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不久你便知道了,這個人回來對三殿下會很有利,但切記,你莫要再自做聰明,與他聯系,否則他擔心讓陛下得知,失去公正之心,反而會支持五殿下。”
“他是誰?”
“天機不可泄露。”宋九笑了笑,走下山去。
劉娥看著宋九背影,發了許久的呆,心中想到,這才是智人哪,自己在張府看了許多書,認為自己很聰明了,今天一談,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坐井觀天。
若是宋九知道她的想法,一定會開懷大笑,實際宋九已經在大笑了。
當初他拒絕了趙匡義的好意,很多人不理解,實際聽到李繼隆調到西北后,宋九慶幸萬分。
情況不同,想法就會不同。
當初回來時,巴蜀整個都亂了,國家經濟困難,又擔心蕭燕燕報復,正是內憂外患之時,趙匡義哪里還顧得了其他,因此渴望自己將攤子接過來。
現在不同了,經濟一步步好轉。
巴蜀義軍這頭老虎戳破了,徹底證明他們是一頭紙老虎,不足懼哉,盡管讓朝廷很受傷。畢竟巴蜀幾十萬戶人口,一年要為國家帶來無數收入的,這一鬧幾年收入就不指望了。然而他們動搖不了朝廷的安全。
遼國那邊石普帶來消息,暫時不會報復,耶律休哥去世。
內憂外患一起去除,趙匡義還會是春天時的想法?
若是自己真呆在東府首相位置上,又挾借大功呆上去的,如今準備扶持新皇儲上位。那自己真會成為趙匡義眼中釘,肉中刺。
當然。下也可以。上上下下,進進出出嘛。是宋朝的主題曲。很猥瑣,事實宋朝的官制本來就是很猥瑣,與那個一樣。
但下,主動權必須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能帶一身莫須有的臟水下去。
然而宋九心中還是有些不甘心。
小娥娥找上門,今天交談還可以,所以宋九大樂。
趙匡義千防萬防,絕對沒有防到一個小藝伎身上,第一口最濃的湯水讓自己喝下去了。就靜等未來摘果子吧。
背嵬軍漸漸進入戰場前,張詠正與王繼恩斗智斗法。
他剛到益州時,就聽到一件事,城中糧食僅夠三萬駐軍吃上半個月,城內軍心動搖。與此同時,陜西同樣如此,無數百姓被征去運糧食,從陜西將糧食運到四川……想想那些懸在崖壁上的棧道吧。連帶著陜西百姓也苦逼了。
但沒有辦法。
為什么會起義,西川旱災。導致起義大爆發的。所以包括宋九在內,都只想到了從陜西調糧的辦法。
然而張詠仔細一查,非是如此。
巴蜀用布帛代稅,糧食卻不是稅務。至少非是運向朝廷的稅務,百姓只交納少量糧食,供官員以及駐兵消耗。或者其他當地用糧外,余下就不征了。因此就是去年西川旱災。巴蜀仍有余糧。
也就是旱災非是起義主因,主戶的苛酷殘暴才是大起義的原因。
雖然去年很亂。又影響了生產,百姓手中仍有余糧。
用糧食征稅不行了,四川大起義后,趙匡義連忙下詔,取消了博買務,又免掉當年稅務,以撫人心。
然而還有辦法,四川百姓手中有余糧,但是鹽貴。于是他下令,下調鹽價,不過這個鹽價不是用來賣的,而是讓百姓用糧換糧。
老百姓聞聽后,爭先恐后地背著大米去換鹽,不到一月功夫,就讓張詠換來十萬斛優質大米。若從陜西運到成都十萬斛大米得需要多少代價吧,最少得五十萬斛,甚至一百多萬斛糧食才可以辦到,不然滿足不了在漫長山道上的消耗。這會替朝廷節約多少錢帛?又讓多少陜西百姓減輕了負擔。而且軍糧問題也解決了。
士兵們也高興,四川是大米,陜西運來的是高梁粟米,并且還有黑心的商人在里面摻沙雜糠,那個好吃。于是紛紛稱贊,此翁真善干國事者。
張詠仍高興不起來,因為王繼恩繼續大閉城門,日夜宴飲,不討伐城外的敵軍。張詠才來時不好與他對著干,那是呂蒙正都拍馬屁的主。現在百姓支持,士兵支持,呂蒙正有了底氣。
但兵權仍掌握在王繼恩手中,張詠只好坐等時機。
機會便來了,王繼恩派人過來向他領取糧草喂馬,張詠吩咐胥吏,只給錢,不給糧草。
王繼恩大怒,親自過來,沖張詠怒吼:“難道馬吃錢嗎?”
邊上的人聽了,個個都想笑。
張詠平靜答道:“城中的草場被敵人焚之一空,只能出城購買。你閉門作樂,糧草從何而來。如果開門殺敵,還怕馬沒有糧草吃嗎?”
