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券在手  第99節 訓練器械

類別: 熱血 | 勝券在手 | dleer   作者:dleer  書名:勝券在手  更新時間:2014-01-24
 
“歡迎來到了克萊齊奧訓練中心!”

當帕爾梅里父子真的來到了克萊齊奧的時候,他沒有想到,李彬會親自來迎接他了。作為一個年輕的小球員來說,這樣的待遇,可有些讓他受寵若驚了。

看到了李彬迎接,老弗蘭克也馬上就來了精神,“我兒子這幾天已經去了米蘭的維斯馬拉和國際米蘭的因特雷洛了,米蘭的大訓練場地就是不一樣,比這里可是要氣派多了……”

“爸爸!”

奧蘭多有些憤怒的叫了一聲,然后給了李彬一個抱歉的眼神,也讓李彬暗自驚訝。

老弗蘭克到現在也還在賣弄他兒子的潛力,沒有一點低調的想法,倒是這個小孩子,看上去,比他父親要聰明的多了。他很清楚,到了李彬的地頭上,不該提及別的球隊的試訓的事情,這一點,比他爹強多了。

這也讓李彬有些來了精神,聰明孩子,總比傻子好,這個孩子,看著倒是和他父親不一樣,頗有腦子。

“米蘭的訓練場是氣派,”李彬回答了一句,“但是氣派不能夠當飯吃。看看我的訓練場地吧,算是參觀了,看完了之后,再說誰家的更好。”

老弗蘭克沒有說話,但是,奧蘭多卻在不停地看著,當他走進克萊齊奧的時候,他本來也以為,這里也就是和別處差不多的一個訓練場,但是,很快,他就發現,這里的很多訓練設施,和自己知道的截然不同的。

“這些是什么東西?”帕爾梅里看著訓練基地里面的球場,忍不住開口說話了,“小場地嗎?怎么沒有周邊的圍墻?而且,這是什么?這東西看起來可不像是足球,怎么這么小……”

“這個嘛……這個就是克萊齊奧訓練基地的訓練方式了。這自然是球場,只是不是歐式的小場地,而是南美式的小場地,而這個東西,自然也是足球,只不過,這不是咱們比賽用的五號球,這是二號球。”李彬在一旁說道,“過去試試就知道了。”

問題一出口,李彬就高興了不少。畢竟,和那些只看氣派不氣派的人比,愿意盯著訓練的,當然是更好的球員。

帕爾梅里走上了草地,輕輕地踩了兩腳,而足球的觸感,讓他一下子就驚訝了,“這個球,是實心的?”

“當然,看到了球場邊上的那個柜子了嗎?那個里面,放著各種型號的布質軟鞋,穿上那些鞋,才能夠在這樣的地面上踢球。”

“為了鍛煉觸球?”帕爾梅里馬上就明白過來了,“這個場地,是用來鍛煉球感的球場吧?那么,沒有圍墻,是怕胡亂開大腳解圍,不利于球感培養吧?”

李彬點了點頭,在心里也是暗暗驚奇。雖然這個老家伙是個笨蛋,但是這個小孩確實不錯,他能夠想到很多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呢。

從看到了小球,布鞋,就立即能夠想到了這個訓練的意圖,而后,馬上就推斷出來球場沒有圍墻的理由,這個小家伙,相當的動腦子。

帕爾馬的訓練,采取的是巴西式的足球訓練,這也是帕爾馬青訓,和其他地方的青訓最大的不同之處。

巴西模式的小場足球,和歐洲的五人制足球不太一樣。雖然同樣是五人制足球,但是巴西的小場足球,有幾個特點:使用的不是五號比賽用球,而是二號實心小球。使用的不是專業的五人制足球場,而是有著特殊規定的:不許場邊有圍墻的球場。而且,不許穿比賽用鞋,不許鏟斷,不許爭頂頭球,甚至還有罰下的規定:因為這樣的訓練,就是為了磨練技術的。

全世界的足球訓練,都是提倡使用小場地,進行小規模的對抗的。就算是在公認青訓比較落后的英格蘭,曼聯的訓練,也是時常進行4v4的訓練的。但是,歐洲球隊的訓練,會使用小場地,但是不會使用小球。尤其是實心球來進行訓練,這種訓練模式,是巴西特有的,也是李彬到了帕爾馬之后引進的東西。

用實心球訓練,練得東西很單一。實心球是為了讓球員無法長傳,球太重起不來,只能踢短傳接配合,不許有圍墻,是為了避免球員們為了一時解圍方便,亂開大腳,沒有圍墻,撿球跑上幾次就能夠讓一個隊伍都罵街了。不許鏟斷,不許爭頂,一來是為了避免受傷,二來也是為鍛煉腳下技術更細膩——不過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巴西球員基本上全都不懂的什么叫做頭球爭頂……

不過也可以想象,長期使用小球進行訓練,因為球更重,無法傳長傳,因為場地周圍都很開闊,不敢于亂踢,什么都得靠著腳下技術來完成,這樣的足球,是該有多么磨練技術的,這樣訓練下的球員,觸球的能力,怎么可能不好?巴西人普遍技術更好,總不是生得好,足球的訓練,是一個很系統的東西,不了解的人把球員們的出色,簡單的歸結為這個國家的球員天賦都高,這是對足球運動本身的一個否定。

