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第九百三十四章 倭寇的動向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政客 | 風中的失落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書名:大明政客  更新時間:2024-06-10
 
皇太極對范文程分析的情報極為重視,立即與范文程商定了應對的辦法,同時將豪格從遼陽秘密調回沈陽,正藍旗也隨之回到沈陽的郊區駐扎,皇太極已經做出了決定,讓豪格帶領正藍旗進入蒙古,主導這一場即將開始的廝殺,蒙古的各部落都聽從豪格的調遣。

皇太極之所以決定派出豪格,是因為蒙古部落對于大清國來說太重要,絕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失去了蒙古部落,大清國的力龗量將大為削弱,若是被大明朝統治了蒙古,大清國幾乎沒有生存的地盤了。

皇太極的幾個兒子,遲遲沒有表現出來能力,葉布舒成為了水師副統領之后,遭遇了慘敗,一萬五千水師全軍覆沒,根本就沒有能夠展現出來任何的能力,不過皇太極還不是過于的氣餒,他本來就沒有對水師抱有太大的期盼,大清國還是以騎兵為主,葉布舒的失敗,在滿人權貴之中,也沒有激起太大的反響,很多的滿人權貴,是不在乎水師的,但葉布舒的失敗,也暴露出來自身能力的欠缺。

皇后的兒子福林,年紀太小了,還看不出什么能力。

建都沈陽之后,皇太極也有惱火的地方,皇宮森嚴,自己的兒子大都是生活在深宮之中的,想想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哪里有這樣的條件,都是在磨礪之中度過的,溫室的花朵是長不大的,豪格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打小就隨軍征伐,論戰場上的廝殺能力,的確是不錯的。

比較來比較去,皇太極最終看好龗的還是豪格,若是從兒子中間比較。豪格算是不錯的人選,至少豪格繼承皇位之后,能夠繼續維持對大明朝的征伐,皇太極沒有足夠的信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徹底的推翻大明朝。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太極對豪格極為重視,遼陽的地位極其關鍵,距離沈陽不遠,可以居中調控遼東和蓋州、耀州、海州的情況,皇太極讓豪格駐守在遼陽,也是想著豪格能夠居中協調,當然,難度是很大的,關鍵是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等人。不一定會服從豪格的指揮,也不一定完全瞧得起豪格。

這一次讓豪格到蒙古去,皇太極也是有著不一般的考慮,若是豪格能夠穩住蒙古的局面,得到蒙古十六個部落的鼎力支持,那么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等人,就有著不小的忌諱了,加上濟爾哈朗、范文程等人的輔助。以及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鑲藍旗的擁戴,多爾袞等人就必須要服從指揮了。而且鑲紅旗也是慢慢歸心了。

皇太極以前是比較擔心代善的,可正紅旗被殲滅之后,代善的態度大為改變了,堅決支持和擁護皇太極了,這種態度是真心表達出來的,沒有絲毫的做作。皇太極也切實感受到了,經歷了重大的打擊之后,代善更加的睿智,一切都是從大清國的繁榮穩定出發的,所以皇太極知龗道。只要自己的態度明確了,代善是一定會支持豪格的。

大清國的滿人權貴之間,肯定是有博弈的,不可能是一團和氣,這樣的情況,皇太極是清楚的,以前這樣的局面,不算什么,可今后就要加以防備了,若是自己哪一天走了,繼承皇位的兒子要穩住大清國,沒有眾多的支持,是不可能想象的。

爭取到了這么多的支持,接下來就要看豪格的表現了,若是爛泥扶不上墻,那還是不行的,至少人家不會真心實意的服你。

豪格出生入死,經歷了太多的廝殺,勇猛是不用質疑的,可惜在政治協調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且容易激動,有些時候,因為激動會失去必要的冷靜,甚至有意氣用事的可能,這些都是繼承皇位的硬傷。

皇太極很是注意,不斷的告誡豪格,要求豪格在閑暇之余,多看看書,特別是孔孟之道,可不要小看漢人的文化,幾千年的傳承,里面的道理是深邃的,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孟之道,統治大清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與此同時,皇太極還做出了一個決定,豪格到蒙古去的時候,范文程隨軍前往。

皇太極能夠做出來這個決定,非常不簡單了,范文程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時候,皇太極感覺到,自己甚至離不開范文程了,不過代善的睿智,慢慢在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同時皇太極也感覺到,自己還需要培養出來人才,一旦范文程年紀大了,或者是身體出現問題了,需要有人成為大清國的智囊。

