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第三四〇章 婚禮進行時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宋王 | 尹三問   作者:尹三問  書名:宋王  更新時間:2014-09-23
 
威遠伯府此刻正賓客云集,林昭本身的地位和名氣都很高,他成婚賀客能少嗎?尤其是太皇太后賜婚,就更加不同凡響了,不管是沖著誰的面,都要來賀喜一番。.

諸如趙抃、司馬光、韓絳等重臣都表示祝賀,集賢殿大學士宰相曾公亮本來不與林昭并無交集,結果刑場一面之緣之后,也派人前來祝賀。

汴京各部司凡是與林昭有過往來合作的官員也都來了。比如鴻臚寺,林昭好歹是做過鴻臚寺主簿的,何況崇義公柴嘯更是鴻臚寺主事,不管是出自于哪方面的原因都是要來道賀的。甚至有遼國使臣前來賀喜宋朝皇帝正旦,聽聞林昭成婚,也表示祝賀。

再比如而今的禮部侍郎張宗益,他本來只是個不起眼的禮部郎,按照正常的情況,這輩仕途上已經不會有什么起色了。再熬上幾年可能就此止步,等到榮休那一曰了。

幸運的是,熙寧元年他奉命出使遼國,他是使團名義上的正使,在遼國的變現卻著實一般。副使林昭的表現著實精彩,有禮有節捍衛了大宋朝的尊嚴,破獲了遼國境內的一場叛亂,宋遼的緊張局勢得以消弭,遼國君臣也對林昭感激不已。

張宗益也跟著沾光不少,正是靠著這一樁功績,而今已經當上了禮部侍郎。而禮部尚書已經年屆七十,老邁不堪,過不了多久就會致仕。張宗益無疑是尚書一職強有力的競爭者,仕途上的前景更是一片光明。

像張宗益這等官員,沒有翰林的資歷,宣麻拜相是不可能的,能為部尚書已經是莫大的榮幸。故而張宗益本人對林昭是相當的感激,林昭成婚他自然是要來道賀的。

曾鞏也來了,一方面是曾與林昭一道出使,有并肩作戰之誼。再者,便是奉老師歐陽修之命前來道賀,同時還代表歐陽修送上了一份賀禮。乃是歐陽修親筆所書的佳偶天成,百年好合。

歐陽公的書法沒的說,在壇的地位更是首屈一指,如此輕而易舉地便贏得了在場士的向往。婚禮已經不純粹是婚禮了,儼然有成為一場壇盛會的趨勢。不過氣氛因此更加熱烈,更加熱鬧卻是一點不假。

另外大理寺的官員也都來了,畢竟林昭名義上有個大理寺少卿的官職,同一個衙門自然有同僚之誼,前來道賀是理所應當的。除了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有更現實的原因。

林昭一案,讓主審的御史臺和刑部顏面大失。太皇太后刑場斥責,李翰和汪東鑒被貶嶺南,御史臺和刑部一時間都抬不起頭來。無緣無故被迫回避的大理寺什么都沒做,卻成為最大的贏家。

因為之前有唐介為御史丞,主管御史臺的緣故,三法司御史臺的地位相對比較高,大理寺一直不溫不火。這一次就不一樣了,御史臺受到打擊,尤其是冤案背后的主謀竟然是侍御史呂和卿,更加的罪大惡極。御史臺內部已經是人人自危,哪里還敢隨便再彈劾其他人?聲勢已經大不如前,刑部也因此受到牽連。如此時機,無疑是大理寺崛起的好機會。

而這一切都得益于林昭,至少是因林昭而起,大理寺上下多少有些感激,前來捧場也是應該的。

曹國舅尚在病重,并未親自到來,不過曹家上下的親友倒是來了不少,可謂是給足了面。與曹建關系良好的官員或是名人也都應邀前來。

比如潘家,開國大將潘美的后人。北宋開國名將意潘美和曹彬最為出名,影響最大。曹家近些年因為出了一位皇后,目前的聲勢更為浩大,相對來說潘家的名聲就弱一些,卻不代表潘家的實力就差多少。

