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紅警抗戰  第三百零八章 島國經濟

類別: 歷史軍事 | 穿越之紅警抗戰 | 雨祥兵   作者:雨祥兵  書名:穿越之紅警抗戰  更新時間:2013-04-25
 
第三百零八章島國經濟!

三人商議出了自認為可以阻止紅星軍參戰的條件以后,便又在軍費的問題上出現了糾結。

世界大戰對神日帝國經濟的影響是深刻的,相比于一戰時期,神日帝國因為侵華戰爭的失敗,在政治,經濟上都遭受到了滅頂之災。

一戰時期,神日帝國雖然參加了戰爭,但付出的代價卻很小。

那個時期,各國的訂貨都紛紛集中到神日商品上來,使神日出現了空前未有的戰爭景氣。甲午戰爭后,神日的貿易幾乎每年都是連續入超,但在一戰期間卻突然轉為出超:4年里的出超總額高達14億日元,進出口總額在1917年(大正6年)竟達到了35億元,增加了近2倍!

于是,神日帝國的商船取代了歐美商船,在世界各地從事貨物運輸,出現了海運業的黃金時代:船舶數量持續增加、新航線相繼開辟、海運業暴發戶不斷涌現,海運業的繁榮情況空前。

在工業方面,紡織、繅絲、紡織品等輕工業也有了驚人的發展。原來一直依賴進口的船舶、車輛和機械等產品,現在都已能自行生產,甚至反而是輸出了。以這種經濟景氣為背景,出現了興辦各種企業的熱潮。

甚至有不少的企業主紛紛來到陸軍部聯系,想與軍隊合作發展軍工企業,以獲高額利潤。由于資本不斷增加和集中,銀行資本對產業資本建立了決定性的控制,隨著銀行作用的增加,銀行原有的資本增加和集中也有了大發展。

可惜的是,隨著二戰的爆發,當紅星軍海軍幾乎全殲了神日海軍之后,迅速蓬勃發展的神日經濟隨之遭到了當頭一棒:首先是港口數量的銳減對神日經濟產生的巨大壓力,然后是船舶運輸業的迅速萎縮和各國定單數量的逐步減少。

到現在,庫頁島自治區的經濟終于等到了大展手腳的機會。在老花先生等人的努力下,船舶運輸業開始從神日向東方市轉移,紡織品、船舶和機械產品的定單也逐漸出現了緊隨其后的苗頭。

另外,如果沒有米國二戰前的借款,神日銀行業恐怕早就崩潰了。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現實,最直接的理由,就是神日海運業的安全失去了保障。目前,神日僅僅保持著朝鮮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的市場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讓神日經濟獲得了茍延殘喘的機會。

只是,紅星軍海軍部隊緊接著又控制了鬼子島國沿海幾乎所有的重要港口,神日帝國與東南亞地區的所有貿易運輸,幾乎全部落入了庫頁島的掌握之中!

這樣,極大的促進了庫頁島自治區的經濟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船舶工業的井噴式發展以及相關產業的機遇。

失去了海軍的保護之后,神日經濟最脆弱的一面開始暴露出來,這就是島國的悲哀——鬼子的許多船舶運輸公司為了繼續生存下去,不得不選擇在庫頁島自治區、交納“保護費”并懸掛龍旗,但即使這樣,還是免不了該有的噩夢:鬼子沿海的全部貨船都要隨時受到紅星軍海軍巡邏艦隊的檢查,一旦確定是鬼子的船只,那沒商量,貨物沒收!

“我們的軍費應該是此刻影響遠東作戰的大難題!”

松川金敏的話讓井口田下和井上左聯立即低下了頭。在這段時間里,以這三個人為核心的神日軍隊強硬派,幾乎與原敬內閣處于陣壘分明的對立狀態之中:軍隊打仗需要錢、海軍建設也需要錢,可原敬內閣偏偏就是拿不出錢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原敬也是沒有辦法。

原敬主張實行政黨政治,他的內閣因而是個較為正式的政黨內閣。

原敬本人也與歷任首相不同,他沒有華族爵位,被稱為“平民宰相”。原敬上臺后,為了重新振興神日經濟、緩和中小資產階級和普通國民的不滿,他積極推行以“獎勵實業”、“改良教育”、“整頓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執政綱領,其內閣又因而被稱為“實業內閣”。

1928年6月,原敬在第40屆議會上提出的《修改選舉法案》得到通過,改大選區制為小選區制,并降低選民納稅額(由納稅10日元降至3日元)的資格限制,使神日選民人數由150萬增加到330萬左右。原敬內閣又試圖將朝鮮等殖民地長官,由武官專任制改變為文武官員均可擔任制,遭到了軍閥勢力的抵制而作罷。

接著,他又利用民眾對藩閥、官僚和軍閥的不滿情緒,推行了一些旨在削弱這些人勢力的“改革”,以調解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原敬因此被軍部的一些極端勢力視為“眼中之釘”。

井口田下說道:“不論如何,帝國陸軍必須洗刷12師團的恥辱!至于軍費問題,我看就不要難為政府了。我們可以考慮在朝鮮和遠東盟國占領區就地籌措糧食和其它物資,政府只負責軍火供應就可以了。這個任務可以交給駐屯在那里的四個師團來做。只要我們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這一切就都是合理的。”

與此同時,神日內閣總理大臣原敬與外相內田康哉,正在載仁親王的府邸拜訪這位陸軍參謀總長。

在神日的歷史上,軍事大權歸還天皇,開始于慶應3年12月9日(1868年1月3日)。

德川幕府將國家大政歸還天皇之后,宣布恢復王政成立明治新政府。但是在這個時期,天皇還沒有直屬部隊,天皇的軍事權是委任大將軍或大總督行使的。總督也只能指揮控制各藩的軍隊,而且中央軍事機構也十分軟弱。

在明治4年(1871年)7月改革兵部省編制體制過程中,神日帝國設立了陸軍參謀局。

作為省內的一個特別局,參謀局是掌管軍令的專門機構,它“以大輔為都督”,“參與籌劃機密事務,編輯兵要地志以及管理諜報事宜”,它的成立表明專管軍令的機構出現了獨立的萌芽。

但是在這一時期,軍令、軍政的區分尚不明確,處于政令合或混淆狀態,因而軍制上也出現徘徊不定的局面。

明治11年(1878年)10月,陸軍省以陸軍卿西鄉從道的名義提出擴充參謀局的建議,這一要求得到天皇認可后,于12月5日撤銷參謀局,設立了天皇直轄的參謀部。

參謀部的獨立,意味著只有陸軍軍令機關脫離了當時以太政大臣為最高領導的政府機構。這是繼陸海軍省分立之后的又一項重大改革。參謀部成立之后,又進行過數次改革,擴充了機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