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充陷入了一種難以名狀的狀態中,這種狀態類似于一種偏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他只是一味堅持一件事,嘴里反復說的也是同一件事,他的腦袋似乎已經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系,不管其他人說什么話都聽不進去。
董訪看到夏侯充這副癡癡呆呆的樣子,不由得搖了搖頭,也難怪,自己當初剛聽到這套理論的時候,也是過了很長時間才慢慢接受的,對于夏侯充這種性格的人,乍一聽這些話,心靈肯定會受到極大的沖擊,想要他一下子接受這種說法更難,估計需要更多的時間給他慢慢去消化才行。
只是現在時間倉促,哪里有時間給他慢慢消化,慢慢覺悟,該說的他都已經說了,卻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這一下,董訪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他不由得轉頭望向曹洪,向他投去求助的目光。
這位老大人一上來就臭罵了夏侯充一頓,不僅沒有幫上忙,反而還幫了倒忙添了亂,現在自己已經束手無策了,病急亂投醫之下也就看看他還有沒有什么辦法了。
曹洪將董訪和夏侯充的表現看在眼里,他也很著急。起初他見董訪說得頭頭是道,心里也很歡喜,董訪的這番說辭連他也感到很有道理,好像自己背叛曹氏,投降蜀漢不但不是一件令人羞愧的壞事,而是一件值得稱頌的好事。
可是,令他心急的是,無論董訪怎么說,夏侯充就是不肯投降,即使他也覺得,其實夏侯充已經認可了董訪的說辭,可是,夏侯充還是不肯降。
這真是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的犟人,曹洪長期領軍,在軍中也見過不少這樣的犟人,知道這種人的性格特點,知道現在就算說什么也無法改變他的主意了。
可是,現在事態緊急,由不得他們多浪費時間。張苞只給了兩個時辰他們,讓他們在兩個時辰內勸服夏侯充投降,否則,他們就要發動強攻,徹底消滅這五萬魏國援軍。
曹洪非常清楚張苞為什么那么著急,因為魏國的援軍肯定還不止這一路,如果不迅速解決這路援軍,等其他幾路援軍趕過來,對蜀軍形成合圍的態勢,那么即使蜀軍再厲害,在數倍兵力的重重包圍中也要飲恨當場。
其實曹洪不知道的是,張苞這么著急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經過連番大戰,軍中所存的火藥已經不多了。
在彈藥充足的時候,就算被幾倍于己的敵人包圍,張苞也不會有任何擔心,因為只要有足夠的彈藥,魏軍這種冷兵器部隊根本不可能阻擋第一師的腳步,第一師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根本不會有什么問題。
可是,如果在彈盡糧絕的時候陷入敵軍的重圍,那情況就不妙了,這才是張苞想迅速解決這一路魏國援軍的主要原因。只要這路援軍覆滅,就能繼續打魏軍一個時間差,等下一路援軍到來時,蜀軍北路軍面對的還是只有幾萬人的魏軍,那時候就算沒有彈藥,憑借鮮卑騎兵強悍的野戰能力,對付起來也并不困難。
曹洪心急完成這個任務,倒不是因為擔心蜀軍發動攻擊,將這五萬魏軍消滅,別說他現在已經投降蜀漢,就算他還是魏國之臣,他對五萬魏軍也不會有多么重視。
他心急的原因是因為這可以說是他投降蜀漢以來,張苞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之前領路、騙開城門那是他自告奮勇要做的,目的是為了盡快殺到長安去救他的家人),如果這個任務不能好好完成,那就太丟人了,以后也會給皇帝,給上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作為一個剛剛投效的人,當然不想這樣,可是,現在這個本來看起來很簡單的任務,卻遇到了一個預料之外的困難,他們想要說服的對象,竟然油鹽不進,甚至徹底封閉了心靈,不接受外界的信息。
這就好比那些緊咬牙關深度昏迷的病人,湯藥都無法灌進去,如何治病?董訪和曹洪就算口才再了得,想到再多的勸說話語,在這個時候都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夏侯充就如一位絕世劍客,無招勝有招,只是一味靠蠻力砸人,董訪和曹洪自然也就無從破解他的招數。曹洪和董訪大眼瞪小眼瞪了好一會,眼看張苞給的時間到了,還是沒想到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看起來,這種情況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是沒什么好的解決辦法了,好在,曹洪并不是一個文人,他首先是一位生意人,然后,他也是一位武人,一位將軍。
他和夏侯充一樣,是一位長期帶兵打仗的將軍,而且,他帶兵打仗的時間和經驗比夏侯充長得多和多得多了。既然他也是武人和將軍,那么,他的脾氣和夏侯充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這也是為什么他一來到就和夏侯充大吵一場的原因,因為大家都是脾氣火爆之人,兩人并沒有臭味相投,也沒有一拍即合,而是一觸即發,一點就著。
曹洪一開始和夏侯充吵完之后,就一直沒怎么出聲,現在,當談判陷入了困境的時候,曹洪不得不開動他那滿是生意經的腦筋想辦法。可是,從生意的角度他也沒想到什么好辦法來。
漸漸的,他開始不耐煩了,然后是暴躁了起來,他那武人的本性開始顯露。一開始,他還能壓抑住自己的怒氣,可是,現場一片沉默,這種沉默使得氣氛特別壓抑,曹洪的怒氣也越發難以壓制,到了最后,他終于爆發了。
他“鏘”的一聲拔出掛在腰間的寶劍,順勢就架在夏侯充的脖子上,嘴里罵道:“兔崽子,冥頑不靈,連你叔父的話也不聽,今天老夫就代你父親好好教訓教訓你。”
曹洪雖然不受曹丕待見,但他好歹是曹氏宗室人員,封有侯爵,在魏國還是有一定地位的。曹家和夏侯家的關系匪淺,所以,曹洪和夏侯充原本是認識的,兩家也有來往,所以,夏侯充的親兵也認識曹洪,知道他是個重要的人物。
于是,曹洪進入大帳見夏侯充時,他的親兵竟然沒有將他的佩劍除去,他們不相信這位將軍的叔父會對將軍不利。親兵的一時疏忽給了曹洪可乘之機。
本書來自品&書#網/book/html/13/1395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