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天下  第979章 順流而下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揚天下 | 何昊遠   作者:何昊遠  書名:明揚天下  更新時間:2015-09-12
 
從貴州往東,已經全是平坦的柏油路,路上車馬行人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從四川廣元順江而下的瀝青,轉入湘江后到長沙卸船裝車,再通過這條柏油路源源不斷的運往貴州方向。

而且隨著洞吾和青藏先后被納入大秦版圖,原來西南的茶馬古道上的商客旅,多改走這條西南大動脈,讓這條道路更加熱鬧。

朝廷供給二十萬修路大軍的糧食,也都順著這條大動脈轉送過去,路上可謂是車馬喧囂,綿延不絕,路邊的客棧酒樓茶肆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每隔幾里,便可看到“水村山廓酒旗風”的情景。

這條道路有三丈寬,可以并行馳行四輛馬車,不過道路中間有分界線,規定行人車馬靠右行駛,實際上左右兩邊就變成了一條單向行駛的道路。

現在的馬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象以前一樣,只有兩輪,而是多采用了四輪設計。

同時南京研制出一種叫橡膠的東西,這種橡膠割好后,用鉚釘鉚在車輪上,讓車子更為輕快,比以前用的木輪子好得多;

這橡膠一出現,便供不應求,很多車子現在還沒買到裝上呢。

在這條路上奔馳的馬車中,半數以上是各地的車馬行的。這些車馬行不但承接貨運生意,也開避了客運服務。

象長沙的“萬乘車行”。有各種馬車多達四百輛,全是四輪的大馬車,多采用兩匹馬為“動力”。貨車一次可運多達六千斤糧食。客運車輛加長后,一次可乘坐十幾二十人。

客運車輛從長沙出發,前往貴陽,只要五角錢,經濟而快捷。多數的客人不會坐這么遠,一路上乘客上上落落,按路程計費。十分實惠;

很多沿途的百姓要到長沙趕集的,都會選擇坐這種客車。乘坐的人多了,車行不得不加開很多短途的客運車輛。

有錢的人,你可以單獨租一輛馬車,上面被褥整齊。車行在沿途還與許多客踐酒樓簽了協議,但凡是車行拉來的客人,飲食住宿一律打八折優惠。

各地的酒樓客棧為了搶生意,車夫本身的食宿都是免費的,馬料之類的更不用說了,都是客棧都準備的,如果一次拉來十個以上的客人,客棧甚至還給車夫一點回扣。

如此車馬行的運營基本算是無本生意,進而可以讓他們能夠到運費壓得更落。讓更多的人愿意來乘坐。

各個車馬行為了贏利顧客,會量把服務質量提高,并給客人提供更多的保障。他們會按預定的日期把你送到指定的地點,絕不耽誤,如果真有意外耽誤了,只要不是乘客本身造成的,車行一律免收費。

貨運也一樣,預先講定日期。無法按期運到造成損失的,車行不但不收費。甚至要承擔一定的賠償。

有大商人從中看到了商機,聯合車行成立了一種保險公司,對人身和貨物進行保險,按你繳納險種,一但出了問題,保險公司就會給予相應的賠償。

據說這種保險公司由于守信用,理賠及時,生意很紅火,現在已經不限于運輸行業,保險業務正在向其他行業迅速擴展。

有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正在慢慢滲透著整個大秦,看到了通路給地方民生帶來的巨大好處后,各地官員呼吁修路的聲音越來越多;

但朝廷財力有精力都有限,不可以在全國大建柏油路,怎么辦?

各地的父母官與地方士紳富戶,往往會自籌資金修路,對于自愿出錢修路的鄉紳富戶,當地官府會以出錢最多的人的名字給新修的道路冠名;

比如張三出錢最多,那這條路修成后就叫張三路。

其他人出錢比較少的,則是在道路旁刻字立碑,永世留存。

但有一點,你不能犯法,一但你犯了大秦的律法,你的名字將會被從石碑上鑿去。

為了響應各地官民熱切的修路愿望,朝廷經過討論,并經天子正式用璽頒旨,但凡支持地方修路出資超過五千龍幣的人,可獲得一個八品的散官爵位。

這種八品散官沒有俸祿,但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直接向天子上書,而且可以參與當地每年的問政;

