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許、郭相互以目,腦海都跳出了這樣的幾個字眼:黃巾,白蓮,以及……太平天國。
嘿嘿。
關卓凡好像曉得下屬們在想什么似的,“‘凈土真宗’同黃巾、白蓮,確有相似之處,不過,不同之處也是很明顯的后者在體制之外;前者,本就在體制之內。”
“體制之內”、“體制之外”?
咦,好新奇的說法啊!
不過,仔細一琢磨,還真是……恰如其分呢!
輔政王的新鮮說法,層出不窮,大軍機們早已見怪不怪了,現在,輔政王的“新詞庫”中,又多了新成員啦。
“‘凈土真宗’開山祖師法號‘親鸞’,”關卓凡說道,“這位‘上人’,就是出身‘公家’的,到了明如這兒,已經傳到第二十一代了,每一代,都同‘公家’聯姻留意,是‘每一代’,沒有一代例外的。”
“公家”,朝廷公卿。
“而且,”關卓凡說道,“本愿寺同皇室的關系,也極密切!本愿寺受封‘御門跡’即皇家寺院,法主則受封‘權僧正’這是正經的官位,可以名正言順,任命下屬為僧官,建立管治體系。”
好家伙!真真正正“體制之內”,正正經經“一方諸侯”啊!
“當然,”關卓凡說道,“本愿寺這個‘諸侯’,并未裂土分茅,不過,若將其信眾視作治下的子民,那么,本愿寺大約可算是全日本最大的一個……‘大名’了。”
頓一頓,“而且,若將本愿寺自身擁有的、以及信眾投獻的土地攏在一起,大約也不遜于一些較小的大名了。”
再一頓,“其擁有的武力,則非一班小諸侯所能及了!”
幾位大軍機,都微微頷首,神色鄭重。
“本愿寺這個‘大名’,太大了!”關卓凡說道,“因此,不能不一分為二!”
“一來,自己人生了嫌隙對戰織田信長之時,本愿寺門主叫做顯如的,有一個兒子,法號教如,不滿其父同織田議和,一俟大戰結束,即同顯如脫離父子關系,另立門戶,本愿寺一派,由此分為東、西兩支,顯如一支,為西支,教如一支,為東支。”
“二來,本愿寺太大了,大到上位者無論如何放心不下!到德川家康一統日本之時,單是教如這一支,信眾便已達一千萬之鉅!于是,德川家康替教如另修了一座本愿寺,曰東本愿寺,原來的本愿寺,曰西本愿寺,至此,本愿寺一派,正式一分為二了。”
“西本愿寺一支,以正統自居,曰‘真宗本愿寺派’;東本愿寺一支,曰‘真宗大谷派’大谷,本愿寺法主之俗家姓氏也。”
“這個情形,”文祥沉吟了一下,“倒有些像……、班禪呢!”
關卓凡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確實只是,、班禪是師兄弟,顯如、教如是父子不過,博川這個譬喻很好,事不同而理同!”
曹毓瑛心中一動,“如此說來,其實,這個明如,只是西本愿寺一支的掌門,他未必可以號召的動東本愿寺一支吧?”
關卓凡亦是心中一動,略一思襯,眼睛微微發亮,用欣賞的目光看著曹毓瑛,“琢如說的很是!本愿寺這個東西之分,或許就是咱們的措手之處!”
頓一頓,“這個明如,年紀應該還很輕,忽然間就接了法主的位子,很有些突兀,其為人何如,亦不了了,個中詳情,只能等駐日公使館、領事館進一步的報告了。”
說到這兒,拿手在電報上輕輕一拂,淡淡的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咱們見招拆招就是了也沒有什么太大不了的!”
至此,輔政王已完全恢復了那種雍容自若的神態。
幾位大軍機齊聲說道:“是!”
“好,日本的事情,暫時就到這兒”
微微一頓,“對了,”關卓凡說道,“之前,博川正說著什么來著?被徐筱云打斷了的?”
徐用儀號“筱云”。
文祥微微一怔,說道:“也不是很緊要的事情……”
關卓凡想了想,“哦,想起來了之前,博川正在說明命王的廟、謚同本朝圣祖仁皇帝犯重的事情”
頓一頓,“這個事情,還是緊要的!當然,咱們不能叫越南另擬明命王的廟、謚那未免太叫人難堪了;不過,類似的情形,今后再也不許出現!以后,越南國王的廟、謚包括剛剛薨掉的這位嗣德王的廟、謚,都要先呈請天朝,御準過了,方才作數!”
“是!”
“還有,”關卓凡微微的笑著,“意大利那邊兒,也算有了個好消息那位阿梅迪奧王子,總算首途西班牙,去做他的國王去了!”
頓一頓,“之前,他那位老爹伊曼紐爾二世,總是推三阻四,不肯痛痛快快叫兒子去接西班牙國王的位子,上一回,人都上船了,又說什么身體不適,就在港口外打了個轉兒,又掉頭回來了!這一回,應該不會故技重施了吧?呵呵!”
