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要塞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規劃和建設的主要工作,得等“翁貝托國王號”和“杜里奧號”歸國,隨艦而來的英國顧問們到位了,才能正式著手。也就是說,得等到打完了日本。
不過,關卓凡一點時間也沒有浪費,他已經在顧問委員會之下組建了“旅順要塞工程局”,密鑼緊鼓地做著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派人赴山東長島采辦石料,這是一種紫色花崗巖條石,是修筑防浪堤的上佳石材。
事實上,旅順要塞的軍港部分,一期工程已經展開,主要是現在就能做的航道深浚。
原時空,旅順軍港的主體工程,前前后后共花了八年時間。關卓凡以“要塞化”思路建設海軍基地,和李鴻章頗不相同,而工程量只會加大,不會減少,可關卓凡的打算是集中力量,提高效率,五年之內完成主體工程。
現在是1865年,看歷史的時間線,1870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必須在此之前,使新生的中國海軍,形成初步的戰力。標準是:能夠和除了英國之外的歐洲強國,在中國近海,進行艦隊決戰。則海軍基地的完工,是最基本的條件。
至于遠洋作戰,五年時間還遠遠不夠;而要和英國人在海上爭雄,更不是十年八年之內,能夠想象的。
關卓凡到了旅順口,登上雄偉的黃金山,放眼望去,不由心醉神迷,真正是“天下形勝”!
對面——西南方向。是巍峨的老鐵山。這座老鐵山。伸出了一個半島。和關卓凡腳下的黃金山,夾海相對,兩山之間,不過三百米的光景,這就是所謂的“旅順口”,也叫“獅子口”。口開向東南,口內,就是他“藏嬌”洋美人的“金屋”。規劃中的旅順軍港了。
更絕的是,這個半島又向港內伸出了一條干灘,這條干灘呈反“s”形,形成了一堵絕佳的天然大防波堤,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把全港分成了西港、東港兩部分。
因為這條干灘的關系,這個半島叫做“老虎尾半島”,干灘,就是那條“老虎尾巴”了。
港內水域廣闊。不凍不淤,隱蔽性和防風性都極好。而且,因為“老虎尾巴”的關系,西港簡直就是一個內湖了。
旅順口寬僅三百米,以關卓凡粗淺的航海知識,也曉得,航道不會超過一百米,就是說,大型軍艦,每次只能進出一艘,加上兩邊山上設置的火力點,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
天底下去哪里找這么好的軍港?!
關卓凡幾乎第一時間就意識到,這個旅順軍港,根本不可能從海上攻破,防衛重點,全在陸地方向,要全力以赴地進行“要塞化”!
日俄戰爭,日軍拿下旅順口,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整整一年;甲午戰爭,日軍攻取旅順口,滿打滿算,不過五天。而且,這五天是占領整個旅順地區的時間,真正打旅順軍港,從早到晚,不足一天!
你妹的!
旅順軍港陸地防御的自然條件其實相當優越,外圍的天險,內圈有大孤山、小孤山,外圈有狼山、橫山,這些天然屏障,都可對之進行“要塞化”,日軍必須一道一道屏障,全部突破之后,才能直接威脅軍港。而這些堅固設防的高地,每一個都需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價,才可能攻克。
即便所有的外圍天險全部失守,還有旅順軍港本身這個最大最堅固的要塞呢!
怎么可能把仗打成這個樣子?!
猶如千兩黃金,當做一貫銅錢花掉了。
李鴻章籌辦的海防,旅順和威海衛一樣,都是扁平化的網格,只知道“占路”,不知道“占勢”;“網眼”過大,兵力和火力過于分散;只有“打擊”概念,沒有“抗打擊”概念。整個防御體系,本質上還是平原地帶的戰役防御、城鎮防御的思路。潛意識中,把自己的未來的敵人,當做發捻一類角色,乃以此籌劃進退攻防。結果戰端一開,沒有一處經得住日軍的高強度打擊。
沒有統一指揮,各部派系駁雜,將無戰心,兵無斗志,更不必說。
說到底,原時空旅順口的中隊,不論手里拿的是什么武器,從軍事指導思想,到部隊架構、作戰訓練,還是不脫農業社會軍隊的底子,硬碰真正的近代化軍隊,自然就要散架。
甲午戰爭相關史料,關卓凡只要看到“中隊英勇作戰,奈何寡不敵眾”一類敘述,就難免想吐。
知恥才能后勇,總是這樣理解、粉飾自己的失敗,怎么能夠真正雄起?!
