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夢  第333章 洪楊北伐,朱明班師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天朝之夢 | 大羅羅   作者:大羅羅  書名:天朝之夢  更新時間:2014-05-07
 
貼吧簽到,記錄你在的每一天!

如果說眼下的大明天子朱濟世做事還是不夠果決,錯失了不少迅速推翻滿清定鼎天下的良機。那么滿清的那位道光皇帝做事的風格就只能用猶豫不決來形容了——當然了,他現在面臨的抉擇要比朱濟世艱難得多。立即放棄滿清二百余年的首善之地,攜著幾十萬八旗子弟往關外而去,這樣的決心又豈是等閑可下的?

當日大明思宗皇帝,不也是在內外交困之中,仍然下不了棄北京南下的決心,只到李自成打進北京城,還沒有離開,最后只好吊死在煤山之上。現在,似曾相識的歷史又一次重演了。

襄陽大北門前,旌旗招展,人馬如潮,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一身明皇色的龍袍,滿臉都是意氣風發的神色,策馬行進在一群頭裹黃布的兵士之中——這些士兵是楊秀清的親衛,稱為聵營,指揮是楊秀清的堂弟楊秀聰,所謂“聵”就是耳聾的意思,這個營的士兵都是年輕力壯的聾啞人,眼睛里面只有楊秀清而不知其他,楊秀聰本人也是個聾啞人,自然只知道有楊秀清,不曉得什么洪秀全的。

在他的前方,是不計其數的太平天國戰士,都是黃袍紅巾,肩上扛著各色武器,有長長的竹矛,有鋒利的砍刀,有上了刺刀的洋槍,有不帶刺刀的鳥槍,還有人舉著巨大的木盾。每個戰士臉上,都溢滿了笑容。

今天是號稱百萬的二十五萬太平天國將士誓師北伐的日子!這二十五萬人,可個個都是能戰之士,包括女營和童子營在內的太平軍老弱婦孺約七十五萬。都南王馮云山、冬官又正丞相洪仁玕帶領。留在襄樊待命。

這時有幾騎駿馬從襄陽城內飛奔而來。到了楊秀清跟前方才勒住馬頭,來人正是馮云山和洪仁玕。

“哦,是云山兄和仁玕弟啊?是不舍得哥哥我,準備一路送出多遠?”

“東王殿下,有武昌方面的消息,朱濟世準備班師回廣州去了。”洪仁玕一拱手,沖楊秀清道,“另外。朱濟世還封了常大淳為湖北巡撫,陸思元為湖南副巡撫署理巡撫事,韓四為平北將軍,羅軍旗為平東將軍……還封了一個名叫苗沛霖的人做安徽巡撫。”

“安徽……巡撫?”楊秀清皺了下眉,“朱濟世預備大舉進攻安徽?”

“沒有。”馮云山搖搖頭,“只曉得朱濟世派了一萬人護送這個姓苗的去安徽鳳臺縣上任。”

安徽鳳臺縣?安徽巡撫駐地不應該在安慶嗎?這個朱濟世看來是想在中原打一根樁子啊!

楊秀清在心里暗自嘀咕著,半個月前,太平天國剛剛封了個成天侯,征東主將叫張樂行的,是淮北人。根基就在鳳臺縣附近。這太平天國和朱明之戰的第一槍,該不會在淮北打響吧?

“南王。陜西方面有消息嗎?”楊秀清沉吟了一會兒,又問起陜西之事了。雖冇然楊秀清以東王正軍師之尊總攬太平天政大權,不過眼下太平天國已經實際上分兵,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和韋昌輝四王全力向北,后方還有煽動各方(不包括北方)英雄響應太平天國的工作,全都委任給了南王馮云山。

“已經聯絡到了不少人,不過滿清在陜西的兵力不少,沒有咱們的大軍支援恐怕很難成事。”

楊秀清笑道:“那就改封張樂行為征西主將,先讓他發動皖北捻黨起事,然后再命其西征陜西,先不要去和朱明搶地盤。”

這楊秀清的部署未必都是正確的,但是他做事決不拖泥帶水,現在太平天國就一個目標——北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不能和朱明發生沖突。既然朱明任命了安徽巡撫,那么太平天國就讓一步,讓朱濟世的人去和滿清爭安徽。太平天國系統的捻黨可以先向西發展,算是給太平軍預備一條退路。

