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樞之要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大唐新秩序 | 八寶飯   作者:八寶飯  書名:大唐新秩序  更新時間:2024-06-07
 
暈菜,神的憤怒兄,這個這個這個,大額打賞,叫老飯情何以堪!內牛滿面啊!一會兒繼續碼字,今天必須加更了。

泰寧軍的不戰而降,令河南道大部地區成了李誠中控制的土地,如今的李誠中,不算關外千里沃野,已經實有河北、河東、河南中西部六十余州,人口一千三百余萬。按照河北方面的估算,幾為天下戶數的四成!

如此一個龐然大物成型,令王師范察覺到了天下大勢的變化。

王師范本為將門之后,父親王敬武牙將出身,后任平盧節度使,王師范可謂子承父業,是典型的官二。說起來,這位官二在天下諸藩間也算大大有名,但出名的并非其武勇。王師范篤好儒家,家中藏書過完,帳中延攬了一大批“圣人子弟”,最喜談論經文。雖說詩詞不行,但學問很深,是藩鎮中最有學識的。他推崇孝道、愛戴百姓,治下可謂安居樂業。

但王師范似乎并沒有繼承到父輩的武勇,無論對內對外,都更傾向于權謀解決問題。王師范十六歲接掌緇青大權,部將盧宏不服,王師范就寫信說,自己年紀輕輕,資望不能服眾,只求保全性命,情愿將大權交給盧宏。結果,王師范在宴席上將前來收權的盧宏斬殺。

天復二年,王師范起兵響應朝廷號召,討伐朱全忠,但用兵之道仍然不脫權術。他命部將化妝成商販走卒,同時混入河南十多個州城,想要以此“奇計”獲勝。近乎兒戲一般的用兵方略,結果導致的就是損失慘重,僅有劉鄩僥幸成功,其余全數失敗,劉鄩也被困在兗州經年之久。無法在緇青戰場上出力。這也導致在后來應對梁王大軍時,緇青方面實力大損,幾乎無法應對。只能向河北跟淮南求助。

因此,梁王曾經評價過王師范。說他“長于政干,缺虎狼之勢,上可入朝堂,下可為州縣,獨不能藩鎮。”

因為身邊之人大多與河北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所以王師范對燕軍的聲勢是非常清楚的。節度副使李嗣業已經出任河北官職,常與王師范有書信來往。向他細數河北的各項“新政”;幼弟王師悅在范陽軍校學習一年,對燕軍軍制很熟悉,不停向他灌輸燕軍的優勢;而二弟王師克更是才從上黨回來,對于燕軍的強大作戰能力極其畏懼。在王師克的敘述中,燕軍是“不可敵”的,這令王師范對戰勝燕軍幾乎不抱什么指望。

就在王師范還在猶豫之中時,心腹將領劉鄩收到了葛從周的書信。劉鄩和葛從周在兗州相識,兩人城上城下對峙了一年之久。竟然因此成了好友。劉鄩待葛從周老母如親生,葛從周則盡力為劉鄩提供給養,兩軍到了后來竟然相敬如賓,說起來兗州之戰也算是戰史上的一朵奇葩。后來劉鄩撤離兗州時,葛從周的母親干脆認了劉鄩當干兒子。左手拉著葛從周,右手拉著劉鄩,讓他們以后一定要相互支持。

葛從周將自己的考慮告訴了劉鄩,勸說劉鄩入燕。劉鄩也是個忠義之人,不愿做背主之事,但他覺得葛從周說的很有道理,于是很光棍的拿著書信去找王師范,問王師范應該怎么辦。王師范素來尊儒,人家劉鄩的干媽和干哥都在汴州,攔著劉鄩不讓他去,這種事情王師范開不了口。

見自己身邊的人都有降燕的傾向,王師范也知道大勢已去。不過王師范也沒有太過在意自家的權勢,他自詡為儒生,時常與“儒友”們談論的都是大唐盛世的那些東西,對朝廷恢復一統還是比較向往的。燕王畢竟不同于梁王,燕王是皇室宗親,向燕王投降也不違背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便干脆很痛快的表示了自己愿意接受中央領導的態度。

需要說明的是,王師范始終認為,自己歸順的應當是、而且只能是朝廷!

