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制作  第八百三十章 爛片導演的壞習慣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好萊塢制作 | 白色十三號   作者:白色十三號  書名:好萊塢制作  更新時間:2021-04-10
 
這雖然是中美電影論壇,但到最后不可避免的演變成了中國電影論壇,杜克安穩的坐在這里,仔細聽著這些中國電影圈內頂尖人物的發言,也算是對中國電影市場的一次充分了解。

在討論中,中國影片質量低,導演難辭其咎。

因為自從中國電影進入到商業化模式之后,基本上實行的都是從香港流傳過來的導演中心制,而不是好萊塢流行的制片人中心制,現在中國最流行的,就是在影片開始前或者結束后,字幕出來時,打上“某某導演作品”幾個字,看起來除了導演,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而不管電影本身質量有多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絕大多數導演都會信誓旦旦的宣稱,自己的這部作品是多么嘔心瀝血,自己對于這個劇本是多么喜歡,拍攝這個電影是多么有誠意。

與這類“表功”相對應的,就是這些導演們幾乎無一例外的也會訴苦:拍攝環境多么艱苦,演員們多么危險……但對于觀眾來說,辛苦和危險,怎么可能成為容忍一部電影不知所云的理由呢?

這種“苦肉計”已經無法繼續下去之后,現在很多爛片導演也開始抱怨,其中最經典的一種說法,就是導演在私下里會把責任推到演員身上,比如對于演員的片酬的抱怨,去年年底,就有消息說某個女演員開出1000萬一部的片酬,把很多想找她拍片的人嚇退了。

一位導演就私下抱怨說他這部電影本來想請圈內某某大牌,但對方要價太貴,制作資金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來支付片酬,導致在其他方面的預算不多,致使原定的一些特效、場景都無法完成,影片質量自然不可能很高。

在最近一段時間,“高片酬”已經成了千夫所指的現象,導致不少演員也開始回應,宣稱這也是“市場行為”:“豬肉還能漲價呢,演員片酬為什么不能漲?要價高,那是因為市場有需求。”

演員的抱怨當然也有道理,某些明星演員、明星導演因為以往一些電影積累下來的口碑,成為他們票房號召力的保證,一些年輕偶像,更是因其龐大的粉絲群讓諸多制片公司羨慕。

除了把責任推給演員,許多導演也習慣性的把責任推給編劇,很多導演都說,目前中國沒有好編劇,僅剩的幾個質量不錯的編劇要價又太貴,而且交稿倉促,臺詞之類的根本沒有經過打磨。

還有導演分析說,中國電影的商業化浪潮其實只是從本世紀初才開始,而在這十幾年里,老一輩的編劇,其創作思維已經根本無法滿足現有的商業化的需求,年輕一輩的編劇,又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結構戲劇矛盾和戲劇沖突,導致寫出來的本子基本上是在胡說八道,導演們不得不重新返工,但導演本身基本上沒有幾個是文學科班出身的,所以在很多細節上,這樣做起來的故事也都會被挑出毛病。

從編劇的角度來看,導演們這樣的說法簡直就是在無理取鬧。

在場的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就一再強調編劇維權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正是因為現在的導演們整天篡改編劇的劇本,導致很多精彩的故事被弄得亂七八糟,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不少電影,導演們都沒有經過編劇同意就把劇情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篡改,不但喪失了很多有意義的內容,甚至損害了劇本本身。

而且王興東也在抱怨,編劇本身在電影制作的諸多環節里,要價已經算是最低的。

“一部投資幾千萬的電影,能夠給編劇的也不過就二三十萬,這已經是很高的了,但比起演員,導演的片酬,這幾乎就是個零頭,甚至還不如辦一次發布會的花銷,就算這樣還有很多劇組欠著編劇的錢沒有完全付清。”

他幾乎是在站起來向制片方聲討,“這種現象在業內已經很普遍了,哪個編劇沒有討欠款的案子背在身上?所以,中國電影差,根本不是編劇不行或者要價貴,而是整個行業都沒有尊重編劇的勞動,導致編劇也沒有積極性來做一些事情。”

任何一個問題都不是單方面導致的,杜克曾經在這個國度的電影圈里掙扎奮斗過,加上從幾年前開始,就讓人一直關注中國市場,搜集相關的資料,對于很多情況也都有所了解。

目前關于中國電影的質量低下,還有一種說法是現在中國電影大環境很好,導致很多社會游資都集中到影視投資方面,而這些熱錢大部分都是從“投資”的角度出發,追求的就是短期的利潤回報。

