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www.mhtxs.cc
一住棉花糖www.mhtxs.cc,精彩。
天子李曄在長安太極宮中的這次染病對于如今的大唐天下來說,只不過是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一樁,要是放在天下承平之時,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可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卻顯得毫不起眼。天下藩鎮們該干什么還是干什么,你進你的兵,我種我的田,勢強者苦心籌謀著搶占更大的地盤,勢弱者滿腔心思鞏固自己的實力。
李嗣紹和周德威帶領著河東軍與葛從周在邢、洺反復拉鋸,拼命威脅宣武軍側翼,試圖援救盧龍的劉仁恭,避免河北大地完全淪入宣武軍之手;劉仁恭則退守老鴉堤,進一步收縮防御,竭力維持搖搖欲墜的防線,努力維持著河北三鎮最后一藩不向宣武軍投降。而遠在營州的李誠中,則在穩固和經營著自己親下來的地盤,盡量使手中的實力更加強壯一些。
天災并不總是相伴而行的,至少李誠中很感激這個時代的老天爺,在這個藩鎮亂戰的年代,在這片頻繁的東亞大地上,居然年年風調雨順,實在是有違他的一貫認知。在他的印象里,宋代不知,但至少元朝、明朝乃至清朝,不都是戰亂伴隨著大災么可是他穿越來到的這幾年里,只要你用心耕作,總能獲得豐收的喜悅,這不能不說是件極好的事情。
當然,李誠中并不知道,他所處的這個時代正是東亞大地上的第三個溫暖期,再過兩百年。隨著溫暖期的結束、寒冷期的到來,北方草原上的胡人,如女真、蒙古,將受不了越來越嚴寒的北地。開始大規模南下,中原大地將迎來再一次胡人肆虐的時代。
就李誠中所占據的營州來說,也獲得了糧食的豐產,只不過因為耕地不多,新占的松嶺之外的荒地還沒有開墾,所以倉廩并不足以滿足所需。但這并不要緊,平州是盧龍的糧倉,那里的糧食堆積如山。李誠中完全可以用牛羊來換取——因為風調雨順,草場很是茂盛,所以營州的畜牧業態勢良好,牛膘羊肥
之所以打算以牛羊來換。主要是李誠中手中的金銀和銅錢太多了,如果都流向平州及盧龍各州,將造成錢價的巨大貶值,非常不合算,所以他在兌換糧食及農具的時候。以牛羊和銅錢的對半支付為手段,保證了營州在貿易中沒有吃太大的虧。
經過與馮道的徹夜長談,李誠中和馮道達成了共識,對生活用品的生產完全停止。所需物品以對外貿易采購的方式滿足,營州只重點生產軍工。同時。李誠中和馮道還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將生產格局進行了調整。柳城因為有鐵山的存在,集中生產需鐵的兵刃器具,燕郡因為背靠醫巫閭山東部的廣袤草場,則以生產軍服、皮甲為主,這樣的調整更利于李誠中所創立的“流水線”生產方式,并且由于術業專攻的原因,更容易出精品、出新品。
不能不說,馮道雖然年紀不大,但其適應性非常好,經過一年多的朝夕相處,他和李誠中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密切。他沒有一般讀書人的那種死硬堅持——當然,這也是這個時代大部分儒生的通性,他們已經接受了這個時代亂世的生存法則,雖然心中仍然向往著太平年間的盛世氣象,卻懂得應該怎樣在已有的條件下一點一滴付出努力,同時按照所效力的藩帥軍頭們的意愿,調整自己的治政之策。
馮道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對于李誠中的想法也越來越適應,當他接到李誠中要求調整營州作坊生產布局的命令時,便隱約明白了對方所說“規模化效益”的意思。但他并沒有按照這個時代官府對作坊商鋪的“強制性行政執行”來辦理,而是采用了“政策杠桿”來實現這一重大調整,之所以有這樣的思維轉變,是基于李誠中曾經提到過的“利益驅動”理論。
當時李誠中剛剛占領柳城,就在前往幽州參加軍議之前,兩人有過一次交談。為了獲取幽州豪門軍頭的支持,馮道特地準備了十幾個小箱子,箱子中滿是金銀珠寶。李誠中雖然接過了這些將要作為禮物贈送出去的小箱子,但實際上并不認為這樣就能說服那些豪門軍頭,馮道也知道很難,但他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馮道記得李誠中臨走時說過,這些小利是遠遠不夠的,只能作為見面的敲門磚,要想真正打動這些軍頭,必須以利益作為驅動,用美好的前景將他們綁在自己的戰車上,所謂“趕人走不如讓人自己走”。
