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通緝令》拍攝紀錄片的見面會,我們銀川大學很榮幸的成為了見面會的主辦地,而且也很榮幸的邀請到了兩位電影大師,做客銀川大學,探索華語電影的商業之路。下面讓我們掌聲有請……”
“《通緝令》的導演,第六代導演中無可置疑的大師級導演,萬小虎。和賀歲檔、馮氏喜劇的開創者,馮小崗導演。”
主持人是銀川大學的一位學生會女會長,長得漂亮,主持功力也不錯。
話音剛落,多功能大廳里就響起了震天的掌聲。
這一次沒有邀請明星捧場,除了邀請了不少媒體之外,都是銀川大學的老師和學生。
“我特別不喜歡跟別人一起登場,因為掌聲區分不開,容易受到迷惑,我以為你們是歡迎我的,結果你們要是歡迎萬小虎的,這就烏龍了。”馮小崗是剛接過話筒,就毫不客氣的說起來。
萬小虎也接著說:“我倒是很喜歡跟別人一起登場,就算自己沒掌聲,也能跟著別人沾光,說出去,誰知道是給誰的掌聲啊。”
“所以說你這個人就特別會做生意,精明。”馮小崗在主持人的邀請下,坐到了椅子上。
萬小虎也坐了下來,沖滿大廳的觀眾笑了笑:“大家好。”
大學生們在下面呼喊口號,好一陣子才安靜下倆。
主持人略帶緊張的開口:“剛才馮導說萬導會做生意,這事我們大家都知道,網上都稱呼萬導為萬老板。”
萬小虎謙虛的擺擺手:“小本生意。”
馮小崗到哪都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架勢,說話毫無顧忌的直:“別聽他的,他是萬惡的資本家,僅僅是票房就賺的比別人多十倍二十倍。絕對是導演圈子里的大財主。”
“呵呵。”主持人看了一眼手中的主持稿。說,“我是馮導和萬導的忠實粉絲,您們二位的電影我都看過,特別喜歡《我的野蠻女友》和《甲方乙方》,今天借著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光,在我們銀川大學舉辦這樣一次《通緝令》拍攝記錄片的見面會。那。兩位導演請看,我們身后的大屏幕上,就是紀錄片,里面有很多的關于如何拍攝《通緝令》的花絮,我們就邊看邊聊。”
大屏幕上的畫面,都是一部數字攝像機拍攝的拍戲現場。偶爾也會有一些剪掉的鏡頭出現在里面。也沒有旁白,聲音都是拍攝的時候附帶的。
一開始就是一段萬小虎給演員說戲的畫面。
那時候還是三月天,萬小虎穿著一件羽絨服,在綠色背景的攝影棚中。跟周閏發說著什么。因為拍攝距離比較遠,聽不清,只看到萬小虎在比劃著手腳,周閏發時不時的點頭。
“這是發哥。”萬小虎指著屏幕,解釋了一下,“那時候在拍特效鏡頭,做3d的全景人物建模,發哥的很多鏡頭。都是特效做出來的。”
主持人問的就有些小白了:“是不是像好萊塢大片里的那種效果,《星球大戰》里面。各種各樣很奇怪的生物。這些都是怎么用特效做出來的?”
“其實特效說白了,就是把現實中的人或者物,分解成一個一個細小的模塊。通過調整模塊的組合,來達到讓虛擬人物可以做出來各種各樣復雜的高難度動作。現在好萊塢的特效技術水平非常高了,做出來的效果足以以假亂真,你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假的哪個是真的。”
“《通緝令》也是大量的做特效場面嗎?”
“有一部分是特效場面。大部分還是實景拍攝,然后通過摳像、填充、嫁接之類的手段,把畫面做的非常龐大……你看大屏幕上,這一段就是拍飛車刺殺的時候,總共用了三層畫面的鑲嵌。第一層演員在攝影棚里的動作和表情,第二層是特技隊做飛車表演,第三層就是外景畫面拍攝,然后三個鏡頭嵌合在一起,就是一幕完美的鏡頭。”
畫面上,先是陳昆對著鏡頭表演表情,接著是一個大的攝影棚,把汽車吊起來翻轉,最后就是外景的鏡頭翻轉。畫面轉換,就成了車子飛起來,陳昆從飛起來的車子里開槍刺殺,整個鏡頭以一幀一幀的速度進行,看起來沖擊感十足。
“哇,這樣的特效手段,真厲害。”主持人驚訝的說。
馮小崗也有點動容:“要不怎么是6000萬美元的大制作,這一分鐘起碼幾百萬人民幣花下去?”
