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之役,巴斯蒂安等法酋最困惑者,是“伏波”、“福星”、“海晏”、“河清”四條中國軍艦,如何鬼魅般的在自己的身后冒了出來?
事實上,“伏波”、“福星”二艦,確實是在“蝮蛇”、“梅林”二艦離開沱灢港的次日,才躡蹤北上的。
對外宣稱的目的地:順化;任務呢,十分奇葩:為嗣德王登基二十周年的慶吉“演禮”也就是舉行“閱艦式”。
之所以說這個任務奇葩,是因為中國及其藩屬國家,同君主相關的重大慶吉,只有“萬壽”,從來沒有如歐洲國家慶賀君主登基n周年的說法,若“伏波”、“福星”二艦果真是跑去給嗣德王登基二十周年慶吉“演禮”的,那真是開風氣之先了。
還有,嗣德王是一八四七年繼位的,現在是一八六八年,其實已經過了“二十周年”的點兒了當然,還沒有到“二十一周年”的點兒這個時候辦什么“登基二十周年的慶吉”,只好說是“補辦”,呃,這個,會不會有些怪怪的?
當然,也可能是這么回事兒:所謂“嗣德王登基二十周年慶吉”,只不過是一個由頭,是否“補辦”,并非問題的關鍵,中國人真正的目的,是“周蒞屬部”,“盛陳威儀”,既有借此向法國人示威之意,更加要叫越南人看了“伏波”、“福星”等巨艦大炮之后,愈發小心恭順,不敢稍起異心。
畢竟,順化那邊兒的人,只見過“海晏”、“河清”、“鎮東”、“鎮南”、“鎮西”、“鎮北”等六條較小的炮艇,沒見過“伏波”、“福星”這種一千幾百噸的大家伙欽使艦隊在順化外海下錨,瑞國公攜四柱大學士奉迎欽使、乘“海晏號”入順化河口之后,“伏波”、“福星”即起錨南下土倫,沒有隨之進入順化。
內線傳過來的消息,確有“嗣德王登基二十周年慶吉”的說法,也確實是出于中國人的倡議,其中,也確有“伏波”、“福星”參與“演禮”、舉行“閱艦式”的流程。
內線說,本來,這個“嗣德王登基二十周年慶吉”,是早就該辦的了,只是“伏波”、“福星”脫不開身得呆在沱灢,同法國人大眼瞪小眼啊,如今,“蝮蛇”、“梅林”二艦既然“換防”了,中國人就大大的松了一口氣,趕緊叫“伏波”、“福星”北上順化了。
法國人釋然了。
他們再也沒有想到,“伏波”、“福星”北上是北上,目的地卻不是順化,而是升龍。
至于“海晏”、“河清”二艦,是提前出順化外海,匯合了“伏波”、“福星”二艦之后,再一同北上的其情形,異曲同工于“瑪麗公主號”匯合“蝮蛇號”、“梅林號”于沱灢外海。
還有,“海晏”、“河清”的北行,并不用自己的動力,而是“伏波”拖了“海晏”、“福星”拖了“河清”,迤邐而北“海晏”、“河清”的設計,確實不適合走海路,就算風平浪靜,沒有傾覆之危,速度也太慢了。
中、法兩支艦隊,彼此差了大半天的海程,前頭的那支,自然看不見后頭的那支的蹤影。
可是,不能一直差這大半天的海程,后頭的這支,終究要追上前頭的那支,不然,還打個什么仗呢?
而且,這個“追上”,必須及時,即,“伏波號”領銜的“越南分艦隊”之“升龍支隊”,必須確保,在升龍戰役正式打響之前,就已進入預設陣地,不然,等法國人開進了升龍城,你才“追上”,那就不是巴斯蒂安抗議的“背后施襲”,而是強攻了。
正常情況下,后發者必須加速,才可能追上先發者,考慮到“升龍支隊后”了法國人大半天才“發”,“伏波”、“福星”二艦又各帶了一只“拖油瓶”,算一算路程,算一算時間,則“升龍支隊”不但要“加速”,簡直必須“全速”,才能在法國人到達升龍之前或之時,咬住法國人的尾巴。
可是,艦艇的鍋爐、輪機,是無法承受長時間的“加速”的,“全速”神馬的,更不必提,如果“升龍支隊”真這么干,只怕走不到一半的路,“伏波”也好,“福星也罷,都得趴窩。
怎么辦呢?
“伏波”、“福星”的啟程,不能更早了,不然,痕跡過重,“嗣德王登基二十周年慶吉”的花樣,未必就騙得過法國人了。
我既不能“加速”,那就請你“減速”吧!