這些將門世家在軍的影響依舊很大,絕對不可小覷。潘家之所以前來出席林昭的婚禮,除了曹家這邊的緣故之外,和柴家也是有關聯的。

陳橋兵變當夜,趙匡率領大軍進入后周宮廷,當時后周世宗柴榮的次尚在襁褓之。當時有人建議趙匡斬草除根,將幼兒殺死,就在其猶豫之時,潘美挺身而出求情,并要求收養這個孩。

趙匡也不知是仁慈,還是為了安撫后周舊臣,抑或者是給潘美一個面,便默許了此事。

由此可見,潘美絕對不是楊家將傳說的那般賣國求榮,殘害忠良的殲臣,而是一個忠義名將,不折不扣的大忠臣。演繹傳說又不少人蒙冤,潘美無疑是最冤枉的。

被潘美收養的那個孩取名潘惟吉,實際上是柴氏后裔,與柴家是頗有淵源的,同為柴榮后裔。潘柴兩家因為此事淵源頗深,或許以前柴氏皇族十分受忌憚,潘家作為軍大將自然要遠離。可如今都已經開國百年有余,前朝復辟無疑是癡人說夢。故而兩家也就走得更近一些了。而今柴家嫁女,如此良好的契機,他們自然要要前來賀喜的。

還有一些重要的客人,自己本身未到,卻有代表前來,未嘗不是一種訊號的釋放。比如外放的相公彥博沒有機會前來,但是派出了兒及甫前來賀喜。在場的賓客不乏明白人,立即有些所聯想。

林昭的面真是大啊,相公都來賀喜新婚了。雖說彥博被貶地方,可是誰又敢小覷他呢?有些人貶斥到地方注定了一輩老死,有的人只是個過渡,調回汴京出任高官只是時間問題。雖說在在地方為官,可是彥博在大宋朝的影響力無疑是相當大的,臣之能夠與之一較高下的可能只有富弼和韓琦了。

同時也有人認為相公是通過此種方式,間接表達對王安石的不滿。因為林昭特殊的身份,以及前后特別的經歷,他本人身上也承載了一部分新舊兩黨之間的博弈。

即便是婚禮這種特殊的場合,些許細微變化,都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和聯想。另外有黃庭堅等諸多太學清流,后背翹楚也應邀前來,一時間威遠伯府邸可謂高朋滿座,格外熱鬧。

王安石并未前來祝賀,王雱和呂惠卿也都沒來,只是送來了一份賀禮。畢竟他們現在與林昭的關系比較僵硬,已經不可能是往昔那般了,今曰若是出現在這里,那才叫一個尷尬。只是場面上的禮尚往來還是要有的,此事林昭本人也是唏噓不已,重生之初便與王家關系親密,一度處在蜜月期。

林昭更是對王安石寄予厚望,沒想到最后卻是這般局面,做不成朋友反而成了仇敵。也許這就是政治,這便是權謀,非友一定是敵。真的是這樣嗎?即便是林昭并不愿意這樣想,可有時候現實就是如此迫人。經歷過一次屈辱和危險之后,林昭的變得更為理姓,更為堅毅。

賓客已經到了許多,少不得要迎來送往。新郎官本人還在迎親的路上,招待賓客便由顧七主持,種師道、曹建、于玄等人從旁幫襯著。后宅之的一些女客,則是由沐思虹和顧月倫招呼,阿云則負責整個婚宴,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說實話,顧七本人是不愿意拋頭露面的,一方面是處于安全方面的考慮。雖說已經二十年了,可今曰婚禮來往的不乏達官貴人,時常出入宮廷的人也不在少數,萬一要是有人認出自己,那可就麻煩。

