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盡星河  一百二十六節 無能怯懦之名

類別: 歷史軍事 | 曲盡星河 | 鼎鼎當當   作者:鼎鼎當當  書名:曲盡星河  更新時間:2014-06-15
 
榜第四,萬分感謝!我一定會再接再厲,掛掉為止!)

狄阿鳥的信還沒送到,陳國已經對上郡發起攻勢。

之前拓跋黑云希望能從上郡突出重圍,派三萬軍隊進攻上郡,和張懷玉接上仗,接著又追加了兩萬。張懷玉與他們作戰,打得還比較順利,但他沒想到,緊跟著,陳國自東涼城跨過王河,在他身后連拔兩座王河邊上的小城。

拓跋黑云的軍隊窮途末路,不顧路遠險阻,希望能從上郡突圍,好像是,他們一在戰場上受挫,就找個好欺負的一樣。

張懷玉傾向于讓他們別認為靖康的地盤兵力薄弱,戰斗力不強,好通過,避免他們追加兵力,一心從此處突圍,希望打疼他們,把他們打退縮。他害怕自己兵力不夠,讓陳國人在上郡站住腳,后方軍隊主力會把上郡當成突破口,再源源不斷地壓上來,緊急向友軍,向朝廷請援,聚集數萬生力軍反擊迎戰。

與試圖在上郡突破的陳軍接了幾仗,他一腦門子怒火。

除了備州陶坎有指望他的地方,給了支五千人的軍隊像樣外,從其它地方撥過來的軍隊都是烏合之眾,一上戰場就被陳軍沖亂,處處拖后腿,本想著一上去把敵人打疼,別從他這兒突圍,才開口通過朝廷向友軍要的援助,結果不來還好,一來,反倒像專門給陳國示弱,引誘他們往上郡來。

如果說像前些年,靖康軍隊普遍缺少實戰也罷,他還不覺得有什么,這幾年朝廷與陳國大戰、小戰不斷,各州各郡輪流上番,分明是友軍搪塞。他一怒之下,奏折寫給皇帝,給他們打官司……

這邊打著仗,那邊他氣不忿,上書和人打著官司。

他在白登山屯兵,一開始帶出來的軍隊是魚鱗軍南衙營兵,因為數量少,需要增加兵員藩鎮白登山,被任命為登州道鎮撫將軍,領登州軍事,以方便用州兵補齊兵員,這幾年隨著不斷失寵和朝廷對州郡的調整,折沖府有折沖將軍上任,州中各郡軍事則由州刺史兼領,手中兵權不斷弱化。

登州州刺史還是當年備州總督朱天水起復再用,當年他和張懷玉一起往東夏送糧起的摩擦,出了事之后就倒臺了,他自然遷怒張懷玉,雙方矛盾難以消除,他又是門閥出身,無論到那兒,一呼百應,一上去就把州郡的軍權給分走。拿兩個不和的人往一起湊,這本是帝王心術,也許正是皇帝故意的,但張懷玉就難過了。不過這幾年張懷玉鎮撫之權搖搖欲墜,身上的污點卻很少,朱天水也找不到借口扳倒他。此次國戰,朱天水同樣是一路副總管,但張懷玉還是登州鎮將,要說支援張懷玉,他理所當然應該占大頭。張懷玉指責別的友軍或許說不多去,指責他卻名正言順,尤其是心里憋著一口惡氣,我是你的鎮扶將軍,我給你要兵你都亂搪塞。

張懷玉所領序列之中已有十萬之眾,雖分拒各城,卻還是要兵,皇帝不在戰場上,也斷不清他們的官司。

何況這也不是打官司的時候。

你張懷玉不是要兵嗎?

那好,朱天水搪塞你,朕來給你。皇帝當機立斷,讓陶坎撥他一萬人,自己從直州撥兩萬人給他。

張懷玉還有什么要說的?等于他開口要兩次兵了。

而且他的用意也沒達到。

他要的是什么?

