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天下  第244章 國之不亡,黨爭不斷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揚天下 | 何昊遠   作者:何昊遠  書名:明揚天下  更新時間:2014-03-17
 
第244章國之不亡,黨爭不斷

在江北,高杰在攻打黃得功,劉澤清與左良玉戰成一團,好在退到山西的李自成正在組織一次反攻,大順軍與清軍也正在交戰,都沒有余力南下。

而南京冇城里,同樣暗流涌動,派系之爭不可避免地又成了主旋律;

當初擁立新君時,朝中大臣就分為“挺潞派”和“挺福派。”而這種分歧絕不是剛剛形成,而是從萬歷年間延續下來的。

這次挺福派憑借手上槍桿子在擁立新君一事上贏了,但結果是,挺福派將福王推上皇位之后卻發現,理想很好,現實卻有些操蛋。

他們忙活了半天,最后占據朝堂大半要職的,還是以東林黨為主的挺潞派,首輔是東林黨人,掌握人事任免吏部尚書張慎言也是東林黨人,其余的各部尚書也多數是東林黨人。

而且他們還在不斷往朝堂里塞自己人。

而挺福派想往朝堂里塞個人都不行,誠意的劉孔昭建議用前太常寺卿阮大鋮,就遭到了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張慎言等東林黨人的強烈反對。反對理由是阮大鋮曾經阿附過魏忠賢,被列入崇禎皇帝欽定的魏忠賢“逆案”之中。

這弄得挺福派十分不爽,開始不斷在弘光面前遞小話。

馬士英一派的成員太常寺少卿李沾,向弘光帝詳述南京官員擁立新君的爭論過程,揭發呂大器、張慎言等人主張擁立潞王,反對擁立他的事情。

而弘光帝對此卻顯得很大度,他答李沾道:“朕遭時不造,痛深君父,何心大寶?直以宗社攸關,勉承重任。當日效忠定策諸臣朕已鑒知,余不必深求!”

東林黨聽說這事之后,覺得弘光一時沒有追究,但不代表他永遠不會追究啊,怎么辦,現在只有更多地引薦自己人把持朝堂了,這樣或許還能保證安全。

崇禎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主管吏部的張慎言在朝堂上又薦用吳甡,吳甡曾在崇禎十六年被崇禎晉為太冇子少保,戶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也就是內閣次輔)。

這一大堆頭銜是夠嚇人的,當時李自成在襄陽稱王,建立大順政權,崇禎命吳甡督師武昌,結果他和侯恂差不多,觀望不前,崇禎一怒之下,削其官職,交法司議罪,十一月被遣戍云南。

他走到半路京師就破了,弘光帝登基后,東林黨人立即請旨赦還了吳甡。

赦還就赦還吧,這也沒什么,但張慎言還舉薦吳甡入朝,這讓挺福派徹底暴怒了。

我們舉薦個阮大鋮,你們說是思宗皇帝欽定的“逆案”人員,不能用。

現在倒好,吳甡也是思宗皇帝下旨發配的欽犯,你們不但為他洗白白,還舉薦他入朝任高官,簡直是豈有此理。

這天的朝會上,張慎言剛剛舉薦完吳甡,誠意伯劉孔昭就跳出來,象頭暴怒的獅子,指著張慎言冇的鼻子大罵:“雪恥除兇,防江防河,舉朝臣子宜將全副精神傾注于此。乃今日講推官,明日講升官,排擠武臣,專選文臣,結黨行私。所薦吳甡,有悖成憲,真奸臣也。”

劉孔昭一罵完,靈壁侯湯國祚、忻城伯趙之龍等等勛貴也紛紛站出來,指著張慎言的鼻子大罵,眾人氣勢洶洶,聲色俱厲,竟然把張慎言嚇得不敢辯白。

此時內閣首輔史可法已經離開南京去揚州督師,東林黨人中以內閣大學士高弘圖為首,見張慎言被圍攻,他連忙出面喝斥道:“吏部用人自有本末,此事何必在大殿上吵鬧!”

弘光見事情鬧得不可開交,也連忙出面制止,但很顯然,南京諸臣其實誰也沒把他太當回事。

特別是誠意伯這樣的人,自以為從龍有功,更是囂張,他竟突然從懷中抽冇出一把小刀,把張慎言趕出了朝堂,還揚言要殺了張慎言,把張慎言嚇得肝膽皆寒,面無人色。

這時還是司禮太監韓贊周出來喝斥道:“誠意伯,這是金鑾殿,不是你家,持刀將大臣逐出朝堂,自古無此朝規。”

劉孔昭可以無視弘光帝,但卻不敢無視韓贊周,因為他非常清楚韓贊周背后站著誰,是為誰代言,這是一個以實力說話的時代。

被韓贊周的喝斥后,劉孔昭才怏怏地收起刀子。

這一天的朝會,被這么一鬧,烏煙瘴氣,也開不下去了,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也徹底地撕破了臉面,明爭暗斗將進入白熱化。