就是說,要叫法國人進入紅河之后,將航速降了下來,確保他們到達升龍的時候,天色已晚。
這個時代,很少有在晚上攻城的,海軍更是如此黑燈瞎火的,哪個曉得炮彈飛到哪里去了?
再者說了,就算打破了城門,也不敢進去啊!黑咕隆咚的,誰曉得有沒有埋伏?借由夜幕掩護,打冷槍、射冷箭,那是太容易不過了。
俺們的登陸部隊,到底也不過才六百二十人。
所以,如果法國人到達升龍的時候,天色已晚,他們就得等到第二天天亮,才能有所行動。
如此一來,“升龍支隊”就多了整整十二個小時,從從容容的“追上”法國人的艦隊了。
夜晚行船,安全性自然不比白晝,不過,在法國人的“梅林號”進入紅河勘探水文礦產之前,中國人就已經對紅河的水文做了徹底的探查,再加上越南本地的向導,基本的安全,是有保證的。
記心好的書友,大約還記得,本卷《龍蛇繚亂入大澤》一章,在“富浪沙鬼”之前,紅河口的漁民,還看到了一條未知國籍的汽船,“也是鉆進了河口,也是過了好幾天,才又鉆了出來”那就是中國人的“水文勘探船”。
彼時,欽使還未到越南,這條汽船,用的是粵海關的名義,手上拿的公事,加了兩廣總督的關防,說是“替內務府辦差”,沿紅河“收購佛頂石、丹砂、落紅、琥珀、馬蹄、青箭頭”等“奇珍異寶”,以為“內廷供奉”。
越南和中國之間的大部分事務,向由云貴和兩廣代理,打的交道多了,粵海關、兩廣總督、內務府之間的關系,越南人也是清楚的:粵海關為兩廣總督該管,其部分收入,向例劃撥內務府,作為皇室開銷的費用即所謂“內廷供奉”。
粵海關的船,持兩廣總督的公事,替內務府辦差,是很合理的。
再者說了,某種意義上,云貴總督、兩廣總督,幾等同于越南的兩位太上皇,見到兩廣總督的關防,北圻的地方官,自然要多客氣有多客氣,對這條汽船的行為,雖略有疑惑,可也不虞有他,由得他自出自入。
好了,該回過頭來,說一說如何“叫法國人進入紅河之后,將航速降了下來”?
書友們都該想到了:“柵攔”、“箭襲”、“火攻”啊。
見到“河柵”之后,進行了一番分析,法國人得出以下結論:“這些‘河柵’,確實是拿來對付我們法國人的,不過,和‘降龍行動’沒有什么關系‘梅林號’返航之后,越南人為不發生第二次‘梅林號事件’,就拿‘河柵’堵住了紅河的河口。”
之所以認為“和‘降龍行動’沒有什么關系”,是因為根本趕不及啊。
六十六具“河柵”的安置,絕不是叱咤立辦的事情,至少也要一整天的功夫,這批“河柵”必定是在艦隊達到紅河口外海之前就已經布置好了,所以,如果這批“河柵”確實是拿來對付“降龍行動”的,則越南人必定是提前知曉了法國人的行蹤。
就是說,“蝮蛇號”、“梅林號”離開沱灢港的時候,越南人就判斷出,法國人此去,根本不是“換防”,而是北上攻略升龍。
沒有辦法想象,越南人會有這種不可思議的洞察力。
退一萬步,就算越南人真的人品爆棚了一回,也還是趕不及
消息從沱灢送到升龍,再從升龍送到紅河口十有八九,相關消息,還得先經順化,才能到得了升龍,因為,如何對付法國人,不是沱灢和升龍的地方官可以“自專”的事情算一算時間,越南人辦事的效率再高,也不可能趕得及在艦隊達到的前一天,動手布置河柵啊!
何況,越南人的顢頇,是出了名的?
除非,因為某種未知的原因,“降龍行動”提前走漏了風聲。
不過,這個可能性,基本是不存在的。
法國人萬沒有想到,“蝮蛇”、“梅林”一出沱灢港,敵人就判斷出,法國人此去,不是對外宣稱的“換防”,而是北上攻略升龍;更加想不到,快馬送到順化之后,不過十幾分鐘,升龍相關人士,就獲得了相關的消息。
不過十幾分鐘?
哎,順化到升龍,那是一千幾百里的路,消息就算插上了翅膀,風馳電掣,也飛不了這么快啊?
