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進入天文十二年的九月,正直秋收之際。與往年的一樣,無論大內家還是大友家,甚至是一些小豪族,在秋收的時節都消停了起來,然后全力進行自家的秋收工作了。
羅氏家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自從進入九月中旬以來,羅氏家的上上下下絕大部分的家臣領民都投入到秋收進去了,就算那些羅氏家的常備,也額外增加了數日的假期,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輪換回家收割糧食去了
。雖然羅氏家實行的是俸祿制,但是仍然又不少的足輕甚至武士的家庭是有種植糧食的。
在這個全世界都忙碌起來的時候,政良這個國主卻是相對最為空閑的一個人了。
政良的確不需要太勞碌,因為所有的事情只要交給家臣去做就可以了,他要做的不過是做好總體的把關以及監控統籌就可以了。況且,羅氏家的很多家臣也不是第一次參加到羅氏家的秋收工作中去了,他們已經有足夠的經驗將份內的事情做好了。
既然家中的一切事務進入了正軌,政良也趁著這段時間思考起他很久前就準備做的事情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鍛造屬于羅氏家自己的錢幣。實際上,目前本地的市面上,除了流行著大量的比較受歡迎的明國永樂銅錢外,同時也流行著數量不少的由各個豪族自己鍛造出來的自家錢幣的,民眾們一般將這些銅錢稱為“惡錢”。
本地的語言中,凡是帶著“惡”字的。一般都是指不好的東西了。顯然。這些“惡錢”不是很受領民們的歡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鍛造這些錢幣的技術實在太差了,導致這些“惡錢”質量很差,遠不如明國流進來的永樂銅錢質量好。
現在政良也打算開設一個專門的銅錢鍛造坊,專門鍛造羅氏家特有的銅錢。政良甚至連銅錢的式樣都想好了,形狀跟明國的永樂銅錢一樣,只是上面將會刻上羅氏家的簡單家紋,銅錢的正面是兩個簡體字“羅氏”,背面則是“既壽永昌”。政良還將這些銅錢定名為“羅氏錢”。
為何政良會打鍛造自己的銅錢。主要是出于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的:
一是羅氏家已經通過王海、佐墨陽、尤劍俠等人,從明國獲得了最為先進的銅錢鍛造技術,甚至還招攬了數戶有鍛造錢幣的經驗的明國匠戶,在這樣的技術保障下,可以預見得到,鍛造出來的羅氏錢質量不會比明國的永樂銅錢差。
二是羅氏家目前分別在肥前以及筑后發現了三座小銅礦了,原料方面已經有了足夠的保障。再加上有了來自明國以及南蠻更為先進的采掘、冶煉技術,這些出產的銅礦的質量將會更加良好。
三是出于對領地統治的需要。一個統一使用自身銅錢的國家,將會讓國內的領民對這個國家更加有歸屬感。對于那些不再在領地內通行的明國永樂銅錢以及“惡錢”,政良將會采取允許領民以一定比例置換羅氏家專用銅錢的方式進行回收。回收回來的這些錢幣。將會用于對外交易,甚至回護重新鍛造為羅氏錢。
四是逐漸對國外進行文化以及經濟的滲透。隨著這些羅氏錢逐漸在國內使用。而且受到好評后,在羅氏家的刻意推動下,它們會慢慢流出領地外,滲透到其余豪強的領地中去。
想想吧,隨著這些羅氏錢的不斷流通,這些身上刻著羅氏家家紋以及特有文字的銅錢將會成為流傳到全國各地去,羅氏家的家名也將會逐漸被其他地方的人們所知道。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典型的文化以及經濟侵入方式。目前還沒有一個豪強意識到這種入侵的方式,即便有所察覺了,也因為沒有像羅氏家這樣的國內商業、農業體系以及政治軍事統治體系而無法有效遏制這種入侵。
這是一種無言而又無法阻擋的文化以及經濟入侵。
五是由此拉動領地內經濟的發展。要建立鍛造工坊,涉及的環節是非常的多的,從原來的挖掘、運輸、冶煉到最終的鍛造成型,這就形成一個完整的初級工業鏈。這不但讓羅氏家的工業雛形快速建立起來,也從中為領民增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
隨著周邊的流民以及購買人口的不斷增多,若是羅氏家的擴張速度不夠快的話,很容易就會造成人口過多的跡象。畢竟肥后、筑后的適宜耕作的田地總是有限的,為了應對這種狀況,除了發展多種農業外,就要制造這種額外的工作機會了。
當然,這也是政良的一種預測罷了。實際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領地周邊的流民幾乎已經被羅氏家吸收殆盡了,目前主要就靠人口販賣來增加領地人口了。雖然目前羅氏家的人口已經突破二十五萬,在周圍的豪強眼中,已經是一個超級人口大國了,但是相比起羅氏家的領地來看,還是顯得有點地多人少了。
但是,無論如何,羅氏家獨有錢幣的鍛造,不但讓羅氏家初步行程了工業的雛形,也為領地領民提供了另外一種謀生的途徑,為領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除了鍛造羅氏家自己的銅錢外,政良還打算在岸岳城附近建造一個龐大的印刷坊。建造的原因也有幾個:
目前岸岳城附近的紙張制造坊的產量已經完全超出了領里日常使用以及羅氏學府使用的需求了,目前這些多出的產量也只是被用作對外貿易的一種商品罷了。但也因此而導致了扶桑本地紙張價格的下降,這反而影響到了羅氏家的對外貿易收入了。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政良下令減少了紙張的對外出口量。只是,這些剩下下來的紙張又應該如何處理呢?
