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第552章 擁兵十萬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晚唐 | 木子藍色   作者:木子藍色  書名:晚唐  更新時間:2013-10-23
 
乾符二年八月初。

淄青鎮黃河濟水一線沖積平原上,行走著一路路兵馬。秋風蕭瑟,萬物肅殺,進入仲秋桂月,天氣開始轉涼。

不過這支行進的兵馬卻是精神抖擻,龍精虎猛。

他們以少見的整齊行軍隊列前進,前后撒出幾十里長,到處都是呼嘯而過的哨探游騎。步兵在前,輜重在中,騎兵兩翼護衛前進。一隊接一隊的軍士,以十人一伙,五十人一隊,每一都人馬為一個行軍序列,每都每隊指揮與隊頭領隊,他們身后的執旗手扛著都隊大旗迎風飄揚。將士們昂首闊步,臉上充滿著驕傲的神情,他們就是威名赫赫的鎮,他們有這個資格自豪。

李璟站在齊州歷城南面的華山上,眺望著不遠處平原上的兵馬。

淄青鎮的遷民計劃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現在進行的是鎮與平盧軍的換防。按參謀司的計劃,兩份萬五千平盧軍和一萬五千淄青團結兵將被調入登州和遼東,與鎮其它留守各部兵馬進入重新整編。淄青十六縣以及三山,則暫時由鎮現兩萬五千人馬駐防。

鎮現在兵馬數量已然不少,李璟手上有兵馬兩萬五千,在幽州駐兵八千,南下水師和步兵八千,留守一萬兵馬,還有新兵五千,以及團結兵八千。所有兵馬加起來,已經達到了六萬四千人馬,如果再加上平盧軍的這兩份萬五千戰兵和一萬五千團結兵,已經達到十萬人馬。

不過這些兵馬精銳不多,要將之整合一起,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李璟早在長安時,就已經開始準備將鎮整合成五軍五衙,并把團結兵分離。每軍每衙都為五千人馬,鎮戰兵五萬。現在平盧平李璟同樣打算將他們重組,編為平盧軍五軍。如此兩軍將有七萬五千人。另外團結兵將按每縣一千人的規模編制,鎮現在有二十四縣地盤,將編兩萬四千人馬,分為三軍。

除了戰兵和團結兵外,其余的輔兵都會被解散歸農,但并不完全解散。相反的,李璟向參謀司提出一項任務,就是在鎮他媽的百姓之中,組建一支十萬人的鄉兵。

團結兵是秋冬集訓,戰時征召,相當于預備軍。而鄉兵,按李璟的計劃是類似于宋代的弓手。宋代的弓手,其實際職責更類似于警察而非軍隊,相似于保安團。不過李璟要組建鄉兵,不僅僅只是要建一只地方民團。鄉兵將從各縣鄉的良民之中選募,十萬鄉兵分為四班,每班每年服役三月。選中的鄉兵免本戶稅賦,而且服役期間官府發放薪資補貼,平時非戰時在本縣受訓,并擔任維持地方治安任務,捕盜輯賊,并負責對鹽、茶、鐵、銅、錫等專賣之物進行巡檢。

宋朝一縣的弓手約百人左右,而鎮現在二十四縣準備組建十萬鄉兵,平均每縣差不多四千人。就算現在鎮二十四縣達到了二百萬人口,這個比例也是極大的。

不過弓手在宋朝最后淪為賤役,弓手還得和軍人一樣刺字。而李璟的計劃,是把這鄉兵向府兵制度發展。鄉兵要挑那些良家富戶強壯子弟,而且成為鄉兵后,能免田賦差役,同時輪值上役時還有薪水補貼。每年三個月的當值,除此外,秋冬農閑時,鄉兵也要進行訓練。

當戰時來臨,這些鄉兵也得擔任輔兵任務,抽調上戰場。

這就是李璟的想法,藏兵于民,平時不養那么多軍隊,但需要時,隨時能拉出一軍訓練有素的軍隊出來。

宋代的弓手是由縣尉統領、訓練,調遣。不過李璟不打算將這樣的力量交于地方上,而是將他們單獨出來,由鎮在各縣鄉重新設立一套指揮系統。對于鄉兵的編制,李璟沒有用鎮他媽的編制,而是將府兵的編制拿出來。五人一伍,兩伍一伙,五伙一隊,兩隊一旅,兩旅一團,五團為一營。

鄉兵在營上雖然也還設有廂、軍、鄉軍三極,但李璟計劃按府兵一樣,廂、軍、鄉軍三極設立于總部,平時雖然也會任命這三極軍官,但他們平時去既不能統領這些鄉兵,也不能調動這些鄉兵。

