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  四二四 輕裘緩轡踏地來(十)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金鱗開 | 美味羅宋湯   作者:美味羅宋湯  書名:金鱗開  更新時間:2014-06-03
 
“無論怎么說,這半壁江山是在朕手里丟的。朕心里也明白,若是沒有春哥兒力挽狂瀾,天下還不知道要糜爛成何等模樣。如果朕能重新收復河山,日后進了太廟也不至于羞愧難耐。但仔細想來,朕卻是奪了春哥兒的功績。”崇禎聲調低沉,終于說道:“朕想禪位春哥兒,做個太上皇。”

宮殿之中,氣氛格外凝重,就連一旁伴奏的雅樂都似乎凝固了一拍。

皇父突然提出禪位之事,的確出乎朱慈烺的意料,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崇禎的性格原本就是如此,總有些文藝氣息,又過于相信儒宗經典,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犧牲的路子上去。

這種人不覺得自殺有什么懦弱的地方,只覺得是承擔責任的方法。這種人也不覺得自我否定有什么痛苦,甚至暗中為此感到自豪和愉悅。他們每次做出自我批判的時候,就覺得自己距離圣人又近了一步,起碼也是個有自知之明,敢于知恥的君子勇士。

這種人是好人,但真心不適合當皇帝。

更重要的是,朱慈烺現在還不想當皇帝。

朱慈烺覺得當前自己與皇父的關系,頗有些類似世元首和首腦之間的關系。

朱慈烺前世的國家體制規定了集體元首制度。而作為國家元首,第一,不能統帥武裝力量,這就剝奪了皇帝的兵權;第二,不能參與決定國家事務的活動,也就是內閣開會都不能參加;第三,不能獨立決定任何國家事務,也就是廢除了中旨的法律效力;行使形式上的權力——只能負責祭祀。

這和現在的崇禎皇帝有何區別?

朱慈烺自己則身為太微星君在世,代表神權;大明新軍是他的侍衛營擴編出來的。緊握軍權;四位閣老、六部堂官、臺垣科道都是他的羽翼,掌控政權。

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帝國首腦。

既然已經有了首腦之實,為什么還要去擔個元首的虛名?

若說收復北京的功績,難道年號是崇禎,史書上就不會寫皇太子的作用了么?

“請皇父收回成命!”朱慈烺起身下跪,本還想裝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無奈技能點沒點在演技上,仍舊是一副理所應當的口吻道:“先帝曾以皇父為堯舜之姿,無奈為庸蠹所誤遭此國變。如今正是恢復大明,重開日月之際,皇父焉能言退?兒臣以為,皇父即便要禪位,也該在耄耋之后,以上皇聽政。”

崇禎知道兒子肯定是要推辭的,但沒想到推辭得如此堅決。以及富有技巧。

崇禎忍不住輕笑道,“大臣古稀致仕,以后皇帝耄耋就要退位么?”

耄耋就是九十歲,崇禎知道自己未必能夠活到那個歲數。所以這就是說話的技巧,非但勸了皇帝不要禪位,同時也祝皇帝長命百歲,還不會讓人覺得反胃惡心。

“國事之重,非常人能冇夠擔當。”朱慈烺道:“兒臣是見皇父身體康健。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也未必會有老態。所謂禪位,只是為了讓皇父得享天倫之樂罷了。”

這話原本也只是湊趣的。誰知帝后二人卻是齊齊變色。這對相濡以沫的天家夫婦,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情形:萬一皇帝真的活到耄耋之年,卻是讓兒子當一輩子的皇太子么?

“國事的確太重。”崇禎嘆道:“皇帝啊,當到天命之年也就差不多了。”他看了看頗有雄志的皇太子,笑道:“為父說不得還要當個十五年的皇帝,不知要貪你多少功績。”

“父子一體。兒臣但凡有些成績,不給二位大人丟臉,全賴大人們的教誨,焉有貪功之說?”朱慈烺默認了皇帝五十歲退休的建議,并且也頗為心動。

歷史上很多皇帝年輕有為。睥睨天下,等上了年紀卻一副老糊涂樣。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還屬李隆基,他老了之后非但是老糊涂,簡直有些老混蛋了。如果五十歲退休,四處走走玩玩也還有體力,心情舒暢,無案牘勞形,說不定還真能活過百歲。

再者說,現在這態勢,無論皇帝是真心禪位還是有個緩急,士林物議多半是要說皇太子有不臣之心,悖逆之行。既然自己不肯放下權柄,不如就讓這個“天命禪位”公之于眾,以免有人亂噴口水。

“父皇,”朱慈烺笑道,“等日后回到北京,兒臣還能為父皇整理奏疏么?”

崇禎一樂,打趣道:“古人所謂‘國儲副君”你有天下之志,奈何做此中官之事?”