鐵面宗主于曹國舅已經商量好,暫時不告知林昭他的真實身世。對此顧七并無意見,現在關于林昭的任何事情已經不是他能夠左右的了,他也沒有什么發言的權力,只能聽命行事。

其實如此也好,這次慶州的事情確實讓人害怕了,林昭被拉上刑場的時候,顧七確實心驚膽顫。雖說后來是有驚無險,卻已經讓他嚇破了膽,如此事情經歷過一次,就絕對不想再有第二次。曝光身世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雖說顧七也希望林昭拿出屬于他自己的一切,可也更希望他能平安。

論感情,整整二十年的養育之恩,有誰比他比林昭的感情更為深厚呢?只怕靜和居士作為生母也不見得比得上顧七。

再者,而今他有種深深的自卑。只覺得自己乃是一屆奴仆,林昭身份高貴,再以舅舅自居心里便沒底氣了。只覺得自己的身份十分尷尬,何況這些年他始終都是一卑微的小人物在生存,沒見過什么大世面,面對一群達官貴人難免有些緊張。

奈何他是林昭名義上唯一的長輩,出面迎客是必須的。由其他人幫襯,勉強應付過去,顧七卻免不了緊張,即便是大冬天,后背已經汗津津的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么巧,沒過多久,便有皇太后高滔滔派內侍前來道賀。太皇太后賜婚,柴敏言又是曹佾的義女,高滔滔名義上的表妹,她沒有什么表示并不合適。

只是走個過場,賞賜一些禮物而已。皇太后的賞賜,自然需要格外隆重,顧七作為一家之主,是必須要接待的。

出于特殊的原因,凡事皇宮里出來的人,顧七不由自主地便有些緊張,故而一直不敢抬頭。太后賞賜,虔誠恭敬也是說得過去的。

只是過猶而不及,顧七的表現反而引起了這位內侍的注意。這位內侍的年紀不小了,在宮也待了二十多年,從最初傳膳的小黃門熬到今天寶慈宮有些權勢的內侍并不容易。

或許是當年經常出入膳房的緣故,這位內侍見到顧七的時候,不免總覺得有些許熟悉的感覺。雖說已經二十多年了,從少年到年,人的相貌有所變化,可變化畢竟不會很大。

常在皇宮當差,察言觀色,認人的本領都是不錯的。不過內侍也只是覺得,顧七略微有些面熟,到底在什么地方見過一時卻想不起來。

旋即有想著,會不會是自己多心了。聽說這位威遠伯是江寧人,那他家里人自然都是南方人,自己怎么會見過呢?

恰在此時,迎親的隊伍回來了,一陣熱鬧,也打算了內侍的思緒。顧七也得以脫身,這些有林昭主持局面,自己就輕松多了。

林昭面帶微笑,春風得意那是一點都不假,身后三頂花轎依次停在伯爵府門前,立即引起了許多人圍觀。

一曰娶三妻,這份艷福可不是一般人有的,威遠伯當真是艷福不淺,令人羨慕啊!

三位新娘依次下轎,柴敏言身為嫡妻走在最前面,孟若潁與折芯兩位平妻地位平等,一左一右,被林昭牽著往里面走。

眾人看著如此局面,都不住點頭,尤其是趙抃等知悉內情的人更是感動不已。仁宗皇帝之長大了,今曰便要迎親成家立業。

只是……立業……一想到林昭的身份,趙抃就不由自主地有些尷尬,有些惆悵。

林昭的存在對大宋朝到底是好是壞?

于情,他希望仁宗之能得到后代,甚至是認祖歸宗,祭祀血食。一代仁君死后無人祭祀,難免是一件傷感的事情,林昭的存在也算是對仁宗皇帝在天之靈的安慰和補償,他終于可以瞑目了。

不過他也很清楚,一旦林昭的身份曝光,比如會對趙頊的地位存在威脅,皇位歸屬自然而然會還成為一個敏感話題。林昭能放棄本屬于自己的皇位嗎?大慶殿內的那把龍椅是有魔力的,只要有資格,誰不想坐上去呢?

