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野戰營營長鮑剛報告,距離丘陵隘口的最近的城鎮甘達拉。現在已經空了,意大利軍隊已經撤離。
甘達拉距離海抗軍據守的隘口足足四十公里,同樣的位于亞丁灣沿海。海抗軍如果想向內陸進攻,必須占領此處。
參謀胡博豐也通過詢問當地懂英語的黑人土著搞到了不少消息,驗證了鮑剛的情報。這個港口小城市甘達拉本來就只有一百多個意大利士兵駐守,在上午經過了短暫的一場“戰斗”,已經倉惶撤退。
來自空軍的偵查也同樣的證明了這一點。
這個消息對于海抗軍來說,有好有壞,總體來說算是一個好消息。不過這個好消息搞得李廣有些莫名其妙,實在難以猜度意軍是怎么想的。按照兩棲登陸戰的教科書描述,意軍應該在第一時間發起進攻,把海抗軍的登陸點占領這才是正道。但是意大利人不按照套路出牌,竟然不是進攻而是撤退,實在是不可思議。
意軍的行為簡直是在幫助海抗軍。甘達拉的港口雖然被海抗軍炸的不成樣子,但是勉強可以使用。要知道董剛到達的兩個步兵連,除了重機槍和迫擊炮勉強可以稱作重武器,根本就沒有火炮。
這個小小的港口對于海抗軍實在太重要了,占領此處,重武器和彈藥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
退一步講,海抗軍如果撤退的話,有了這個小小的港口也會迅捷的多。
伴隨著有利的一面,當然也有不利的一方面。
海抗軍現在據守的這個三角形地帶,面積不大,縱深不過三五公里,寬度也在二十公里以內,防守容易,卡死了隘口基本上就算安全。
但是意軍的撤退,造成了海抗軍的控制面積加大。下一個必守或者說必攻之處位于五十多公里之外的山區。那里已經被意大利軍牢牢的掌控。根據當地人的描述,那里至少有一千名意大利軍隊,而且還有堅固的工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這樣的情勢就有些令李廣撓頭了。
眼前的情形,等于是海抗軍控制了第一道丘陵,而意大利軍控制了第二道丘陵。兩道丘陵之間,南北四十多公里,東西三十多公里的戈壁沙漠就成了戰場。
如果戰場有公平的話,這也算表面上的公平。但是問題在于甘達拉這個港口小鎮正處于這個區域,海抗軍的補給線時刻受到威脅。
而且還有一點對海抗軍極為不利的,如果海抗軍要控制這個區域,總計兩千人的陸軍好像兵力不足。要知道隘口雖然是主戰場,但是戈壁丘陵中間的小路數不勝數,步兵也是可以輕易滲透的,四十公里的戰線想維持下去,是需要龐大的兵力的。
權衡半天,李廣還是下定決心擴展占領區。海抗軍目前控制的三角形區域實在太小,從丘陵到海邊才三四公里,所謂的戰略縱深一點沒有。假如意大利人大舉進攻,只要拿下了丘陵隘口,海抗軍就只好跳海了。
戰場上的對手,雙方只要不出昏招,指揮官的選擇幾乎都是一樣的。正所謂敵之要點,我之重點。比如現在李廣所能采取的作戰方案就是必須拿下意大利軍駐守的第二道丘陵隘口,擴大戰略縱深。
而意大利人所能采取的戰斗方案,也只能是死守丘陵隘口,等待大軍集結。然后重新奪回瓜達富伊角,切斷海抗軍的補給,拿下海抗軍的死守的隘口,把海抗軍趕下大海。
軍務緊急,鮑剛立刻派出一個步兵連進駐了甘達拉,控制港口。邁出這一步,海抗軍的兵力再次緊張。一個步兵連據守第一隘口,一個步兵連據守甘達拉。
海抗軍的參謀們,打仗或許尚有不足,但是安排后續部隊的增援,以及物資增援甚至戰場偵察都是相當合格的。
盡管如此,李廣一點也不輕松,要想保住太平洋號,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一則需要調集人手對戰艦進行維修,二則海抗軍的空軍力量也必須加強,三來海軍力量也必須加強。四者,陸軍估計得加派部隊,計劃中的兩千部隊怕是難以抵擋意大利方面的全力進攻。
第一件事情倒是不算困難,袁然帶領的打撈隊在西非海岸正為維西法國所屬的海軍打撈艦艇。調動的話僅僅需要十天就能到達亞丁灣,而且在錫蘭的唐港,海抗軍也有一個船舶維修的小組,估計四五天后也能到達亞丁灣。這件事情的安排雖然周折頗大,倒是不算難。
第二件事情,就比較麻煩了。空軍飛行員,在也門的人手不缺,但是戰機卻是嚴重缺乏,本來水上飛機加上戰斗力和運輸機總共四十八架,可是經此一戰,還能投入戰斗的不過二十架(有三架水上飛機還在唐港做警戒任務。)。李廣在美國訂購的飛機不少,而且現在就能交貨的數量已經近百架。但問題在于運輸。
當初海抗軍移師唐港,動用十多條商船,也才搭載了三十六架戰機。隨后的一個多月,幾趟商船往來才運來了十二架戰斗機。
戰斗機這東西不像武器彈藥,雖然輕的很,但是很是占用商船的空間,轉運很是麻煩。
因此,李廣在安排鄭學昌回石像島的同時,下令黃中華擔任在建的輕型航母--自由龍號艦長。
黃中華可是李廣最為重視的一個海軍軍官,而且跟隨李廣的時間最長。在海抗軍中,黃中華最為另類,也最郁悶,他升職升的不慢,但是一直撈不到打仗的機會。