單就這件事而言,同樣是崇禎欽定的案子,吳甡可以赦免薦用,阮大鋮卻不行。東林黨理虧在先,但劉孔昭的做法也絕對能用無法無天來形容。

劉孔昭是開國功臣誠意伯劉伯溫的后人,乍看血統很高貴,但這廝其實不是什么好鳥,他祖父叫劉尚忠,生了兩個兒子,次子劉萊臣,是正妻胡氏所生。

長子劉藎臣,是劉尚忠與家中一個叫莫巧云的婢女所生,劉孔昭是劉藎臣的兒子。

以嫡子繼承制,本來劉孔昭與他父親是沒機會繼承爵位的。

但劉尚忠死的時候,正妻胡氏所生的劉萊臣還很小,劉藎臣便僭襲了誠意伯的爵位;

當時劉藎臣與胡氏達成了協議,將來自己死后便將爵位傳給弟弟劉萊臣,胡氏為什么要和劉藎臣定下這樣的協議,這其中存在什么貓膩不得而知。

但是,在劉藎臣死后,他的兒子劉孔昭又冒襲了誠意伯的爵位,并且為了去除后患,將自己的小叔劉萊臣殺謀害了。

從這些事可知,劉孔昭絕對不是什么好鳥,他罵張慎言時義正詞嚴,說什么滿朝大臣都應該將精力放到雪恥除兇,防江防河上,其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自己也沒把精力放在這上面。

不管雙方如何強調自己的正義性,這都不過是一場狗搶屎的派系之爭。

東林黨手上沒有軍隊,硬的不行,只能用集體辭官來威脅,朝會一散,高弘圖,姜曰廣、張慎言等人紛紛罷冇工回家,然后上表請求辭官。

弘光帝一日之間接到一大堆請辭奏疏,不禁焦頭爛額,連忙派鴻臚寺官員分別到這些人家中安撫。并召見了高弘圖、姜曰廣、馬士英三位內閣輔臣。

弘光誠懇地說道:“京師淪陷,先帝大仇未雪,當此國家危難,社稷存亡之際,卿等都是朕所倚重的大臣,還望卿等以國家社稷為重,莫輕言辭官。”

高弘圖聽了黯然一嘆答道:“朝廷用人,本應由吏部銓選,擇賢才而用,此乃朝廷規制。然則如今臣等說可,勛臣們就說不可,如此混淆是非,有制不遵,臣等實在是無所適從。”

“朕剛剛登基,對國家大事,尤其是擇賢用人方面無甚了解,因此,一直很倚重諸位閣臣,還望諸位閣臣不要有所誤解。”

弘光帝把姿態放得很低,話也說很真誠。他這番話的意思是讓高弘圖等人不要誤會誠意伯等人擁立了他,他便會偏袒誠意伯等人。

從東林黨反對擁立他,而他登基后,東林黨卻能把持內閣六部要職這些事實來看,弘光確實沒有刻意偏袒擁立他的一派。

他把手上的糖果都平分下去了,甚至還多分了東林黨一些,充分顯示了他的大度,從他登基后種種所為來看,很有幾分中興之主的胸襟氣度,也希冇望能消除黨爭,讓滿朝大臣一起致力于恢復中原。

但他的愿望注定是要流產的,大明的黨爭已不是一日兩日的事,各方已經結下太深的仇怨,想一下子解開根本不可能。

比如現在,弘光就算沒有對付東林黨的意思,東林黨因為做賊心虛的緣故,也會小心地提防著他,不斷地往朝黨里塞自己人,以增加自己對抗君權的實力。

弘光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并不能就此取信于東林黨人,而且他們要的并不是弘光的低聲下氣,他們要的是今后不再受勛臣的掣肘,甚至是不受皇帝掣肘。

因此,不管弘光怎么說,他們就是堅持辭官。

弘光帝被逼無奈,最后只得答應他們,盡快把勛臣掣肘用人的問題解決掉。

得了這句話,高弘圖等人才順坡下驢。

但就弘光帝而言,讓他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這根本就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勛臣不但是擁立他的功臣,而且掌握著南京的城防、江防。

如果過于偏袒高弘圖等人,必定又會引起勛臣的不滿,若是他們也來個集體撂挑子,那南京的防務怎么辦?

南京冇城里這一大潭濁水怎么攪和秦牧懶得管,他非常清楚,除非讓滿清大軍來砍殺一通,否則大明延續了幾代人的黨爭根本銷除不了。

一直以來,他幾乎不用東林黨人,對接受勛貴集團投靠也持小心翼翼的態度,寧愿啟用劉伯全那樣的小吏,原因就在此。

五月二十八日這天,秦牧又迎來了一位盼望以久的人才,這是一位天文歷法,數學機械無不精通的人才,是秦牧一早就要求夜不收全力“綁架”的人才。

.()本文字由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