王繼恩不能回答,雖然他氣瘋了,卻拿張詠沒辦法,難道將張詠殺掉嗎?那可是王全斌都不敢做的事。于是僵持不下,繼續不出兵。背嵬軍來了,王繼恩看到大勢已去,這才打開城門分兵出城。
事實王繼恩這次不出兵,讓很多人想不通。若非他是一個太監,都讓人懷疑他有了謀反之意。后來他回京城后,趙匡義責問過,然而趙匡義也未說真相,同樣未處理。于是成了一個不解之謎。
但不管什么原因,肯定王繼恩產生過不好的心事。
宋九猜測他這么做是挾功望賞,不賞俺就不出兵!
王繼恩雖派兵出城平叛,仍不打算放過張詠,于是將抓來的幾十名義兵交給張詠,讓張詠處理。如果張詠不殺,王繼恩就會彈劾張詠有縱敵之嫌。若殺,王繼恩又可以彈劾張詠安撫無方,濫殺無辜。似乎后者可能性極大,不但張詠有因一文錢殺小吏的過去。而且據傳聞。他在驛站里遇到一個同僚,從這個同僚嘴中聽到一件事。他家中有惡仆,抓到這名同僚的把柄。偏偏這名同僚膽子小,用此要脅這個官員錢財,又強娶他的女兒。張詠第二天便對這個官員說道,我明天出門辦事,借你家這個仆人背點東西。于是將迷迷糊糊的惡仆帶出城,來到一個老林里,張詠手起刀落,將這個惡仆性命結果了。惡仆自食其果,其他人聞聽后。個個裝聾作啞,事情不了了之。
這可是一個殺主。
王繼恩在等著好消息,誰知道這一回張詠不殺人了,立即將幾十名義兵釋放,幾十個百姓死里逃生,高興地回家種田了。王繼恩卻來大發雷霆。張詠繼續平靜地說道:“從前李順逼民為賊,如今某與你一道化賊為民,這樣的好事有錯嗎?”
王繼恩啞口無言。
繼續來。
張詠來了,王繼恩手下親兵仍然不法。繼續搶掠民財,老百姓一看這個新知州大約是一個好官,便去報案。
這個有點難,畢竟王繼恩掌握著軍權。若弄不好,王繼恩暴起發難,自己危險。還禍害了整個巴蜀的局面。于是張詠揚言,派衙役捉拿這些親兵。聲勢大,速度卻慢。
王繼恩未判斷出來。先是想不理不睬,不過想一想,怕趙匡義會動怒,讓親兵立即從城頭垂下繩索,乘夜逃出成都城。張詠又對手下密令,記住,一旦抓住這個人犯,不要吭聲,立即綁了丟到枯井里,千萬不要留活口回來。
小吏雖執行了,但害怕王繼恩,不久便通知了王繼恩。王繼恩暴跳如雷,奶奶的,你不殺叛賊,反過來殺老子的親兵。然而他不占理兒,只能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吩咐手下全部收斂,莫要讓這個敢殺人的主逮住機會,真往枯井里丟。
一二三,這個囂張的主就讓張詠搞掂了。
事實張詠雖愛民,但不是軟主,手段偏于剛霸,用法偏嚴。不過他懷著愛民之心,又會經營調濟,因此所過之處,百姓都愛戴萬分。
王繼恩拿下,起義逐步平滅,張詠很快用盡手腕,四川史上第一流的內治開始,開始的也是張詠成為宋朝有名大吏之路。
但開頭很難,特別是搞掂囂張手中又有兵權的王繼恩,需要智慧的。
因此張詠十分自得。
至少與呂馀慶、王全斌相比,呂馀慶不可謂不厲害也,兩個情況也差不多,可有沒辦法制止住王全斌的暴行?
寇準什么人都不相信,獨信服張詠。在史上未來張詠從成都卸任,寇準正好在陜西,接待了張詠,然后寇準請教張詠,張詠說,霍光傳不可不讀。寇準于是讀霍光傳,讀到不學無術四個字,哈哈大笑,張公原來說我不學無術。
這個學非是學問,而是學術。
若是別人,寇準準得恨上了。
但張詠評價也有失公正,實際宋價才是對的。過了許久,宋九才清晰地知道小寇的為人,給他的評價是四個大字:中二青年!