“天王駕到……”

就在楊秀清向馮云山、洪仁玕面授機宜的時候,幾個大嗓門的女官一聲長呼,就見大片明黃色的儀仗從城內出來。楊秀清、馮云山、洪仁玕等人趕緊下馬。洪仁玕和周遭數百楊秀清的親衛一同跪伏在地,叩首以迎。不過楊秀清和馮云山卻傲然挺立不動——太平天國之內,洪秀全只是“人王”,而楊秀清、馮云山等另外四個王,都是上帝之子托生,并非“凡人”。因而可以和洪秀全平起平坐。

洪秀全穩坐在一架六十四人抬的大轎之中,轎子前面是數百人的儀仗隊,舉著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器物,甚至還有人在舞龍,很有點鄉下廟會的派頭。跟隨在洪秀全大轎之后的是幾十頂小轎,轎子周圍都有女官護衛,里面坐著的都是如花似玉的王娘。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包括楊秀清在內的其余四王,都將家眷留在了襄陽,只有洪秀全帶著全部王娘隨征。

真不知道是去打仗還是去游玩的?

“二十五萬到三十萬太平軍,號稱百萬……也不知道滿清能不能擋住?要是他們能同歸于盡,倒是省了我不少功夫……”

武昌,大明天子行在,朱濟世在得到太平軍大舉北伐的消息后,好一陣的感慨,可惜這個如意算盤卻是很難成真的。

“這太平軍動作好快啊!現在不過是五月份,看來九十月間就該有太平天國和滿清間的決戰爆發了。”羅澤南低聲嘀咕道,“王上,咱們真的不管北方之事?”

“拿什么去管?”朱濟世搖了搖頭。

南下之期已定,明日就要啟程。湖北交給韓四和常大淳負責。命羅軍旗、何正隆、彭玉麟(石鼓書院學生,常大淳舉薦,任參軍)等督軍往攻江西。又調原廣州知府陸思元為長沙知府、湖南副巡撫署理湖南巡撫(朱明不設布政使、按察使等職,巡撫有正副二人,之下就是落干廳長,級別于知府相當)。管理湖南的民政,另外還有一個由黃植生擔任軍長的第三軍駐扎湖南維持地方安靖。該軍的士兵大都是在湖南、湖北招募的新兵,軍官多由老兵提拔,戰斗力要狠打一個問號,擺在湖南更多是用來嚇唬人的。

朱明的軍力自1847年夏舉兵以來,不到一年時間就翻了將近八倍!從開始的兩萬五千(包括蘭芳軍團和海軍)擴充到現在六個軍(含近衛軍)加上海軍、軍校師生、地方部隊,總共二十余萬。擴張之快,實在不亞于太平天國了。不過如此快速的擴軍,所帶來的后果就是軍隊訓練水平的大幅下降和軍官奇缺。某些新建部隊的戰斗力極成問題,沒有一年左右的整訓,根本不足以應付大戰。

所以朱濟世即使想要趁滿清和太平天國兩敗俱傷的機會北伐,也拿不出真正有強大戰斗力的精銳。與其在北伐途中讓人打出原形,不如擺出一個強兵的架子唬住對手,抓緊時間練兵和整頓地盤。

當然,朱明的擴張步伐并沒有停止。

“廣西和福建兩省,應該先打哪一個?”朱濟世的手指在一幅西式軍用地圖上輕輕敲打著。

“應該先打福建。”羅澤南腹中早就有了答案,“福建是盤子里的肉,廣西是碗里的肉。”

朱濟世沉吟道:“林則徐會守約不與我為難嗎?”

朱明在福建的基礎比廣東稍冇差,但也是很不錯的。畢竟福建的臺灣府是最后一塊被滿清攻占的華夏土地,天地會在福建的斗爭也從未間斷。但是滿清在福建也有兩張王牌,一張就是林則徐,一張是靖海侯施德霖。

“穆翁是不會來摻和福建之戰的。”羅澤南將一份剛剛收到書信遞給朱濟世,“這是吳春秋從上海寄過來的,林穆翁已經打發曾國藩和塞尚阿一同北上勤王了,同時又大力提拔同我們往來密切的李鴻章,看來是在為自己謀后路了。這個施德霖才是我們平福建的最大障礙,他現在已經被任命為福州將軍兼福建巡撫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