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諸葛亮和劉備在談劉厚的事情,諸葛亮正說到太子的志向。
只聽諸葛亮道:“陛下,亮觀太子之志,并不在此,太子是有大志向之人,區區益州恐怕他還看不上眼。亮也很期待,太子殿下到底能走到那一步,希望亮不要太短命,能看到那一天。”
“呵呵,丞相真是高看小阿斗了,他一個黃口小兒,能有多大志向,能一統中原,重振我大漢聲威就足慰平生了。”還劉備說出一統中原這樣的話,顯然潛意識里對劉厚也是很有信心。
“亮以為,許靖至少有一點沒有說錯,太子已經初露俾睨天下之雄姿也,魏吳兩國我看在太子眼里也不算什么。他或者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也不一定。”
“丞相的意思是?”劉備問。
“亮也不知道,只是有種感覺,太子志向之大非比平常,魏吳兩國并沒有被他放在眼里,他必定有更大的志向。”
“哼,好高騖遠。”劉備雖然這樣說,但是聽語氣怎么都不像是在批評人,反而有點寵溺的感覺。
“呵呵……”寢宮傳來諸葛亮爽朗的笑容。
“丞相,你看看這東西是不是和這次事件有關。”又聊了一會后,劉備叫太監取過來一封奏章,示意他遞給諸葛亮。
諸葛亮皺了皺眉頭,接過奏章看了起來。這份東西以其說是奏章,不如說是一封信。信是在天牢中的劉封寫給劉備的,劉封在信里態度很誠懇地懺悔了自己的錯誤,聲淚俱下地乞求劉備原諒他。并言稱愿意粉身碎骨再為義父征伐天下。
“這封信是今天早上天牢的人轉送過來的,哼哼,他被關了那么多年,從來沒有這樣說過話,現在突然就寫一封這樣的信給我,真是奇怪得很啊。”劉備看諸葛亮看完信,惆悵地說道。
“想知道為什么,鎖拿獄卒審問就是了。”諸葛亮淡淡的道。
“你是說?有人讓他這么做?”劉備吃驚得道。
“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
“可這是為什么?”劉備很疑惑。
“具體什么原因我暫時還沒想明白,不過,這件事絕不簡單。”諸葛亮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劉備立刻下令緝拿典獄長和一干獄卒到來審問。皇上金口玉言,下面的人辦事效率比火箭還快,沒多久,典獄長和獄卒都被拘來。
經過審問,果然得知昨晚有一個黑衣神秘人進入大牢見了劉封,至于神秘人是什么身份,典獄長和獄卒都不知道,只因為這個神秘人使了大量金錢,
將整個天牢上下都打點到,所以他們放了這個神秘人進去見劉封,并且幫他將劉封的信帶出來。
劉備大怒,天牢重地,竟然是個由得人自出自入的地方,使點銀子,這些人什么事都能做,都敢做,今天敢放人進去見劉封,明天是不是就敢悄悄將人弄出去了?
不管這些人的求饒,劉備下令將他們推出午門,全部咔嚓掉。
殺了這些人后,劉備心情才平復了一點,轉頭問諸葛亮道:“丞相,你看這件事……”
“此事絕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要說大公子想出來這很正常,但是為什么要彈劾太子呢?這兩件事同時發生,也許只是巧合,但是,也許是有關聯的。如果是有關聯的,那又是為了什么呢?”諸葛亮眉頭越縮越緊。
“阿斗的為人,朕也很清楚,要說他會得罪什么人,朕是不會相信的。許靖更是個貪生怕死之人,無緣無故敢彈劾太子,誰給他這個膽子?”
“也許,太子的確是會得罪人的。”諸葛亮有點失神地道。
“什么?怎么會?”劉備很驚訝諸葛亮會這么說。
“喔,我不是說太子殿下得罪了什么人,而是太子這個身份自古以來就是個處于風口浪尖的角色,歷朝歷代,身為太子都不會過的很舒服。”諸葛亮從失神中醒悟過來,解釋道。
“喔?丞相的意思是……儲位?”劉備不敢肯定地問道。
“對,太子殿下溫仁恭儉,對人友善,從未聽說他有過仗勢欺人、飛揚跋扈之舉,要說太子殿下有什么會得罪人的地方,唯一就是儲位了。自古以來,因覬覦諸位乃至皇位而瘋狂的人比比皆是。”
“你是說封兒覬覦阿斗的儲位?想將阿斗整倒,自己取而代之?”劉備吃驚地問道。
“也許是,也許不是,但亮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大公子是假子,而陛下一共有三位親生皇子,按理說怎么都輪不到他。再說,關張兩位將軍也絕對不會支持他。前幾年,陛下不是還征詢過兩位將軍的意見嗎?兩位將軍都反對他而支持太子。
所以亮覺得,這件事是不是因為儲位之爭尚且難以定論。但兩件事一前一后發生,很有可能有關聯,但是這個關聯到底是什么呢,現在尚且不得而知。希望只是巧合吧。”
“也許是巧合吧,唉,封兒跟了朕多年,立下赫赫戰功,雖然當初他不肯救援我二弟,但是,后來孟達修書勸他投降,他扯爛勸降書,斬掉使者,看來對朕還是忠心耿耿的。
現在也關了他那么多年了,他犯的錯也得到足夠的懲罰了,朕想放
他出來,不知道丞相意下如何?”