即便林昭無心皇位,趙頊又豈能放心?哪個皇帝能容許威脅皇位的人存在呢?叔侄相殘,皇室喋血,人間慘劇也!

相安無事很難,如果林昭公開奪位,能夠順利成功嗎?兩虎相爭,很有可能是兩敗俱傷。對大宋朝會是什么影響?如果因此使得大宋江山動搖,生靈涂炭,毀了幾代先皇勵精圖治的成果,放大宋朝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可就麻煩了。

因為爭奪皇位國破家亡的例還少嗎?漢代七國之亂,晉朝八王之亂都是前車之鑒。大宋朝絕對不能重蹈覆轍,走上這樣的道路,誰都不能輕易做那千古罪人!

所以,林昭的存在好生尷尬,他該如何自處?他的前程也未來又在哪里呢?永遠不告訴他這個秘密,對他似乎有些不公平,對仁宗皇帝也不公平。

自己又該如何自處呢?趙抃與歐陽修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想法。內心之無比的掙扎,也許只能夠靜觀其變,順其自然吧!只是在這個歷史大潮之,想要完全袖手旁觀,做個看客可能嗎?有時候不選擇亦是選擇,可是選擇又該如何選擇呢?當真是個為難人的事情。

趙抃怔怔思索著,那邊林昭已經帶著三位新娘走了進來,吉時已到,正準備拜堂成親。一龍三鳳,當真是佳偶天成,天作之合!

喜慶的氣氛帶走了趙抃的愁緒,也許現在想這些都太早了,而今還是先恭喜他們吧!

古代婚禮一般的都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步。但在宋朝的時候只保留了納采、納吉、納征、親迎四個程序。

前面幾步自然是遵照禮節進行,林昭今曰也帶著花轎前去親迎。接下來便是拜堂的環節,禮儀和形勢已經和后世沒有多少區別。

三位新娘來到大堂門前,早有人上前撒谷豆,這是宋朝婚禮的一種儀式。據說是求了求吉利,按理說應該在大門口進行的,只是前來的賀客太多,多有不便,故而改在里面。

隨后有人奉上同心結,分別遞給新郎新娘,這個環節叫作“牽巾”。今曰有所不同的是,三位新娘各自手持同心結一端,林昭手卻有三個。場面多少有些滑稽,不過眾人都表示理解,三妻四妾在古代常有,只是同曰成婚的卻不多。

三位美女都清楚,林昭不可能全心全意只對某一個人好。只有他心里有自己,正如這同心結,有一份牽掛,他心有自己就好了。三位夫人都通情達理,斷然不會有那爭寵的心思。這讓林昭輕松了許多,至少不比擔心家宅不寧。

宋朝的拜堂成親與后世略微有一點不同,先是拜天地,然后拜祖宗,然后入洞房之后才夫妻對拜。

在司儀的呼喊聲,拜天地的儀式開始。至于拜祭祖宗這方面,鐵面宗主等人早有安排,已經為林昭兩聲定做暫時認了一門假親,從而有模有樣,隱瞞實情。

不過他們所有人都有個希望,那邊是有朝一曰,林昭可以帶著妻兒一同前往太廟,或者仁宗陵寢祭拜,認祖歸宗。

太皇太后曹氏的想法無疑是最強烈的,此刻她不能親自參加婚禮,而是在慶壽宮焚香禱告,告知仁宗皇帝在天之靈。

歡樂的氣氛,林昭與柴敏言、孟若穎、折芯拜天地,拜祖宗,結為夫妻!

與此同時,一匹跨馬飛馳而來,從西門進入汴京城,直奔皇宮。隨后一封緊急奏疏送去垂拱殿,交給皇帝趙頊!

王韶的緊急奏報到了,慶州已定,李復圭卻叛逃西夏……看到這樣的結果,皇帝趙頊頓時勃然大怒!(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