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第1093章 天啟三年了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穿越 | 熱血 | 大明武夫 | 特別白   作者:特別白  書名:大明武夫  更新時間:2015-06-05
 


趙進的態度讓屋中幾人都有些驚訝,在他們想來,以趙進的做派,不會在乎什么銅料的價錢,尤其是在火器相關的事情上,卻沒想到趙進這么重視。

徐厚生畢竟在趙進身邊辦事的日子短,對趙進的反應不是那么了解,聽到這番話以后,下意識的覺得自己被駁斥訓斥,一時間不敢再說。

這次議事,本就是關于火器方面,他這一停,其他人也沒什么話講,那邊王兆靖心細,卻看出來他的情緒波動,對趙進使了個眼色。

趙進笑著搖搖頭,卻開口說道:“這還沒有到上元節,咱們就忙成這個樣子了,都回自己那一攤去,安排好休整,也別耽誤了正事。”

孟志奇和張虎斌連忙答應退下,大家身份位置不同,他們離開,王兆靖、吉香和徐厚生照舊留下。

張虎斌腰板筆直,步伐有力,就這么走出議事廳,孟志奇臨出去的時候回頭看了眼,倒是有些悻然,原來自己做親衛的時候,可以一直在進爺身邊伺候,什么機要都能參與的。

等他們一走,王兆靖就笑著對徐厚生說道:“厚生,議事廳這邊就是就事論事,該爭就要爭,說錯了就要指出來,就算你姐夫那邊也是一樣,你沒什么可擔心害怕的,如果咱們有什么都不敢說,那就不會有今日的壯大。”

這話王兆靖可以說,趙進卻不方便講,他只是對徐厚生笑著點頭,這么一說,徐厚生才變得放松許多。

“姐夫,那幾個洋和尚很古怪,按說咱們把他們擄來,他們肯定會焦躁害怕,結果很快就定下心了,現在干活居然還很出力,按照老魯那邊的話講,問什么說什么,都沒有藏私的。”徐厚生說起了工場里那幾個被抓來的教士。

“尤其是那個湯若望,不光起了個漢名,而且官話學的不錯,對火炮上很懂行,當真幫忙不少。”

聽到徐厚生的話,趙進笑著說道:“他們可不管什么朝廷不朝廷的,只要能讓他們傳教,他們什么都愿意。”

“洋人和洋人也是不一樣的,那老魯也是什么洋和尚出身,可從不提傳教的事情,偶爾念念經,和咱們沒啥不一樣的,那天還問什么成家的規矩,真準備扎根咱們徐州了。”徐厚生這番話說得大家都在笑。

路易主仆和其人都是打成一片了,路易喝酒,對女人感興趣,徐州口音的官話越來越熟練,大家自然也是喜歡,他的仆人波爾多越來越喜歡去徐州武館,把自己的武技和經驗傳授給徐州的年輕人,波爾多很享受這個過程,同樣的,他也很喜歡年輕學丁對他的敬重還有“老師”的稱呼。

“因為這些洋人發現在徐州傳教可能比在別處更容易一點,或者在咱們徐州傳教比起其他各處更有價值,不過不管他們怎么想,咱們這邊有一點嚴令,那就是不許他們傳教,也不許咱們的人信教,一旦查出來,重罰嚴懲!”趙進說得斬釘截鐵。

這些話趙進都強調過不止一次,大家自然明白,他這么多次強調,大家都不敢怠慢。

可有些話趙進也沒有說,在那幾位教士的觀感中,徐州相比于大明其他地方,或許更“西方化”一點,這種熟悉感或許讓他們決定留在這邊。

“這幾個洋人倒是眼力不差,咱們徐州地方可比大明強出百倍!”對趙進的話,王兆靖這邊另有感觸。

不光他這么想,吉香和徐厚生也都是這么覺得,站在那邊的牛金寶和孫大林臉上也有贊同的神情,各個都有自豪的神色,王兆靖略抬高了些聲音說道:“任誰來到咱們徐州,都會覺得咱們這邊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那幾個洋人一路走來,也是看過不少的。”

天啟二年臘月下旬到天啟三年正月初,整個徐州一片節日景象,從富貴人等到黎民百姓,從趙字營的家丁軍營到流民田莊,處處都是熱鬧喜慶。

大家忙碌一年,溫飽富足,到了這過年時候,自然要好好慶祝一番,不過那些頂級富商們直接就奔著清江浦去了,比武大會雖然已經結束,可那熱鬧還在持續,幾乎是陷入了狂歡之中。