他是為了第一時間讓拓跋黑云感覺到,你打我,那你還不如從東夏那兒直接突圍呢。

現在,他就把戰斗力不強的烏合之眾去守城,帶著戰斗力強的軍隊揍拓跋黑云上來的軍隊。

然而這邊打起來,背后陳國軍隊又上來了,好在上來的陳國軍隊并不多,不過兩三萬人左右。

他和他的幕僚、參軍們經過分析,陳國被圍住了三十萬,還要兼顧中路戰場,不可能抽調太多的兵力,如果他們真的能抽調更多的兵力,他們就不是打上郡,還要一路城池趟過去,直接打靈武了。他們就覺得拓跋啊巍巍無非想接應拓跋黑云一把,雖不放松警惕,卻也沒有立刻從前方回援,畢竟精銳軍隊不夠用呀,兩線作戰,而且是要與游牧人打野戰。按說這個時候,他應該再一次向朝廷要援,他麾下雖有十余萬,可是分守各個城池呢?精銳軍隊也就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白登山屯兵和部分的備州軍、直州軍,加上仍在路上急行軍的,人數也不過六萬上下。

但他再也張不開口,幾天之內他連要了兩次,接著再讓人援手,怎么說得過去?

好在敵人上來的也不算多,他咬咬牙,心想撐一撐吧,要不然,能怎么辦?

然而與拓跋黑云派上來的軍隊不同,背后上來的陳軍犀利非常,上郡又是從陳國手里奪回來的,不少地方隱藏著陳國的奸細,打完兩個王河邊上的小城,陳軍就打下了第三個小城池,第四個也在告急。

馬上就真到背后了,要兩線作戰,張懷玉不得已,只好抽調出一萬精銳增援。

仗打到這種程度,也許陳國數萬后續軍隊就突然出現在王河之畔,開始渡河,狄阿鳥的信來得還算及時。

上一次狄阿鳥示警,因為路途的關系,來得還不算及時,張懷玉不覺得有什么。而這一次,又是狄阿鳥手書,只掃一遍,張懷玉就明白局勢之可怕。十萬陳軍精銳若突然進攻上郡,拓跋黑云得知消息,再一色蜂擁過來,不但自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也毀了人家東夏的經營,數十萬陳國軍隊奪路出生天,陳國就又活了,放棄的中路,誰說用好他們的幾十萬軍隊,就奪不回來?

他立刻召集眾將,討論應對。

然而軍隊的將領都傾向認為,如果陳國上來那么多精銳軍隊,為何要打上郡,要是真來那么多人,那肯定是要在王河邊上占有立足之地,好北上靈武與東夏大戰,東夏這樣支使我們,那是為了減輕他們自己的壓力。

他從眾將那里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東西,在他們的爭論中沉思一會兒,把自己的幕僚喊上來,當著諸將的面,低沉地說:“替我起草一份奏折,將情況講明,再次向朝廷要援。”

眾將大吃一驚。

一名受他擢拔的將領不知道是為他考慮,還是為自己的軍功考慮,走出來一拱手,大聲喊道:“不可呀。元帥。幾天之內,我們向朝廷請援兩次了,軍隊數量遠超其它幾軍,再請援,朝廷給與不給兩說,元帥與我等,卻被冠上無能怯懦之名,將來計數戰功之時,又該怎么消除影響。”

無論是文是武,齊戳戳拱手,異口同聲道:“請元帥三思。”

張懷玉嘆了一口氣,一揮手:“勿用多言。東夏王是誑過我們,但此一時彼一時,他一力圍困陳國三十萬軍隊,就算是讓我們給他減輕壓力,又有何不可?何況所思所言,皆合情理。”

立刻有人站出來說:“元帥,東夏王只區區一封信,我們就受調動,若陳兵數十萬渡河則罷,若是沒有,天下豈不引為笑談?我們三天兩頭要援,朝廷又作何想?若是朝廷怪罪下來,我等豈不百口莫辯?”

張懷玉壓著怒火說:“那就不辯。此事后果,自有我一人承擔。”

他又說:“為了佐證其實,本將亦會手書一封,上呈健大將軍,陳國是否從中線大肆抽調兵力,他見信即知,一旦他作判斷,自會向圣上說明,礙爾等何?而今東夏圈括陳國三十萬眾,這才是主戰場。”

接著,他扭過頭,請求說:“先生請先代回東夏王書信,向他言謝。”給那幕僚點了點頭,那幕僚迫于無奈,展開一封紙張,執筆其上。他就一字一頓道:“有華陰懷玉一息在,上郡猶如銅墻,堅牢不可破。夏君大可放手作為,不可顧慮我等。若是役畢,殲陳國三十萬眾,滅陳之首功當屬爾夏,君有九錫之大功矣。”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