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簡單而拙劣的手段,在華夏古國和北方大帝國卻久盛不衰,即便那個北方大帝國已經殘破不堪,還是有大量人堅信那些話那些故事都是真的。×雜∮志∮蟲×
民眾之所以相信那些明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因為他們的知識儲備無法形成有效的判斷力,最主要的原因是所處的社會本身有太多問題,遠遠達不到公平公正的基本標準,從而心生怨恨。這些人,最容易被利用。
方運相信,在基礎教育低下的妖界,一旦遭遇前所未有的意識形態攻擊,那么產生的影響將不可估量。
方運已經決定,回到圣元大陸后,便與西圣詳談,暗中在妖界培植勢力,利用后世先進的手段,在意識形態上碾壓妖界,并扇動蠻族與妖族對立,挑撥下層與中高層的階層矛盾。
同時,方運會進言眾圣,禁止某些相似的思想在人族內部傳播。
看著一心傳播儒家的狼淵王與鼠汰王,方運心中生出警惕,為了避免景國或人族將來遭受相似的攻擊導致族群割裂,回到景國后,必須要解決這個大隱患。
當年那個北方大帝國的割裂,便實行了愚昧的族群政策,以致于后來那個克格勃出身的國家元首不止一次抨擊那個政策的創始者。
方運確定了回到景國后開始要布局的事情之一。
“人同族!”
方運臉上浮現復雜的神色,在未成大儒之前,自己的計劃是避開朝廷,走最簡單輕松的封圣之路。
但是,在晉升大儒后,尤其在獲得枯朽之力越發接近圣道后,方運對一切都有了新的理解,尤其對圣道,對景國,對儒家,對人族。
只能選擇最艱難的那條路!
任何取巧的圣道之路,是可以成就自己,但必然失去挽救人族的機會。
在自我與人族之間,方運選擇了后者。
這是儒家弟子的唯一選擇。
“繼續走!”
《大學新注》《中庸新注》和《孟子新注》實際都不算寫完,因為方運都沒有點完最后的標點符號,也沒有正式輯錄成書。這是為了方便修改,也為了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異象。
在路上,方運不再教授兩妖王四書的內容,而是開始講授兩妖王五經,即《詩》《書》《禮》《易》和《春秋》。
因為并非是新注,基本是取各家之長,相當于集注,所以方運信口拈來,一路不停教授,只有在蚊蠅機關發現可以打劫的目標的時候,方運才停下。
一邊聽圣人書,一邊時刻準備打劫;一邊身為妖蠻,一邊卻要當儒家弟子對付妖蠻,兩頭大妖王感覺頭腦好像裂開,過了數日才習慣。
方運講完五經后,便開始講述人族歷史。
在講完人族歷史后,鼠汰王疑惑地問:“學生有一事不明。”
“講。”方運道。
“半圣班固曾提出‘百家出自王官’,即百家的源頭其實是周朝的官職或官員機構。王官說認為,儒家出自司徒之官,而后世則認定儒家出自樂師,而史家出于史官。在周朝時期,樂師本身是官位,但也泛指樂師類的官位,包括大司樂、大胥、小胥、典同、鐘師等等。《周禮》明確指出,樂師最主要的職責有三,分別是舞樂、祭祀和學政,所以孔子常把禮與樂連起來稱為禮樂。所以,對于儒家出自樂師一脈,您沒有異議吧?”
“儒家是與樂師一脈有關系,但并非完全源自樂師。你繼續。”方運道。
“周朝除了樂師類官職,還有史官。當然,這個史官和史家官員不同,史官的職責是記錄和掌管文書,比如御史、內史、長史、刺史等等,而太史令才是記錄歷史的官職,其余史官都與文書或典籍有關。關于史官的說法,學生說的可對?”
“并無繆誤。”方運道。
鼠汰王道:“學生曾在妖界看到一些逆種讀書人所撰文書,認定孔子傳六藝即‘禮、樂、射、御、數、書’為假,也就是俗稱的小六藝。因為儒家出自樂師一脈,只能傳‘禮’與‘樂’。射御暫且不談,而《漢書》記載,周朝的‘書’即書寫書法文字,如字書《博學》等相關書籍是由史官撰寫并用以考試;而教授‘數’的地方是小學,由太史負責,樂師負責的地方是‘大學’,與小學完全不同。所以那些逆種讀書人認為,孔子僅僅教禮與樂,說孔子教六藝是儒家弟子自吹自擂。”
“繼續。”方運知道鼠汰王還有別的話要說。
“除此之外,逆種也認為孔子傳‘大六藝’也是假。大六藝包括《禮經》《樂經》《詩經》《尚書》《周易》《春秋》這六套書籍。史書明確記載,樂師一脈是負責祭祀,但占卜由史官來掌管,所謂《周易》明顯是史官所作并傳承。至于《春秋》《尚書》和《禮經》,都有樂師參與,如樂官行禮事而史官負責記錄,樂師誦《尚書》和《春秋》而史官傳其書并記其事,因為圣元大陸古代是口誦史學,由史官簡單書寫歷史的梗概,而樂師則負責傳誦具體內容。《春秋》原書文字簡潔,而《左氏春秋傳》就變得很詳細,所以《春秋》原本應該是史官所作,孔子并未參與,其后左丘明為《春秋》作注形成《左傳》。根本不存在什么孔圣筆削《春秋》之事,樂師焉能代替史官?”
“那么,我們可以看出來,史官與樂師是有明確的分工,所以,《禮經》《樂經》和《詩經》可能是屬于儒家傳承,但《周易》、《尚書》和《春秋》,理當是史官傳承。同理,小六藝中,孔子和儒家應該只教授‘禮儀’和‘舞樂’,絕不會教授算數與文字。”
狼淵王知道鼠汰王看的書比自己多,但沒想到比自己多這么多,聽得目瞪口呆。
隨后,狼淵王偷偷看著方運,想知道方運如何解答,萬一方運也認同這些說法,恐怕會成為逆種。
方運卻淡然一笑,道:“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除了樂師不參與小學管理為謬誤之外,其余每一個舉例都證據確鑿,但論證的過程不全面,所以導致最后的論點錯誤。”
“請先生指教。”鼠汰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