“陛下,此乃陛下家事也,陛下自己做主就好,亮實在不方便發表意見。”劉備雖然事事征詢諸葛亮意見,但是諸葛亮也不能不知好歹,這種涉及劉備家事的事情,他也不好說什么。
“只是如果此事和彈劾太子有關,那是不是……”劉厚又有點猶豫了,畢竟劉禪是他親生兒子,劉封只是義子,親疏有別可見一斑。
“如果這兩件事有關聯,那就更要放他出來了。”諸葛亮道。
“丞相的意思是……”
“此乃放虎歸山之計也……”
劉備畢竟大病未愈,精神還很差,諸葛亮和劉備聊了很久,直到劉備快要支撐不住,諸葛亮不敢妨礙他休息,匆匆告辭出宮,一大堆政務還等著他去鞠躬盡瘁呢。
后宮,溫室殿中,吳貴妃正在和許靖說話。劉備的皇后是阿斗的生母甘皇后,她也是正宮娘娘,住在椒房殿,也叫東宮;皇后以下的妃嬪就是貴妃了。吳貴妃名為吳莧,乃車騎將軍吳懿之妹,住在溫室殿中,也即是西宮娘娘。她是劉備入蜀后才娶的寡婦。
她生有劉永,劉理兩子,其中劉永8歲,被封為魯王,劉理才5歲,被封為梁王。
“這次辛苦太傅了。”吳貴妃道。
“此乃臣下之本分也,何來辛苦一說。”許靖拱手道。
“只是,如此一來,陛下不知道會不會懷疑到永兒頭上。”吳貴妃擔憂地道。
“無妨,這次我將大公子推出來,陛下可能以為是大公子搞的鬼。”許靖道。
“希望如此吧,唉!永兒、理兒都還太小,還不能為陛下分憂啊。以后還希望太傅多擔待著。”她實際上的意思是,自己兩個兒子現在還太小了,無法出來做事,也就無法出來和太子爭鋒。
“娘娘無需太擔心。太子鋒芒太盛,他卻不知道剛則易折的道理,一旦等這個鋒芒折掉,兩位皇子的位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許靖說話還是有點隱晦的,起碼沒敢明說干掉太子的話來,只是用“鋒芒折掉”來代替。
“嗯,以后兩位皇兒的事情就有勞太傅多操心了。”吳貴妃道。
“老臣醒得,只是,最近我們要盡量少接觸了,以免引起陛下疑心。老臣也打算最近不來給兩位皇子上課了,雖說有大公子在前面擋著,但是適當的避嫌還是需要的。”
“好,太傅也需多保重,這次可能惡了陛下,哀家深怕陛下會降罪于你。太傅也需盡早做好防范才是。”
“無妨,陛下是個念舊的人,臣是從龍
舊臣,有擁立之功,陛下不會為了這點小事而降罪于我的。”
“如此最好,哀家也可以放心不少了。多謝太傅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指點兩位皇兒了。”
原來,這個許靖還是劉永、劉理兩位皇子的老師,經常入宮給兩位皇子講課,所以才能借著這個名頭輕易地和吳貴妃接觸。劉厚和他這個太傅幾乎沒有交集,但是他的兩個同父異母弟弟和許靖很親近。
親疏有別,許靖會支持誰上位不言而喻。他許靖已經做到三公之一的太傅了,可謂位極人臣了,能和他比肩的只有諸葛亮而已。
說真的,他能做到太傅這個位置,完全靠“擁立之功”而已,也就是一次次推劉備上位。劉備自封漢中王也好,稱帝也好,背后都有他的推手作用。
要說到才能,他還真不怎么地,和諸葛亮、龐統等人真不是一個級別的,要真說有什么才能也許就是內斗了。很明顯他是個內斗內行,外斗外行的人。
可是,他再內行,在諸葛亮這種多智近妖的大能面前能討得了好嗎?
這次事件,他之所以肯出來鋌而走險,是從上兩次擁立中得到天大的好處。而他自己也知道,如果沒有什么意外,他的官位也就到此為止了。再往上走幾乎不可能。
如果要說還有什么機會再進一步,那無疑只有再下一次的擁立之功了。新君的擁立,只能是下一任皇帝了,擁立下一任皇帝上位,不但對自己有好處,還會給許家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帶來無窮的好處。
這樣的情況之下,他不上躥下跳策劃新的擁立行動才怪呢。只是在擁立的人選方面,他無奈地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最好的人選。太之是他見過最出息的人,可是太子偏偏不和他親厚。
要在擁立中為自己,為家族爭取到最大的好處,那必然要擁立一個和自己親厚的小皇帝才行。而且,如果能擁立一個本來不可能的人選上位,那得到的好處將大到無法估量。所以許靖不得不拋棄最出息的皇子阿斗,轉為支持二皇子劉永。
許靖和吳貴妃匆匆聊了幾句就告辭出宮了。可是,無論是他還是吳貴妃都沒有想到,他們的會面全部落在了一個小宦官眼里。這個小宦官叫黃皓。
小宦官黃皓轉過幾處回廊,到達了甘泉宮,這里是劉備的寢宮。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