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  017、天子家事(上)

類別: 玄幻 | 遠古神話 | 太上章 | 徐公子勝治   作者:徐公子勝治  書名:太上章  更新時間:2016-03-22
 
傳說中軒轅天帝有子二十五,其中有十四人得其十二姓。上古之事難以細究,但可由此推斷,在直屬軒轅的部落聯盟中,至少有十二個大的分支部族,再往下的小分支部族則更多;而得軒轅之姓,便意味著成為了其中一支或幾支部族的首領。

至于其他十一個“未得姓”的兒子,可能是不成器、不具備統御一支部族的才能,或者在爭斗中失敗,更可能是因各種原因夭折。軒轅諸子中,最出色的有兩人,年長者名玄囂、年幼者名昌益,他們都有可能獲得中華之地所屬各部的共推、受禪天子位。

玄囂與昌益兩人,無論是在軒轅部落聯盟的內部,還是在歸附中華之地的各國中,所擁有的名望、得到的派系勢力支持、本人所屬的部族的實力,都是旗鼓相當,因此很難選擇,若處置不慎,甚至可能引起中華之地各部的大分裂。

可是軒轅天帝又必須選擇一人,他最終禪位給玄囂,也就是后來的金天氏少昊帝。傳位給玄囂的同時,軒轅將昌益流放到遠方。

箬水是一條河流,以音相傳,又稱若水,這當然是地名,而非山水城中水婆婆的人名。兩岸山勢綿延,其中分布著很多美麗的谷地,風景如畫,為世外安居之所。箬水岸邊多山多竹,河流穿山間竹林而過,風吹竹葉鋪滿清澈的水面,宛如覆箬,在如今的宜郎城境內流入東海。

昌益帶著隨從,被流放到巴原,就住在箬水岸邊的一片清幽谷地中,生活很是閑適,遠居世外當然也與世無爭。

軒轅天帝為何將兒子昌益流放到巴原?他沒有解釋,后人猜測可能是昌益與玄囂爭位失敗而獲罪,也有高人認為軒轅天帝另有深意。

巴原四面皆是險峻蠻荒,與中華之地有天塹阻隔,而宜郎城所在的樊室國一帶,更是被大大小小交錯縱橫的山脈分割成很多塊小平原,直至如今,與外界的交通與交流都十分不便,在昌益生活的年代更是如此。

昌益被流放到巴原,還生活在箬水岸邊一片僻靜的谷地中,中華之地的各部勢力是不可能再找到他了,他也不可能再影響到中華之地形勢。這對昌益既是一種隔離,也是一種保護,更是消除了帝位傳承中最大的隱患。

昌益在巴原化名乾流,后世也有人稱他為乾荒或韓流,他娶了當地淖部的一位姑娘,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顓頊。雖生活閑適無憂,但遠離中華之地心中總感郁郁,照說昌益就隱居于此,不再可能與中華之地發生關系了,可是后來又有人找到了他。

能直接找到昌益者,當然只有少昊了。少昊后來成仙為天帝,但不知昌益的修為如何,有可能他并無修為在身,也有可能并未突破大成;而少昊找到昌益時,昌益已即將辭世。臨終之前,昌益將幼子顓頊托付給少冇昊。

少昊將顓頊帶回中華之地,不僅撫養他長大,而且親自教導與指點他,若從修士的角度,顓頊也算是少昊的傳人,所以后世又有“少昊孺幼帝顓頊”的傳說。后來少昊傳天子位于顓頊,顓頊成為中華之地第三代黃帝,就是后來的高陽天帝。

少昊為何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卻特意跑到巴原來接走了昌益的幼子,親自將他撫養長大并培養成才,然后傳天子大位于他?少昊本人沒有任何解釋,其他人也只能猜測。

有人猜測,可能是因為昌益無辜受流放,做為兄長的少昊帝玄囂對他心懷愧疚。也有人猜測,其實心懷愧疚者是軒轅帝,為了順利傳位而將另一個兒子流放遠方,可能在登天仙去之前給少昊留下了遺命。具體是怎么回事,只有當事人才能知曉。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少昊傳位顓頊,盡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政權交接的順利以及天下各部的穩定。昌益雖被遠放,忠于他的各部勢力還在,而少昊撫養顓頊長大并將他推上天子位,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擁護。

少昊傳位顓頊,由此也留下了一個約定俗成、誰也不好明言的傳統,那就是中華天子由黃帝本部兩個最大的派系勢力的嫡系后人輪流擔任。高陽帝顓頊,后來登天而去并開辟了帝鄉神土,他也沒有將天子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在人間禪位于高辛氏帝俊。

