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臺灣!
“自己還有沒有希望再回到地球?”
“智能光腦小妹妹為什么還沒有復活呢?難道一定要主基地到達頂級才能夠滿足她所需要的能量嗎?”
1944年6月一號,臺灣,基隆港碼頭。
宋飛和薛日鷹從屠日號航母寬大的舷梯上走下來,踏上了臺灣的土地。看著腳下閃著淡藍光芒的土地,宋飛的心里不禁感慨萬千:對于二十一世紀的華夏人來說,臺灣島是中華民族心中永遠的痛!這塊歷經磨難的土地先是被荷蘭殖民者占據,后又在1895年被清政府割讓給神日,然后又因為米國的軍事干預,與大陸長期分離。
宋飛想起了臺灣悲慘的磨難,這些都是主基地里面走出來的間諜的功勞: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列島割讓給神日;5月25日上午,臺灣抗日政府正式成立,定名為臺灣民主國;5月29日,日軍開始進攻臺灣,臺灣軍民英勇抗擊;6月1日,清政府的代表李經方與神日人簽訂《交接臺灣文據》,臺灣正式割讓給神日;6月3日,神日陸海軍同時向基隆發起進攻,基隆失陷,臺北危急;6月6日,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逃回廈門;6月7日,日軍進入臺北城。
神日占據臺灣后,在臺北設有總督府,作為統治臺灣的最高機構。并在各地建立鄉鎮公所,實行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對臺灣實施殖民統治和“皇民化”教育。
不過,東瀛人雖然霸占了臺灣,但卻不能征服臺灣民眾的心。臺灣民眾的抗日斗爭形式是與神日人的統治形式相應的。根據環境,他們分別采取武裝斗爭、政治斗爭和文化斗爭三種形式。這些斗爭寄予著濃厚的民族感情,傾注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1895年《馬關條約》一簽訂就引發了臺灣島內的保臺斗爭。當清政府割讓臺灣的消息傳到臺灣后,許多臺灣人“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
臺北在簽約第二天即“鳴鑼罷市”,抗議清政府的賣國行徑,臺灣官紳一度成立了“臺灣民主國”。清朝臺灣駐軍愛國將領劉永福發布《與臺民盟約》,要求臺灣同胞“誓與土地共存亡”,表示不奉清廷詔令、自主抗日。
自此以劉永福的黑旗軍為核心,聯合臺灣同胞,與神日侵略者進行了不屈的斗爭,在許多戰役中重創日軍:僅八卦山一役,日軍傷亡就達千余人。
而嘉義一戰,就炸死日軍700多人,神日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被炸傷,不久即斃命。與此同時,臺灣丘逢甲、許南英、史士潔等愛國義士毅然投筆從戎,在臺灣各地組織義軍,決心武裝抵抗日寇侵臺,得到臺灣民眾的廣泛響應,到處都是人民的反抗斗爭,到處都在重創日軍。
甚至連神日人也驚呼“人民就是士兵,其數不得而知”,“見我兵寡則來襲,見我兵眾則遠遁林中。”抗日的烽火燃遍日軍占領下的臺灣,全島從北到南,自東到西,新竹、北埔、嘉義、臺南等地的抗日斗爭都寫下了極其悲壯的一頁。
1913年,羅福星領導的苗栗起義爆發;1915年3月,余清芳、江定、羅俊為首秘密組織的一次抗日起義——西來庵起義爆發。西來庵起義是辛亥革命時期臺灣民眾反抗神日統治參加人數最多、斗爭最激烈、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也是臺灣人民犧牲最為慘烈的一次起義。
為了鎮壓這次起義,神日當局動員了大批的軍力、警力,使用了欺騙、集體屠殺、秘密處決,甚至將近千人判處死刑等極為狡詐、殘暴的手段。這恰恰說明了神日統治者對于臺灣人民反抗斗爭的恐懼,也說明了神日在臺灣實行的是最為野蠻和黑暗的殖民統治。
