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一圈,得到了一系列的回答,馮玉祥詳細的詢問了每一個士兵,對于射擊時候的感覺,甚至對成績做了一一的核對,從某種意義上面說,這是在耽誤測試,可是馮玉祥的身份,卻讓士兵們都聽從命令,根本就沒有想別的,認真的回答他的問題。
這也幫助馮玉祥,了解這把槍的基本性能,,這是一把好槍,經過簡單的訓練,士兵可以很輕松的在短時間,射擊出一個彈夾的子彈,一個彈夾的子彈是30發,按照楊元釗的說法,未來,還會有60發的大彈夾,那樣的話,整體的重量,或許會提升,但是射擊的密集度也會提升。
對于只是攜帶了50100發子彈的士兵而言,這樣的子彈投射能力,似乎有些太大了,當馮玉祥向楊元釗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楊元釗忍不住笑了,卻沒辦法多解釋,因為在中國,從槍支出現開始,一直到幾十年后的抗戰,子彈從來都是省著用的。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現代戰爭的雛形已經出現了,從一開始,就擺脫了過去戰爭的模式,遙遠的二戰不說,一戰時候,2.5萬顆子彈帶走一條人命,這是現代工業戰爭的標志,這樣的數量恐怕在中國,連想都不敢想吧。
當然了,一戰是壕溝戰,精確度不高,可是如果減去大炮,追擊潰兵,軍艦轟炸的死亡率,這個數量非常驚人。至于二戰,因為戰爭形勢的改變,歐洲戰場大概是5000發,世界平均的話,大概是2萬發,略低于一戰的時期,同期的中國,拿TG的敵后戰場來說,一共消滅了52萬日軍,加上同等數量的偽軍,算下來是一百多萬,可是彈藥的消耗,BL軍和XS軍加在一起,彈藥總量大概是3000萬4000萬之間,手榴彈大概是八百萬枚,火炮之類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TG當時沒有大量的火炮,這樣平均30發左右下消滅一個敵人,在世界上面也極為罕見,從某種意義上面的證明了子彈的利用率高,可另外一個方面,足見中國子彈缺乏到什么程度
從一戰開始,軍隊開始追求單位時間之中的彈藥投射能力,而這一把突擊步槍,還遠未達到AK的效果,好在已經有了影子,重量較輕,機械性能也相當的好,比不上輕機槍和通用機槍,卻是可以接受的步兵單兵武器。
“后勤方面請放心,即便是在不方便補給的情況下,這把步槍變成單發的,也相當不錯!”
馮玉祥想了想,沒有繼續的堅持下去,后勤包頭一直都做的不錯,他們擁有的大量火炮,特別是155重炮,作戰部位都要達到45公斤,加上2025公斤的彈藥筒,總重量特別的大,75發一個基數,在配備3個基數左右炮彈的情況之下,一門155重炮要想發揮作用,必須要有12噸左右的炮彈,這對于之前的北洋來說,是無法想象,那才是對后勤最大的壓力,子彈根本就不算什么,在包頭內線作戰,基本上是管夠的。
即便跳到了外線,楊元釗說的沒錯,擁有快慢機的存在,這一把步槍可以變成單發,也就是說,30發會換一次彈夾,如果在作戰之前,準備好足夠的彈夾,比如說45個,甚至更多,那么這一把步槍的持續作戰能力也相當的強。在遇到短時間的沖鋒的時候,一次性射出全部的子彈,也是不錯的選擇,似乎從這點上面,后勤的壓力,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如果換是在北洋的時候,馮玉祥根本就不會考慮什么后勤,北洋軍哪有什么后勤,帶著東西就出發了,完全不考慮攜帶型和一次戰役的投射能力,可是在包頭,這些是軍官必須要掌握的東西,小到一個班,大到一個團,一個師,都需要主官對于一次不同烈度的戰斗,準備彈藥消耗的計劃,甚至這樣的計劃還不止一個,以應對各種情況的出發,原則上面,不太會出現。
既然后勤有保證,擁有精確的單發,間隔時間極短,有相當的投射能力的步槍,確實是不錯的選擇,馮玉祥基本認可了這個步槍,如果換裝的話,會讓他們的步兵火力,有較大規模的提升,隨手的拿起一把,仔細的端詳,一把槍最重要的,還是槍管,中國之所以加工不出來原版的委員會1888,就是槍管的差別,仔細的看了一圈之后,卻看不出來槍管有什么接縫的地方的。
難道,這個槍管采用了機槍的技術,直接的用鉆床鉆出來的,這可是一大提升的,對于槍管而言,整體鉆出來,經過了鍛壓處理的槍管,無論是強度,還是可靠性上,都比卷揚出來的,好上一個檔次不止,看來,對于包頭的工業能力,他還是有些低估了,包頭的發展似乎更快了。
看到馮玉祥注意到了槍管,楊元釗連忙的解釋道:“專用槍管鋼,正在定型,暫時使用的是普通的超硬合金鋼,這個只是初步定型,未來,當專門用做步槍的鋼材出來之后,這個鋼槍的速度,會比現在再輕400克!”
