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時代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另辟蹊徑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鋼鐵時代 | 十年殘夢   作者:十年殘夢  書名:鋼鐵時代  更新時間:2016-03-25
 
進攻中東,不得不說,法國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本來,10天時間,已經把合作的事情談好,接下來只要逐步的整合,就能夠讓協約國發揮出整體的實力,英法美三國都有些的著急,必須要落實下來,最好在明年的3月之前見到成效,保證明年協約國的戰略優勢。可這種情況之下,法國提出了這么一個提議,準備結束的回憶,因為法國的提議延長了。

德國陸軍表現出來的戰斗力,讓協約國有些絕望,如果沒有美國的加入,恐怕單單憑借英法,把人口戰爭潛力給耗盡了,都未必能夠干掉德國,如果不是美國的加入,甚至跟德國相持下去的資格都沒有,可美國也不是無限,雖然美國有一千萬的動員能力,并不代表美國可以損失一千萬青壯年而無所謂,這可是生命啊,1000萬,最少牽扯到5000萬的直系親屬,甚至更龐大的認識人群,這是很大的數量,幾乎占據了美國的幾分之一。

哪怕是美國壓制傳媒領域,也不可能無視的一千萬的傷亡,之前的幾百萬,還不知道怎么抹平,繼續打下去,傷亡會更多,可是已經上了協約國的船,就只能夠走一步算一步,一方面,在國內壓制,借助著宣傳領域,淡化人們對傷亡的看法,另外一方面,能夠解決多少解決多少,盡可能的抹平這件事情。

如果說,歐戰就此結束的話,以目前情況之下,美國可以很容易的抹平這么一件事情,畢竟美國國內是財團政治,只要財團能夠賺到錢,其他的都無所謂,可戰爭還在持續之中,如果接下來,德國依然保持著強勢話。實力沒有太多的損失,繼續的以1:3的犧牲比,跟他們對耗下去的話,即便勝利恐怕美國也會元氣大傷。整整一代人不復存在了,美國也承受不了這么的的損失,不是沒想過別的辦法,只不過,他們更多的是從戰略向來考慮。德國在戰略的高度沒有問題,只能夠硬拼。

現在法國提出的方法,另辟蹊徑,仿佛是另外一條道路,卻存在著很大的可能性,德國為什么強大,訓練有素的德國陸軍是一個方面,關鍵是火力,美國曾經做過實驗,把火力加強到德國人的程度。美隊可以發揮出德國85以上的戰斗力,如果提升50,美軍的戰斗力會跟德國一樣。

戰斗力一樣未必能夠戰勝,卻代表著傷亡的大大減少,傷亡比例不再是1:3,會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可惜美國沒辦法變成這樣,小規模的試驗部隊,或者主力部隊,可以增加火力。可是那需要訓練,沒有足夠的訓練,即便是增加了,也很難發揮作用。如果全部的部隊,都增加到德國的程度,那不是一般的困難,原因非常的簡單,后勤壓力。

美國一直都搞不懂,為什么德國可以支撐這么龐大的火力。他不知道的是,德國可以使用中國廉價軍火,中國的生產能力,中國的人工,讓中國大部分軍火的價格,只有美國成本的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這種情況之下,即便加入了足夠的利潤,給德國的價格,也不會超過美國成本的八成。美國既然銷售武器,甚至是租界條約,肯定是要利潤,沒有足夠的利潤,他怎么給財團開利潤,怎么通過財團發揮影響力。

綜合這樣情況,美軍的軍火價格是德國的3倍以上,這還沒算無限潛艇戰的影響,本身在一戰之中,大放異彩的潛艇戰,因為中國的出現和改良,讓潛艇的戰斗力大大提升,到一戰中期才普及的1000噸以上的遠洋潛艇,西北介入之下,直接就拿出來了成熟的2500噸的潛艇。

對于任何戰艦來說,噸位就代表著戰斗力,可以使用更強的動力,更大的主炮,更厚的裝甲,潛艇這么一種極端性的艦船,就更加如此,潛艇不用防護,因為只要被水面艦艇發現了他的位置,再厚的裝甲也沒有用,哪怕是后世的核潛艇都是一樣,所以他只能夠增強到攻擊和動力上面,2500噸的潛艇,增加的動力很有限,速度提升的不是特別的明顯,可是魚雷的數量比1200噸的,最少增加了4倍,續航里程也增加了一倍,這樣的潛艇,可以隨便的出去一兩個月,不用回到基地。

