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征,吳世恭將率領飛馬鎮兩個協六千五百騎,虎吼鎮兩個協六千五百人。此外,親兵隊、火炮協、直屬工兵團共四千五百人。在聯合了李祿的一千五百騎以后,將先去歸德,聯合書墨的歸德協一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營共一千五百人馬,共同出征。總兵力達到了二萬零五百人。其中,騎兵將超過了九千騎。當然,還有不知道會不會來的陸戰團一千三百人。
眼見著清軍的四百多騎在列陣,赫利赤對身后的五人說道:“娃娃們!都看著點!等會兒我沖你們就沖,我停你們就停,千萬不要走散了。都提起精神,命丟了可是自己的。”
“對面的漢狗可有好幾萬吧!姑父!咱們為什么不守啊?”說話的是赫利赤的內外甥胡圖。他看到了自己這方兵馬才二千出頭,所以初上戰場的他總有些膽怯。
赫利赤向明軍的陣列眺望了一下,滿不在乎地說道:“上萬人總有的。不過漢狗還不如豬羊,就是有十萬也不怕。打過一次你們就知道了。”
“就是!就是!”另外的幾位年輕人倒是士氣高昂。他們是聽著村里老人說的故事長大的,這次自己有機會成為故事的主人公,他們早就急不可耐了。
“不過赫大叔,咱們才兩匹馬,其余的人都是跑路,這沖不快啊?蒙古人也太小氣了點吧!”一位年輕人說道。
“別忘了!你是包衣!和白豬一樣!還想要馬?”赫利赤笑罵道。
在經過蒙古的時候,蒙古各部落湊了五千匹馬交給清軍,每個旗丁都起碼分到了一匹。可是赫利赤他們六人才有一個旗丁的名額。所以加上赫利赤從家中帶出的那匹馬,才總共有兩匹。而赫利赤就把那匹馬交由了胡圖使用。
這一醒悟,讓眾人都笑了起來。一人說道:“早知道,就把家里的馬牽來了。”
另一人說道:“笑話!你家中才有一匹,如果你敢偷,看你爹不打斷你的腿。”
“總比你好,你家中還沒有馬呢。”
看到眾人開始“嘰嘰喳喳”聊天了。赫利赤騎上了馬,叫到:“好了!都準備好。就要沖了。等會兒我會壓著馬速的,記住!都跟緊我。只要沖過去,馬、甲都會有的。”
清軍的四百多騎排成了三行,排在最前面的都是八旗的白甲兵。他們依然騎馬靠近了明軍的陣列。然后下馬,開始十人一組,一人牽馬,九人射箭。
見到了清軍彎弓,明軍陣列前的弓箭、火銃都慌忙地開始射擊,立刻揚起了一陣煙霧。可是雷聲大、雨點小。明軍根本沒等清軍進入射程就射擊了,白甲兵又身披重甲,所以沒有給清軍造成什么傷亡。
而等到清軍的箭枝射入明軍陣列后。明軍頓時一片大亂。在前面的弓箭手、火銃手向后逃,使得明軍的槍陣都無法擺放,有的兵丁甚至都扔下了手中的兵器向后開始逃。
見到明軍陣形已經崩潰,那些白甲兵立刻上馬。排成了線性陣開始沖陣。
見到前方的白甲兵上馬,還沒等他們沖鋒,赫利赤就一提馬,叫到:“跟我沖!”在后方清軍的主隊中,赫利赤是第一個發起沖鋒的。而見到有人沖鋒,所有的清軍都怪叫著向著明軍沖過來。
不過在這時候,跟隨著赫利赤的那六人腦中還沒有轉過彎:怎么赫大叔現在就沖鋒了?難道不等前方的白甲兵把明軍陣形完全打亂再沖鋒嗎?
不過這些人很快就明白了過來。見到了清軍的沖鋒,明軍頓時象撞上石頭的雪球一樣炸開了,根本沒有人抵抗,所有的人都想方設法地往后逃,戰斗從清軍的沖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都別挑花了眼!你拿三把刀干什么?難道你有三只手啊?先挑盔甲,把自己保護好了再說。”赫利赤身穿著新換上的,鑲鐵片的棉甲大叫道。
因為是赫利赤首先沖鋒,所以他除了被記一大功以外,還得到了先挑選戰利品的獎勵,于是赫利赤就帶著自己的人,在戰利品中翻找了起來。
那些人都喜氣洋洋地換上了新盔甲,可白豬卻低著腰在一旁一動不動,赫利赤上前對他就是一腳,接著從地上撿起一具棉甲扔給了白豬,還大罵道:“你是死人啊?叫你換,你就快些換上!別磨磨蹭蹭的了。手中的刀也快些換一把。”
赫利赤當然著急,白豬可是他的奴隸,如果死了那財產損失可就大了。
眾人換裝完畢,互相嬉笑著打量著同伴鳥槍換炮的裝束。有人還說道:“就是沒有布料!我還想給我娘帶回去一些呢。”
赫利赤立刻笑罵道:“能夠在窮大兵身上找些兵器、盔甲已經不錯了,還想要布料?就是他們騎馬的人跑得快,沒弄到馬。不過也沒什么,很快你們都會背不動的,漢狗的地方太富了。什么也不用說,我們先要搞到牲畜,最好是牛,騾子、驢也湊合,要不然,沒辦法背這么多的東西。”
“赫大叔!那漢人女子該怎么辦呢?”