好吧,本時空,看我的。
關卓凡視察完旅順,即南下威海。
旅順在遼東半島最南端,威海在山東半島最東端,這兩點連成一線,就是渤海和黃海的分界線。關卓凡想,在我的手里,這條無形的分界線,必成為中國海防的最后的不可逾越的“紅線”。
膽敢越線者,死。
剛到威海,好消息送了過來:美國政府終于同意,征日的中隊登陸馬關的時候,由護航的美軍艦隊,“提供炮火掩護”。
本來美國人希望,日本天皇也能夠發布一道“敕許”,批準幕府向美國政府“借兵”。但這個實在做不到,以孝明天皇對“洋夷”的深惡痛絕,就算把刀子架到他的脖子上,他也未必肯簽這個字。
可沒有個“正當程序”,美國人就不好和長州藩翻臉。畢竟,前不久,英法美荷四國艦隊和長州藩簽了《下關條約》,這才過了大半年,“墨跡未干”呀。
最后美國人想出了這么個辦法:“護航”階段,美艦自然掛美國海軍旗;艦隊進入馬關海峽之后,美艦改掛中國海軍旗,這樣,還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打,就不算美國政府直接介入日本內戰了。
里子總是比面子重要的。
等等,中國海軍旗?是那面三角形的“綠底黃帶黃龍旗”嗎?
想哪兒去了呢?李國泰的這個“作品”,早被關貝子否啦。
那么,是那面著名的“黃底藍龍戲紅球”的旗子嗎?
也不是。
這個事,遲一點再說,先說一說威海衛的情形。
威海港呈半圓形,南、西、北三面環山,港口開向正東,南、北兩岸都可設置炮臺;威海衛港口寬闊,這一點上比不得旅順口,但其正前方有一個劉公島,緊扼門戶,劉公島周邊,又有日島、黃島等小島互為犄角,算是另外一種“天然形勝”。
威海港南、北兩岸,和劉公島、日島、黃島等,可以組成交叉火力網,進出港灣的航道,全在嚴密覆蓋之下。
事實上,甲午戰爭威海衛之役,日軍占盡優勢之下,也未能從海面上攻破威海衛。威海衛的陷落,還是失之于陸地。
旅順、威海兩地看下來,關卓凡豪氣頓生。實話實說,有這么兩個天造地設、極其合做軍港的去處,老天待中國,算是過得去,我輩斷斷不能辜負了!
回到天津,過來迎接的高級官員中,除了直隸總督劉長佑、三口通商大臣崇厚,還多了華爾和張勇兩位。
關卓凡不急下船,先叫了華爾和張勇兩個上船。
張勇雙手抱著一個包袱,腰桿筆直,昂然登船,旁人看了都有點奇怪,什么東西這么金貴,要張提督親自捧著?
見了面,關卓凡開口就是:“別行禮了,看東西吧。”
張勇笑嘻嘻地將包袱放到桌子上,解開之后,里面卻是一面折疊好的旗幟。張勇和華爾,一人抓住一邊,展開了旗幟。
關卓凡的心跳加快了。
長方形,紅底,中間是一條巨大的藍色鯊魚,頭大身小,正從海中躍起的樣子,周身用白邊勾勒。最扎眼的,是它正大張的“血盆大口”——不是形容詞,這張巨口上下都有血紅的口唇,兩列雪白的利刃般的巨齒之間,還吐著一條血紅的舌頭。
巨鯊的眼睛,眼白之內,是血紅的瞳孔。
“紅浪血睛藍鯊”旗,我的海軍旗,中國的海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