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長城  第一百零六章 進步的海抗軍

類別: 軍事 | 抗戰烽火 | 海上長城 | 流水夜帳   作者:流水夜帳  書名:海上長城  更新時間:2014-06-24
 
袁教授的工作著有成效,隨著一個華人老師傅的到來,炮管熱處理工藝迎刃而解。在李廣離開的半個多月時間里,現在石像島上已經生產出第一根炮管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炮廠已經開始全力以赴生產炮管。不過炮管的生產周期相當長,一般一個月才能出產一批炮管--十二支。第一批火炮,李廣沒有敢直接生產高炮,而是先生產技術難度稍微低的步兵炮。

對于目前的海軍陸戰隊來說,步兵炮只有四門,連訓練都不夠用。補充步兵炮已經是當務之急。

現在對于炮廠來說,任務早就排滿了。除了最早準備的高炮和步兵炮,現在正在設計(山寨)的有五款火炮。

第一款,德制雙聯高炮。76.2MM口徑,卻是仿制德國105口徑高炮結構,和88MM高炮結構。(和單裝76.2MM高炮七成零件通用)

第二款德制37MM雙聯高炮,和37MM戰防炮。(兩款炮炮管一致,五成零件通用。)

第三款,德制20MM雙聯高炮。

第四款,日制92步兵炮。這款炮卻是徐戰從戰利品中送到緬甸,從而到達石像島的。根據徐戰的描述,日本這款炮不算先進,但是實用,尤其是在山區丘陵巷戰中威力極大。全炮不過兩百公斤,口徑70MM,有效射程2200米。而且這款炮能拆開運輸,不僅可以用馬匹馱運,甚至還可以依靠人力短程轉移,而且組合速度極快,極其適合于國內戰場。對于徐戰來說,這款炮的作用甚至超過山炮,日本鬼子使用這款炮抵近射擊相當有威力。徐戰強烈要求仿制。這款炮李廣倒是知道,電影電視中見到的太多了,這款炮的大炮上刺刀戰術相當出名。

第五款,德制20MM機炮。(準備加裝到P40戰機上。暫時已經下單向德國人購買。)

李廣不敢想當然,他知道徐戰肯花費如此大的代價送來這門看似落后的步兵炮,絕對有其道理,血與生命得來的經驗最為真實。武器的先進與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適合戰場才是第一要素。所以現在這款步兵炮反倒是排在生產順序的第二位。這款炮結構簡單,炮管又短,制造難度不高。只是零件在美國訂購,時間周期不會太短,估計三四個月后能夠出成品。

對于李廣的艦隊計劃來說,幾款高炮最為重要。現在無論是霸下炮艦和睚眥魚雷艇都有一個共同弱點,防空能力不夠。不僅88MM炮數量不夠,連一門小口徑防御低空的火炮都沒有。對于一艘戰艦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漏洞。李廣希望能盡快把這個漏洞補上。但是生產不是小說,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這次海抗軍在德國戰艦上的收獲極大,一枚G7a魚雷,給魚雷廠帶來了一次技術上的突飛猛進。雖然動力方式有區別,但是導向裝置,和磁感應引信等,對于海抗軍來說都有借鑒意義。

技術,尤其是雜交后的技術,有著巨大的生命力。這一枚G7a魚雷對于海抗軍的魚雷技術發展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要知道海抗軍的魚雷技術,雖然不算最先進,但是目前來說也不算落后,在吸取了德國魚雷技術的精華之后,絕對會再次攀上一個新的臺階。

李廣當初曾經搞過磁感應制導,結果失敗了,當研究了德國采用的磁感應引信之后,他發現,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德國人也沒有完全解決。磁感應引信太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了。而德國人這款魚雷不僅能提高海抗軍電雷的性能,也能為正在研發的熱動力魚雷提供許多借鑒。

從德國人那里得到的一切,價值不可估量,怪不得德國人把那艘戰艦炸的相當徹底,許多電器都是花費人力拆下來燒毀的。而李廣得到的不過是那艘戰艦上技術的一小部分,而這一小部分就使得李廣和海抗軍受益不淺。

現在技術和生產方面·人手配備相當齊全,而且還在不斷的充實中。尤其是潛艇制造船塢現在已經配備了足夠的精兵強將,狻猊號中型潛艇已經開始鋪設龍骨。而這次李廣非常大膽,沒有先試制一艘,而是三艘潛艇一起開工。甚至李普曼擔綱的潛艇設計小組還是在制造過程中不斷吸收德國潛艇的技術,邊制造邊設計。在李廣的計劃中,這三艘潛艇一旦完工,狴犴號小型潛艇就立即開工,所以李普曼的設計小組現在非常忙碌。