這句話深刻印在了馮道的腦海中,他深以為然,并自覺開始運用。比如這次的調整,他采用的就是“政策杠桿”。馮道只是簡單的制定了一項政策,就讓作坊的布局調整得以實現,即讓商貿科發布新的采購辦法,宣布從九月起,長史府的物資采購分作兩地,柳城只采購兵刃戰具,燕郡則采購甲胄和軍服。就是這么一項簡單的調整,兩城的作坊東家和行商們立刻就算清了其中的成本。舉個例子來說,柳城的甲作坊原本生產皮甲,但是他生產完成后,必須花費人力和車輛將皮甲拉到燕郡,販賣給長史府,在這個路途不便的時代,其中的運送成本比后世高得多,如果這家作坊仍舊堅持在柳城開設,那么也就意味著他們的收益要比燕郡的作坊至少降低三成
這是作坊的東家和掌柜們能夠算清楚的明賬,而他們算不清楚的,甚至是看不到的暗賬里,當一個地區的作坊生產形成規模之后,將隨之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其中更有莫大好處。再以甲胄為例,當燕郡聚集了十多家乃至幾十家皮甲生產作坊后,必然帶動該地畜牧、皮毛、服裝、手工、市場等上下游產業的興旺,其原料采購和販賣成本當然會直線下降,雇傭的工匠熟練度和培訓上所花費的資耗也要降低很多。同行之間的交流也會在競爭中得以擴大,進一步促進本坊的生產技術和工藝。
隨著兩城的作坊生產布局調整完成,李誠中所提倡的流水線生產方式也正式步入了一個全新的臺階。流水線生產并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對于一家作坊來說,當產量上不去的時候,進行流水線生產反而得不償失。要想擴大產量,必然要求擴大生產規模,而要想擴大規模,則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即大量的熟練工人和生產器具、成熟的原材料供應鏈和完整的上下游生產環節。而作坊生產的布局調整,意味著柳城和燕郡開始向這兩個條件逐漸靠攏,真正的流水線生產方式得以推廣。
流水線生產方式首重標準,標準化的概念貫徹于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度量標準、工序標準、驗收標準。長史府工業科是目前營州最繁忙的部門,為了推廣流水線生產方式,他們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來實現標準化生產,即制定度量衡、培訓作坊管理者、理順作坊的生產環節。
自秦代統一度量衡以來,中國就形成了事實上生產標準的統一,但這種統一并不固定,每朝每代的度量都不一樣,只適用于當時。換句話說,作為統治者,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來厘定度量標準,這是你的特權。李誠中作為營州的主人,他要搞一套自己的度量,整個營州就都得圍著他轉。所謂以一人之喜好定天下之喜好,說的就是古代封建君主的特權。李誠中定不了天下喜好,但定營州的喜好卻是可以的,首先就是從度量上來改變。
他的定量方法就是拿自身說事,雖然這么做在后世來說很不可思議,但在這個時代,卻很合乎官員百姓們的習慣。他讓工業科的工匠丈量了他的身高,然后告訴工匠們,他的身高是一丈八尺五厘,同時要求工匠們以十為一進制,將丈、尺、厘的刻度等量出來,制作標準模具。他還親自站到大秤之上,稱量出了相同重量的鐵塊,然后將這些鐵塊標注為一百六十斤,要求工匠們以此折算出新的斤、兩、錢、克。當然,這個重量只能是大概,與后世的標準略有出入。
一個月后,以百煉鋼打制而成的新度量模具被封存進了工業科的庫房,分別是丈具、尺具、厘具、斤鉈、兩鉈、錢鉈、克鉈。其后,度量模具的復制品被工業科大量復制,分發所有工坊,要求工坊以此為度量來進行生產,在產品收購的時候,也嚴格以此度量驗收。
為了促成流水線生產方式,商貿科在采購的時候,在采購清單中增加了許多半成品。比如一桿長槍,商貿科除了收購成品外,還附列清單,同時收購槍柄、槍頭、漆油,甚至砍伐刨光后的榆木也列入了采購清單。許多小的作坊沒有能力生產長槍成品,便趁此機會全力生產專門的部件,或是專門伐木刨光,或是專門打造槍頭等等。當這些小作坊逐漸成熟后,能夠生產成品的大作坊忽然發現,從這些小作坊直接購買半成品的部件也是個極好的法子,既省工序又省人力,何樂而不為因此,柳城和燕郡的小作坊更加眾多,大作坊也開始轉型,逐漸向整體配套組裝的方向發展。于是,流水線生產開始走上正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可訪問wap.mhtxs.cc觀,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