和英國殖民者沒有什么兩樣!而在穆斯林眼中,印度教是一種愚昧落后和邪惡的宗教(實際上就是這樣),他們的祖先是被真主派來解放守印度教壓迫和迷惑的印度人……總之兩個教派打打殺殺了上千年,死于教派戰爭的印度人可比被英國殖民者殺死的印度人多多了!甚至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歐洲殖民者的“征服”,印度人的自相殘殺還不知道要持續到何年呢?

坐在魯易兩邊的尼赫魯和真納其實也知道印度人只有團結起來才有可能戰勝英帝國主義的道理。但是明白是一回事,實行又是另一回事了!再說了斗爭的形式也有許多種,而發動武裝起義是其中最危險也是風險最大的一種!雖然印度的印度教徒加穆斯林的總人數有三億,憑著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的號召力,動員出幾百萬精壯應該是可以辦到的。但又要到哪里去找那么多武器來武裝軍隊呢?總不能讓幾百萬人赤手空拳的去戰斗吧。

看到尼赫魯和真納都沉默不語,魯易也有些著急,gc國際的軍火援助馬上就要運到了。而英國從本土、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地調集的援兵還在路上。現在正是起義的最佳時機!

想到這里他露出了非常激憤的表情豁然而起:“如果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還不下決心,那么gcd就將單獨行動,發起武裝起義!”

聽了他的話,尼赫魯和真納同時愣了一下。尼赫魯道:“魯易先生,武裝起義是需要武器的!你們gcd有嗎?”

“有!”魯易也不隱瞞,大聲道:“gc國際已經緊急從日本調集了一批武器裝備,足足可以武裝起十萬大軍!現在正在路上,而且我們gcd也秘密儲存了一批武器,可以武裝起幾千人,如果立即發動起義,我們可以在英國人反應過來之前控制加爾各答!”

這番話引來了很多贊同的聲音,尤其是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中的幾個年輕干部。其中最積極的是一個名叫錢德拉.鮑斯的年輕人,他同時還是印度自治黨的成員和加爾各答市政府的首席執行官,他大聲附和道:“魯易先生說得很對,一定要發動起義,而且達斯先生和印度自治黨也是支持我們的,加爾各答市政府中的印度人也會站在我們一邊。尼赫魯先生,真納先生,我們不能再猶豫了,據我所知,英國人正在往加爾各答調集重兵,我們印度人的自治市政府也很快會被取締,英國東方艦隊和遠東艦隊也在加緊行動,預備徹底封鎖印度沿海,你們難道還沒有看清楚英國人的真面目嗎!”

無彈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