消息確實并未“風馳”,卻實實在在是“電掣”。
法國人再也想不到的:順化、升龍之間,已經鋪設了電報線路。
再也想不到,巴斯蒂安拿電報揶揄“黃幕僚”的話,居然一語成讖。
前文說過,關卓凡計劃修建一條從越南順化到中國防城的“海線”,這條電報線路,尚未全線竣工,但是,順化、升龍之間,卻經已是連通了的。
因為是“海線”,所以,不但干線是在水底海底;支線也是在水底連接順化的支線走香河,連接升龍的支線走紅河。
目下,這條線路暫時只用于軍事,升龍戰役之前,都要對外保密,因此,香河支線到了順化城下,紅河支線到了升龍城下,都沒有上岸都用躉船做機房。
獅子再啰嗦一句,書友們或許還記得嗯,也是《龍蛇繚亂入大澤》一章法國人進入紅河口之前,看到“幾條躉船,停泊在島嶼和河口之間的海面上”,弗朗西斯教授還說,“這些躉船,較之上一回,好像多了兩、三條?”
上一回指的是他率隊勘探紅河的那一次。
法國人不曉得,多出來的“兩、三條”中的一條,其實是一間電報機房,同時,也是“順、防干線”和“紅河支線”的接駁點。
“蝮蛇”、“梅林”出土倫港、北上升龍的消息,通過海底電纜,從順化發送到這條躉船上,然后,再通過河底電纜,由這條躉船轉發至升龍城下的另一條躉船上;同時,法國人的艦隊即將進入紅河口的消息,亦由這條躉船,發送到升龍城下的那條躉船上。
所以,法國人的行蹤,對于軒軍來說,幾乎是“透明”的。
所以,越南人再怎么顢頇,“柵攔”、“箭襲”、“火攻”,也能夠在法國人到達之前,安排的妥妥當當。
再來說一說預設陣地的事兒包括,“升龍支隊”何以能夠在戰前便精準確定射擊諸元?
預設陣地分兩塊兒,陸軍一塊兒,海軍一塊兒,彼此緊密相關。
陸軍的預設陣地,定在大興門南不遠的地方這一塊兒相對簡單些,只要說服法國人改由大興門入城就行了。
這是有足夠把握的事情。
越南方面既然已經愿意投降了,法國人也不至于趕盡殺絕,非由“御門”入城不可,畢竟,名義上的“合署辦公”,無論法理還是實操,都對法國人更加有利法國人可以藉此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小的阻力建立和鞏固對升龍乃至北圻的統治。
陸軍的預設陣地定下來了,海軍的“預設陣地”也就基本定下來了敵艦的位置“定”下來了。
岸上槍聲一響,法國人的艦隊,一定會停了下來,而且,一定會停在河道中央距陸軍預設陣地距離最近的那個點上這樣,艦隊的炮火支援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確定了敵方艦隊的位置,就該確定己方艦隊的位置了。
位置很好
法艦下游不遠處,紅河朝東南方向拐了一個彎兒,轉折處河面開闊,不過,有一個沙洲,開戰之前,“升龍支隊”就泊在剛剛拐了過去的河道上,藉由河道的曲折,以及沙洲的掩護,法國人對后頭泊了四只追魂索命的軍艦,一直懵然不知。
“升龍支隊”一轉過沙洲,便進入艦炮有效射程之內,于是,不必再往前走了,搶t字位的搶t字位,下錨的下錨,然后,開炮!
敵艦、我艦的位置,既然都已在戰前就“定”了下來,什么射擊諸元,自然也就在戰前定了下來,而且,經過了反復的沙盤推演和實操演練。
必須說明的是,己方艦隊的“好位置”,可不僅僅是因為運氣好,老天爺給了一個非常合適的地形、地貌不能這么開金手指啊。
關鍵是,陸軍預設陣地的確定、海軍預設陣地的確定,是彼此相互關聯、相互照應的,陸軍預設陣地的選擇,要確保其距河道中央最近的那個點即敵方艦隊的“預設陣地”距沙洲的距離,不能超過我方艦炮的有效射程。
最后,法艦的一敗涂地,也得怪他們自己的疏忽大意。
巴斯蒂安曾痛詈,“后桅桿瞭望臺上的,都瞎了、聾了不成?”
他忘了,三條船首尾相銜,成一列縱隊行進,最后的一條,是“瑪麗公主號”,即是說,整支船隊的后向觀測,交給了一條商船的后桅觀測手。
登陸部隊下船之后,法律上,“瑪麗公主號”就完成了和印度支那總督府簽的合同,此時,你怎么能夠指望,一個商船上的平民水手,像軍人一樣,盡心竭力,沒有一絲一毫的疏忽?
何況,彼時,就是軍人,注意力也都被岸上的槍聲、“鞭炮聲”吸引了過去?
所以,認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