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來自未來  第一百四十六回 采購清單

類別: 熱血爽文穿越技術流 | 1949我來自未來 | 堂皇的荒唐   作者:堂皇的荒唐  書名:1949我來自未來  更新時間:2015-06-04
 
天下有道善者行,給多給少都是情。

堂皇買米又買面,涕淚縱橫養兒女。

老少爺們父老鄉親,打賞好了就開說了啊。`(n_n)146采購清單與此同時小強繼續進行著他之前的采購。這次回來,小強的采購目錄上又增加了很多急需的物資,主要是鋼鐵和水泥。1950那邊的大興土木搞建設已經是導致了工業物資的緊缺,zhongyāng已經幾次發行貨幣了,再增發下去會造成通貨膨脹,此時已經到了必須要輸血的時候。

從1950的61萬噸,到1951的90萬噸,再到1952的135萬噸,新中國的鋼產量三年里總量是286萬噸。但是在鞍鋼聯合高爐建立完畢之前,大規模自產鋼鐵還是不現實的。小強決定,先采購300萬噸鋼鐵,這一下把未來三年的鋼產量總和都給超過了,投入國家建設后,可以大大緩解國家資金的困難,實現輸血的目的。按照這時噸鋼45004900的價格,小強安排的各型鋼材采購與運輸方案在經過公司研究后報上來了,總價值達到145億之多,小強沒眨一下眼睛就批準了,方案立刻被交給公司各個部門實施下去。

300萬噸鋼鐵啊,小強一想到祖國在這些硬通貨的支持下,各路建設能夠毫不遲滯,就充滿了成就感。

接著是水泥。1950那邊對于水泥的急需也是嗷嗷叫,全國沒有上規模的硅酸鹽工業,全國的水泥總產量僅有66萬噸,比起2011的20億噸…………只是萬分之三啊,這點產能還不夠2011建設一個完整的大規模小區。而我們的先輩們卻要扣扣縮縮的用這些水泥精打細算的恢復建設整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小強計劃對于各種標號和用途的水泥進行全面的采購,采購2000萬噸水泥回去。按照平均大約300每噸的價格,大約花費60億人民幣。其中大量白象牌航空快干水泥,77元一包,拿來修野戰機場是個神器。

有了鋼鐵和水泥,1950的建設就有了保障,加上新中國人民的無比高漲的建設熱情和渴望,全國的基礎建設必然是能夠真正的做到大干快上。

各種施工設備的附加采購小強也沒有拉下,又投入了25億進行采購。

下一步小強瞄準了一家目前剛剛宣布破產的企業,樂凱膠卷廠。這家企業曾經輝煌過,但是在數碼大潮的沖擊下,連美國柯達都死了,他如何能獨活?

按照目前周蘭拿到的消息,航天科工集團正要收購這家企業進行重組,把企業的生產方向轉向光學材料的生產開發,將以前的膠卷生產全面剔除,改為生產光學薄膜。

小強的介入使得樂凱和航天科工都非常高興,居然有人要把以前的膠片生產設備全部吃進?好吧,在商場上,機會不是年年都能遇上的,當你遇上時,記得千萬別錯過,對他好一點,溫柔點抓住他,要記得,他是老天爺給的恩典啊。

樂凱和航天科工很光棍的用1.2億的價格把樂凱的全套膠片生產設備和幾十年來的各種技術資料全部轉讓給了小強國際貿易集團,三方共同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重組成功,各取所需的三贏出現了,盡管樂凱和航天科工集團沒看出來小強國際到底那里贏了,可是你丫做人要有良心,人家自己都說贏了,你不長眼的去點破就太不厚道了吧。于是兩家堅持宣稱,小強國際是大贏家,航天科工集團負責這次重組的感激的對小強表示,如果沒有小強國際幫忙剝離這些不良資產,這次重組絕對不可能進行的這么快這么順利。

1950的新中國根本沒有能力生產膠片,遇上特殊規格的膠片,連沖洗都成問題。新中國在1958年之前,所有戰斗機上的攝像槍拍下的開火瞬間的記錄照片都是要送到蘇聯沖洗的,拿回來之后才能知道敵機是否被本機的這次開火擊中,才能統計確切的戰果。

樂凱的生產設備非常全面,全自動化的膠片生產線可一在調整之后,生產任意規格的膠片,從照相機的普通膠卷到電影機用的電影膠片無所不包。樂凱的沖洗設備的產量放到1950年,就是沖洗全世界所有電影公司的膠片都綽綽有余。這家公司還有著大量膠片時代的專利技術,在數碼化的2011這些技術確實是雞肋,但是在1950,樂凱的這些浩瀚的膠片技術儲備簡直就是個大金礦。這也是小強毫不猶豫拿下這個“不良資產”的原因。

新中國的鐵路同樣是個老大難,這也是小強急需解決的問題,全國鐵路線只有兩萬多公里,其中能夠通車的又只有一萬多公里,還大量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西南僅僅占了百分之五不到一點。

