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1628  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套根據地(五)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遠東1628 | 茶頭   作者:茶頭  書名:遠東1628  更新時間:2015-12-24
 
王波聽了宋濤的話,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首長,我就等你這句話呢,,你說吧,是打太原還是西安,實在不行我們跟您打京城去,把崇禎抓起來。”

宋濤聽了王波的話,眼前頓時一黑,他沖王波笑罵道:“你特么倒是不怕事兒大,老子什么時候說要打北京了。我們遠東進入中原之前,大明絕對不能亂。我的意思是,找個肥羊干一票,一次搶夠了,省得沒完沒了的折騰。”

王海洋一聽眼睛頓時一亮,笑著道:“首長,那你的意思是……”

宋濤一招手,把身后的一名特戰隊員叫了過來,從他手里要了份地圖,隨手鋪在了地上,指著一個地方說道:“你們看這里怎么樣?”

王海洋和王波等人蹲下來一看,都不由得愣住了。宋濤指的地方竟然是大明的九邊重鎮之一,寧夏鎮。

寧夏鎮,歷來是西北邊陲重鎮,屬古雍州之北境,其地背山面河,四塞險固。自古為諸夏藩屏,是中原農業文化與塞外草原游牧文化的交界地。

明代的寧夏鎮,東線南北數百里長的黃河天險雖仍在發揮作用,但橫亙寧夏鎮西北的賀蘭山在軍事上發揮著比原來更大的作用。同時,又憑借賀蘭山之險再修筑長城,似乎從心理上要隔絕賀蘭山以外的一切。

陜西三邊總制的設置,將延綏、寧夏、甘肅三鎮有機統一起來,寧夏鎮居中,三鎮與固原總制府形成犄角之勢,從而更突出和顯示了寧夏鎮在整個明代西北邊備中的特殊地位。

王波聽了頓時就激動的說道:“首長,我們聽你的。就打寧夏了。那里可是肥得很,破了寧夏鎮,繳獲的糧食足夠我們十幾萬人吃上幾個月的。”

王海洋皺著眉頭道:“首長,大明朝廷若是得知寧夏鎮丟了,拼了命也要奪回來的。大明放棄河套平原退守寧夏之后,失去了防御的緩沖地帶。寧夏鎮特別是黃河以東地勢較為開闊的鹽池、靈武一帶首當其沖。成為蒙古各部南下的突破口。

打寧夏鎮還不如打太原呢。我們組織流民軍打了太原,只能算是流賊內患,可若是大明丟了寧夏,大明的九邊就被扯破了一個大口子,那可是天大的事情。到時候整個陜西和山西都得亂套,大明都得震上幾下。首長,你可別嚇我們,還是從長計議吧。

如果我們不想大明亂起來,至少目前還不宜動大明的九邊重鎮。雖然大明九邊重鎮。在我們遠東軍的眼里,跟紙糊的沒什么區別,但是有了這層紙,各地的流賊鬧得再狠,大明也不會太當回事。””

宋濤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我們打下來寧夏,搶光了糧食就撤回河套,讓大明再奪回去不就得了嗎。沒準大明的那些軍頭和地方官員還能報上去個大捷呢。也讓崇禎高興高興,哈哈……”

大家聽了李明的話。都笑了起來。

王海洋想了下,然后沉聲說道:“如果我們打著流民軍的旗號,以流民軍為掩護,攻下了寧夏鎮以后,動作迅速的運走糧食,然后快速的撤出寧夏鎮。那倒是可行。只要大明能快速的收復寧夏,對大明的影響并不大。”

宋濤點了點頭道:“我選擇寧夏鎮為目標,主要是那里的軍頭各個都是家財萬貫,一個比一個肥啊。還有就是我們破了寧夏鎮以后,劫掠來的糧食等物資。可以依靠黃河水道迅速的運抵河套地區。”

接下來的幾天,宋濤親自帶領特戰隊深入寧夏鎮,對那里的情況進行了一番實地偵察,并繪制了詳細的地圖。然后回到了流民營地,和王海洋和王波等人聚在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份進攻寧夏鎮的作戰計劃,并用電報向李明進行了匯報。

李明接到了宋濤的電報,也苦笑不已。他以前和高建國也曾經有過奪取寧夏鎮的計劃,但后來還是因為怕把大明的崇禎嚇出毛病,就把這份計劃擱置了,等一會時機成熟了以后,再發動這個計劃。

可是沒想到宋濤這么猴急,居然現在就想打寧夏鎮的主意。單他對宋濤發回的計劃,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畢竟遠東軍并不會占據寧夏鎮,而是劫掠完物資,就會迅速撤走。只要大明在短時間內收復寧夏,對大明的影響相對不會太大。

從明代人的史料記載看寧夏鎮的軍事地理位置,這里是一塊“背山面河,四塞險固”的沃野。明代寧夏三面臨邊,終明之世均為用武之區,所以它的軍屯和軍事建設成績突出。

全鎮各類軍人總數,最高時達到七萬人馬,其中衛所定“以十之七屯種,十之三守城”。創造了“天下屯田積谷寧夏最多”的成績。隨著水利的興修,水政管理加強,至萬歷前期,屯田數已經展為18828頃。

寧夏鎮這里的土地、牲畜和牧場被王府、軍頭和官吏兼并。所以這里的油水非常豐厚,尤其是慶王封國寧夏二百余年,更是家財萬貫。如果河套根據地破了寧夏鎮,劫掠的糧食等物資,足夠河套根據地十幾萬流民吃上一年了。

雖然寧夏鎮確實是一個值得下手的肥羊,但僅憑陜西流民組成的河套游擊支隊,就想輕松的攻破寧夏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寧夏鎮的地勢極其險要,而且防御工事非常完備。

大明在寧夏境內修建的長城,工程十分浩大。自成化八年倡修,后經歷次續修和修補,逐漸形成。東邊墻、西邊墻、北邊墻和固原舊邊墻等四條骨干邊墻,全長約三千里,分屬寧夏鎮和固原鎮管轄。

同時在長城沿線還扼要設有一些關門,其中最重要的是:鎮遠關、北關門、大磴口三關、赤木關、勝金關和東關門。臨敵前沿一線或交通要沖的空曠地帶,又添筑墩臺,派軍瞭守,稱之為烽燧,俗稱“烽火墩”。遇有敵情,白日升煙,夜間舉火,墩相遞傳,讓邊內有所準備,使軍城指揮中心得以提前調兵遣將部署戰守。

全鎮防區內,計有烽燧596座,作為對長城設防的重要補充。當然,賀蘭山本身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它有大小山口36處,多數可通人畜,大口則軍馬通行無礙,明時于大口筑墻、設關,小口擇要駐軍把守,其防務都比較完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