萬小虎點頭:“可不是嗎,這些畫面都是一幀一幀拼起來的,一秒24幀一分鐘就是1440幀,單純的拼出來一幀不費多少錢,但是它耗時間啊,時間就是金錢。一部電影你做十分鐘二十分鐘的特效鏡頭,這就不得了了。我可以這么說,這6000萬美元的成本,花在拍攝上的1000萬不到,剩下的都燒特效去了。”
“哇,這么多前花在一部中國電影上,感覺特別不可思議。國內好像很少有導演,會去拍特效大片。”
馮小崗說:“一個是沒錢,二個是沒技術,拍特效片比你拍文藝片還講究。我剛才看了一下,小虎的劇組用的都是panavision攝影機,這是昂貴貨,國內沒幾個導演用過,我也只用過一次。技術差距上,就很明顯了。”
“那萬導給我們說說拍特效大片的心得唄?”
萬小虎有些感慨:“我一直很重視電影拍攝的技術,說句不好聽的,內地導演,用過panavision攝影機的一個巴掌數的過來。這個攝影機其實不算什么,在好萊塢很普及,但凡想拍點好的畫面,都用這個,還有索尼的也不錯。沒有用過這些攝像機,大片就不是合格的大片。沒有拍大片你就不知道人類可以創造出什么,這是超越想象力界限的。”
正好大屏幕的畫面中。播放了一段特意準備的片花。
陳昆單挑整個紡織工廠,子彈對撞,換槍換彈夾,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絕對不是人類能做到的事情。
“啊。”底下的不少學生都驚呼出來,畫面太刺激了。
而這也正好映照了萬小虎的話。特效改變了電影,也改變了人類的想象力。
“很多導演都想拍大片證明自己,因此去好萊塢,因為大片可以承載導演無盡的想象空間。不過很遺憾的說,在華人導演中,拍攝技術似乎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很多導演不知道什么是特效,特效是怎么拍出來,他也不會配合特效拍攝鏡頭,這些都會制約華語大片的出現。”
“看得出來萬導對特效特別推崇。馮導您對特效怎么看?”
馮小崗翹著二郎腿:“我跟小虎想的不一樣,我不喜歡特效,因為我不會。我也就用過一次panavision攝影機,你讓我去鼓搗特效大片,這不現實,我的教育經歷中,沒有這一項。當然我也不反對有機會嘗試一下,總歸這都是商業的范疇。”
“兩位導演在這個意見有分歧啊?”
“我們這是老家伙看不上小青年。小青年也瞧不起老家伙。”馮小崗點撥。
萬小虎哈哈大笑:“導演的分歧從來都是最多的,不然也不會出現那么多流派了。演員你也就偶像派和實力派,導演你就多了,什么法國新浪潮、德國表現主義、新寫實主義、超現實主義、意象派電影、實驗電影,不勝枚舉。說實話,我對特效也不是說推崇,只是覺得我們不應該忽視。”
頓了頓。萬小虎又說:“從現在就可以看出來了,特效大片會越來越多,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未來二十年,特效大片會是票房的主力。也許過了三十年。可能觀眾看累了,又回到故事上來,但本質上,技術發展了就不可能倒退回去,你想做出超越以往的電影畫面,特效就是一把打開芝麻大門的鑰匙。不管開門還是關門,你首先要把鑰匙抓在手里。”
特效技術的發展,是一個不可逆的潮流,不管再怎么鄙視特效大片就是騙小孩的玩意,它就是能從全球搜刮票房。
談著談著,就談到電影的商業化上面。
主持人說:“兩位大導演都是商業上的佼佼者,對于電影的商業化,你們本身怎么看?很多人都說電影是藝術,藝術不應該過分的追求商業價值。”
“這是沒道理的,電影它是藝術品也是商品,商品就得考慮這個價值。別人,拍文藝片的喜歡罵我,罵小虎,說我們拉低了中國電影的藝術檔次,他也不想想,你從哪來錢拍文藝片。我不給華誼兄弟拍商業電影,賺錢了,王中軍能投資拍《卡拉是條狗》,拍《可可西里》?沒錢賺你拍個屁啊。”
“馮導還真是執著于商業啊。”對于馮小崗的粗話,主持人訕訕的說,不知道如何接話。
馮小崗卻意猶未盡:“我不執著于商業,我還挺反感拍電影就為了賺錢,商業電影和賺錢你得區分開,商業電影也是講故事,沒那么低賤,但也不能一味就去找票房。華誼兄弟的資本比較復雜,馬云、虞鋒他們都一個一個進場。我的交際圈有很多大老板,他們聊天的時候開玩笑說,中軍,你不應該讓小剛掙太多錢,掙太多錢以后他就產生惰性,不想干活了。他這種話是一個雇主的姿態。我心里就想,去你大爺的,你以為你是誰啊?我拍電影你老老實實投資就行,別裝大尾巴狼,什么電影我心里有數。”
“哈哈。”萬小虎笑起來,底下的很多學生也都笑起來,馮大炮說話還真是一如既往的胡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