最近一段時間,代善正在重新組建正紅旗,皇太極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將鑲紅旗還給了代善,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這也表明了,皇太極是真正信任代善的。

范文程分析了情報之后,也沒有閑下來。

因為宣州的慘敗,皇太極意識到了情報的決定性作用,所以全力支持代善,在大清國的范圍內,也建立起來嚴密的情報網,搜羅方方面面的情報,包括蒙古、遼東、海州等地、復州等地,甚至是朝鮮,比較大清國在這些地方時有著不錯基礎的,散布在一些地方的滿人,能夠成為情報的來源。

情報網的建設,是非常消耗腦力的,這種腦力的消耗,超過了體力的消耗。

不過付出了總是有回報。

從朝鮮方面得來的消息,令范文程再次的重視了。

朝鮮方面,得到的是日本的情報。

朝鮮的李家王室,曾經遭遇過倭寇的重創,日本的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幸虧得到了大明王朝的鼎力支援,將日本倭寇趕出了朝鮮,但也有不少日本倭寇或者是支持倭寇的人留下來了,更有一些商賈,穿梭于朝鮮和日本之間,做著生意。

豐臣秀吉病逝之后,繼承人的年紀太小,遭遇了德川家康的進攻,最終豐臣家族徹底失敗,失去了對日本的領導,代之而起的是德川幕府。

第一代的德川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康,殺伐果斷,有力的維護了德川家族在日本的統治,德川家康被封為征夷大將軍,日本國大君,成為日本實際政權的掌握者,天皇只不過是象征性的元首,之后德川家康將德川幕府建設成為世襲制的統領形式。

德川家康去世之后,三兒子德川秀忠繼承了權力,成為第二代的大將軍,德川秀忠開拓能力有限,但收成的能力很強,若說德川家康創建了德川幕府,德川秀忠就很好龗的維系了統治,而且慢慢將日本治理的更加團結和強盛。

德川秀忠去世之后,繼任者是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的能力,與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是不能夠比較的,不過坐上了大將軍的位置,也就是日本實際的統治者了。

德川家光統治日本十幾年時間了,也想著能夠做出來一些大事情,可惜在日本是難以有什么創舉的,因此有些將目光盯住朝鮮的意思了。

范文程得到了這個情報之后,欣喜若狂。

日本的變化,其實也是明顯的,隋唐時代,日本對中國是頂禮膜拜,一切都跟著中國學習,日本的女人,甚至以懷上漢人的孩子為榮,在家里不僅不會受到歧視,還會受到尊重,日本的絕大多數禮儀和規矩,都是從隋唐學習的,一直到宋代的時候,日本都是絕對的崇拜漢文化的,絕沒有想著什么時候能夠入侵中國。

這種情況,在元朝的時候發生了細微的改變,元朝被日本認為是異類,認為是漢文化的覆滅,從此以后,日本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明朝回復了漢人統治,可日本不買賬,認為明朝的漢文化,與以前是不同的,不是純粹的漢文化了,同時日本的民族自信心也是高度的膨脹了,想著成為強大國家的夢想一日比一日濃厚了,在這種思潮的推動下,用鐵血手段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開始擴充自身的力龗量了,豐臣秀吉不滿足統治小小的日本,而且日本有過兩次擊敗元軍的戰績,這令豐臣秀吉蠢蠢欲動,開始入侵朝鮮,占領朝鮮之后,矛頭直接指向大明,妄圖擊敗大明,統治中原。

明朝出兵幫助朝鮮,擊敗如本倭寇,其實不僅僅是為了幫助朝鮮,從諸多的情報分析,日本倭寇是想著進攻大明的,嘉靖年間的日本倭寇,在沿海一帶作亂,曾經給明王朝造成了慘重的損失,這一切明朝的皇帝都是記得很清楚的。

這一切的過程,范文程當然清楚。

最為地地道道的漢奸,范文程的思慮一直有些不同,道義是不存在的,做事情以達到目的為準則,他腦海里面想到的,是能不能利用倭寇的力龗量,打擊駐扎在朝鮮的明軍,同時對宣州和復州一帶發動進攻,利用倭寇的力龗量,最大限度的損耗江寧營,出現這樣的機會,對大清國是有著莫大好處的,至于說倭寇的殘忍,以及倭寇屬于典型的異類,這倒不是范文程需要思考的問題。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范文程秘密派人趕赴日本,甚至連皇太極都沒有稟報。(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