“謝皇父陛下恩典,求陛下以文華殿為兒臣公廳。”朱慈烺毫不介意地順桿子爬上了“副君”之職。

文華殿最早是皇太子處理公務的地方,屋頂瓦片用的也是青綠琉璃,以應對東方青色。宣宗之后,皇帝壽命不長,皇太子還沒長大就已經繼位了,所以文華殿在世宗時成了皇帝辦公用的另一處宮殿,連頂上琉璃瓦也換成了代表天子的金黃色。

文華殿與武英殿并排,而位在武英殿之東。加上它的歷史背景和大明傳統,如果崇禎答應了這個請求,也就等于答應了朱慈烺在返京之后繼續持有當前的權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恢復了祖制。

不過換皇帝終究是天下大事,不是皇帝說要禪位就能禪位的,肯定要引發一場軒然大波。在這場波動里,說什么怪話的人都不會少。

朱慈烺相信,如果不是因為有報紙這道宣泄口,現在飛到他面前的啟本、奏疏都足以蓋一座紙禁城了。

“該干活的人繼續讓他們干活,那些不干活或者沒活干的人,就讓他們去報紙上吵。”朱慈烺道:“有時候話題就像是骨頭,該扔的時候就得扔,也好讓咱們安安靜靜做完大事。”

吳甡本是將自己定位為智囊謀士,這回又一次深感皇太子本人有著與年齡不相當的政治智慧。當那些衛道士都在報紙上爭論“禪位”這個還沒影子的問題時。朝廷已經悄然無聲地在籌備重開市舶司事了。

等江南那些政治立場有問題的人意識到國家即將大規模開海,恐怕真是哭都來不及。到那時候,非但錯過了入股市舶司的機會,就連組建船隊,取得海貿公憑的機會都沒有了。

從長遠角度來說,海貿公憑其實遏制了海商規模的自然增長。并不符合商業規律。然而現在的大明還是一個農業國,必須保證足夠的耕地面積。如果徹底放開海貿,生絲、茶葉作為主打產品的需求量會一路走高。

那時候勢必會有人將土地改種桑樹、茶樹,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很明顯了:原本江浙一帶的魚米之鄉,都需要從外地輸入糧食。隨之帶來的糧食價格上漲,則會直接影響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況,危及大明統治。

而且供貨量一旦卡緊,貨物價格就會上漲,而歐洲、日本對華夏的絲綢、茶葉、瓷器有著極大的需求。即便價格高些也會大量購買。這自然能加速金銀等天然貨幣向大明流入。

有了大量的天然貨幣流入,才能夠作為準備金,發行真正意義上的紙幣。

這環環相扣的社會進步,絕非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朱慈烺心中已經畫好了藍圖,準備用自己的畢生精力來將大明推冇上一條誰都無法扭轉的軌道。這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所以有時候,朱慈烺甚至忍不住想跟東虜媾和,只要他們愿意退出北京。仍舊讓他們暫時呆在遼東。

只可惜,東虜并不覺得自己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

尤其是龔鼎孳再次出現在武英殿上的時候。

“臣幾經探查。終于可以認定,殘明之所以有此回光返照,全賴明太子朱慈烺一人之力。”龔鼎孳站在殿上,對著七歲的順治,以及坐在皇位旁邊的多爾袞,侃侃而談。

他的確是下了功夫。做足功課,從崇禎十六年的京師大疫,皇太子出宮賑災防疫,組建東宮侍衛營,一直說到領兵平寇。一路退回北京,強行南幸。

這些內容并非機密,只要有心收羅都能找到。而且時日未遠,即便是要找親歷之人,也不會太過困難。

多爾袞早就對這個皇明太子上了心,想找到太子的所作所為。只可惜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宋弘業,宋弘業只以事務繁忙為由頭,基本沒滿足多爾袞的好奇心。

龔鼎孳是崇禎七年的進士,釋褐時才十八歲,屬于天才中的一員。他與吳偉業、錢謙益被后人并稱為“江左三大家”,可見文章才華的確是當世可數。

只是此人甚無節操,李闖入京時,他投水未遂,結果當了順朝的直指使。多爾袞入京時,他是跪迎者之一,授吏科給事中,遷太常寺少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可謂節節高升。

不過多爾袞并不喜歡這個人。

正是此人,曾公開說:魏征也是后降的太宗,一樣能做出一番事業。

這話如果晚幾個月說,多爾袞會很高興,也會用此言語去勸那些不肯順從的漢官。可惜龔鼎孳說這話的時候,正擔任闖逆的直指使,那時候坐在武英殿上的皇帝正是李自成。他要當魏征不成問題,但將李自成比作唐太宗,這能不讓人介懷么?尤其多爾袞從來不是個寬宏大量的人。

更何況龔鼎孳此人閑散習氣太重,每天上班都是一副恨不得早走的模樣,這對于喜歡工作狂手下的多爾袞而言,更是不受待見。

真沒想到,這樣一個人,竟然還有突然爆發的一天。

“正所謂知己知彼,既然殘明只以朱太子為棟梁,而朱太子能依仗者不過一萬侍衛。臣請圣上以雷霆之勢,調集大兵,一舉擊潰其所部,正仁義之名,定尊卑之倫,天下當可傳檄而下!”龔鼎孳朗聲道。

多爾袞不由點頭。

他早就覺得自己當初先西北而后東南是個錯誤決策,但那時候為了收取漢人的心,擺出一副替大明討賊的模樣,也是政治上必須有的姿態。現在他已經不指望收取漢人民心了,但又不能直言自己錯了,正需要一個踏實的臺階,讓他將滿清大兵盡數調回來。

龔鼎孳這份奏疏正是給了他這么一個臺階。

非但給了調兵回來的臺階,還給了對明朝宣戰的臺階:因為朱太子囚禁皇父,有悖人倫!

這個帽子管他是真是假,有用就好!

一時間,多爾袞突然覺得這龔鼎孳也不是很討厭,那胖乎乎的面龐里還透著小小的可愛勁呢!

ps: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