帝俊據說是少昊的孫子,是不是親孫子說不清,但確實出身于少昊部族這一支。等到高辛氏帝俊晚年,按照默認的規則,本應輪到高陽氏顓頊后人的登位,當時應受禪為天子的就是倉頡。

但倉頡無心帝位,執掌人皇印僅僅只有幾個月,甚至沒有舉行正式的登位大典,便遜位而去。而恰恰就因為倉頡這幾個月的天子身冇份,使代表少昊這一支的高辛氏帝俊后人又找到了借口,這個過程中明里暗里又發生了哪些爭斗,侯岡亦不清楚。

總之倉頡放棄天子寶座后,天子權柄又落到帝俊諸子手中,原本應繼承天子位的是帝俊之子摯,后世又稱其為帝摯。可是帝摯的天子生涯與倉頡一樣短暫,以致于許多年后,人們已經忘記了還有這個人曾為中華天子。

有人說帝摯只當了幾個月的天子,也有人說是幾年,還有人說帝摯聽說自己要繼位,便主動出走。無人清楚真相如何,總之最后是帝摯的弟弟放勛成了中華天子。

帝摯曾經是掌管百官的司空,若以巴國的官制參照,略相當于輔正大人。而放勛從十五歲時就是兄長帝摯的助手,后來卻取帝摯而代之,便是如今的中華天子帝堯。帝堯放勛成為天子時年僅二十歲,如今已有九十二歲,在位七十余年了。

就因為帝堯在位長久,絕大多數普通民眾幾乎已不知曉倉頡與帝摯,感覺就好像是帝俊直接將天子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帝堯。但帝俊畢竟不是真的直接傳位其子,中間還拐了個彎。

在人們的印象中,帝堯是軒轅、少昊、高陽、高辛之后的第五位黃帝,但若算上倉頡與帝摯,他是黃帝世系的第七位天子。

到了如今帝堯該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因有前事之鑒,帝堯諸子恐怕也會動心思。帝堯在位這么多年,當然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國中的才俊,又怎會不栽培自己的兒子。丹朱或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但不代表其他的帝子就沒想法。

而是另一方面,代表黃帝本部另一大派系的勢力,當然也會認為天子位該輪到昌益這一支的后人了。對諸帝子而言,如今爭奪帝位最強大的對手,則是崇伯鯀。鯀是“顓頊之子”,所謂顓頊之子不一定就指顓頊的兒子,意思也可以是顓頊的子孫。

高陽帝顓頊在位時,為后世天子開創了一個先例,就是在天下選妃。傳說高陽帝顓頊出巡,每到一個重要的部族,便娶一名女子,最終擁有一個龐大的后宮。

這好像是顓頊的治國之術,歸附天子的各國各部,包括原先炎帝所屬的各重要部落,只要勢力足夠強、影響足夠大,他從中都納一名女子為妃。

這不僅是以聯姻關系保持天下穩定,這些妃子如果生了兒子,顓頊將之培養成人后也會被派回去,扶植為這些部族或屬國的首領,從而冇使他們漸漸融合。

據說鯀就是這樣的出身,他是顓頊娶了某位炎帝舊部的女子所留下的后人,繼承了一個部族,有其封地,而這個部族也是融合了炎黃兩支后人而形成。“伯”不僅是家中長子的意思,也是對受天子冊封的各部首領尊稱,鯀素有名望,被尊稱為崇伯鯀。

在侯岡少年時、被倉頡帶到巴原之前,就聽說過崇伯鯀的大名。當時就有不少人說,崇伯鯀可繼承天子大位。可如今又有很多年過去了,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國中又涌現出以丹朱為代表的很多勢力,爭奪帝位者當然將崇伯鯀視為強有力的對手。

軒轅天帝當年征服與融合的各部族很多,也融合了很多稱號和圖騰,比如他曾定都有熊城,以熊為部族聯盟的圖騰之一,號稱有熊氏,后來開創了黃帝世系。而崇伯鯀則以黃熊為號,受天子冊封亦稱黃熊氏,由此可知其志。

除了丹朱之外、崇伯鯀之外,國中當然還有別的派系勢力所支持未來天子人選。總之在如今的形勢下,情況很復雜,而天子位的傳承歷來如此,很多附屬于中華之國的勢力則處于觀望中。

這些就是少務分別從侯岡與盧張那里所了解到的情況。那么帝子丹朱所求,就很明顯了,搶先冊封巴君、并送來這么貴重的禮物,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巴國站在他這一邊,成為他登上天子位的助力。假如丹朱將來真能成為中華天子,少務當然也能獲得豐冇厚的回報。

這些話,聰明人之間是不必直接說出來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