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太累,倒頭就睡。
如果在這之前的話,誰告訴朱平安看到女生走光什么的,男生會流鼻血的話,朱平安肯定是嗤之以鼻的。這些都是動漫里面的橋段好不好,現實中怎么可能會流鼻血呢!
臉紅心跳或者臉紅到很夸張的程度,都可以理解;或者說海綿體沒有節操的膨脹什么的,也能理解。
至于流血?
呵呵,開什么玩笑,高血壓或者毛細血管脆弱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血管破裂、流鼻血吧,但是正常人自然不會流鼻血的,誰會信啊,在現代大街上這么多穿著齊臀小短裙的妹紙,露溝露肉的高質量妹紙也海了去了,也沒見大街上哪個男的流鼻血啊。
不過,萬萬沒想到自己看到李姝開襠褲,竟然會沒有出息的流鼻血了......而且你流血就流血吧,竟然還止不住......
朱平安感受著鼻腔的溫熱,看著落紅巾上打濕的殷紅,摸著鼻子一陣無語......
李姝的活
竟然被自己承包了!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朱平安......還流鼻血,真是齷齪!”
李姝夾緊了腿,雙手抱緊胸護著外泄的春光,撅著小嘴,面上一臉嫌棄的看著流鼻血的朱平安。
當然,嫌棄也只是面上,心里面甚至是歡喜的,臭蛤蟆看到自己身體就流了鼻血,證明自己很有料很有魅力啊,讓臭蛤蟆流鼻血了呢。只看了一眼,臭蛤蟆就流鼻血了呢。此刻,朱平安的鼻血,對李姝來說就是對她最大的夸獎。
呀,怎么還流啊?
李姝眼睜睜的看著朱平安伸手擦鼻血,可是血流不止,一下子就著急了。
流一下,是我有魅力。
可是血流不止,這怎么行啊,流壞了怎么辦啊!
想到這,李姝也顧不得什么了,著急的就翻箱倒柜的找止血的東西來幫朱平安止血,唯恐朱平安流血過多傷了身體。大家族嫁女兒都會陪嫁過來好多藥材還有應急醫用品,李姝家也不例外。李姝很快就找到了止血用的白色絹布,還有一枚應急的止血丸。
找到后,李姝就手忙腳亂的過來給朱平安止血。
著急止血嘛,自然就顧不了走光什么的,尤其是李姝還是爬跪在床上彎著身體去給床上的朱平安擦鼻血止血,身體擺成這種姿勢,古代的肚兜又不像現代的罩罩這樣貼身,本來該在里面舒服帶著的兩個小東西,現在都俏皮的露出小半個身子了。隨著李姝給朱平安止血的動作,還晃的朱平安眼花。
開襠褲,又爬跪著,這是動作小電影里老司機最喜歡的姿勢了,因為這種姿勢能夠最大限度的把神秘之處,最具誘惑力的展現在男生的視野中。這種姿勢自蠻荒以來就從沒辜負過男生的眼睛,自然,此次也不例外。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花徑不曾緣客掃,peng門今始為君開!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之類的詩據莫名其妙又在朱平安腦海里翻滾了。
李姝靠的這么近,朱平安一呼吸,就能嗅到李姝身體的幽香。朱平安感到自己身體不由自主的被本能所控制,男生該有的反應都有了,心跳又開始加速,血液流動也加速。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結果。
李姝著急給朱平安止血,可是卻發現,不僅沒能止血,反而鼻血流的更多了。
“這藥以前挺好用的啊,怎么還流啊?”于是,李姝一陣手忙腳亂,花枝亂顫。
隨著李姝花枝亂顫,朱平安鼻血又涌出一股。
“咳咳,我自己來吧。”
朱平安覺的如果再讓李姝這樣給自己止血的話,自己真有可能會是第一個在流鼻血掛掉的新郎,所以,錯過視線,掙扎著想要自己動手搶救一下自己。
不明真相的李姝,自然不同意,你又看不到怎么止血啊。
一直到李姝發現朱平安眼神不對,才后知后覺的發現自己又走光了,于是又是一陣雞飛狗跳,包子小丫鬟和另一個在外面守夜的丫鬟都被叫進來幫忙了。
擦血,止血,藥丸,倒水洗臉,收拾房間。
等到鼻血止住、收拾干凈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好一會了。
今晚發生的事情,李姝給丫鬟下了封口令,禁止把今晚的事情往外傳。閨房里面發生的事情,自然是要保密的。如果要外人知道第一晚狂流鼻血,不知道會被人怎么說道呢。
丫鬟離開,繼續。
不過,流血太累,朱平安倒頭就睡了,也就這么過去了。之前考慮的什么啪啪太早年紀太小什么的完全是多慮,睡著了能做什么啊。
“夫人,小姐姑爺還沒起床呢......”
一直到第二天一大早,朱平安才被一陣聲音吵醒,睜開眼睛就看到自家母親陳氏端著兩碗面條入內的身影,身后還跟著兩個守在門外的丫鬟,她們不敢攔住陳氏,只好跟著進來了。
李姝好像也是此刻被母親吵醒的,嚶嚀了一聲,睜開眼來看到了陳氏,喚了一聲娘,就要起身。
“不用起,不用起,娘放下面就走,你們待會起來趁熱喝。”母親陳氏進了房間,看著躺在床上蓋著被褥同床共枕的兩人,臉上滿是笑意。
這也是古代鄉下的習俗了,新婚第一天,婆婆要早起在新人還沒起床的時候給新人送碗雞蛋面。雞蛋,下蛋,喻指新婚夫妻早生貴子。
當然,這還有另一層目的,督查新婚夫妻昨晚的成果。
比如,陳氏放下兩碗面,就看到了放在床頭一邊的那塊染血的白色方巾......然后看向李姝的目光更是滿意了,看向朱平安的目光也帶著嘉獎。
“你們待會趁熱吃啊,娘先走了。”說著,陳氏過來人似的瞄了兩人一眼,一臉笑的轉身走人。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朱平安跟李姝連一句話都沒來得及說,母親陳氏就已經走了。
“閨門有訓,淑女可欽。”
陳氏回到家后,就差人把這么一個字樣的喜報送到了上河村李大財主家,這是報喜,也是下河村這一帶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