一直到了四零年,李廣才真正的從生產科研中逐步脫身。但是他現在身上的擔子不是輕了,而是更加繁重。一支軍隊的組織絕對不是那么容易的。

四零年元月軍隊方面的第一個變化是,海抗軍終于有了真正的炮兵教官。徐戰不負眾望,為李廣找到了炮兵教官,而且不是一個,一共三個。領頭的教官還是李廣的洛陽老鄉,程仲英。程仲英現年三十九歲,在武漢會戰中雙腿被炸斷。此人對于炮術頗有研究,在日本留學,曾經在中國陸軍大學教授炮兵戰術,抗戰之后調入華軍最重要的重炮兵部隊炮十團擔任少校參謀。

論到對重炮的操作和戰術,在華軍中算是一個高手,負傷之后,身體殘疾,只好在老家養傷。

另外兩個炮兵教官,鄭強五和許晴萬,兩個人一個是安徽人一個是湖北人,都是戰場傷殘。而鄭強五竟然是海軍出身,武漢會戰中,海軍使用從軍艦上拆下來的艦炮和日軍戰艦對抗,鄭強五就是在那一戰受到重傷,一只胳臂被彈片徹底削去。

許晴萬對于迫擊炮頗有研究,也是在戰場上受傷,一只眼睛已經瞎掉,滿臉傷痕,身上有六七道傷口。

國內經濟極差,這三個人那點微薄的撫恤金根本就無法保證一家人的生活,生活困頓。加上這些人和日本鬼子已經是血海深仇,在徐戰找上門邀請之后,毫不猶豫就答應來海抗軍出力。

現在李廣手頭的大炮不少,嚴重缺乏炮兵教官。為了照顧好這三個教官的生活,李廣每個人都專門配了保姆。

有了這三個人,海軍陸戰隊的炮兵培訓終于走上了正規。十多門152MM炮和六門122MM炮,立馬被編制出了二十個炮組。

海抗軍不缺迫擊炮,手頭的迫擊炮就有五六十門,李廣知道,越是技術兵種培訓越慢,直接就成立了六十個迫擊炮炮組。

對于高炮,海軍中需求最大,也被組織了十個炮組,不過現在只能撥出一門高炮供他們練習。

步兵炮暫時還未生產出來,李廣也安排了五十個炮組。

僅僅這一百多個炮組,就占用了一千多部隊部隊編制,除了這三個教官,李廣安排了四個炮術不錯的大排長擔任部隊的軍事主官。

這幾個教官和大排長們對于訓練熱情立刻高漲起來,用程仲英的話說,李廣現在有的重炮放到華軍中足足的十分之一。他還不知道,皮卡號現在已經再次前往蘇聯,購置152MM加農炮了,順便還有一條炮彈生產線。等這些大炮到位,可不僅僅是相當于華軍的十分之一,有可能達到三分之一。當然152MM加農炮威力強大,但是運輸困難,不一定有華軍當家的幾十門德制150榴彈炮好用。

但是射程的強大,使用得當的話完全能彌補笨重的缺點。

在這三個教官到達之后,李廣肩上的膽子總算輕了一點,炮兵建設總算有一些眉目。

對于海抗軍的炮兵來說,有一個極大缺陷,運輸能力薄弱。如果是在國內,小口徑火炮和迫擊炮有馬匹可以托運,可是石像島上別說馬匹,連一頭驢子也找不到。

在李廣的計劃中,步兵炮以及迫擊炮最適合的運輸工具是美國的吉普車,可惜李廣多番打探,才知道美國在二戰中闖下了偌大名頭的吉普車還沒有出世。現在炮兵訓練中,無論是步兵炮還是迫擊炮全是依靠人力完成運轉。六門122榴彈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裝到坦克地盤上,也是依靠人力。只有152MM加農炮的運輸是機械化的,使用了坦克地盤作為拖車。

李廣的調整使得海抗軍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總計兩千兩百人的部隊,八百海軍編制,陸軍一千四百。可是陸軍的一千四百人中竟然有一千一百多炮兵和裝甲兵。步兵僅僅兩百多人。

