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軍工霸主  第六百四十一章“彈箭共架”發射技術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超級軍工霸主 | 安溪柚   作者:安溪柚  書名:超級軍工霸主  更新時間:2016-05-30
 
新落成的萬山廠綜合會議室內,盧嘉棟緊握著指引棒的左右,微微有些顫抖,并不是因為面對臺下端坐的國防科工委、總參裝備部以及軍事科學院裝備研究所的眾位領導或審慎、或疑惑、或期待的目光而感到緊張,而是因為這幾年連夜起草可行性報告和講解所用的幻燈片時,他的雙手實在是有些勞累過度。

閑居家中照顧老婆的盧嘉棟,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他平靜的生活因為某晚那通來自總參裝備部的電話,而就此打破,因為給他打電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總參裝備部長郭青山,此時此刻他就坐在會議室的最前排,

桌面上平鋪的筆記本上已經密密麻麻的記滿了盧嘉棟剛剛講述有關新式火箭炮的相關技術細節,不時的還會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上批注和感想,好似一位如饑似渴的學生,在認真而有貪婪的吸收著臺上那個人所釋放的每一滴養分。

不止是郭青山,在座的其他負責武器裝備發展的領導們無不如此,自打數天之前,郭青山將盧嘉棟寫給郭蕊的那封講述“模塊化”的那封信,帶到京西賓館之后,無論是宋仁明還是趙如松,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要知道,他們可都是在軍工領域的老專家,老領導,無論是眼界還是經驗,遠比郭蕊要強出不知多少倍,自然能夠看得出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進而為之震驚不已,要知道,他們這些日子以來,并不是沒有討論過模塊化火箭炮的可行性,

只不過,這種思路太過新穎,新穎的根本沒有任何可以依循的經驗,雖說,有一款名叫M270的美國火箭炮擺在眼前,但酷愛炫耀的美帝,也懂得什么叫做保密,連篇累牘的介紹文章不少,

但通篇下來除了講述這款火箭炮強大之外,竟然連一個字的核心技術都找不到,所以眾位專家們只能看著一張張精致的照片發呆,最后在無奈的嘆息聲中,將這個看似美妙,卻復雜到極點的方案暫時擱置起來。

然而當他們看到盧嘉棟寫給郭蕊的那封信之后,早已漸趨沉寂的心,就好像遇到久違的春風一般,頓時活泛起來,因為盧嘉棟在信中在講述模塊化的重要性時,特地舉了美國M270火箭炮系統作為參考例證,

從他那飛揚的文字,和輕松寫意的講述中,無論是郭青山還是宋仁明,亦或是趙如松,都能看得出,盧嘉棟在這其中有所保留,正因為如此,說明盧嘉棟在這個問題上知道得更多,想到這一點,當晚與會的人便不再淡定,幾乎沒怎么商量,便不約而同的受益郭青山立即給身在萬山廠的盧嘉棟打電話,盧嘉棟月余的清閑便就此戛然而止........

“模塊化是武器裝備發展的總稱!”

盧嘉棟喝了一口放在講臺上的茶水,稍稍潤了潤自己的喉嚨,有些發酸的手,微微抖了兩下,以便讓疲憊的肌肉放松放松,因為時間緊,任務重,盧嘉棟的可行性報告和講解幻燈片都是加班加點趕制出來的。

按正常情況下,他并不用這般著急,畢竟這款新式火箭炮的研制任務也沒有那般的急迫,然而在三天前,盧嘉棟接到總參裝備部的加急電報后,便不再按部就班,因為越南在沉寂兩年后再次蠢蠢欲動,

特別是遠程炮兵部隊,極有可能得到蘇聯七十年代末裝備的BM—27“颶風”220mm多管火箭炮,而當下的中國軍隊手中,還有沒一款能夠與之相抗衡同類裝備,面對機動能力超群,射程極遠,且威力巨大的BM—27“颶風”火箭炮,在并不太平的邊境對當中,中國軍隊面臨巨大威脅。

正因為如此,盧嘉棟不得不重新披掛上陣,投入一場新的較量,而相關的專家領導也為此打破常規,專程趕往萬山廠,來聽取盧嘉棟的匯報,此時此刻,他站在這個講臺上,所講解的正是他苦思多日的最終方案:

“但就火箭炮而言,我更像用另一種全新的稱謂來命名,那就是共架發射技術!”

“共架發射技術?”