小強直接找了鐵道部,因為目前國內用的是120噸重載鋼軌,1950用的是40噸輕載鋼軌,2011的報廢鋼軌拿去1950等于是比新鋼軌更優質的材料,這些舊軌道賣得還十分便宜,基本和廢鋼材一個價,鐵道部的廢舊物資中心聽說小強要把他們的舊鋼軌包圓了,以為是收廢鋼的,沒搭理他,畢竟誰家都有專業的出貨渠道。可是一看小強國際貿易的報價,比目前的收貨商高出兩成,這就不能不心動了。中國的鐵路年運載量特別大,每年報廢鋼軌數量驚人,一年下來,需要更換的報廢鋼軌里程就達2000多公里。這些要是能提價兩成賣出去,一屁股債的鐵道部還不得笑的滿地打滾。

經過跳躍式審批和復核,小強貿易公司的三年包銷合同被批準了,同時被批準的還有小強關于報廢舊混凝土枕木的三年包銷合同。

有了價廉物美的優質舊鋼軌和舊枕木,小強借著和鐵道部剛剛建立的關系,又打起了機頭的主意,動車就別指望了,電力也不可能,內燃暫時沒這么多油料,還是先搞點蒸汽機頭吧。1950缺這個缺的要死,新中國從蘇聯僅僅一種“友好型”貨物蒸汽機頭就進口了1000輛之多。

問題是2011的鐵道部根本沒有蒸汽機頭可賣了,早就停產的玩意,那里給你找新的。全國只有剩下幾百臺可以淘,一些在礦山和大型工廠里拉貨,其他的基本都集中在集寧鐵路局,當旅游觀光車輛用,就那還沒多少臺能開得,工況很差。

還有就是各個鐵路中集站里有一些以前用來調車現在停用了的機頭,這些蒸汽機頭的工況還行,有定期保養,隨時隨地可以上路。

這樣算下來,總體來說,舊的那些機頭已經和報廢狀態一樣,根本不能用了,只能進博物館或者廢品站。

小強沒轍了,只得花了200萬資料費,找鐵道部買來所有蒸汽機車的圖紙和技術資料。小強覺得其實這收費和詐騙差不多,只當是求個資料的權威性了。

小強覺得,蒸汽機車沒啥技術難度可言,找齊了材料,農民伯伯就能給你焊一個出來。你只要有高壓水管和鍋爐,外加翻沙鑄造的汽缸和活塞,還有車輪、車軸和轉向架是有點難度的東東,沒有蘇聯援建的車輪廠之前,新中國生產不了。

1950的新中國好在還有那么些個剩下的機車廠,像是唐山機車車輛廠,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北都二七機車工廠,哈爾濱車輛廠,齊齊哈爾車輛廠,沈陽車輛廠等等。

不過這些廠的毛病都在于善于維修,不善于制造,尤其是沒啥核心部件的生產技術,不然也不會從蘇聯花錢引進各種關鍵部件的生產廠了。

小強和公司研究決定,暫時先從2011引進高壓鍋爐鋼板,回去焊接成機頭鍋爐,購買2011的活塞、氣缸、輪對、轉向架,然后購買盡可能多的鐵路淘汰的舊車底回去用。

鐵道部見小強這個架勢,明顯是窮瘋了,好在狗大戶有錢,于是便張羅著把各個路局的廢品和廢機頭一股腦的曬給了小強,比廢鋼價格高兩成,這已經讓鐵道部感到很滿足了,畢竟從市場價格來說,這些賣出去就是廢鋼價。

小強估摸著,這些采購的物質足夠焊接和拼湊出300多個蒸汽機頭了。那就先讓1950的車廠們適應起來,先裝配著再說,等油料問題解決之后,今后直接上內燃機頭生產線。

畢竟蒸汽機頭不是長久之計,生產線啥的就不必像歷史上那樣專門搞了,還搞了好多條……要知道這玩意每隔300到500公里就要加水,還要是軟水。動力效率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和動力效率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內燃機頭相比,大大不如。

最近周蘭還給小強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蘭州手扶拖拉機廠庫存很大,老款單缸手扶拖拉機機頭存了一萬多臺,愿意用原市場價的一半,一千二一臺打包出售,去年一條生產線賣給溫州人,只要了20萬。周蘭和他們談妥了,全廠設備帶擠壓庫存一股腦打包全收,3000萬人民幣。

小強又采購了兩千輛海南金鹿集團生產的四驅拖拉機,這玩意你說是拖拉機吧,他有個卡車斗,你說是卡車吧,明明就是拖拉機的改裝版,這車型遠銷海外,在東南亞和南美的熱帶雨林種植園中跑的歡的很,泥濘崎嶇全不怕,因為人家根本就不需要有路,整個一超級耐cāo全地形運輸車。用來做朝戰的前線物資運輸再合適不過了,這車五萬多一輛,小強覺得這一個多億花的值。

但是為了油料在朝鮮零下四十度的低溫環境里不上凍,車輛能夠低溫啟動,小強又讓海南金鹿集團幫忙改造了一下啟動系統和換裝了耐低溫電瓶。

低溫下的油料凍結問題是個坎,不得已,小強另外又采購了3000輛的油料運輸油罐車,裝滿了耐低溫柴油和汽油。1950的水平,給他添加劑他也配不好這特殊油料,只能買現成的。化工這玩意不是簡單的一加一。普通油加添加劑就耐低溫,那是異想天開,這中間還需要處理過程。

這下又是五個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