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動力時代  第208章 國內的機床制造能力不差啊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之動力時代 | 熔海   作者:熔海  書名:重生之動力時代  更新時間:2013-04-25
 
“兩個凡是……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過去的一年多的全國大辯論中,后者取得了壓倒性的全面勝利。

在一號首長出訪美國的時候,楊衛平的這番講話,無疑是旗幟鮮明的為一號首長提出的改革開放國策大唱頌歌。

此時的會議室里,包括吳漢忠在內,所有國防工業辦的領導和科員都在認真地拿出記事本,記錄楊副主任的講話內容。

楊衛平在第三輪熱烈的掌聲爆發過后,繼續侃侃而談:

“面對新時期新局面的新需要,身為一名黨的干部,身為一名華夏共產黨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

縱觀我黨過去的五十多年歷史,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我們的黨之所以能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的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華夏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要,代表著華夏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華夏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過制訂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斗!

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論在我黨的哪段歷史時期,總會有一小撮人,他們為了實現升官發財的個人私欲,抱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野心,一次又一次讓我們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對于這類人,我的觀點是,堅決打倒,絕不手軟,也絕不留情!

我們的黨,是人民的黨!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是我黨的立黨之本!是執政之基!是力量之源!

身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絕對不能容許官僚作風猖狂橫行,也絕對不能為官僚主義提供滋生的土攘和空間!

實干方能興邦,身為黨員干部,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堅定不移地爭當一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華夏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嘩嘩嘩嘩……”熱烈的掌聲再一次震徹著國防工業辦所在這座小院的天空。

所有人都站起來,人人都眼顯興奮之色,激動地猛拍著手黨

會議室門口,郭尚毅和孟守正同樣也在猛烈鼓掌,雙手都拍紅了也不覺得。

沒有人能想到,這么一位年輕的干部,能說出如此深刻,如此富有內涵的講話。

當天中午,國防工業辦就有人將這次會議的全部內容,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送到了國務院辦公廳主任唐為民的手中。

唐為民在認真細讀了這份會議紀要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后,當晚,原文不動一字沒改地用傳真傳給了遠在大洋彼岸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一號首長。

一號首長上午剛剛在美國國會大宴進行過演講,接到這份傳真后,他對華夏接下來的發展道路,有了更清晰、更堅定的思路和想法。

這是華夏駐美國大使館的一間小會議室。

一號首長讓人把隨同一起出訪的副總理何浩然請了過來。

“浩然同志,這里有份剛從國內發來的傳真,你看一下。”一號首長將手里的傳真文件,遞給了何浩然。

何浩然接過來認真地細細品讀。

一號首長點了支香煙,坐在沙發上,老眼中顯得格外的神彩奕奕。

每當想到那個還未曾謀過面的小家伙的名字,他就有種莫名的欣慰。

衛平,可以理解為保衛和平,但同樣也可以理解為保衛小平。

想起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老楊,一號首長心中總會有種深深的傷感。要是老楊能有幸看到他擁有如此出色的孫兒,他會多么的高興,多么的開心,多么的自豪。

小家伙在科學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在商業運營方面更是輝煌無比。沒想到他在政治方面也能擁有如此深的造詣。

“說的好啊!真是說的太好了!老首長,這是我黨哪位老同志的講話?”何浩然看完手里的文件后,禁不住眼中滿是欽佩神情地擊節贊道。

“他可不是什么老同志,而是一位剛剛走馬上任才一天的小家伙。”一號首長欣然笑道。

何浩然怔了怔,隨即眼顯難以置信神情地怔然問道:“這是衛平的講話?”

“是的,這是他在國防工業辦召開第一次會議時的全部講話內容。”一號首長笑瞇瞇地點頭說道:“小家伙的政治覺悟很高啊!華夏夢說得好,那三個代表,更是總結得精辟到位。”

“沒想到啊!我是真沒想到啊!”何浩然喃喃自語道:“我現在真的是越來越看不懂他了。他在科技領域有所建樹,可以說他是遺傳了他父母的優良基因,可是以他這么點年紀,怎么可能將我黨的歷史和發展,以及現階段的發展觀,總結得如此透徹,如此的發人深省?”

“這才叫做有志不在年高,無能癡長百歲。”一號首長同樣深有感慨地說道:“我認為,有必要在全黨全軍和全國,展開一場學習‘楊衛平同志華夏夢和三個代表思想’的活動。要讓我們的每一個黨員和干部,面對新時期新局面的新需要,人人都捫心自問,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看行!”何浩然深為贊同地點頭說道:“老首長,我們的黨員干部,以及廣大人民群眾,都應該堅定不移地爭當一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華夏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1978年2月1日,華夏《新華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標題為《黨員干部,都應該人人爭當一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華夏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的評論文章。

大標題下面還標注了一行小字:本文內容為華夏人民解放軍軍事科技委所會常委副主任,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常委副主任楊衛平同志在國防工業辦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文章的底下還有一號首長的親筆批示:華夏夢說得好,三個代表總結得更加精辟到位。