盧嘉棟話音剛落,坐在一旁的軍事科學院裝備研究所主任宋仁明,便停下手中的筆,不解的重復了一遍,不止是宋仁明,其他與會的領導和專家,也都不約而同的抬起頭,質詢的目光中所流露出的信息,與宋仁明的疑問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但盧嘉棟卻沒有被這些領導們的質詢目光所嚇倒,反而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共架發射,將普通火箭彈和戰役戰術導彈整合到一個發射平臺的發射技術,所以也可以‘彈箭共架’發射技術!與傳統火箭炮‘一炮一口徑’發射模式相比,利用‘彈箭共架’發射技術的新式火箭炮,可以靈活集成不同口徑、不同數量的定向管,發射不同口徑的無控或者制導火箭彈,甚至是戰役戰術導彈,非常方便實現火箭與導彈的導彈與火箭的一體化發射..........”

盧嘉棟在臺上就“彈箭共架”發射技術侃侃而談,臺下,一眾軍工方面的領導和專家伏在桌案上奮筆疾書,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好似乖乖學生一般,盧嘉棟說什么,便記什么,就比如現在的宋仁明,就把比放在本子上,雙手環抱胸前,盯著空白頁面上“彈箭共架”四個大字,略顯花白的眉毛漸漸蹙成一個“川”字,待到盧嘉棟話語稍停的間隙,便開口問道:

“‘彈箭共架’發射技術這個想法是不錯,但怎么實現?既然火箭的定向管已經固定,就算能夠拆解和更換,那所需的人力和后勤方面的壓力絕對不是個小數,要知道就算是普通的火箭彈填裝都是個耗時耗力的大工程,

如果再算上拆卸定向管,工作量之大簡直不敢想象,在講究快速實施大火力打擊的現代戰爭中,要是無法解決后勤方面的快速換裝能力,單單只強調實現多種口徑的發射優勢,我覺得這種思路的意義并不大!”

宋仁明的這番話無異于一盆冬日里的冷水,劈頭蓋臉的將眾人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盡數澆滅,可既便如此,與會的領導們卻沒有一個站起來發怒和反駁,因為宋仁明說得沒錯,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真正的面對面的戰爭也是一樣,從古代橫掃天下的騎兵,到近代的坦克裝甲車輛;從“閃電戰”的創立,到“大規模縱深”作戰理論的實踐,快速和機動永遠是戰爭的基調和主旋律,火箭炮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應運而生,

短短數十秒鐘,就能完成齊射,將成百上千枚火箭彈,化作猛烈的暴風驟雨,把敵人的陣地化作一片火海,其威力之大在常規武器當中罕有人比,以蘇聯最為知名的BM—21“冰雹”122mm火箭炮為例,

一個營的BM—21“冰雹”122mm火箭炮(通常是是十八門),一次齊射可以發射720枚火箭彈,其威力相當于二十個營,360門D—30型122mm榴彈炮的齊射威力,然而如此為例巨大的武器裝備卻又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再填裝問題。

普通的身管火炮在發射完畢之后,直接拉開炮栓就可以實現再填裝,但火箭炮在發射結束之后,卻沒有這般簡單從容,在火箭炮完成齊射后,最起碼要對灼熱的定向管冷卻,之后要彈藥開箱、擦油、結合引信等一系列流程,

然后才能將一枚一枚的火箭彈填裝到定向管里,至于連接導線,重新瞄準等等不一而足,整個過程即復雜,又繁瑣,對于炮兵的體力消耗十分巨大,至于時間少的要四十多分鐘,多的則要超過兩個小時,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極容易被地方的反擊火力打擊,

所以火箭炮在發射時壯觀無比,但在高烈度戰爭當中卻和一錘子買賣差不多,打完一次之后,很少再有機會打第二次,霍拉姆沙赫爾戰役當中,火力急襲伊拉克BM—21“冰雹”122mm火箭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要知道在場的人可都是軍工方面的老鳥,很清楚普通的傳統火箭炮在最簡單的再填裝問題上,都面臨著難以想象的困境與無奈,要是為了實現共架發射,而進行頻繁的定裝管的拆卸重組,那所需要的時間和人力必然會成倍提高,所遭受的攻擊的幾率也會成倍增加。

甚至有可能這邊還沒更換完,作戰行動便結束了,如此一來,這個看上去華麗無比的“彈箭共架”發射技術其實際效能的確并不是很大,想到這里,會場內的人無比停下筆,疑惑和質疑的目光猶如一道道閃亮的聚光燈,瞬間將講臺中央照得雪亮..........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