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是榮譽和實力的體現,希望大家看更新的同時不要忘記點擊一下右上角的簽到
關卓凡自查塔努加進軍亞特蘭大這一段時間,大洋彼岸的國內,政局頗有反復。
回亂愈熾,捻亂難靖。
起于同治元年的陜甘回亂,迄今已經愈演愈烈,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份遍地烽火,中原和新疆的交通完全斷絕了。
非只如此,新疆受陜甘回亂的影響,也出現了變亂。庫車、和田、喀什、吐魯番等地先后豎起叛旗,當地清軍孤懸西域,苦苦支撐。
而朝廷連陜甘的亂局都收拾不了,新疆更是鞭長莫及了。
當時負責督剿陜甘回亂的欽差大臣是勝保。
勝保此人,本就是眼睛長在頭頂的人物,辛酉政變,他接到關卓凡密報,統兵入衛,脅迫肅順,自以為立下旋轉乾坤、擎天保駕的蓋世功勛,更是全然目空一切了。
恭王固然不在他眼中,就是太后、皇帝,在勝保看來,也不過是受他的恩澤的孤兒寡婦。
慈禧曾告誡關卓凡“不可學年羹堯”,關卓凡是絕不會學年羹堯的——哪有難么傻呀。但不知為何,勝保生平最愛學的一個人,就是這位被憲宗皇帝逼得一根索子吊死了自己的年大將軍。
勝保督軍入陜,精力不是放在早日平定亂局上,成日價最大興趣,乃是模仿年羹堯之所作所為。
他對品級相同的陜西、河南巡撫行文,不用平行的“咨”,而用上臨下的“札”。幕中的老夫子相勸,勝保振振有辭:“欽差大臣就是大將軍。大將軍節制防區內文武百官。對督撫行文。照例用‘札,。不論品級。”
這就是年羹堯當年的做派。
勝保和一位副都統在軍務上發生爭執,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他卻勃然大怒,喝令左右拉這個副都統下去重打軍棍。副都統抗聲說道:你我同為二品,如何打得我?勝保大聲道:我乃欽差大臣,莫說打你軍棍,砍你的腦袋都可以!
副都統到底挨了一頓好打,不良于行。指揮不了軍務,只好送回北京。朝野上下,驚駭莫名。
這也是年羹堯的做派。
勝保吃飯,叫做“傳膳”,而且仿得非常地道,每樣菜一式兩份,吃得高興,動不動“傳諭”,賞某親兵一碗,賞某文案一碗。
這還是年羹堯的做派。
有一次。說韭黃不新鮮,居然殺掉了做這個菜的廚子。
韭黃新不新鮮沒人知道。但口味不對、殺掉廚子這種事情,年羹堯也是做過的。
勝保舉人出身,通識翰墨,喜歡自己起草奏折。但事情壞也壞在這上面。他的奏折,最愛用兩句話,一句是引漢周亞夫壁細柳故事,“軍中但聞將軍令,不聞天子詔”;一句是,“‘閫以外將軍治之”非朝廷所能遙制”。
這種話,偶爾說上一句半句也就罷了,他翻來覆去地念叨,為人君者,氣度再廣也受不了。
勝保是忘了周亞夫和年羹堯怎么死的了冇。
如果勝保真能打勝仗也就罷了,問題是他入陜之后,毫無作為,凡有接戰,無不敗績,人送花名“敗保”。
另外,勝保漁色、侵餉,也是劣跡斑斑。
按照清制,是不可以攜帶家眷隨軍的,但勝保隨軍的妾侍居然有三十多個!
其中最漂亮的一個姓呂,原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的妻子。
當年陳玉成窮無所歸,投奔壽州練總苗沛霖。苗沛霖素在朝廷和洪楊之間搖擺,見大局不利洪楊,便把陳玉成縛送和他素有結交的勝保。勝保天上掉餡餅,不但成就擒獲長毛第一勇將之功,還就手接受了陳玉成天姿國色的妻子,雙喜臨門。
至于侵餉,也是勝保的愛好。他既喜歡對督撫用“札”,和人家的關系自然好不了。各省“協餉”常常不能按時收到,軍用已是異常匱乏。他個人享用,偏又揮霍無度,有一點軍費到手,必先花個河干水落。于是屬下官兵,饑寒交迫,離心離德。
地方督撫、翰詹科道乃彈章交上。
有人參他“觀其平日奏章,不臣之心,已可概見”,有人以為“回捻纖芥之疾,粵寇亦不過肢體之患,唯勝保為心腹大患”。
最有殺氣的一個奏章:“春秋之義,‘君親無將,將而誅焉”況一勝保乎?”