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結果,增加了魚雷的數量,單位潛艇的作戰時間大大的加強了,整個北大西洋,長期有125條潛艇在活動,每天擊沉的商船噸位數量驚人。

按照美國測算的結果,10艘船往返于一次,就要被擊沉一艘,這個數字非常驚人,這是絕對的十分之一的擊沉數,往返一次北大西洋,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樣來說,基本上一年時間,所有往返于北大西洋的船舶,就會被擊沉了。巨大的商船損失,一直以來都是英美的痛,除了戰艦之外,幾乎全部的船臺,都被商船占據,甚至為了商船,英美還飲鴆止渴,給中國下達了訂單,數量還相當的龐大。

明知道下達商船的訂單,會增加中國人的勢力,為未來解決中國設置障礙,可是如果不增加商船的數量,沒有足夠多的商船,往來于北大西洋航線,協約國就會立刻崩掉,那樣的損失更加無法承受。算上船,甚至是武器本身的損耗,這個價格還會飆升,哪怕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人,也承受不了,如果美軍全部普及到了德國的軍火,那么這個后勤壓力,會變成難以承受。明知道犧牲會非常的大,美國依然保持了現在的武器,比起戰爭開始的時間有所上升,卻保持了一個度,跟德國有一定的差別。

1:3這個傷亡比,美國人已經盡可能的努力了,可惜收效甚微,可是現在,法國提出的辦法,不是直接的打擊德國,消滅德國的有生力量,可是結果是一樣,美國不能夠達到德國的武裝水平,可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可以讓德國武裝程度降低到德國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方法,卻是殊途同歸的,這樣的話,未來一樣可以戰勝德國,把損失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之中。

法國人不但提出來的方法,還提出了一個大體的方案,不用太多人,用調集足夠多的軍隊,只是調集一個偏師,30萬50萬之間,就可以了,要知道,中東那邊,對方的布置也相當的薄弱。這個方法可行性不低,中東,因為蘇伊士運河的關系,英國在這里有基礎,加上埃及,擁有進駐軍隊的基礎,相對而言,其他地方是在土耳其的控制之下,德國最多是幫助,無法直接駐兵,這樣的話,他們的對手,只有土耳其。

土耳其是什么,在俄土戰爭之中,連續失敗了許多次,一步步的被俄羅斯占據土地,現在的俄羅斯軍隊可是爛的可以,哪怕美國沒有經歷過一戰的部隊,都可以輕松的對付他們,更別說現在,經過了一戰洗禮,各方面都加強了很多的軍隊。

法國提出來,美國非常感興趣,英國此時被牽扯到了海軍領域,陸軍只是關注歐洲,聽說不用太多,就認下了10萬人,10萬人在一戰開始之前,絕對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可一戰開始之后,成百萬成百萬的軍隊廝殺一起,每天的損失都是天文數字,10萬人,真的是偏得不能再偏的偏師了,對英國而言,完全無所謂。

基本認可了在中東開辟新的戰場,在目標選擇上面,三國又產生了爭議,法國提出的想法有些激進,準備直接拿下巴士拉,徹底斷絕的德國的海上運輸。如果不選擇巴士拉作為突破口,哪怕攻占了巴格達,也只是阻斷一點,除非把整個中東都給占據了,以中國人的施工能力,很快就可以由替代鐵路。事實上,它們并不知道,在伊拉克的北部確實有這么一條鐵路,本身就是備用鐵路,只是做了基礎工作,比如修建了一些鐵路橋,隧道之類,可是一旦開工,可以在一兩個月之中,見到成效。

法國人的目的很簡單,把中國拖下水,雖然有俄羅斯拖著中國,可俄羅斯的實力不怎么樣,不但沒有消耗,反而讓中國更加強大,他還記著中南半島吃的虧,多好的一大片殖民地和糧食產地,就這么的被中國給奪走了。

法國代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卻發現英國和美國人,表情怪異的看著他,攻占巴士拉的作用,所有人都非常的清楚,巴士拉作為中東最大的港口,幾乎是同盟國海外的唯一通道了,攻占了巴士拉,截斷了德國在印度洋的出海口,憑借著英法之間艦隊優勢,加上印度,足以控制整個印度洋了。

如果說,巴士拉在德國人手中,英美肯定毫不猶豫的同意,可是巴士拉在中國人的手中,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要不要把中國拉入到世界大戰之中,成為了討論的重點,法國據理力爭,敘述著這樣做的好處,英美則沒有被法國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整個會議,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