再一頓,“如果這位西班牙新國王始終不到位,有些事情,還真有些不大好辦呢!現在,嗯,可以準備‘辦事’了!”
一上馬車,關卓凡重重的透了口氣,臉上的雍容自若不見了。
他娘的,怕什么,來什么!
雍容自若乃至輕描淡寫,包括將話題從日本轉回越南、意大利,都是刻意為之,為的是不叫下屬們看出他的“怕”來。
大戰將臨,不能動搖軍心啊!
但是,作為穿越者,關卓凡對自己“直轄”的“日本事務”的敏感,超過本時空任何一個國人,而日本只有長崎通了海外的電報,其國內信息的傳遞有一定的滯后性關卓凡幾乎可以肯定,目下的日本,已經開始亂了!
這一亂,必是一場大亂!
其中,薩摩藩庇護的倒幕“志士”,“紛紛逸出”,絕不是巧合,也絕不是聽到了明如上人“倒幕”的號召后,才行動起來的因為動作不可能那么快。
江戶的事情一出來,徐四霖就派快船駛向長崎,倒幕“志士”動作再快,也不可能快的過徐四霖趙慕云拍發電報的時候,倒幕“志士”們可是已經“逸出”了!
就是說,倒幕派和本愿寺,一定早有勾連,計劃好了,同時“舉事”,相互呼應!
好,先不說倒幕派,先說這個本愿寺
他娘的!怎么也沒有想到,這一回,出來搗大亂的,居然是一群和尚!
意外歸意外,但略一深想,其實也不奇怪。
“一向宗”玩兒“一向一揆”是有癮的,整個戰國時代,“一向宗”沒完沒了的“一揆”,他們最出名的一件事跡,是同織田信長打冤家,不過,最牛逼的一件事跡,卻是趕跑了加賀國的大名,建立了一個“法國”“佛法”之“法”,非“法蘭西”之“法”而這個“法國”,并非曇花一現整整存續了一百年之久呢!
“一向宗”只在天下太平的時候,才會消停,一到亂世、末世,就來勁兒,而現在,不正是日本的亂世、末世嗎?
所不解者,本愿寺同德川幕府的關系,似乎一向是挺好的,怎么說翻臉就翻臉呢?
再一想,兩者的關系,未必就能說“一向挺好”。
德川幕府同東本愿寺的關系確實是好,同西本愿寺的關系,可就未必有多好了東本愿寺就是在德川家康的支持下,同西本愿寺分的家,對此,西本愿寺能高興?
之前的“好”,不過虛與委蛇罷了!
事實上,大寺同大名,天生互為競爭者,必要的時候,二者可以相互合作,但真要他們穿同一條褲子,可就難了。
對于教門,大名利用則有之,但沒有真正喜歡的,原因呢,也并不復雜: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這些土地,有的為寺院本身擁有,有的為信眾“投獻”,但不論哪種情況,都免租免役這就很討厭了。
不交租,不服役,你叫俺們大名吃什么?
“一向宗”則更加討厭。
“一向宗”的教義極其簡單,只要口念“南無阿彌陀佛”便算“修行”了,又不禁娶妻生子,入教毫無門檻,因此,下層人民信奉者極眾,而信奉就要施舍,普通老百姓兜里能有幾個錢?給了法主,就給不了大名,可是,“難道大名比佛祖更重要嗎?!”
想不想死后進入極樂世界啊?想不想下輩子過好日子啊?
呃……
唉,還是佛祖重要啊!
在大名們看來,自己領國內的“一向宗”,簡直就是直接從自己荷包里挖錢的小偷、強盜啊!
可是,對同“一向宗”相關的抗租進行鎮壓,又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可能激起“一向一揆”。
“一向一揆”起來了,是一個什么局面呢?
本愿寺以“布法”的名義進行煽動,信眾們不交租自不待言,非信眾也在不交租的誘惑下也加入抗租大軍,隨著“一揆”聲勢的增加,一門、家臣、國人、地侍也可能因為“獨立”、“下克上”、“增加知行”等原因裹入其中;附近的大名,則打著“剿滅一揆”的幌子過來趁火打劫,侵占土地,甚至,直接滅國。
如果“一向一揆”持續數年,別的不說,單說這一直收不到租子,這個日子,就沒法子過了呀!
因此,真正有遠見、有實力的大名,一向對“一向宗”采取壓制、乃至禁絕的措施,
越前朝倉氏、相模后北條氏、越后長尾氏,都曾經這樣干過。
事實上,即便扶立了“大谷本愿寺派”的德川家康,也曾經鎮壓過三河的“一向一揆”,并禁絕“一向宗”,直到二十年后,才予以解禁。
德川幕府算是日本最大的大名,本愿寺呢,則算是日本最大的教門,他們兩家,本質上,針尖對麥芒,時機到了,或者自以為時機到了,再加上有人在一旁煽風點火,本愿寺跳出來懟德川幕府,并不算太過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