勝保是絕對不能再呆在這個欽差大臣的位子上了,不說別的,他在陜甘一天,賊勢便囂張一天。此時的慈禧和恭王,還念著勝保祺祥政變中的功勞,想把他調入京中,讓他在兵部尚書和內務府大臣這兩個位子中選一個。
兵部尚書自然比較威風,但內務府堂官卻是油水豐厚,勝保奢靡成性,可以用以維持他平日的使費。
兩宮和議政王對勝保,算是苦心孤詣、仁至義盡了。
誰知勝保暴跳如雷,他致信曹毓瑛:“欲縛保者,可即執付司寇,何庸以言為餌?惟記辛酉間事,非保則諸公何以有今?”
不知道他是想象力太過豐富,真以為朝廷要把他騙進京里治罪,還是故意譏諷,總之這封直斥兩宮、恭王和軍機全班忘恩負義的信,讓慈禧和恭王都對他動了殺機。
但處理勝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難度并不在勝保本身。勝保雖說統兵一方,但御下無方,下面的人不會真為他賣命,是沒有兵變之虞的。
難在另外三個人身上。
一個是苗霈霖,前面已經說過了。
一個是李世忠,此人原是捻軍悍將,為勝保招降,和勝保之間恩義聯結,情形仿佛苗霈霖。
這兩人現都手握重兵,占據要津,不能把他們逼反了。
但文祥、曹毓瑛等人商量后認為,苗、李并非真正義氣之人,見風使舵而已。只要朝廷溫言撫慰,讓他們確信,拿辦勝保不是針對他們,他們應該不會有什么異動。
真正的難度在第三個人身上:關卓凡。
關卓凡出身勝保軍中,還和勝保有親戚關系,平日里是叫勝保“四叔”的,兩家走動得也很頻繁。
拿辦勝保,一定要事先取得關卓凡的諒解,不然他統兵異國,一定會覺心寒。
關卓凡肯定是識大體的,但兩宮、恭王、軍機有一個共識:除此之外,關卓凡還是一個性情中人,極重恩義,不論他“諒解”與否,對自己的“勝四叔”獲罪,心里都會很不好受。
勝保胡作非為,兩宮和恭王一直優容,除了念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正帶著軒軍在美國拼命的關卓凡。
即便關卓凡可以“諒解”,又如何同他聯系溝通呢?直接為此事下旨打電報去美國是不可以的,那等于硬逼關卓凡低頭,會影響軍心的。
實在是一件頭痛的事。
但此事又不可以拖得太久,不然,陜甘糜爛,會愈加不可收拾。
還有一件大頭痛事,捻亂。
捻匪在湖北、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竄擾,朝廷一堆宿將名臣又追有圍,始終不得竟功。現在匪情頗有復張之勢,前些日子,甚至逼近了直隸。
還有一個極可慮處。捻匪分成了東捻、西捻兩支,西捻明顯是想西向和回匪勾連,如果真讓捻回合流,那么西北中原亂成一片,局勢一旦惡化,地近京畿,禍不可測,其險不在洪楊之下。
兩宮每一思及此事,便覺食不下咽。
捻匪遲遲不能敕平,太后和幾位軍機的看法是相冇同的,根子出在總攬剿捻的僧王身上。
僧王雖然既善戰也愿戰,但為人太過驕傲,聽不得不同的意見。他的部下久戰無功,已有暮氣,軍紀變得十分敗壞,很招鄂、豫、皖、魯幾省百姓的厭惡,因此時勝時敗,收不得功。
最重要的是,他的戰法不管用了。
本文字由閃神屠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