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到了金仙境界,方可以化身無數,輪回諸天萬界,經歷人間百態去印證各種經歷和修行方式。復制網址訪問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
同時金仙還能開辟道場,自成一片獨立于外界宇宙的洞天。只有這樣,才能避開天地間某些大能的耳目,不被人隨意窺探。
要知道那些最厲害的人物,只要你心里想到了他,他就能能夠用所觸動。
正所謂人心生一念,天地皆悉知。
這并非是空穴來風的一句話。
當然若是有大能幫你遮蔽天機,也可以讓你避開其他大能的窺探,更或者說有人本身就是某些厲害的人物轉世,能夠在命運長河、過去未來之中,抹掉自己的痕跡。
出塵子敢毫無顧忌的在這里說胡扯,自然是因為人間道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這里相當于一個囚籠,一旦出去了,任憑你什么厲害的人物,要想回來都很困難,除非甘愿重頭來過,轉世人間道這個地方。
李志常既然算到明天楊二郎會把青鳳的家人送回來,自然就不再節外生枝。
廳堂之中,李志常手里拿著一頁經書,通體為淡金色,更像是一張薄薄的金箔,上面刻著一些密密麻麻的符文,十分清晰。
青青悠悠地道:“這便是那大圣國師王菩薩遺留之物?”
她此刻不是那身素白衣裳,而是一襲青色道袍,做修道的女冠打扮,別有一番出塵的意味。
李志常瞧她打扮,似笑非笑道:“我之前見你一身素白還以為你是要守孝呢。”
青青有些好氣又好笑道:“我是道家,又不是儒家,但心意真實,又何須管得什么形式。”
李志常微微一笑,不在反駁,而是順手將手上的那太乙真訣丟給青青,輕聲說道:“你也是道門大派出身,對功法的認識自然差不了。你可知道這太乙真訣的來歷?”
青青接過太乙真訣,微微有些驚訝,輕輕理了理鬢角,正色道:“這個太乙真訣如果我沒有看錯,極有可能跟上古青帝有關。”
李志常微微皺眉,沉聲道:“青帝我倒是知道,上古五帝之一。不過五帝究竟是哪五個人,還是一種稱號。即使窮究典籍也說不清楚。”
青青指了指這經文上最右下角的地方,有一個圖案,圖案大概是一棵青色神樹,上面有枝葉、花卉、果實、飛禽、走獸、懸龍、神鈴等,她緩緩道:“上古之事的確太過渺茫,不可考察,我記得以前看過一片記載,在天山某一處石窟中有諸神時代殘留的古老壁文,上面記載:上古有五帝。以天帝最為青貴,占據中央天界,掌管一件威力奇大的法寶,叫做天界之門,為上古神器之首,東皇鐘乃十大神器力量之首,足以毀天滅地、吞噬諸天。后來同為五帝的青帝。培育了一棵神樹,叫做建木,即使是凡人也可以通過建木一步登天,進入天界,長生不老。
所以建木,又被稱之為登天之徑。
當時天帝掌握天界之門。無論是誰要進入天界,都得經過天界之門,青帝培育的這棵建木卻可以繞開天界之門,到達天界,活生生開辟了一條通天之徑,雖然建木只能勾連天地,不及天界之門可以溝通諸天萬界、過去未來。但也是極為厲害的神物。”
李志常這才明白青青所言這太乙真訣為何跟青帝有關,因為上面這棵樹木,或許便是建木。
青青繼續說道:“建木不但作為神物,還存有青帝修行的功法,據傳誰要是得到它,修煉下去將會是下一個青帝,重新培育出一棵建木,將自如的往來人間天庭。”
李志常道:“你是說這上面的那棵樹便是建木建木還是青帝培育的?‘
建木李志常也知道,即使在現代社會依舊有建木的記載,可謂天地間最神秘的樹木之一,記得他看過的山海經有這一段話:“西南海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靈壽實華,草木所聚,爰處有百獸相群爰。此草也,冬夏不死。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焉。有九丘,以水繞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之丘,武夫之丘,神即之丘。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曰建木,百仞無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嗥爰過,黃帝所為。”
這里所言的建木卻是‘黃帝所為’,而不是青帝。
不過這世界沒有《山海經》而是荒經,也有關于建木的記載:“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
但是無論什么典籍都沒有提到過青帝和建木有關。
青青所言跟李志常見過的典籍自然大相庭徑。
不過自古的傳聞,都有真有假,只能靠自己去判斷。
青青笑道:“這個也是我以前無意中看到的,不知真假。不過青帝至少是金仙以上的境界,化身無數,這太乙真訣如果真是他的功法,即使不修煉,用來參照,也當大有益處,至少可以從中找尋到一些上古煉氣的經驗。”
李志常道:“我也正是這個打算,只是我成就長生,并非學得任何一門前人功法,而是吸納各家武學,以力量踢破長生之門,對于練氣士的修行并不是全盤了解,你是正宗練氣士出身,不妨我們一起研究一下。你鉆研上古劍修之道,注重滅殺,而這篇太乙真訣卻涉及造化之道,倒是能彌補你的一些不足。”
青青微微笑道:“雖然說貪多嚼不爛,天道不可假他人而成,不過青帝功法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你的這番好意我自然領了。”
其實討論太乙真訣的來歷倒是次要,李志常一來是感激青青之前的幫忙,二來是兩人算是無聲無息因此結盟。
長生求得是逍遙自在,若是以什么契約誓言、因果為捆綁,對于兩人而言反落了下乘。
兩人現在論的不是因果,而是交情,有什么好處,自然而然和對方分享交流,君子之交淡如水,就不會客套,將來若真有對方相助的地方,千山萬水,只一句話便是。
這種關系,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出來就落了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