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您能行嗎?您可是娘娘。”宮女聽著姜子音斷斷續續有氣無力的話,擔心的道。
姜子音閉住眼,點了點頭,緩了口氣睜開眼道,“住在這里就算不得什么娘娘了,盡量少驚動旁人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況現在大家都在關心著皇上,不要添亂了。”
皇上的事是宮女從外面帶回來的,不知道情形究竟怎么樣,畢竟她曾是他的皇后,心里也很擔心。
“那要是軒王問起來……”宮女也很為難。
“如果沒有在意我,你們就什么都不用說,如果軒王問了就說是我的意思,你們是跟著我留在冷宮的人,自然要就近聽命,否則,我隨便說你們個不是,你們豈不照樣不好過?”姜子音半軟半硬的道。
“是。”兩個宮女不再說什么。
整夜干守著姜子音,天剛亮,其中一個宮女就出門找人了。
姜子音繼續等著。
她怎能不想找太醫來給她救治,可是她不敢,她真正怕的是深諳武功的西門靖軒發現她胳膊真正斷掉的原因,到時候她無法解釋的清,只要能拖一陣子,傷勢養一養,痕跡就會淡化,只要淡化掉是被人折斷的痕跡,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娘娘,這位公公擅長接骨,別的公公摔傷扭傷都找他。”
很快,宮女帶來一個老太監。
“參見娘娘。”老太監給姜子音施禮道,“老奴這雙做粗活的手給娘娘診治,玷污娘娘了。”
“是我找你來幫忙,豈能說玷污?如果我在意這些,也就不讓人去你們當中找人了。”姜子音經過一夜的休息,斷掉的胳膊已經疼過去麻木了,所以精神反而看起來好了一些。
“公公,快幫娘娘治吧。”宮女催促道。
不消片刻,老太監就幫姜子音把斷骨用一根木棍撐住,捆綁好,“奴才手中沒有藥,娘娘若要硬扛的話,恢復的要慢,天也漸寒,娘娘需要格外小心。”
“我知道,住在冷宮就是受苦的事兒。”姜子音道。
不管怎樣,都好過驚動西門靖軒。
驚動了西門靖軒,就會令西門寅警惕,他也就會把西門徹盯的更緊。
兒子是她最在乎的,她不明白當年的如太妃怎能就那么狠心的不管她的兒子,反正,她是無論如何也放不下的。
“奴才先退下了。”老太監見沒自己的什么事,告辭道。
“有勞公公了,請公公不要跟人說起我的事。”姜子音囑咐道。
“是,老奴遵旨。”老太監畢恭畢敬的躬身。
來冷宮之前,那個宮女也只說是她的一個姐妹出了點意外,來到冷宮之后他才知道需要救治的是姜妃。
之后,老太監就彎腰退了出去。
“師父!”
老太監剛離開冷宮,就碰到了小桂子。
“師父,您的泔水車,還有御花園我都找過了,不見您的人影,這大清早的是去哪兒了?”小桂子問。
“你急著找我做什么?錦陽宮里不用看著了么?”老太監一邊向前走一邊問道。
“錦陽宮現在都是軒王的人,我在不在根本無所謂,以前還用我跟皇上傳話,現在又不需要,再說皇上躺在榻上一動不動,也不需要我做什么。”小桂子道。
“聽你的口氣,不滿了?”老太監問。
“我一個奴才,敢有什么不滿。”小桂子當然不敢承認自己的心情,“我找您,也就是問問您,之前您教我伺候好皇上,可是現在皇上躺在那里不需要我伺候了,可怎么辦?”
“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實也是一批新上位的奴才。你是怕自己失去在奴才們中的地位吧。”老太監對小桂子的心思自然明了。
“師父說的是,孩兒沒有師父那般的隱忍,還請師父指點一二。”小桂子道。
“皇上倒下,現在是軒王的天下,我能教你伺候好皇上,可未必能教你走近軒王。軒王跟皇上是兩種不同的人。”老太監邊走邊道。
“這個,孩兒自然明白,軒王要比皇上難應付的多,但是這也難不倒師父的是不是?”小桂子多年來從老太監身上嘗到甜頭,已經習慣了找他拿主意,半帶恭維半帶詢問的道。
“你這個小毛孩,如今也知道拐彎抹角詢問雜家了。”老太監笑笑,大步向前走,眨眼便把小桂子甩在身后。
“師父……”小桂子一邊低聲叫著,一邊追上來。
“做人,要學會接受沉寂,這個時候,你就安安穩穩的呆著吧。”老太監說著加快腳步向前走,“不要跟來……”
小桂子登時停步,老太監說不讓跟他便不敢再跟。
西門痕從無情那里得知了無憂從宮中帶出的消息。
皇上的情況越來越蹊蹺。
不過這樣也好,在情形突然混亂的時候,西門寅是不會急著利用冷慕然去做事了。
他可以多一些時間去考慮怎么把冷慕然從西門寅跟前弄走。
西門痕是在宮外的時候聽說了冷宮失火的消息的。
火是午時,太陽升的最高的時候燃起的,他是半個時辰后收到的消息,便匆匆趕回了宮中。
冷宮的火勢已小,太監宮廷護衛都還在繼續緊張的運水撲火,留下的痕跡可以看出這場火燒的是多么的旺盛。
“冷宮里的人呢?”西門痕抓住一個提水的太監問。
“哎呦,二皇子,哪兒還有什么人啊,這火不要蔓延到旁邊的宮苑就不錯了。”太監說著,顧不得理會西門痕,提著水匆匆的向冷宮奔去。
這是這段時間以來的第三場大火,西門痕記得清清楚楚。
第一場是逍遙侯府的覆滅,第二場是林馨兒跟西門靖軒的一場決裂,這第三場又意味著什么?
西門靖軒在另一邊指揮人滅火,沉著的臉,緊繃的唇,可見軒王此時的心神也很蒼白。
此時秋風正爽,有助于火勢的燃燒,冷宮里的布置又很陳舊,眨眼便都燒個一個二凈,連同冷宮里住著的三個人……
西門痕沒有湊過去,而是掉頭向翠竹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