其實不用背嵬軍前來,只要王繼恩出兵,巴蜀起義軍就會鎮壓下去,經過宋遼征戰,幾乎是這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爭洗煉,雙方戰斗力懸差太大了。若是王繼恩再克制自己貪暴的,輔施仁政,連張詠風頭都會讓他壓下去。
現在王繼恩肯定遲了。
而且連軍功都要被搶走。
王繼恩不出兵,別的宋朝官員坐不下去了。益州是巴蜀的風向標,益州安,巴蜀就能平定,益州不安,巴蜀起義軍就會產生勇氣。張雍與盧斌帶著三千步卒,從梓州發兵,徐徐向金堂出發,企圖從益州東南打開一道缺口。
現在整個益州四面要寨一起被義軍占領,這才導致益州幾乎被封鎖起來的。
戰事從中江寨打響。
張雍攻寨不下,于是秘挖地道。
巴蜀諸寨終與北方不同,非是宋朝邊境諸寨,有許多是建在山丘上,即便挖地道也不容易,平原上也有,然而宋朝漸漸完成了宋九的計劃,堡砦大型化集中化,各個堡砦用了石頭與水泥,堅固無比。又非是幽州城。城墻堅固,雙方也知道許多破解火藥炸城墻的辦法。即便炸塌了。雙方軍紀嚴明,也迅速用柵欄將缺口堵上了。
但巴蜀呢?
義軍也繳獲了一些火藥。非是從宋軍手中繳獲來的,而是從各礦坑與州庫里得來的,可是他們又不會用,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具體作用,只知道用來炸石頭的。
因此中江寨很快就被張雍炸開一道巨大的豁口。
張雍與盧斌帶人殺了進去,首領誅殺,余下的勸戒一番,遣送回家。
然后兩人繼續領軍向成都挺進。
這兩人如今赫赫有名,成了義軍眼中釘肉中刺。
而且一旦讓他們與成都宋軍會合。后果不堪設想。
于是義軍將兵馬集中,一度達到了五六萬大軍,殺向了盧張的梓州軍隊。
張雍與盧斌見敵人勢大,只好撤退,漸漸撤到中江平原上。
眼看就要追上時,忽然一支宋朝騎兵殺出來。
背嵬軍!
楊瓊的中軍。
楊瓊用旗號指揮。
一千六百名重騎殺出。
不知道史上的宋朝靜寨軍為何消失了,可能就是這個速度拖累吧。
但這支軍隊卻給了西夏與金人靈感,西夏出現了鐵鷂子,這個鐵鷂子裝備不及現在的靜寨軍。也不及史上那支靜寨軍,然而就是這支重騎,一度讓宋朝很頭痛。
然后到金國。
當然缺陷仍很多,成吉思汗的軍隊證明了金大神的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所以鐵鷂子也被宋軍打敗過,金人的重騎讓岳飛殺得落花流水。
但它現在還不是遼軍能擊破的。更不是義軍能擊敗的。
一千六百名騎兵放在數萬大軍中不算什么,但是義軍人數多。只是一群綿羊,甚至與唐河前遼國精騎相比。他們連綿羊都不是,只是一只只蟻螻。
重騎劃開一道道血浪。
義軍很快就被殺傻眼了。
這時后方宋軍在喊話了,投降不殺。
不殺,成了張詠治蜀的標尺,不殺,成了背嵬軍平叛的根本。
然后重騎停下。
但這些義軍仍不甘心。
于是趁機后撤。
楊瓊旗幟一揮,四營重騎會合,讓出五道巨大的通道,六營輕騎殺了出來,但沒有追擊,而是一路騷擾,不停地喊話。義軍不敵,且戰且退。沒有退多遠,一左一右兩支騎軍殺了出來。
張凝與楊延昭的背嵬左軍與背嵬右軍殺出來了。
非是中江戰役,雙方力量懸差太大了,背嵬軍權當是一次實戰練習的。
借助中江平原地勢平坦,繼續演繹著各種戰術與配合。
一天下來,義軍筋疲力盡,這時候荊嗣的前軍從后方包抄上來。
背嵬軍這才正式發起第二波沖鋒。
四軍合圍,瞬間無數義兵倒下血泊中。
但這次攻擊仍然很快就收下,這時候宋軍再次喊話,最后一次機會,若不降,全部坑殺。
沒辦法再打下去了。
幾萬義軍紛紛放下武器,伏在地上投降。
還是不殺。
幾員重將從張雍嘴中得知成都城中的消息,都不想夾在張王之爭中,于是就地解決。普通兵士遣散回家,至于各個首領,他們雖非名將,不過脫穎而出,都是武力過人之輩,這才服眾的。派人勸降,收編到禁軍中。一是投降朝廷進入禁兵,二是當首領處決,如何決擇?各個首領紛紛俯首投降。
四員重將看到大局已定,將降兵交給了張雍處理。沒有進入成都,而是呼嘯南下。
南方還有大量的叛軍存在。
王繼恩出兵了,可是環眼四顧,成都附近都沒什么叛軍存在了。王繼恩只好派軍隊南下配合背嵬軍繳匪,但這些多是步卒,速度慢,還未到一處,叛亂早就讓背嵬軍鎮壓下去了。
背嵬軍南下,大大小小戰役一共打了三十多次,前后斃敵六千多人,俘虜九萬余人。但背嵬軍僅犧牲數名兵士,受傷兵士都不滿一百人。
但其意義不僅如此,這是有史以來統治者在農民大起義中公開反思自己的過失,連趙匡義本人都下了罪己詔,而且一個不殺,傳遍了巴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