“你小子就想這種好事!告訴你們……!”
遠遠地望著赫利赤他們在閑聊,白豬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刀,又看了看剛穿上身的棉甲。那棉甲腹部處破了一個大洞,在洞的周圍都滲滿了血跡,也不知道是從哪位死去的明軍身上扒下來的……。
清軍左右兩翼在通州匯合以后,立刻分兵八路,每路清兵四千至六千不等。他們四處游蕩,掃蕩一切,這浩大的聲勢讓明軍感覺到確實入關了十萬清軍。而見到了明軍畏戰遠避,清軍的膽子也越發大了起來,于是每路清兵再次分成了三、四隊,使得北直隸、山西各處是狼煙紛起、烽火連天。而在這時候,明朝唯二能夠作戰的就是盧象升部和高起潛部了。
先看看被朝野一致看好的盧象升吧!面對清軍,盧象升也不敢冒然作戰,于是他用出了奇襲這一招,集合了包括天雄軍在內的二萬明軍,偷襲了一支三千多人的清軍營地。
可清軍早有準備,毫不費力地把偷襲的盧象升部打退。要不是盧象升的撤退還算有章法,說不定清軍就會大舉反攻,完全把盧象升部擊潰。
再看看受世人鄙視的太監主帥高起潛吧!高起潛倒是和清軍來了次堂堂正正的會戰。他率部二萬七千人,在盧溝橋一帶企圖阻擊二千清軍南下,也就是遇上了赫利赤這股清軍。不過結果一樣,同樣的慘敗而歸。
要知道,盧象升的宣大軍團和高起潛的關寧軍團在明軍中算是比較有戰斗力的,也都有過同清軍作戰的經驗,所遇敵軍又是獨立分隊,人數并不太多,以全力對敵而不能取勝,實在是兩軍戰斗素質相差太遠的結果。其實關鍵的就是一點,明軍沒有一顆敢戰的心。
而經過入關后的一番整合以后,清軍也逐漸地把包衣、漢軍和蒙古牧民整合到了一起,也讓他們越來越遵守紀律,把其完全捏合成了一支軍隊。
當然,這是在清軍殘酷的軍法保證下的。直到現在,死在清軍執法隊鬼頭刀的清軍兵丁,比與明軍作戰時陣亡的兵丁還要多。
打敗了盧象升部和高起潛部以后,清軍就開始自由活動了。整個十一月里,華北平原上好像到處都有清兵在活動。順天府的良鄉、涿州、霸州、文安等州縣相繼失陷;保定府北部的淶水、定興、新城等縣也被攻破。
在運河西側,河間府的阜城、故城,真定府的衡水、武邑、棗強等縣都被清軍一度攻占,運河上的重鎮德州報急。甚至京畿南端廣平府的雞澤、威縣也在這時失守了。清軍在方圓六七百里的廣闊地區分頭作戰,各路明軍東遮西擋是完全不得要領。
就在此時,又一個噩耗傳到朝廷,在十一月上旬,保定東南的高陽縣被圍,城中原任督師大學士孫承宗組織城中民眾奮起守城,堅持了三天,終于城陷被俘
當多爾袞聽說抓到了孫承宗,非常高興,親自來勸降,被孫承宗嚴詞拒絕!清兵無奈,鑒于對其敬重,應允孫承宗可自盡而亡。最后,孫承宗坐在一張椅子上,令兩個清兵用白綾將自己勒死。其全家也在此戰中全部盡忠,孫承宗族滅。
在原來的歷史上,如果挑選一位給滿清造成麻煩最多的明朝大臣,孫承宗肯定是排在了首位。
他主持修建的寧錦防線,雖然被后來的一個個敗家子葬送家底,以至于從寧錦變成了關寧,最后退為了只有山海關。但是在之后幾十年中,直到大漢奸吳世恭打開了山海關,清軍才從這條大道順利入關,而孫承宗在此的功績也是功不可沒的。
孫承宗的一輩子主持對清用兵,而且頗有建樹,最后卻在自己的家鄉死于清兵之手,他肯定死也不瞑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