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將士盡管滿心不愿,盡管心懷惴惴,終于還是開始了分流。∷頂∷點∷小∷說,x.
一個個的將士與身邊的袍澤緊緊相擁,然后嚎啕大哭著站到了轅門右側。
更多的將士卻是神情決絕,毅然決然的站到了轅門左側,只不過,他們看向右側的袍澤時,眸子里并無怨恨之色,反而只有依依不舍和眷戀,還有互相話別。
“阿布,千萬別忘了轉告我阿媼一聲,就說九兒沒忘記她的叮囑。”
“阿牛,要是見到我家娘子,一定轉告她,讓她找個良人嫁了吧,不要再等我了。”
“阿二,到巢湖見了阿翁,一定告他一聲,大郎此生不能在他膝前盡孝,下輩子再給他老人家當牛作馬,以報答養育之恩。”
左側的將士殷殷叮囑,右側的將士泣血應答。
“走吧,都走吧。”袁否面向右側的袁軍將士,嘆息道,“到了父母膝前好好盡孝。”
大約有五百名將士選擇了離開,送走了選擇離開的將士,袁否又回到行轅,卻只見張牛犢和近百個將校還跪在行轅里邊哭。
看到袁否走進來,張牛犢才流著淚爬起來,滿臉苦澀的對袁否說:“公子,末將,末將……”
袁否心下嘆息,執著張牛犢粗糙的大手,說道:“牛犢,你也要走嗎?”
紀靈大步上前,兩眼圓睜喝道:“牛犢,連你也要背棄公子嗎?別忘了當初你投軍時是怎么說的。”
“還望公子恕罪。”張牛犢便翻身拜倒,哭道,“老母年事已高,家中無人奉養,末將枉為人子,想起來每每心如刀割……”
“知道了,知道了。”袁否伸手將張牛犢攙起,又拍著張牛犢手說道,“百善孝為先,你為了盡人子之孝,公子不怪你,真的不怪你,走吧,走。”
袁否推著張牛犢往外走,張牛犢一邊走一邊不停的抹淚。
到了門口,袁否便不再往外送,站臺階上跟張牛犢揮手。
張牛犢一步三回頭,往前走了十幾步,終于一狠心、一咬牙掉頭走了。
袁否臉上在流淚,心里卻在冷笑,周瑜,既便你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絕世統帥,可我袁否卻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打敗的,你的攻心之計,本公子奉還你了,你還有什么招數,盡管使來,盡管放馬過來,本公子一概接著就是!
(分割線)
江東軍已經在離居巢十里外的赤松崗立下了大營。
當然,眼下僅只是扎營而已,防御工事遠未完備。
當賈華進來接報說,陸勉帶回了五百多袁軍,孫策和周瑜都有些吃驚。
當下兩人來到轅門,卻果然看到轅門外站了黑壓壓的袁軍,因為不太清楚這批袁軍的來意,所以守備轅門的江東軍都有些緊張,經過下蔡、龍亢以及不久前的巢湖伏擊戰之后,江東軍已經不敢再輕視袁軍了,一個個張弓搭箭,如臨大敵。
孫策看了周瑜一眼,皺眉道:“公謹,這是怎么回事?該不會是來詐降的吧?”
也難怪孫策會疑心,他讓陸勉去招降,原本只是為了擾亂袁軍的軍心而已,從未真的指望袁否會投降。
現在倒好,陸勉走了趟袁營,卻真的帶回來五百多人,這算怎么回事?
周瑜也有些困惑,說到底周瑜也終究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事事料敵機先,何況,周瑜偏向于軍事統帥更多些,統兵能力堪稱是當世翹楚,然而單以智謀而論,周瑜卻并非當世頂尖,至少跟郭嘉、荀攸、諸葛亮等人是有些差距的。
不過周瑜就是周瑜,很快就有了決斷,對孫策說道:“伯符,趕緊下令開門,先放他們進來。”
老將程普急忙勸道:“主公,小心其中有詐哪!”
程普已經有些讓袁否打怕了,心里都快留下陰影了。
周瑜卻微笑搖頭道:“老將軍不必擔心,這定然不是袁否小兒的詭計,何況,既便真是詐降,區區四五百人也翻不了天,我們三萬江東精銳又豈是擺設?”