《新華日報》這么一發表,全國各地的省報市報,全部進行了轉載。

中央電視臺新聞連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也在同一天進行了專題報道和評論。

而此時的楊副主任,正在對京城第一機床廠進行實地視察,對外面發生的事,一點也不知道。

通過在國防工業辦的了解,楊衛平第一次知道了,國內的機床制造和精密機床制造及加工,遠比他心中所想的好多了。

京城第一機床廠,大聯第一機床廠,滬海第一機床廠,奉天第一機床廠,不僅有能力制造五軸聯動加工車銑加工中心,而且一直都在批量生產各類型數控機床。

只不過,這四家機床廠生產的五軸聯動數控加工中心,數控程序方面只有三余度,距歐美和日本現在的五余度、七余度、九余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謂的九軸五聯動精密加工中心,確切的說應該是九余度五軸聯動車床或者九余度五軸聯動銑床。

因為所有的多軸精密機床,最多只有上、中、下、左、右五個軸。不存在七個軸或者九個軸。

但余度,卻可以有多種,只不過,在多軸精密加工的余度設計中,目前最大為九個余度。

余度,英名為Redundancy,簡單來說,余度是為了確保安全而考慮的一種設計手段。

美軍標MILF94900對余度(Redundancy)有如下定義:余度是需要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故障,瓦不是一個單獨故障,才引起既定不希望發生工作狀態的一種設計方法。此設計方法多用于機載設備的調節與控制中。

余度設計的關鍵點,是容錯能力、余度配置和余度的管理方式。

在國防工業辦的史志記載中,楊衛平知道了我國早在1950年九月,就成功研制出了第一臺數控銑床。

文革之前,數控銑床常常是國外領導人或友人來校參觀的一個項目。周總理、陳毅元帥曾多次陪同外賓來京城機床廠參觀。

有這么好的基礎和底子,楊衛平當然是欣喜若狂。

憑他的手段,從聯邦德國和瑞士搞到五余度、七余度、九余度的數控程序,那是非常簡單的事。

只要有了數控程序的藍本,京城機床廠完全有能力設計并制造出七余度五軸聯動、九余度五軸聯動精密機床!

京城第一機床廠,位于建國門外大街四號,占地面積436346平方米,建筑面積161589平方米,職工人數4815人,主要生產設備1058臺,年產各種銑床2454臺,第一次超過了2400臺的設計能力,重型銑床的生產能力提高到100臺,工業總產值4754萬元。

該廠擁有39800平方米的重型車間。該車間共有6跨,主跨36米,副跨為24米、18米,長246米,寬158米,單臺吊車起重能力為100噸,能加工、裝配重600噸的超重型龍門銑床。

早在1962年2月,該廠就擁有了年產萬能銑床985臺的產能,并于同年開始對外出口銑床。

從1970年開始,京城第一機床廠研制銑床的技術日趨成熟,先后研制出我國第一臺XKD2012/13型三座標數控龍門移動式銑床、我國第一臺XK4860型五坐標數控螺旋槳銑床、我國第一臺X9721型轉子槽銑床和X2150型龍門鏜銑床等。

該廠完成了龍門銑床產品系列的更新設計,先后發展了工作臺寬800~3200毫米全系列龍門銑床產品,并開始大批生產數控銑床。

楊衛平來視察的時候,該廠正在對生產了20多年的升降臺銑床進行了結構及性能改進,以求設計出更先進的“A”系列新型銑床。

在對京城第一機床廠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后,楊衛平對于國內現有的機床制造行業,基本有底了。

京城第一機床廠制造出來的數控銑床,目前基本接近了瑞士和德國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期的水平。

楊衛平能在《自然》雜志發表《論精密機床床身結構參數的優化和設計》這篇論文,他在精密機床的設計方面當然是行家理手。

上一世在國外呆了二十年,幾乎所有的最先進精密機床他都有過豐富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經驗。

唯一遺憾的是,他一直沒有搞到九余度車銑加工中心的數控程序,只是在美國通用公司搞到了一份七余度的重型龍門銑床數控程序。

嚴格的來說,京城第—機床廠屬京城機械工業局主管,再上一層則是第一機械部。與國防工業辦并沒有直接從屬關系。

不過,國防工業辦的職能,往大了說,是全國所有國防工業企業和單位的主管領導部門,特別是機械制造業,隨便哪家都能管。往小了說,國防工業辦可以隨時將任何一家重工業企業納入國防工業體系。

因此,京城第一機床廠的廠長史文博,黨委書記張為民,總工程師林健光,沒有哪個敢對國防工業辦主任吳漢忠和年輕有為的楊副主任有所怠慢。

吳漢忠是機械專業出身,擁有高級工程師的職稱,在機械制造方面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名專家。

他原本以為楊衛平來視察京城第一機床廠只是走走過程,哪知道這位楊副主任對該廠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摸了一遍。

從上午八點,一直到晚上八點,楊衛平壓根就沒有走人的打算。

楊副主任不走,吳漢忠當然不能走。

吳主任不走,廠長史文博、書記張為民、總工程師林健光也只能舍命陪君子。

五位領導此時都在該廠最大的重型車間里呆著,都不知道《新華日報》《新聞連播》正在用最華美的詞匯,對國防工業辦副主任楊衛平進行高度的贊揚和肯定。

重型車間,正在對一臺升降臺重型龍門銑床進行技術革新。七名技術革新攻關小組的工程師和技師,明顯準備通宵奮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