建造印刷工坊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了,將剩余的紙張用作印刷書籍之用,然后再將這些書籍販賣出去,正好又增加了一個賺錢的辦法。
目前本地對來自明國的書籍是很受追捧的,不少的豪族家里都會買上幾本明國的書籍,以用來研讀,甚至充當一下有文化的人。羅氏家正好也印刷一些這樣的書籍拿出去販賣。
只是政良初期打算印刷的書籍卻是優先選取了《西游記》以及《世界物志》。
《西游記》自然是不用說,這個時代的人們的日常娛樂節目實在太少了,若是增加這么一本剛好有點神奇色彩而又迎合本地文化觀念的連載書籍,定然會受到人們的歡迎的。而《世界物志》,主要是講述一些世界地理以及世界上的一些趣聞。
優先印刷這兩本書,是隱含著政良的一些目的的。
一是加強領地獨有文化以及文字的普及以及推廣。羅氏學府的制度已經在領地內全面推廣起來了,但是范圍也只是在所有的小孩以及以家臣將領為主的青年群體中,作為占據領民比重最大的普通民眾,除了在一些國主公告文書中能夠接觸到羅氏家的獨有文字以及文化外,幾乎就沒有其他途徑接觸了。
政良正是打算利用這種能夠深入民間的普通娛樂書籍讓羅氏家獨有的文字以及文化普及起來了。要是這些領民喜歡這些書籍的故事,即便是老人,也都會選擇讓人口述出來的。而那些原本已經學會了羅氏家獨有文字的群體必然將會成為這個負責講述的主力群體,從而又掀起了一股學習獨立文字的熱潮,加速獨立文字的推廣。
此外,在羅氏家的刻意推動下,這些書籍將會流入到其他豪強的領地里去。在好奇以及周圍的人好評如潮的推動下,那些商人們自然會進行翻譯的。這一個翻譯的過程,也正是羅氏家文化的一次推廣的過程,也是一種文化入侵的過程。更何況,羅氏家還會從中賺取到不少的錢幣。可謂是名利雙收。
至于如何將《西游記》以及《世界物志》轉化為文字?那當然是需要政良眾妻室的努力了。作為這些書籍內容的第一批聽眾,她們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將會分工將這些內容轉化為羅氏家獨有的文字,然后形成書籍,最后再拿出去印刷。
政良的妻室以菊姬為首,可都是羅氏家獨有文化的推廣者來的。她們在政良的指點下,通過由她們入股控制著的商屋,不斷地推出一些以學習羅氏家獨有文字,從而在購買她們商屋物品時獲得優惠的辦法,大力推動著羅氏家獨有文字的推廣工作。
這還別說。民眾為了獲得優惠,還真的愿意去花點時間學習這些獨特的文字。從而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羅氏家文化的推展。
這一次新建立的印刷坊,自然又是由她們做老板了。而推廣的問題自然也就落到了她們的身上了。別人都以為羅氏家的家督的妻子們都是花瓶,實際上此時她們卻是戰國時期最為傳奇的女商人了。
而最后的印刷技術問題,也已經通過王海、佐墨陽等人的幫忙下,從明國獲得了。在一切準備就緒后,政良最終決定在秋收后大力開展這兩項工作。
就在政良摩拳擦掌時,一封來自京都的書信,頓時為繁忙中的羅氏家曾添了一點漣漪。(……)
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