周瑜跟程普說話間,孫策早已經命賈華打開了轅門,放那五百袁軍進了大營。
陸勉帶著一人當先進了轅門,還隔著幾步,陸勉便長揖到地:“末將幸不辱命。”
當下陸勉便將他出使居巢后,袁否如何接待又如何令麾下士卒自由來去,原原本本的說了,當然,瞞去了他事先將張牛犢的家書出示給袁否這一節。
“陸都尉辛苦了,呵。”孫策微笑著攙起陸勉,目光卻落在了陸勉身后的張牛犢身上,問道:“陸都尉,這位壯士何人?”
陸勉介紹說道:“回稟主公,這便是張牛犢將軍。”
“張牛犢?”孫策的目光一下變得凌厲,沉聲道,“你便是張牛犢?”
張牛犢也不見禮,冷然說道:“孫策,某便是張牛犢,黃蓋便是某殺的,今某來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但請不要傷害我家阿媼。”
一聽張牛犢這話,孫策身后的十幾個江東將領便紛紛拔出了環首刀。
黃蓋在江東軍中威望非常高,聽聞眼前這個人便是斬殺黃蓋的兇手,眾將便都想殺了張牛犢替黃蓋報仇。
“賊廝恁的大膽!”
“黃老將軍便是你殺的?”
“匹夫,竟敢來我江東大營?”
“主公,末將請求拿下此賊,將之斬首祭旗!”
“韓老將軍說的對,末將等請求殺了此賊給黃老將軍報仇!”
程普、韓當、周泰、蔣欽、潘璋、陳武、凌操、董襲、朱然等將義憤填膺,都要求立刻斬了張牛犢祭旗。
江東諸將群情洶洶,張牛犢卻毫無懼色,只是冷冷的跟一群江東猛將對視。
除死無大難,張牛犢早已經不作生還想,面對這些江東猛將也就無所畏懼。
孫策眸子里也是兇光畢露,黃蓋、程普、韓當、祖茂四將隨孫堅東征西討,屢建戰功,對孫氏可謂忠心耿耿,孫策對孫堅留下的老將也是十分敬重,當得知因為自己輕敵大意折了黃蓋時,孫策當真是痛不欲生,當時就立誓要手刃張牛犢、袁否給黃蓋報仇。
現在,張牛犢就在他面前,只需一聲令下就能將其碎尸萬段!
就在孫策心下蠢蠢欲動時,周瑜卻是急得連連給孫策使眼色。
孫策與周瑜自幼一起長大,豈能不知道周瑜的心意?
當下孫策吩咐陸勉:“陸都尉,就由你好生招待張牛犢將軍,此外這數百名將士也必須安頓好,且不可怠慢了。”
“諾!”陸勉領命,帶著張牛犢走了。
周泰諸將雖然不忿,卻也不敢違抗孫策的將令。
待陸勉領著張牛犢走了,孫策才問周瑜道:“公謹,為何不讓我殺了張牛犢?”
聽到孫策發問,程普、韓當、周泰、蔣欽諸將也紛紛豎起耳朵,聽周瑜怎么回答。
周瑜道:“伯符,殺張牛犢一人容易,可是跟他一起過來的那數百袁軍又該怎么辦?也一并殺了嗎?”
周泰道:“不就是幾百袁軍么,殺了就是。”
周瑜便很不客氣的道:“幼平此言,大謬!這數百袁軍之所以背袁否而轉投主公,是出于人子孝道,若是主公殺了他們,這豈不就是向天下人證明,主公乃是不尊孝道之人?為黃老將軍報仇,此乃是私怨,為了私怨而失了天下人心,值嗎?”
頓了下,周瑜又對孫策說道:“伯符若是殺了張牛犢和這數百名袁軍,則居巢城內之袁軍將士聞訊之后必然視你為死敵,來日攻城,袁軍將士必同仇敵愾,與我軍血戰到底!反不如厚待之,則居巢城中袁軍聞訊之后必然感念伯符恩德。”
孫策聞言恍然,說道:“既然如此,我當重重賞之。”
當下孫策急令賈華又把張牛犢召回,然后當拿出一具魚鱗甲給張牛犢:“牛犢,此鐵甲乃是先翁所留,由九百余片百煉鐵片串成,柔韌堅固,尋常刀槍莫奈它何,當年先翁將此鐵甲傳于我時嘗有言,非孝子賢孫不足以披此甲,如今,我將此甲轉贈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