從中國電影目前的狀況來看,一部電影從開機到制作完成,一般也就是半年到一年左右,如果前期籌備不需要搭景的話,從拿到劇本到立項一般也就短短幾十天的時間,而導演制作后期、廣電總局進行審查,一般也都在四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

電影上映之后,幾乎在一個月內都會下線,所以,如果主攻內地市場,不牽扯海外賣片,并且票房的確不錯的話,一部電影的投資方最多一年半就可以把資金回籠。

從這個時間表來看,留給創作者的時間很少,能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來一部精品,幾乎不太可能。

但對于這種“短平快”撈錢的方式,諸多民營資本也顯得振振有詞:我們本來就來投資的,投資自然是要看回報的,電影精品那是藝術家的事情,觀眾口碑好不好,那也是導演的事情,商人能賺到錢就足夠了。

從近兩年的中國爛片類型來看,大部分的電影集中在驚悚、愛情、喜劇三類,因為根據市場調查,這三類電影基本上是目前投入成本最低、又最容易產生票房回報的種類。

如同好萊塢一樣,驚悚片的投入一般都很少,這邊的圈內曾經流傳著一種說法:驚悚片不會賠錢。

而愛情故事也一樣,只要找對偶像演員,做好宣傳,哪怕是翻拍韓劇都能引來諸多小姑娘的花癡。至于喜劇,則對檔期的要求比較高,而像黃百鳴之類的香港導演,雖然每部喜劇電影都招來罵聲一片,但就是因為靠上了賀歲檔,所以幾乎從來就沒有虧過。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低成本、低檔次的作品都可以賺錢,使得國內諸多投資方對于國產商業電影的要求開始逐漸降低,畢竟商業投資都是有風險的,與其大成本、高代價的去拍攝一部制作精良的商業大片,反不如花少一點錢拍一部爛片,盡管內容不好看,卻可以賺錢。

這方面最突出的反例就是張國師的《金陵十三釵》。此前有傳聞說,他的投資人之所以和他分手,就是因為《金陵十三釵》的確花了數億元來進行制作,但最終的票房結果卻是慘敗,讓作為商人的投資方無法接受,開始思索另外一種風險較低的套路。

商人逐利無可厚非,但這種投資思路必然會對中國電影發展起到一些不良影響,誰都知道,中國電影想真正走向世界電影市場,驚悚、愛情、喜劇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

這種思路已經開始影響到中國電影的多元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目前基本沒有出現過正宗的科幻電影,而從好萊塢真正能流通全世界的電影來看,其中最少一半帶有明顯的科幻概念或者特征。

能真正流通世界的科幻片遲遲無法出現,除了導演群落缺乏理工素養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路投資方并不愿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因為科幻電影需要的特效、后期時間都很長,而在兩到三年之后,更無法預計同檔期都會碰上什么樣的對手,而且電腦特效這種東西,無論從哪方面看,都的確是“一分錢一分貨”,想要通過低成本來蒙混過關,只會成為‘五毛錢’特效,根本不可能制作出優良的特效效果。

“成天看著飛機從頭頂飛過,卻從沒有坐過飛機,這就是中國電影的處境。”

姜小軍的話無疑很具有代表性,“我們的技術認知層面只能在地面上活動,不是不想飛。而是一沒技術,二沒觀念,三沒錢,少了一樣都飛不起來!”

雖然這些說法有些夸張,但不是沒有道理,中國電影想要真正走向世界,絕不是哪方面單一努力就能達到的結果,更不是有幾個好萊塢式的劇本就能解決的問題。

就像杜克所說的一樣,好萊塢電影能橫行全世界,從來都不是劇本的原因,更不是創意和創新導致的結果,這是一種全方位綜合的現象。

后面,又有人把話題引到了杜克這邊,他也適時的說了幾句,“我只是一個導演,只能從導演的角度看問題,在我看來,貴方很多新崛起的商業導演,要避免沾染一些壞習慣……”

有些話杜克并不適合說的太深,否則作為一個外人,必然會被視為挑撥。

在他看來,很多中國的爛片導演的壞習慣,都是受到了一些香港導演的傳染。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