相比于各處喜慶熱鬧,趙進和伙伴們就沒那么閑了,他們幾個人最多也就是陪著家人吃了頓大飯,甚至連大飯都沒。

趙進就是去豐沛團那邊吃的大飯,然后初一在親衛旅團,初二又是趕往宿州團那邊,等從邳州團回來,這邊已經是正月初六,這才在家里陪著家人吃了年飯,父母那邊還好,徐珍珍只去逗孩子,而大著肚子的木淑蘭直接發了脾氣。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第二天趙進就來到議事堂辦公了,整個趙字營的各級頭目,都在這一天開始忙碌起來。

華夏幾千年傳承,這過年是大事,很多人這過年要整個正月過完,大明各處地方更是如此,很多富豪人家甚至要玩到二月,可在徐州這邊,很多習俗卻悄然改變,比如說正月十五之前,許多處已經開始忙碌。

在別處,正月里根本找不到談生意干活的人,而在徐州,這徐州鹽市和集市在正月初七就要開業,年初的很多生意就要在這時候談定,特別是分銷周圍幾省的私鹽,然后清江大市那邊也是如此,運河通航之前,很多價錢就要先定下來,很多出產在這個時候已經可以看出苗頭來。

忙碌一年,休息的確很重要,可賺錢發財更重要,喜歡享受的清江浦豪商們如果不知道這一點,也不會有現在的身家。

從前是過不好年卻想著過年,現在是能過好年卻不想過年,有敏銳的人想到這一點,不由得感嘆趙進的點石成金之能,趙進和趙字營的存在,不光是威震四方,保境安民,連帶著潛移默化,大家都被改變了很多。

也有人是沒資格過年的,比如說山東參加聞香教之亂的流民,還有剛剛從登州府那邊來到遼東難民們,他們連溫飽都是剛剛得到,自然不要想什么慶祝新春。

將這些可能死在亂軍之中,或者饑寒交迫而死的流民遼民收攏起來,活人千萬,這是了不得的大善事。

但趙進和趙字營也不是開善堂的善人,收容過來的流民和難民們沒有白白吃飯的道理,他們得到的安置,吃到的每一粒糧食,都要拿繁重的勞務去換。

除早飯外,所有人每日都要完成自己的定量才能吃飽,建造自己的住處,平整道路,挖掘溝渠,去運河邊緣挖掘河泥肥田,喂養牲畜,等等等等。

到了冬天,除了土地被凍得鐵硬那最冷的二十幾天之外,其余時間都是在興修水利中渡過,田莊附近的各條河道要進行拓寬,挖出來的泥土要用來肥田,同時在這個相對閑暇的時節對百姓進行挑選。

有手藝在身,以及愿意去學各項手藝的,都會被挑選出來,同時懂得紡線織布的人也會被登記在名冊上,這些人在來年都會得到優待,不僅是手藝,懂得種田的老莊戶把式,和懂得種棉的農戶,也會被分門別類。

而靠近黃河兩岸的各個農莊,在冬日里都沒有一日得閑,他們比起農忙時候沒有絲毫的輕松,加固河壩,挖掘河槽,一切水利相關都要去做,很多事情看起來像是無用的活計,可以就要忙碌不停。

“讓他們忙,只有忙起來,才沒有閑暇去胡思亂想。”

趙字營對吸收消化流民上,已經有了很豐富的經驗,而且所謂無用的活計也是有用的,在大量的勞動中讓這些流民們習慣集體動作,熟悉了號令和隊列的流民和難民,就是團練家丁的最好來源。

每一個莊子都有人被抽調去往境山徐家,這邊的鐵礦煤礦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在這里同樣會有訓練,也同樣是勞動換取自己的溫飽。

但規模最大的勞作,還是圍繞著黃河展開的,自從趙字營在徐州有了自己的田莊,有了足夠的人力之后,就開始針對黃河做文章,盡管幾千人的勞作對于滾滾黃河,即便是黃河徐州段來說沒什么作用,但這個勞作一直在持續,規模從幾千人擴張到幾萬,現在已經是近十萬。

對于趙進和趙字營所做的很多事,即便是徐州親近他們的人,也會評價為浪費,只有在黃河水利這一項上,沒有人說什么不對,最多也就是講區區土豪居然也做這樣的事,果φ心懷不軌。

即便是最敵視趙字營的士紳土豪,即便是和趙字營在明面上勢不兩立的官府,在興修黃河水利上也都給予各種協助和方便。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王兆靖等人要去興修水利,趙進對這個很不理解,在從前的記憶中,黃河不過是寬闊的河道,里面淺淺的河面,現在所見到的黃河倒是水勢滔滔,可一到干旱的季節,河灘就露出許多,水勢很小,怎么也不像有什么危險。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