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  第二十四章、英雄少年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漢魏文魁 | 赤軍   作者:赤軍  書名:漢魏文魁  更新時間:2015-08-04
 
田豐、沮授勸袁紹:“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黎陽在后世的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境內,黃河北岸,距離袁紹的大本營鄴城,直線還不到8o公里。他們是希望曹操會聞風而動,也派遣主力前來南岸封堵——比方說東郡的濮陽、白馬一帶——而由此到曹家的大本營許都,15o公里都不止。

大軍聚集,營壘搭建、糧秣輸送,等等,麻煩事兒很多,袁軍從大本營到前線的距離只有曹家的一半兒,實際所耗費的糧草、物資,還不到曹家的三成。時間再一拖長,曹操非先給拖垮了不可。

所以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要盡遷東郡百姓南下,把防線收縮到官渡,把雙方從本營到前線的距離都拉得差不多遠。一方面袁軍眾而曹軍寡,另方面曹軍多次出動,襲擊、焚燒袁軍屯糧(不僅僅烏巢那一次),所以最終被壓垮的反倒是袁軍。

這條時間線上,情勢與此完全不同,事實上袁紹光帶著六萬人出來,詐稱十萬,屯駐在黎陽,修造渡船,偽作渡河之勢。曹操有了是勛的提醒,對此洞若觀火,所以自己也先不離開許都,光派了四萬人前去救援東郡太守劉延。袁紹派顏良試探性地渡河,結果被夏侯淵給堵了回去。

這就是“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至于“分遣精騎,鈔其邊鄙”。袁紹一方面命長子、青州刺史袁譚配合劉備,進攻瑯邪,另方面命外甥、并州刺史高幹挺進河內。

其實高幹有兩個進攻方向,一是河內,二是河東。河東在西。打河東更容易調動曹軍,但河東是大郡,轄區廣袤,倘若曹操不往救援,收縮兵力至黃河以南,高幹費勁巴拉地光拿下一個郡。對曹家的打擊力度卻相當有限。河內郡則東西長、南北窄,渡過黃河以后的河南尹同然,若能突入河內甚至河南,則可與南陽張繡毗鄰,一方面把曹操關東、關西的領地攔腰砍斷,另方面也可嘗試逼降張繡。連接劉表,此曹操不得不救者也。所以高幹的主要進攻方向,是河內而非河東。

在高幹原本的計劃當中,是羈縻匈奴,若是能夠驅使南匈奴侵擾河東,那就最好,實在不成。有匈奴堵著,是勛也出不了河東郡,威脅不到自家的側翼。所以高幹先后派過多批使者前往平陽——呼廚泉當然不會告訴是勛,也就最后一回,順手把袁家送來的檄文轉遞給了是勛而已——然而他手里既沒有足夠的錢糧,也沒有朝廷新制的金印,只有空口白話,最終眼睜睜地瞧著南匈奴跑曹操賊船上去了。

然而聚集將吏,分析局勢,大家都認為匈奴并不會真的幫助曹操襲擊并州——除非黎陽前線分出了勝負——而是勛想要通過匈奴控制的四縣殺過來。也不現實。故而高幹命上黨太守郭援一支偏師進入端氏、濩澤境內,以牽制是勛,自己做好了集中全力南下,穿越太行山,與河內曹仁爭勝的準備。

可是一半兒兵馬全都已經在往上黨的路上開呢。高幹自己也正收拾行李打算動身呢,突然得著消息,曹軍和匈奴一起殺出來了!這可把高幹嚇得不輕,心說是宏輔果然能言善辯者也,他究竟是怎么說服匈奴的呢?就偵探所得,他手下糧秣不充、軍士不足,呼廚泉就沒道理那么聽話啊!

但這原因已經不重要了,為今之計,是趕緊改變計劃,先全力迎擊是勛和匈奴兵呢,還是繼續執行原計劃,只派少量兵馬層層設防,阻其深入呢?恰好就在這個時候,潘六奚派來了使者。

潘六奚把呼廚泉、去卑的計劃合盤托出,希望高幹可以加以呼應。當即有人向高幹獻計,說咱們不如先偽作后退,空出幾座縣城來,把去卑和曹性都引得遠遠的,然后以精騎配合潘六奚,突襲永安,一舉擒獲是勛。就算拿不住是勛吧,去卑和曹性聞報也會后撤,到時候從后追擊,可以把他們全都趕回河東去,還可能有較大的斬獲。

這個獻計之人,便是郭缊之子,年僅十六歲。荊洚曉打聽清楚了,前來回報:“太原陽曲人也,姓郭名淮字伯濟。”

啥,郭伯濟?是勛聞言,唇邊不禁露出一絲笑意:“不想郭貞侯已將成年也。”

這位郭淮郭伯濟在演義中著墨不多,評價一般,瞧著也就一個二流將領,但在是勛眼中,卻可謂是三國鼎立前期屈一指的大將。他曾為夏侯淵司馬,當夏侯淵在定軍山被斬以后,收束敗兵,推舉張郃為主,暫時穩定了漢中局勢,就此嶄露頭角。后來他久鎮隴上,配合曹真、司馬懿對戰諸葛亮,亦多次料敵機先,周旋之間勝多敗少。能生扛住諸葛亮,那不是司馬懿一個人的功勞,起碼張郃得分出去兩成,郭淮再分出去兩成。

等到諸葛亮死了,蜀中大將換成姜維,郭淮那就更加如魚得水啦,多次封堵姜伯約,基本上姜維在他手上就沒落著好。郭淮之后有陳泰,陳泰之后有鄧艾,哪一個都比姜維要強——所以是勛始終認為,郭淮論及軍事才能,只在姜維之上,而不在其人之下。