只有在戰時,由參謀司和兵曹以及行軍司馬和李璟的一起調令,鄉軍的高級軍官才能領軍符印信下去調兵。

在非戰時,鄉兵最高單位就是營,鄉兵千人一營,二百人一團,一百人為一旅,五十人為一隊,十人一伙,五人一伍。

雖然這鄉兵沒有幾年時間不可能形成規模和戰力,但一切都需未雨綢繆,一切制度化,便能防止許多問題的出現。軍隊越多,李璟越要防止內部出現問題。唐末五代軍隊最大的問題就是內部的權利爭奪,上下互相防范,內部相斗,才是五代藩鎮不斷的兵變的原因。

李璟一次次的重組軍隊,防的就是這個。將鎮和平盧軍拆分成了十五個軍,兵權分散,便是為了防止有軍官成為小軍閥。

其它的諸將對于李璟的整軍,倒是持贊成態度,畢竟每次整軍,兵馬都擴充了,相應的也就多出來許多軍職空缺,給了許多軍官們升職的機會。

平盧軍的軍官們倒是有些意見,可他們的意見在李璟這里,基本沒什么作用。宋威、康承誨、和崔蕓卿這三人都要調走,這兩萬五千平盧軍如果沒有李璟的支持,他們不但得面對鎮他媽的壓力,還得面對王敬武的壓力,他們別無選擇。

平盧軍先前分為了牙兵、外鎮兵、支州兵、縣鎮兵、團結兵幾大類,現在,牙兵和團結兵都已經分離,剩下的幾部兵馬,一團散沙似的,也只能接受李璟的重組了。

不過平盧軍的軍士們倒是對整編滿懷期望,因為人人都知道,鎮他媽的待遇比平盧軍可是好多了。不說裝備精良,單是他們的糧餉薪俸以及賞賜,都遠高于平盧軍。特別是他們都已經知道,整編之后,所有的平盧軍都能立即分到一塊田地,就更加的心動了。

對平盧軍的整編,李振、敬翔、蓋寓這三個參謀司的頭頭們,帶著參謀司一眾人忙碌了數天,終于提交了一份帶整編意見。那就是直接把平盧軍兩份萬五千人和登州遼東留守的一萬五戰兵,和八千團結兵還有淄青鎮的一萬余團結兵一起整編。

從中最后挑出精銳兵馬,最后組成平盧軍五軍二萬五千人馬,另外的則組成鎮兩個軍一萬千人,剩下的則組成團結軍五軍。

幽州駐扎的八千兵馬,被整編為鎮第四軍燕云軍,而南下的八千艦隊兵馬,則被編為鎮水軍。

在淄青的兩份萬五千人馬,現在是七軍番號,黑旗軍、鐵林軍、銀槍郊節軍、金甲勝捷軍、控鶴軍五軍,被編為五衙。分別是前衙控鶴軍,左衙銀槍郊節軍、右衙金甲勝捷軍、衙內黑旗軍,后衙鐵林軍。

捧日軍則編為前軍、選鋒軍編為后軍,新整編的三個軍,燕云軍為左軍,另外兩新軍分別授名飛熊軍與天狼軍,飛熊軍為右軍,天狼軍為中軍。

水軍八千人馬單獨為一軍。

鎮五軍五衙外加一支水軍,平盧軍五軍,余下還有團結軍五軍,另有還在計劃中的鄉軍十軍。

光是鎮平盧軍和團結軍加水軍,就有二十一軍,超過十萬兵馬。戰兵十六軍,團結軍五軍。

這次整編,李璟從手上的七軍中調出了將近一半的各級軍官到其余的九軍之中。九軍也有大批的軍官,被降級調入了團結五軍中。

而在淄青的七軍,也從其余各軍中補充了大量士兵,新補充了一萬余人后,七軍的編制達到了標準的每軍五千人。鎮五軍五衙,整編后,由于燕云軍有八千人,因此最后兵力達到五萬三千。平盧軍五軍,則達到了標準的兩萬五千人馬。團結兵五軍兩萬五,加水平八千。

最后總人馬十一萬三千!

戰兵十六軍,團結五軍,李璟麾下兵馬突破了十萬大關,達到了二十一軍!

這些兵馬中,李璟這次加強了騎兵的數量,黑旗軍兩千重騎三千輕騎,銀槍郊節軍和金甲勝捷軍各兩千輕騎加三千步兵,控鶴軍則是五千輕騎組成的全騎軍。就是鐵林軍,也有一千輕騎。五衙兩萬五千兵馬,騎兵達一萬五千人,重騎兩千,輕騎一萬三。

在鎮五軍和平盧軍五軍,也還擁有幾支騎兵部隊,加起來,鎮和平盧軍的騎兵數量,已經突破了兩萬。

雖然這兩萬騎兵的編制,許多還只是在紙面上,但是李璟現在有地盤、有糧、有兵,還有馬,組建這支騎兵部隊,需要的,只是時間罷了。

這次的整編動作很大,甚至可以說直接讓鎮他媽的戰斗力下降了一個檔次,但是對于李璟來說,這卻是必須要做的。暫時因整編軍隊戰斗力下降,可整編完成后,加以時日,李璟相信,這支軍隊會脫胎換骨,舊貌換新顏!(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