很多東西都是練出來的,巴西人注重練習觸球的技術,所以他們的球感是世界第一的。而阿根廷人注重練習小范圍配合,所以他們的球員配合能力都很強。法國人看重位置感,出來了一幫后腰,而英格蘭人看重頭球和對抗,他們的后衛,幾乎各個都是頭球出色,身體強壯的壯漢。

足球是練出來的,不是靠運氣等出來的,這一點,李彬早就明白。

雖然別人不知道,但是李彬卻很清楚,在到了21世紀之后,因為過度迷戀鏈式防守,乃至于意大利足球后繼無人。因此,他在進行球隊的青訓營改建的時候,也是沒有再遵循意大利的那一套,而是參考著南美的培訓模式,建立了青訓營,到現在,已經有了些成就。

“這東西真酷。”帕爾梅里踢了兩腳球,但是很快就有了新問題,“但是這樣的東西,雖然有助于幫人提高球感,但是卻對于磨練頭球么有什么好處吧。”

“我們磨練頭球技術,不靠比賽。”

李彬說著,在場地旁邊拉過來了一輛手推車,“這個東西,才是我們的訓練設備。”

手推車就是平時用的裝球的車子,但是車子上,是一個有些笨重的鐵質的機器,而看到了那個東西之后,帕爾梅里也馬上認了出來。雖然說他不怎么認識,但是他好歹也打過網球,這東西他還是隱隱約約的估計到了使用的方法。

“發球機?”帕爾梅里有些驚訝,“我怎么不知道,足球還有發球機器?”

“當然有,只不過是比較少見而已。”李彬開口說道,“90年代的時候,就有了。我這一款,是多次改良的。這一款最早是1999年的時候,中國人生產出來的,可以發射高低,遠近不同的球,不過當時因為技術所限,只能夠呈30度角傳中,所以,不太符合訓練的所需,沒有得到什么重視。到了2002年,做了進一步的改進之后,發射角度更靈活了,才開始能夠有了實際的用途,而就在去年,也就是2004年,因為加入了弧線球發球的模式,這東西更好用了。”

“都是中國人完成的?”

李彬點點頭,“前面的部分是一個機械廠自主研發的,而到了2004年的這一次,是三個學生搞機械制作搞出來的東西……”說到了這個,李彬也有幾分佩服的色彩,“對足球真的有愛的人,是會各種各樣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啊……”

足球發球機器的研究其實并不難,甚至有些懂點門道的人,自己關上門來,都能夠自己做出來。中國人做出來了這個玩意兒,李彬一點也不奇怪——本來就是從乒乓球,網球發球機上改進過來的,這種山寨改進,沒有什么難的。歐洲人不做,是因為他們懶得做,而且科技引入足球,歐洲爭論太大,而中國那邊有人投入力度研究,自然就能夠搞出來。

真正難的地方,是把它運用到了足球中去。畢竟,足球發展日新月異,但是很多東西,出現了之后卻沒有人能夠懂得如何使用,就都無法產生作用了。作為足球教練,如何把他們運用好了,就是個能力。

“我倒不知道,中國人對足球的研究這么深入。”帕爾梅里開口說道,“但是怎么沒有聽說過中國隊成績如何呢?”

“這個問題,我們不探討好不好?”李彬無奈道。

“那告訴我,這個機器對我有什么用處?”帕爾梅里識趣的改了口,開口問道,“他可以模擬各個球星的發球方式,給我喂球?”

“科幻小說看多了吧?要是真有那種東西,我就去搞機器人足球大賽了,我要你干什么……”李彬抱怨了一句,“簡單的來說,它會呈45°給你發射足球,這個東西可以發射旋轉和不旋轉兩種足球,可以調整高度和角度,還可以帶上了弧度——當然,轉速和弧度都是固定的,這個暫時還調整不了,畢竟機器就是機器,你不能夠指望它有人的水準——你用它,來練習頭球和一腳遠射。”

“凌空抽射?”

“你一個后衛,主要練習頭球就是了。”李彬點了點頭,“這個我們可以再研究。”

帕爾梅里摸著發球機,一直在看著。而李彬也是對此早就有了準備。小孩子總是會對新奇的東西感覺到好玩的,像是發球機這種有趣的東西,自然是他想要好好了解的東西。

李彬很清楚小孩喜歡什么。他才不會吃飽了撐的,把他的軟件里面的140種陣型和35套訓練計劃全都展示出來——小孩子看那種東西,很容易馬上就對足球喪失興趣的。但是,他把這些在別處根本看不到的訓練設備全都擺上,這就吸引了帕爾梅里很大一部分的精力了。

李彬當然不會告訴他,這些東西,就是裝在普通的足球車上的,造價其實不過是一萬歐元左右——中國貨一向不貴。因為設計的很好,也不怕下雨,平時就扔在場地上,連保養都不做。這種東西,既然他認為是黑科技,那么,就讓他以為是黑科技好了。

“這東西,也就一般,沒什么好的。”老弗蘭克看看,還是撇了撇嘴,“哪有真人喂球好?”

“真人喂球得是球星才好,你兒子還不是呢。而且,這里是平時訓練的一塊球場而已,基地里的東西還多著呢,跟我來吧,這里的東西,會給你新的驚喜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