此外郭淮還會治理民政,魏主曾在詔書中稱贊他“在關右三十余年,外征寇虜,內綏民夷”,這更是姜維拍馬也追不上的。

是勛當時只是隨口那么一問,設這條毒計來害我的,是高幹本人哪,還是他身邊兒什么人?郭缊害怕連累兒子,沒敢回答。他要直接編個瞎話,或許是勛還不會在意,這一見有問無答,就上了心了,找別的俘虜來一打問,郭伯濟就此浮上水面。

郭淮本年只有十六歲。實歲才剛十五,但是熟讀兵書,胸懷大志。老爹郭缊奉命率領數千兵馬離開雁門,到太原來與高幹會合,郭淮頗想趁機立一番功業。好說歹說,讓郭缊把他也給帶上了。郭缊還干脆就此給兒子行了冠禮,取字“伯濟”。

到了晉陽,三言兩語之中,高幹對這位少年大為賞識,就此留在了身邊。所以當潘六奚遣密使到來的時候。郭淮有機會向高幹進言,獻上妙策。是勛心說要不是我“會妖法”,今日絕落不到好去,郭伯濟你這條計策可是真毒啊!

郭缊拍是勛馬屁,說他“度量恢弘”,其實是勛心眼兒還真是不大。聽說是郭淮獻計要害自己,第一反應:“此人吾必招至麾下。”第二反應:“必報此仇!”不過這兩個想法根本矛盾,往深里一琢磨,干脆——

他提出以奪取晉陽為條件,否則就要處死郭缊,讓郭缊寫信去要挾兒子。郭淮要是真有本領辦成此事呢,他們父子肯定再無法立足于袁營。只能來投奔自己;郭淮要是辦不成此事呢?他倒也沒真想宰了郭缊,只要小家伙不丟了性命,有老爹為質,還怕你不上我的賊船嗎?

不過就怕郭淮膽大包天,將計就計,好在自己身邊兒還有司馬懿在呢,只要往后小心行事,也未必就會再上他的圈套。

所以是勛在威逼郭缊寫信,并且派人送出去以后,就跟司馬懿商量。咱下一步該怎么辦?司馬懿捻捻胡須:“主公欲求穩妥乎?欲謀大功乎?”

是勛這時候正在信心爆棚,當即答道:“吾非欲謀大功也,然若不能牽絆高幹,倘曹子孝偶失河內,則恐朝廷危殆。”這不是局部戰爭。這是全面戰爭,咱們在邊角之地打得越好,則曹操就越有機會快擊敗袁紹,并吞河北。

司馬懿點頭:“賈梁道若能鎮定四縣,則后路無憂,主公可前。高幹既已放空界休、鄔縣,焉有不取之理?”

是勛微微而笑:“還有中都——吾不如往中都去,便在彼處等郭伯濟消息。”

第二天一早,是勛釋放了呼廚泉,可憐的單于垂頭喪氣地就領兵奔西河郡去了。是勛也不等賈衢的消息,即率兵馬北上,途中會合了已得著消息,欲自綿上聚來援的夏侯蘭所部,兩日后進入中都縣。才到中都,前方曹性傳回來消息,京陵和祁縣也拿下了,是勛毫不耽擱,急匆匆又趕往祁縣。

界休、鄔縣、中都、京陵、祁縣,這五個縣乃是太原南部戶口繁茂之地,照道理說誘敵深入,接連放棄五縣,成本實在太高。但是沒有辦法,五座縣城相距甚近,最遠也不過五十里地,不放空不行啊。

祁縣再往北,百里外便是郡治晉陽城,那就沒得可放空啦。曹性還報,并州軍數千屯扎在梗陽古城之中,以障護晉陽。是勛趕緊下令,你別再往前沖啦,趕緊回來,咱們好好地防守這五個縣,不怕高幹不來搶奪。

他趴在地圖上研究了半天,如今并州軍主力一半兒去了上黨,一半兒還在太原,自己只要牢牢地楔在這里,高幹就再也無力侵襲河內啦。他離開永安的時候就已經寫信去通知曹仁了,希望曹仁能夠兵牽制上黨太守郭援,阻止郭援攻擊自己的側翼。祁縣城高墻固,等曹性回來,自己手下就有五千眾了,郭援不派個一兩萬人過來,輕易難下。只是……

倘若當日能夠將郭缊所部全數殲滅,則可偽退以促使高幹進取河內,到時候晉陽空虛,再有郭淮為內應,瞬息可下。可是自己又不是真會啥“妖法”,一百多人打兩千人,能打贏了都是奇跡,想一個不漏全都留下,簡直是天方夜譚。這時候肯定已經有敗兵回去向高幹哭訴啦,所以自己只好直接挺進,占據五縣。在這種情勢下,郭伯濟還有什么法子奪取晉陽,救自己老爹的性命呢?

吾且拭目以待之。

ps:感謝:1o1inet、duk1、馬探長、he11okitty、風隼同、乳n、御狐罒、東邪黃藥師、fanet、騎驢找馬、灰鷹隊長、級大帥哥兼猛男、jamesjsnj、諾森德的風、鴻鈞的菜鳥師傅、夢云悔石、ange1gate、spiritneko、穿褲衩的狗、逍遙的逍遙游、axuraang、上浮的潛艇、狄多的仁慈、bonnyyu、五道tongx、天擊六道、老葛1972、壹蒼生、翰林天子、qxz、暗影忍、orrr、錢生、太公望oo2、dkmiror、enjoycoo1、sau1e、十三貓

朋友們最近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