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厄降臨  布爾戰爭(四)——第一次布爾戰爭

類別: 科幻 | 時空穿梭 | 災厄降臨 | 黑十三郎   作者:黑十三郎  書名:災厄降臨  更新時間:2024-06-05
 
“DieKaapisweerHollands!”

注:“DieKaapisweerHollands”為荷蘭語,意為“開普又是荷蘭人的了”,這句話起源于1802年英國將開普殖民地歸還給荷蘭,后來成為南非荷蘭諺語,意思是“一切都恢復正常了”。1880年德蘭士瓦布爾人起義時又喊出了這句口號,表明布爾國家又得以重新獲得獨立。

1883年,一本有關大英帝國的巨著英國的擴張在倫敦出版。在書中,作者西利爵士鼓吹道:“第一殖民帝國(指北美殖民地)的喪失是一種因禍得福。我們之所以喪失了那個帝國,乃是因為對殖民地采取了一種錯誤的理論。……英國仍可以證明美國做來毫不費力的事情,它也能夠照辦,那就是將彼此遙遠的各殖民地聯結在一個聯邦內。”英國國務大臣卡那封勛爵(LordCarnavon)也在這個時期設計了大英帝國未來的政治藍圖,對英國的帝國政策做了一個總結和規劃。他認為,為了在南部非洲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英國殖民體系,需要建立一個聯邦式的南非,囊括德蘭士瓦、奧蘭治和納塔爾,以開普殖民地為領導,在這些自治的殖民地建立起英國式的議會代議制度,保護英國在南非的貿易利益和勞動力供應,并保證其屬地和臣民的安全。這種由自治的白人殖民地組成聯邦的做法,也用在了加拿大(1867年)和澳大利亞(1901年)。

但是,英國人忽視了南非布爾人獨特的民族特性。經過一百多年的磨難,布爾人已經遠遠不象他們的荷蘭親戚那樣脾氣溫和、重商輕武。干旱貧瘠的南非高原、顛沛流離的大遷徙和同土著之間無數的殘酷戰爭,磨練并且重新塑造了他們的性格。布爾人性格保守,吃苦耐勞,生活儉樸,崇尚武力,不愿意接受異族統治,對自己的語言、文化、宗教和其他民族特性始終抱有自豪感。這也是那些遠離文明中心的邊遠地區人民(如美國西部、澳大利亞西部和阿根廷北部)的普遍性格。在1877—1880年英國統治德蘭士瓦的三年期間,布爾人的民族情緒尤其高漲,德蘭士瓦和開普兩地的布爾人聯合起來,于1880年在開普敦成立了布爾人民族主義組織——阿非利卡人大會(AfrikanderBond,“阿非利卡人”為南非荷蘭人的自稱),并且在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也發展了分會。這種特立獨行、不屈不撓的性格,注定使得布爾人不能成為維多利亞女王治下的忠順臣民。

英國人統治德蘭士瓦共和國的三年期間,并沒有著手改善中下層布爾人的生活條件,也沒有增加投資、改善當地的財政、經濟和政治生活,反而允許英國商人進行土地投機、向布爾人補收以前欠德蘭士瓦共和國的稅款,引起了布爾人民廣泛的不滿情緒。與此同時,英國人出兵在1879年消滅了布爾人最大的威脅——強大的祖魯王國,俘虜并流放了國王塞提瓦約,將祖魯王國故地劃分為十三個酋長領地。英國—祖魯戰爭解除了布爾人的心理負擔,布爾人復國之后的最大威脅被解決掉了。

1880年9月,為了從土著手中收繳金伯利鉆石礦作為工資發到黑人勞工手里的大量槍支,在英國保護國巴蘇陀蘭(今萊索托)發生了“繳槍運動。”英國駐德蘭士瓦的主力部隊南下保護,留在德蘭士瓦的英軍總數不超過三千人,只駐守在比勒陀利亞、呂斯滕堡、萊登堡、斯坦德頓等幾個重要城鎮,防務空虛。是年12月16日,五千多不滿英國治理的布爾人聚集在帕爾德克拉爾舉行國民大會,宣布進行武裝反抗,恢復南非共和國,升起共和國鑲嵌綠邊的紅白藍三色國旗,推舉在布爾人當中德高望重的保羅·克魯格(S.J.PaulusKruger)、皮埃特·朱伯特(Jacobus“Piet”Joubert)和小比勒陀利烏斯三人為首領。同日,新組成的三人政府將南非共和國的聲明送到了比勒陀利亞駐軍的手中,英國人拒絕接受,下令各地駐軍火速增援比勒陀利亞。