很明顯步兵兵力嚴重不足,這只能寄希望于正在訓練的新兵。

海抗軍軍隊方面最近有一個最大變化--海抗軍總參謀部成立。

不過這個參謀部足夠奇怪。除了重炮教官程仲英是軍人出身,其他人全部都是技術人員,沒有一個上過軍校。

這要算是李廣的首創,李廣也知道這中間的問題多多,但是他也是無奈之舉。別說合適的軍官,連軍官都沒有,李廣也只能繼續紙上談兵,而且把紙上談兵發揚光大。

李廣找的這些參謀人員全是年輕人,而且都是技術人員出身。李廣相信,軍官是培養出來的,這些人文化基礎好,都是大學畢業,有的還是工程師,學習軍事應該也比較快。

參謀部暫時總共十六個人,程仲英暫時主持工作,擔任參謀長。這些年輕人有建筑專業,有地理專業,有電子專業,也有機械專業,通訊專業,航海專業,醫學專業,化工專業。

對于參謀部,李廣給出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做出石像島的防御方案,至于如何才算及格,李廣給出的判定方法就是讓那幾個日本海軍俘虜軍官加上有作戰經驗的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軍官和這些參謀們對抗演習。

這些參謀們即便是對于軍事了解不足,但是只要演習的次數多,自然能找出最佳的防御方案。即便如此,李廣也不指望能做出十全十美的方案,但是李廣又有神馬辦法呢?

他本人也是被趕鴨子上架指揮部隊的。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只要去做了,肯定會有收獲,對于海抗軍來說就是長進。石像島上各國的軍事教材搜集的不少,重壓之下,李廣相信這些參謀們會逐步成長起來。對于海抗軍來說,紙上談兵也是進步,現在海抗軍連紙上談兵的參謀都湊不齊。

而李廣則在這些人的思維中加進去了不少關于后世的戰爭理論,其實李廣也不懂,但是名詞卻是知道的,閃電戰,電子戰,立體戰,大縱深,圍點打援等等。這些東西都非常零碎,但是當一群毫無戰爭經驗的參謀們在啃書本的過程中,就把這些東西滲透到了思維之中。

說起這些日本海軍俘虜,還是霸下號上次在南海戰斗中俘虜的天龍號輕巡洋艦上的鬼子。鄭學昌的做派頗有些英軍紳士味道,在回航的時候,對這些俘虜除了嚴加看管,并沒有虐待。不過這些小鬼子一心為天皇效忠,幾番尋死覓活,終于惹惱了戰士們。

既然那么想為他們的天皇效忠,只好成全他們了。十多個死硬分子被扔到了茫茫大海中。到了石像島之后,這些鬼子被李廣當初了動物園的猴子,展覽了小半個月。隨后被送到山上開始挖掘工事。

任務重,還不給吃飽,不到一個月,小鬼子就被折磨的失去了勇氣。在船上這些鬼子沒有膽量自殺,現在很快就變成了只求一口飯吃的動物。

就在這時,李廣拋出了一個誘餌。能在演習中打敗海抗軍,就能得到一斤的魚肉壓縮餅干。

饑餓之下的鬼子們立刻蠢蠢欲動,不過這種待遇只有鬼子軍官才能得到。從這些俘虜里,就能看出日本海軍的強大。幾個少尉中尉全都是正規的海軍軍校畢業,四十多個鬼子竟然能湊全一艘軍艦的兵種。論這些鬼子的技戰術水平在演習中明顯的高出海抗軍。

以鄭學昌為首的海抗軍海軍軍官,實際上只有鄭學昌和列種兩個算是正規海軍,在演習中竟然被這些鬼子連續擊敗,有一個時期,鄭學昌幾乎要輸的吐血。鬼子俘虜竟然為此而得意洋洋,仿佛阿Q一般的精神勝利。

知恥而后勇,鄭學昌此時也是上尉,對手最高軍銜也是上尉,鄭學昌一邊加緊對手下的訓練,一邊自身也刻苦學習。

沒有教官,就拿敵人做教官。這就是李廣培養海軍的辦法。

李廣所設計的演習辦法比起將領們常用的兵棋推演更加接近實戰。雙方對抗中,包括了戰艦上所有的兵種。每個兵種的操作能力都以實際的能力作為評判標準。

這種對抗使得海抗軍對于日本海軍的訓練,武備,戰斗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鬼子不全是傻子,他們也知道這種演習就是為海抗軍練兵,但是饑餓的肚子受不了啊,在阿Q精神的自我麻醉下,漸漸的進入角色。隨著鄭學昌等人的技戰術水平提高,這些鬼子們開始扮演更高的指揮官,指揮更加強大的艦隊。曾經帶頭抵制的日軍上尉中村飯在經過了一次非暴力凈室禁閉之后,變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有一點的反抗,帶著一干日軍俘虜兢兢業業的參加對抗演習。

李廣從鬼子的俘虜這里見到了效益,海抗軍的指揮官們開始重視抓俘虜了,尤其是鬼子軍官。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