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甲兵沖進甕城后,一個個被射成人型刺猬,不過普通的箭矢破不了防,對藤甲兵造不成傷害。品書網魏軍將領一看這種情況,馬上下令發射火箭。魏軍的火箭不是蜀軍那樣的火箭彈,只是普通箭矢上綁上浸了油、燃燒著的布條而已,不過這依然可以對藤甲兵造成傷害。
不是說藤甲兵的藤甲都已經做了防火處理嗎?怎么還會怕火呢?原因是魏軍在甕城的地面堆放了很多柴火、油料等易燃物品,火箭一下,甕城中到處燃起了熊熊烈火。藤甲可不是全封閉的防火服,火焰是可以透過藤甲縫隙透進去的,所以,一時間,藤甲兵們發出一陣陣慘叫,登時像熱鍋中的螞蟻一樣慌亂起來。
當年劉厚在荊州活捉東吳七將和幾萬大軍,此事轟動一時,不但被普通百姓津津樂道,成為他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更是各國將領爭先研究的經典戰例。魏軍也許是受了劉厚的啟發,竟也布置了這樣一個陷阱來對付蜀軍。
這一招的確是夠狠,付出和收入比非常懸殊,所以當年劉厚在荊州城沒有甕城的情況下,都要臨時搭建一個類似甕城的環境出來,實施這個計策,而汝南城有現成的甕城,要實施這一策容易得很,曹休那里會錯過這個機會,在手下幕僚提出這個計策后,當即就同意了下來。
這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施己身,劉厚也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本來,魏軍想實行這一計策是不容易成功的,因為蜀軍有熱氣球,可以居高臨下將魏軍的動態偵察得清清楚楚。可是汝南城的魏軍早就防著蜀軍來攻打,早早就已經秘密做好準備。
他們早早就封閉了城門和甕城的區域,不準閑雜人等靠近,這樣做使得汝南“中情局”的人,也無法偵知這些軍管區里面到底怎么回事。至于這樣做會不會給老百姓出行帶來不便,魏國將領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別說現在是在戰爭時期,一切事情以軍事行動為重,就算是在平時,這些軍閥又什么時候將百姓當人看過?
因為前段時間“中情局”和特種兵配合,大鬧許昌城后,令魏國上層意識到自己身邊可能潛伏著很多蜀國細作,從而也開始重視起情報工作和反間諜防泄密工作起來。所以,像這次布設陷阱這種秘密軍事行動,魏軍也開始注意保密。
封鎖了這些區域后,曹休派出親衛隊親自動手,在夜晚偷偷將易燃物品安置在甕城中,并用土黃色的布將它們統統蓋住,用以欺騙蜀軍的高空偵察。
隨著魏軍和蜀軍交戰次數越來越多,魏軍對蜀軍的手段也了解得越來越多,魏軍中的智者當然也會去思考,怎樣才能破解蜀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手段。這個世界有矛就有盾,有出招就有破招,任何一種招數只要一使出來,暴露在人們面前,那么它遲早有被破解的一天。
蜀國的“中情局”被人覺察到他們的存在,并為之做出了防范措施,蜀軍的熱氣球是偵察利器,現在魏軍也針對這一點,做出了欺騙措施,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劉厚雖然對此早有預料,但是也沒想到會在這個時候遭受到這樣的反噬。
腳底下燃起的火焰將藤甲兵們烤得直跳腳,兀突骨見勢不妙,立刻下令撤退。他雖然腦袋缺根筋,當畢竟不是真的傻,相反,他對危險有著野獸般的敏銳直覺,腳下騰起的火焰給了他強烈的危機感,他像一頭發狂的野獸一般大吼一聲“撤退”后,就掉頭往豁口處狂奔。
他完全就是一部人型坦克,沿途不知道撞到了多少部下,這頭人型野獸沖鋒時勇猛無匹,一往無前,逃命時也是氣勢十足,勢不可擋。突遇火襲,加上主將撤退,導致藤甲兵登時大亂,即使他們平時訓練有素,紀律性很好,在這個時候,也不可避免地亂了,再也無法保持陣型和紀律,都爭先恐后地往豁口處擠去。
期間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推到在地,遭到踩踏,幸好藤甲不但可以防刀槍,也是防踩踏的神器,所以倒沒有人是因為被踩踏而致死,但是逃慢了,就很可能被燒死了。
也幸好被炸開的豁口很大,可以一次性容納很多人通過,而且豁口兩側還有很大一段城墻被炸倒塌,這些倒塌的碎石瓦礫不像筆直的城墻那樣高不可攀,土石被沖擊波掀起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時自然而然地堆成三角錐體狀,在兩側各形成一個約四十五度角的斜面。
這樣粗糙不平、混雜著土石的斜面是可以攀爬的,雖然藤甲兵穿著藤甲對攀爬有點不利,但是在生命危險的壓力下,再不利的條件都要克服,再孱弱的體能也要爆發,更何況藤甲兵平時也是訓練有素,又因為是冷兵器部隊,所以特別注重體能訓練,個個都是肌肉男。
危急時候,一些眼看自己無法擠到豁口的人,個個都變身成為攀巖專家,從豁口兩側倒塌的城墻廢墟上攀爬出城。有了第一批這樣的人,很快就有人有樣學樣,這種逃命形式的確大大加大了藤甲兵逃生的速度。
熱氣球很快就將前線的情況傳回劉厚的皇帳,劉厚目呲欲裂,馬上下令關興派出士兵接應藤甲兵,并命令克秋殺部隊立刻瞄準甕城內城墻實施覆蓋性打擊。
克秋殺在城外發射,需要越過外城墻,外城墻會擋住人的視野,但是擋不住火箭彈。因為火箭彈可以從空中越過外城墻,以拋物線的形式飛到內城墻。前提是要預先測好目標的距離,然后克秋殺部隊的炮兵就會根據彈道公式算出炮管的仰角,這樣火箭彈就會沿著預先設定好的拋物線,拋射到目標。
在豁口被炸出來后,就可以從城外一直望到內城,利用這一點,克秋殺部隊很快就完成了測距。當然空中的熱氣球也幫助克秋殺部隊進行測距,兩相印證下,可以使得蜀軍炮兵的測距結果更準確。
簡易測距技術的發展,也是蜀軍各種炮打得準的重要技術保障。當然,克秋殺的準頭一如既往的爛,這次的發射依然只有約一成的炮彈打到內城墻上去,但這已經足夠了,城墻上的魏兵馬上被清空一大片,剩下的也被壓制得不敢抬頭,也就不敢繼續對甕城中的藤甲兵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