從鳥糞船,帶皮卡號,再到PC號,霸下號,后來更是擔任了皮卡驅逐艦艦長,目前是大西洋號戰列艦代理艦長。在海抗軍的海軍中,黃中華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其重要性絕對不在鄭學昌之下,但是他一直沒有撈到什么打仗的機會。不是李廣不重視這個年輕人,而是這個年輕人實在太有用。可以說這個年輕人已經是海抗軍的萬金油,那里缺人手就往那里填。真可謂是革命的一塊磚,那里需要那里搬。
黃中華對于上戰場急的簡直喉嚨冒火,但是現實情況是他接手一艘船,全艦官兵磨合的剛剛有了眉目,他就被李廣派出擔任更重要的角色。
而且黃中華還有一個大優點--為人善于交際,極其適合和歐美人打交道。當初鄭學昌被李廣派往德國做貿易,后來被黃中華頂替,事實證明,黃中華頗有商業頭腦。
現在海抗軍嚴重缺乏飛機,黃中華再次被李廣委派擔任自由龍號輕型航母的艦長。只有自由龍這樣的船一次才能攜帶數十架飛機。艙內的標配可以攜帶三十六架戰機,甲板上可以攜帶十多架運輸機(非戰斗狀態,僅僅是運輸。)如果全部裝載戰斗機的話可以一次運六七十架。用輕型航母運輸飛機,效率可要遠遠的高于商船,事實上二戰中各國都采用護航航母或者輕型航母運輸飛機。
李廣之所以這么急,除了訂購的戰機已經差不多可以交貨。還有一批運輸機也必須盡快運回。這批運輸機可不是C47,而是通過寇蒂斯公司牽線做成了一筆生意,美國的幾個航空公司要升級換代C47,有一大批的老式雙翼運輸機要淘汰。
這些運輸機和先進根本就拉不上關系,巡航速度僅僅不到兩百公里,航程不足一千五百公里,載重量也不到一噸半。但是這些運輸機有大優點--便宜。僅僅七千五百美金一架,而且備品備件的價格更加優惠。
對于海抗軍的商業運輸來說,這倒是一個極好的選擇。速度慢,發動機小,相應的油耗也少的很。如果用這些運輸機運送物資和人員的話,代價將會很低。
李廣之所以對這些老舊運輸機有興趣,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發現國內的交通狀況太差,如果是只運輸人員的話,空運的費用不僅不高,尤其是長途跋涉時,比起步行或者火車等其他工具都要節省的多。
要知道僅僅在徐戰的防區,海抗軍的新兵還有好幾千。而且海抗軍在計劃中還要繼續招收學生兵,有飛機的話無疑會加快進程。
另外即使不招兵,招收工人的話,利用飛機也是極為方便的一件事情。
當然了如果能用船的話,最為經濟,但是海抗軍的商船還無法到達整個中國的沿海,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另一個好處是,有了這么多低速運輸機,可以為海抗軍培養飛行員。從經濟的角度,飛行員在初期使用C47或者P40訓練代價太高,海抗軍很難承擔的起。如果能商業飛行的同時訓練飛行員,海抗軍的飛行員訓練成本將會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邊訓練邊賺錢。
預計鄭學昌到達石像島,自由輪改裝的輕型航母--自由龍號就可以下水,雖然武器以及作戰必備的一些裝備暫時難以齊備,但是已經具備一艘運輸飛機的艦船的基本性能。
在海抗軍急缺戰機的時刻,黃中華再次擔綱自由龍號輕型航母艦長。這樣的來回調動,李廣對手下這員愛將深感歉意,鄭重給黃中華做出了保證,運輸幾趟飛機之后,這艘輕型航母,無論是裝備還是訓練以及作戰全部交由黃中華擔綱。總而言之,李廣保證,只要黃中華不提出什么要求,他將會永遠是這艘航母的艦長。
作為一支軍隊的最高長官,李廣的進步的很快。作為一支軍隊,海抗軍更是飛速在發展。但是想象中的那種一呼百應,一聲令下,官兵各司其職,現在還做不到。
各司其職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足夠的人才擔綱合適的職務。李廣拼命的搜集各類專業人才,但是仍然嚴重缺乏人才,海抗軍后備人才嚴重不足,一支部隊想做到各司其職,李廣真的做不到。比如大西洋號戰列艦,到目前別說軍官,就連水手都沒有配備齊,太平洋號上的官兵回到石像島,才能填補所有的空缺。
第三件事情,海軍力量的加強,指望的就是鄭學昌回石像島之后,帶領大西洋號戰列艦立即回航亞丁灣。預計最快也得一個半月時間,這中間海軍力量的缺失,李廣還得從潛艇部隊上想辦法。
第四件事情,對于海抗軍不算很難。在唐港已經有了一個齊裝滿員的叢林營,山地營雖然營長暫未到崗,也已經齊裝滿員。這兩個營加起來有著近三千人,雖然磨合不如鮑鋼的野戰第一營,還是具備基本的作戰素質的。為了應對可能的意軍進攻,李廣決定首先把山地營調到索馬里,而蘇青的叢林營則作為總預備隊。不過這個山地營,最快也得十天才能到達索馬里,在此之前,唯一的戰斗力就是現有的兩千陸軍。
李廣哀嘆,一個軍官竟然整天在如同一個企業管理者一般的計劃雜務。作戰指揮本來應當是他的主要職責,但是事實是他花在作戰部署的精力遠遠沒有后勤那么多。經過了幾年的戰亂生涯,李廣已經漸漸的適應了這種“工作”。他已經很明白,將軍不是那么好當的,這些日常事務的處理是每個將軍必須的工作內容。而這些看似雜亂的工作,實際上就是為戰術戰略做準備。
(書是不是好看是水平問題,每日不斷更可是態度問題,看在不斷更的態度上,求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