400克,也就意味著,這一把槍的重量,還會減輕的重量,這是好事,總體而言,整個槍械輕下來的重量,就是槍管上面輕下來的,還有口徑減少的關系,至于其他的,已經做到了極致,要想更改并不容易。以士兵的標準負重而言,等于又多攜帶了20發左右的子彈。
楊元釗不知道馮玉祥的想法,知道之后,一定會笑的,如果不是成本限制和一體機的限制,直接用后世的超輕合金或者是纖維合金,槍械的性能和重量,還會進一步的減輕。
把槍上膛,馮玉祥已經從之前的士兵們的訓練之中,熟知了這個17號步槍的運作方式,從機械部件來說,做的非常的精致,沒有國產槍的那種滯澀的感覺,他忍不住贊嘆一聲:“好槍!”
“打一會來試試!”楊元釗在旁邊說道。
“打吧!”馮玉祥點點頭,一揮手,不用他們動手,自然有士兵們幫忙做好了靶子,楊元釗也興奮的拿起一把槍,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軍事訓練,可是從穿越之后,他的身體能力變得極好,無論是力量還是協調性都不錯,雖然槍法不怎么樣,卻可以保證向一個方向激發,至于能不能打到靶子上,那就是聽天由命了,身體素質好并不代表槍法好。
楊元釗和劉澍兩個人,主要就是一個湊數的,真正要看槍的好壞的,還是要在馮玉祥這里,馮玉祥輕輕的扣動扳機,實驗這一把槍的性能,特別是快慢機,是馮玉祥測試的重點,在控制上比較容易,打槍的時候,也不用拉動槍栓,有機械動力和彈簧片,自動的進行,這樣減輕了多余的動作,士兵們可以更加隱蔽的激發,在單發的時候,精度較高,在連發的時候,因為槍口的跳動,控制起來不容易,但是訓練之后的,應該可以緩解。
那邊正在做測試的士兵,不是也越大越好么,槍么,都是練出來的,特別是神射手一些特等的槍手,每天擊發的子彈超過了300,那還是普通的步槍,一次射擊之后,還需要拉動槍栓,300發打下來,恐怕手都要抬不起來,但是這個,都打了200多發了,一點事都沒有,射擊之后的后坐力很小,很適合東方人使用,他忍不住贊嘆又一聲。
馮玉祥的槍法很好,楊元釗和劉澍的槍法,就有些慘不忍睹了,劉澍還算業余水平,起碼有一半的子彈上靶,楊元釗干脆只有5發上靶,剩下的都不知道飛哪里了,讓旁邊的劉澍取笑不一,打趣道:“元釗,看來以后,你要是打靶的話,我根本就不敢在旁邊,天知道那一槍偏過來,小命就完!”
楊元釗等了他一眼,然后看馮玉祥的成績,200發子彈,完全沒有脫靶,單發精度射擊都在8環以上,第一次使用能夠打到這種程度,足見馮玉祥的槍法,連發也不錯,5環以上。
馮玉祥拿著槍,不知道在想什么,突然放下他,說道:“元釗,這把槍最終定型的名字是什么?”
楊元釗想了一下,道:“還沒有徹底的定型,不過原則上,有兩個選擇,中國式的選擇,叫包頭一號或者是中華一號,國際上面的叫法傾向于AK1911或者是AK11!”
馮玉祥愣了一下,中國式的好辦,可是國際的叫法之中,1911和11代表著年份,可前面的AK是什么意思,他連忙詢問,楊元釗干干的笑了笑,他總不能說,這把槍的原型和基本設計理念,是源自接近40年后的一款設計,AK,算是一種惡趣味吧,含糊的支吾過去,馮玉祥覺得,AK11更加的大氣一點,最終,這把槍的名字就被定位了AK11。
就這樣,大名鼎鼎的AK11突擊步槍就誕生了,這把槍成為了未來十年,中隊的標準配置,甚至接下來的幾十年時間之中,AK系列以出色的性能,穩定性和惡劣條件下的可靠性,成為了世界輕武器市場上面,一個長盛不衰的項目。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