12月17日,布爾人市民和英國駐軍的沖突在波切夫斯特魯姆爆發。12月20日,駐扎在萊登堡的英軍第94團兩個連馳援比勒陀利亞,在布龍克霍斯特干河(BronkhorstSpruit)遭到布爾民團的伏擊,第一場戰斗打響。布爾人平日以騎馬狩獵為樂,所以槍法極準,戰術靈活,在交戰中,英軍247人中有77人陣亡,157人受傷,布軍只有兩人死亡,四人受傷。如此懸殊的比率,似乎預告了今后若干年內英國人和布爾人作戰的必然結果。布龍克霍斯特干河戰斗之后,駐扎在德蘭士瓦的英軍迅即被分割包圍于比勒陀利亞和波切夫斯特魯姆兩地,坐以待斃。

準備騎馬奔襲英軍的布爾民團

1881年1月,增援的英軍部隊從納塔爾殖民地出發,向德蘭士瓦進軍。英軍司令科利將軍(SirGeorgeColley)率這支千余人的援軍,西進德蘭士瓦。在納塔爾與德蘭士瓦邊境的朗峽(Laing’sNek)受到朱伯特將軍的阻擊。英軍和布軍在1月28日和2月7日兩次發生戰斗。戰斗中的英軍還是采用美國戰爭和拿破侖戰爭時期的戰術,排成整齊而密集的隊形前進,聽指揮官的號令射擊。但是英軍的保守并沒阻止別國在近戰戰術的進步。山上的布爾神槍手躲藏在石頭和其他掩體后面,象平時在家鄉用步槍打羚羊一樣,一個一個地擊斃英國士兵,輕易擊退了英軍的攻勢。

第一次布爾戰爭期間伏擊英軍的布爾民團士兵

2月26日夜,科利指揮650名英軍士兵,試圖奪取馬朱巴山,從西邊攻下朗峽。午夜之前,英軍到達山頂,可以俯視到山下的布爾營地。科利的副官伊安·漢密爾頓(第二次英布戰爭時曾任南非英國遠征軍參謀長)建議他下令挖掘戰壕,但是科利沒有接受這個建議,而是命令手下休息,準備第二天再發動戰斗。這時,山下的布爾哨兵發現英軍已經登上山頂,為了奪回這個重要的制高點,朱伯特下令組織隊伍對英軍發動偷襲。他們避開英軍的登山道路,沿著陡峭而隱蔽的山壁向上攀登。登上山頂之后,他們對休憩中的英軍展開了偷襲,山上的英軍毫無防備,93人被打死,133人受傷,54人被俘,科利本人也在山頂被擊斃。布軍方面,只有一人陣亡,5人受傷。此時英國在德蘭士瓦附近地區已無其他軍隊可以動用,又擔心引起德蘭士瓦境外布爾人的反抗,只好同意議和。英軍戰敗的消息傳回國內,格拉斯通內閣宣布辭職。

1881年3月6日,英國和德蘭士瓦軍隊簽訂了停戰協議,8月3日雙方又簽訂了比勒陀利亞協定。該協定規定,保證德蘭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國女王宗主權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國保持三項特權:控制德蘭士瓦對外關系;保持對德蘭士瓦同非洲部落關系的控制權;戰時英軍有權借道德蘭士瓦。這里所規定的英國女王的“宗主權”(Suzerainty),原是表示“封建領主”的古老詞匯,在當時是一個沒有先例的詞語,不具任何精確含意。布爾人明知該條約對其限制極大,但是迫于形勢,只好企望通過以后修改條約來取消宗主權規定。1884年,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和副總統朱伯特來到倫敦,和英國人簽訂了倫敦協定,取消了英國對德蘭士瓦的宗主權——英國人自然用模棱兩可的字句對其埋下了伏筆。不過總的來說,當時的英國人似乎已經滿足于讓布爾人的貧窮共和國在英國殖民地和黑人保護國汪洋大海的包圍中延續這種半死不活、自生自滅的狀態。

注:英國堅持認為自己并未承認德蘭士瓦的獨立地位,認為德蘭士瓦沒有外交主權,只是依附英國的半自治國家。英國的態度從兩件事件中可見一斑:德蘭士瓦派駐歐洲國家的大使萊德斯曾被邀請參加維多利亞女王加冕60周年閱艦式,在儀式開始前幾小時,他被告知其乘坐的那條觀禮船是專為各英屬殖民地代表安排的。萊德斯為避免引起外交事件,最后隨機應變地登上一艘荷蘭巡洋艦出席閱艦式;其二,萊德斯去俄國參加一位親王的婚禮,俄國外交部屈從于英國大使壓力而沒有邀請他,但沙皇盛怒之下以“私人朋友”名義邀請萊德斯參加婚禮,結果英國大使館全體人員均謝絕出席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