所謂的問政,就每到年底,有權對當地官府的府庫及收支賬目進行查閱,當地官員不得阻撓,否則一經查實,阻撓的官員要立即革職,永不敘用。

天子這一道旨意一經頒布天下,那可不得了,砸五千龍幣修路的富戶比比皆是,有些富裕的州縣,甚至出現了修路款已足,還有人搶著砸錢的景象。

民眾的熱情大大超出了預料,有些州縣獲得的修路捐款,竟然多達數十萬龍幣,這倒讓朝廷頭痛了,不得不派出成批的巡察御史,監督此事。

幸好各地的司法審判權已經從地方主官轉移到同知或縣丞手上,朝廷事先有規定,當地的主官負責具體運作修路事宜,而同知或縣丞則有監督的權責。

因為司法審判權剛剛從當地主官手上剝奪,轉交給同知或縣丞,這使得各地負責行政的主官和掌管司法的同知、縣丞的關系普遍有些僵,倒是避免了很多監督者與被監督者相互勾結的行為。

從長沙一路北上,到了洞庭湖,現在這里已經成為名副其實魚米之鄉,成了大秦最大的糧倉,每年糧食出產已經超過蘇杭地區,原來那句“蘇杭熟,天下足”也變成了“荊湖熟,天下足”。

讀書人最喜歡游賞的岳陽城,是洞庭湖沿岸最繁華的城市。而岳陽的百姓與別處不同,他們更喜歡管洞庭湖叫湘妃湖。

一來,地位十分特殊的湘妃娘娘是岳陽人,而且當今天子已經把洞庭湖封給了湘妃娘娘。

雖然這種封賞沒有什么實質意義,只是一個虛名而已。但岳陽百姓就喜歡改叫湘妃湖,你愛咋咋的。

從岳陽順流而下,到了武昌,那更是不得了,這已經成了大秦腹地首屈一指的大城,這里是天子當年稱王立基之地,現在朝廷已經將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合并,合稱武漢。

當年皇后娘娘不修王府,變賣被毀壞的半邊王府磚石,以助八股論壇的佳話,至今仍為武昌百姓津津樂道。

而在漢陽城,李昭儀城頭奏《將軍令》,天子城下血戰建奴的故事,更是被民間編成了多個版本的戲文傳唱,街市上天天上演,百姓總是看不膩。

如今的漢陽城頭,還有當年戰爭留下的痕跡,而武昌的王府,也還保留著原貌。武昌百姓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天子和皇后娘娘再回武昌的王府住上幾天。

當年皇后娘娘自親紡紗織布,為前方將士做衣袍,把武昌的紡織業也帶動了起來,現在武昌一帶,成了繼續蘇杭之后的又一個紡織中心,每天有一船船的各色布匹順江而下,遠銷海外,為當地帶回了滾滾的財源。

另外,因為當年的八股論壇,武漢也成了大秦中部的文化中心,無數文人士子匯聚于此,交流學問,探討知識。

武漢大學者張儒舟在江北的龜山上辦了一所漢陽書院,由于名流匯粹,聲譽直追長沙的岳麓書院。

再沿長江而下,來到馬鞍山,你會發展這里的變化更是翻天覆地,一座座高大的冶煉爐,用蒸汽機鼓風,大大提高了爐溫,每天都有大量的優質鋼材產出,通過水陸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

前幾年還是荒山的馬鞍山,現在已經在山下形成一個嶄新的城市,聚居的人口到今年已經多達八萬,比一些州的人口還多。多數建筑都是嶄新的鋼筋水泥結構,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而且它還在大秦首創了一個特色,它是目前大秦唯一一座沒有建城墻的城市。除了沒有城墻外,所有城市的功能一應俱全,而且更加先進。

從馬鞍山東去,那便是大秦的南京城了,沒有到過南京城的人,你根本無法想象這個世界有這么繁華的地方,沒有到過南京城的外國人,你說你到過大秦,一定會被人笑話。

這里現在就連外廓也是鱗次櫛比,每條街道都是那么干凈整潔,花香彌漫,秦淮河上笙歌日夜響遏行云,金碧輝煌的大秦宮,威嚴聳立,大氣磅礴。

大秦天子從這座金宮里發出的每一個旨令,全世界都必須府首傾聽........

ps:求訂閱,求推薦!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