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來自未來  第八十四回 教育

類別: 熱血爽文穿越技術流 | 1949我來自未來 | 堂皇的荒唐   作者:堂皇的荒唐  書名:1949我來自未來  更新時間:2014-01-24
 
84教育

小強反省了一下自己前面的采購,太多的主觀因素,導致有些設備可能采購的過于超前而只能延期投入運行,李部長之前隱晦的告訴小強,他前期采購的煉鋼廠設備和煉油廠設備非常先進,目前安裝出現了一些困難,正在按照光盤資料和技術圖紙摸索解決,估計以后調試和生產中,新的其他的操作困難還會出現。

對此小強也很為難,現在高級的設備都是大量電氣化,外加電腦自動化控制,比如那個自動化鉆井作業平臺車輛,不是就很好嘛,石油工業部表示,按照說明書和光盤,那玩意傻瓜都能操作。但是有些成套的工業,一旦帶上了大量的儀表自動化控制和電子設備,就有些復雜,需要50年代的技術人員們好好琢磨研究。

因此這次小強對于資料和說明光盤的要求就很苛刻,明確告訴對方,黑蜀黍的接受能力還是有限的,說明資料和光盤要盡可能的細,就連一個緊固螺帽要擰幾圈都要詳細說明才行。銷售單位倒是都滿口子答應了,這些設備和資料在他們看來,實在是太落后了,就說那八十年代技術的汽輪機吧,雖說當年也算是世界先進水平,風光過一時,可是經濟效益和本公司的2011新產品比起來,只有百分之八十五,燒更多的煤,提供的電量卻一樣,對燃氣輪機來說那就意味著污染會更大收益會更小,這樣的產品在國際上基本沒有競爭力,只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工礦企業有時還需要。這型號自動化程度也不高,有人愿意要,真是謝天謝地了。而且這個價格賣的也很不錯,實在是筆好買賣。

新中國這里,在前期的消化吸收中意識到了技術實力薄弱的領導者們,開始了更急迫的大規模掃盲工作,學校的建設也在困難中不斷奮力推進。這些久經考驗的老革命家深深地清楚,沒有一支掌握現代化科技知識的人才隊伍,是不可能使國家富強的。

歷史上新中國對于教育的重視是超乎世界人民想象能力的,1952年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工業和基礎設施投資總額是427.4億元,可是你知道這些共產黨人在文教衛生上投入的資金是多少嗎?766.4億元!嚇到了吧。你不想想,主席是啥學校畢業的。

主席一生鐘情于教育事業,在建黨前,他曾經把教育事業作為“終身欲從事之事業”,他老人家深深地知道教育事業對于中國的重要性。不過面對識字率僅僅5的現狀,誰都要撓頭吧。

不過好在中國人重視教育是有著優良的傳統的,遠在公元前二千一百年的夏朝時期,已有培育后代習文練武的學校;到公元前一千七百年的商朝,甲骨文單字已有3500—5000個,這時候的歐洲還在茹毛飲血。

之后什么孔子的“尼山書院”,戰國后期的齊國的“稷下之學”,西漢的太學,隋唐的國子學、天文、律算、醫學到宋、元、明、清的蒙館、私塾、書院,逐步發展成中國封建社會長達兩千多年的古代學校教育體系。教育對于中國人,是一種溶于血液的傳統。

問題是中國的教育,從清朝開始走岔了路,整個清朝歷史,就是個骯臟血腥的文字獄歷史,清代文字獄自順治開始,中經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歷時140余年。各種牽強附會株連九族,殺的尸山血海滿地頭顱。

更要命的是,人家仇視漢民族的科技進步,把真正的科學說成“奇技淫巧”。還搞出個《四庫全書》,這玩意你千萬別以為是個好鳥,搞出這鬼東西的弘歷宣稱天下只有這三千本漢人的書是可以存在的,然后對七千多本藝術、文化、科技類的漢民族書籍禁毀只留書名,至于禁毀而不留書名地更是不計其數,你別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就僅在明朝中間的一代,天啟皇帝批準刊行地書籍就有兩萬余本啊!

大奴隸主福臨平均每年發動一次文字獄,他兒子平均每五年一次,他孫子平均每兩年一次,而他重孫子弘歷,竟然平均每年發動兩次文字獄!

奴隸主和漢奸用140年,把中華文明從雄霸天下的輝煌,一刀刀閹割,一刀刀凌遲,剔骨吸髓,回到了石器時代。

“翻開滿清地歷史,除了“屠殺”外能看見地就只有兩個詞:愚昧、賣國——從滿清開始,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世界史上再也沒有一個中國籍科學名人、沒有哪怕一項屬于中國地技術發明;這個政權在二百多年的統治期間,竟然簽了一千一百個賣國條約,平均每年要簽三個!”

此時,中華文明的教育體系已經等于不存在了,是的,教育也是成體系的,單純的文學教育根本不能稱之為教育,只是一個單獨科目罷了,你就是用那三千本書養一萬個“國學大師”出來,也比不過一把火繩槍。

中國人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僅僅只用了一個清朝的時間,就從舉世敬仰恨不得跪舔的文明、華美、智慧、輝煌的“華人”,進化到了愚昧、麻木、骯臟、丑陋,舉世鄙夷的“黃皮豬”,其中的一些人,甚至開始跪舔起那些稱呼他們黃皮豬的原來的蠻夷起來。

因此小強也不用遞報告建議什么重視教育,就看歷史上第一個五年計劃那96億的撥款就知道,共和國的奠基者們,是多么重視教育,視如自己的眼珠子一般啊有木有!

爭取留學生回國,已經被中央作為重中之重開始抓了起來,據教育部1950年8月30日統計,1946年至1948年出國留學尚在國外的有5541人,其中在美國的有3500人,在日本的1200人,在英國的有443人。如歷史上一樣,中共中央、政務院通過親屬關系和外交途徑,千方百計地爭取留學生回國的工作已經展開,只是這一次,力度更大!提前預知了朝戰即將爆發的消息后,政務院在爭取留學生回國方面的工作是24小時展開的,為此專門設立了一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日夜不停的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努力,尤其是按照小強的提示,對于其中那些今后將成為頂頂重要的大能級別的留學生,更是志在必得,發動一切關系想法把他們在朝戰爆發前帶回國。要知道,一旦開戰,美國就會對他們進行無限期的禁止令,再也不能離開美國半步。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