隨著武裝斗爭被殘酷鎮壓,臺灣民眾開始了對敵的政治斗爭和反抗神日殖民教育的文化斗爭。到了1935年前后,神日在臺灣的統治在表面上逐漸趨于穩定。可惜的是:神日人僅僅過了不到十年相對安穩的日子,他們在臺灣作威作福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不久前,《遠東國、神日正式軍事停戰協定》和《東、日馬尼拉條約》正式簽署。早已經做好準備的趙大力馬上就帶領他的5000名特種部隊戰士、乘坐運輸艦駛往臺灣與薛日鷹的艦隊會合,米國駐遠東國公使吉米也隨同他們來到了臺灣。而此時的臺灣島已經被紅星軍海軍徹底封鎖,斷絕了這里跟神日國內的所有聯系。
神日駐臺灣總督明石原二郎已經得到了神日政府的正式撤離通知。到現在,鬼子在臺灣還有15000人的軍隊、警察和政府官員。可是,臺灣島的鬼子海軍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明石元二郎只有盼著神日國內派船來接他們回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小鬼子都和石原二郎那樣通曉大義,絕大多數在臺灣的神日人對這個結果都表示震驚,一些軍官和士兵甚至決定以武力抗拒遠東國政府接收臺灣。
這種情況是宋飛和薛日鷹,趙大力他們預料的情況之一:如果有神日士兵反抗的情況發生,他們將立即就地處理神日駐扎在臺灣的所有軍隊、不再允許他們撤離臺灣!對于趙大力來說,他還巴不得神日人反抗呢。
所以,他在條約簽署的第二天就來到了臺灣,他跟薛日鷹的想法是一致的:小鬼子反抗,然后就地繳械、不讓日小鬼子帶走任何東西、把那些罪大惡極的神日人公開處決,這也是穩定臺灣人心所必須的。
可惜的是:駐守基隆港的神日軍隊根本沒有反抗,薛日鷹和趙大力只好暫時把這里的日軍、警察和神日官員看管起來,等候宋飛最后的指令。
臺灣民進黨主席朱雪章在這段日子里始終處于高度的興奮狀態,遠東國政府不斷地創造著奇跡:先是蘇砂海軍敗了,再是遠東國陸軍神勇一般全殲日軍,然后,號稱亞洲最強大的神日海軍也灰飛煙滅!
再加上他們對發展經濟、發展教育的執著和隨時都能感覺得到的強烈的愛國信念,他得出了一個結論:華夏的未來要靠他們了!這次,他又懷著激動的心情,隨著100多名華僑官員一起來接收臺灣,華夏人終于又開始在世界上揚眉吐氣了!
由于宋飛他們始終宣傳遠東國政府是華夏人的政府,自己是華夏人,他們也始終高舉著愛國的大旗,時刻不忘宣傳愛國思想和弘揚中華文化,南洋華僑們已經逐漸接受了“遠東人是自己的同胞”這個觀念。
對于這次接收臺灣,宋飛他們制訂了非常詳細的臺灣發展規劃:受遠東國政府的邀請,陳嘉尚先生組織的由50多名華僑富商組成的投資考察團將到臺灣考察、投資。
商人趨利,但是華夏商人卻更愛國,接到陳嘉尚先生邀請書的華僑沒有一個人拒絕就是例證。由于華夏大陸的長期戰亂,華僑商人們無法在國內進行投資,所以從遠東國東方市政府建立以來,大批的華僑資本就蜂擁而至。而華僑們目的只有一個:以產業報國——讓中華民族復興!
規劃書出臺之后,宋飛給華夏黨政府發了一條電報,大意是讓他們選出駐臺軍隊和政府官員,隨時準備接受臺灣島回到祖國的懷抱。同時,宋飛在將臺灣歸還華夏的大義之下,還留了一點私心,請求華夏政府可以將臺北某海港劃歸紅星軍海軍基地使用,方便紅星軍海軍進出太平洋。
當然,他的要求很快便得到了恢復:感謝宋飛先生的大義凜然,華夏國感謝有你這樣的同胞,解放軍準備在三日之后全面接受臺灣島,臺北海港劃為紅星軍海軍基地,任何華夏公民和官員,在沒有遠東國允許的情況下,不得隨意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