五月初一,李誠中前往泰山,與王師范會面。除了兩邊的重要臣屬外,還有一個活躍于緇青、對王師范有深遠影響的張濬在場。

說起張濬,此君可著實了不得,乃是一代名相。他最早發跡于僖宗年間,后受今上大用,官職最高時,曾拜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清河郡開國伯、食邑一千二百戶、充河東行營諸道兵馬招討制置使。

生逢亂世,張濬也算得其所哉,因為他的儒學其實是不行的,如果是太平年間,絕對沒有什么希望做上高官。但他極知變通,暗地里學習縱橫之術,卻由此成就了他的功業。

張濬一生做過兩件最有影響力的事情,其一是統領朝廷最后一支可戰的兵馬,征討河東,結果朝廷戰敗,自此后再無可用之兵,他本人也因此致仕。致仕后,張濬并沒有閑著,始終東奔西走,致力于游說天下藩鎮效忠朝廷,說服王敬武、王師范父子效忠朝廷便是他做的第二件大事,他也因此被王師范所推崇,簡直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李誠中曾經和這位天下知名的致仕宰相接觸過幾次,在他看來,張濬愛自己更甚于朝廷,舉著中樞大義的名分,其實是為自己圖謀權勢。張濬最早投入大太監楊復恭帳下,為楊復恭所舉薦,這才走上了仕途。楊復恭失勢后,他立刻倒向了田令孜。后來楊復恭重新掌權,將他罷黜,他便又投靠了今上。

這樣一個人,李誠中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不喜歡,但此人的審時度勢之能,卻也正合李誠中的需要。李誠中確實感到身邊缺少一個有號召力、有影響力的朝廷重臣為自己張目——在河北官員中,馮道和韓延徽年歲太小,資歷都太淺了。

事實上,被王師范畢恭畢敬請來作中人的張濬,早已心有所屬。天復二年的時候,李誠中幫助緇青抵御宣武,那時候就和張濬有過接觸,隨著私底下來往越來越密切,張濬便逐漸對這位李唐宗室“傾心”,開始向李誠中“押注”。

有這位在一旁陪著,泰山之會自然一帆風順。王師范幾乎全盤接受了李誠中的條件,但他也有一個要求:他只接受朝廷的命令。這個要求并不難,等于是給王師范加一塊遮羞布,所以李誠中也立刻答允了下來。

李誠中想要的不是簡單的“臣服”,那種明面上向他低頭,表示愿意聽命行事,但實際上仍舊割據的臣服,對于李誠中來說毫無意義。

實際上光化年間之前,王師范就一直臣服于朱全忠,那時候朱全忠的主要作戰對象是河東的李克用,沒有多大精力顧及緇青,所以當王師范表示與他結盟,以示修好之意的時候,他很爽快的答允了。

在緇青與宣武的關系中,兩家明面上是盟友,但緇青方面需要時不時供應宣武軍糧秣,宣武需要的時候,還要偶爾抽調幾支兵馬參戰。此外,當形勢所需時,緇青還要在輿論上密切配合宣武——比如一起向朝廷上表、或者斥責某家藩鎮哪里哪里不對等等。而在緇青地盤上,官員的任命、軍隊的征募和調動、甚至出兵、錢糧的收繳等等,都是自家的事情,宣武不能指手畫腳。

這樣的臣服是李誠中不可能同意的,也是有礙于“恢復中央”大業的,不僅張濬不會同意,王師范自己也明白這不現實。

因此,泰山會面的主要協議包括了三個方面。

撤銷齊國之號,王師范控制下的緇、青、密、登、萊五州之地重新納入朝廷管轄。朝廷委任州縣官員,按照發令收繳賦稅,施行朝廷治策。原有官吏一律等待重新遷轉,或是進入學院“深造”后進行分配。

整編齊隊,將原緇青兵制廢除,裁汰老弱后,授予“青州軍”番號,一應軍制按照燕軍體系設定,原有將官暫時留任,待機逐批進入范陽軍校或白狼山軍校就學。當然,李誠中已經開始計劃設立新的軍校了,最后這批緇青軍官究竟進入哪一所軍校,那是后話。青州軍同樣分為左右兩廂,從王氏兄弟中擇二人充任都指揮使,但各級指揮部的教化官和虞侯官則由軍事參謀總署抽調選任。

對于“齊王”王師范本人,經過仔細考量,李誠中決定不予撤銷王爵。今上大封諸侯,除了梁王、荊王、趙王、韓王、晉王(周德威)已經身死外,天下如今還有齊王、晉王(李存勖)、岐王、蜀王、吳王、越王、楚王、漢王、閩王等,不算有爭議的晉王李存勖,王師范是頭一個歸附朝廷的一字王,對于李誠中的天下戰略有著很強的示范效應。

故此,李誠中仍舊同意保留王師范的齊王王爵,一應待遇比照玄宗年間親王例,以保王氏富貴。同時,李誠中還有一個初步打算,在未來的國都內,設立最高等級的榮勛院,讓這些受過大唐封誥的王公們繼續發揮余熱,通過“貴族民主”的方式,實現中央政權框架的相對穩定。

五月底,王師范下令拆除豎立在緇州、青州、密州的大量柵欄堡壘,同時等待著來自朝廷的正式詔書。為了這份詔書,李誠中已經于半個月前離開了兗州,向著大唐的中心地帶——東都洛陽行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