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軍閥  第三百零五章 出征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辛亥軍閥 | 青史盡成灰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書名:辛亥軍閥  更新時間:2013-05-01
 
如果統一迷nzhǔ黨完全掌控了西南的政局之后,這十三個人就是最有權勢的人物,先要擠進這個圈子并不容易,首先要是黨員,這當然是廢話,其次還要有足夠的威望和地位,而且還要有代表性,不是誰都能夠當上執委的。

隨著建立政黨的消息傳開之后,所有人都在熱切的關注著寶座究竟會到誰的手里,喬宇并沒有讓大家等太久,十三位執委的名單很快公布出來,包括喬宇,黃興,章太炎,張瀾,羅長裿,喻培倫,楊庶堪,張百麟,任可澄,梁啟超,馮如,詹天佑,蔣百里。

這份名單出爐之后,最令人矚目的就是黃興和梁啟超的加盟,這兩位本身都是威望極高,甚至都各自有著不小的勢力的人物,這次竟然能夠屈居人下,成為了統一迷nzhǔ黨的執委,實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除了這兩位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西南政壇的元老,本來馮如和詹天佑是不想參加的,他們是搞技術的,而非是政治人物,不過喬宇考慮到為了提高技術人員的地位,增強統一迷nzhǔ黨的代表性,也將這兩位拉了進來,如此一來執委的陣容就比較強大了。

西南各界對于這個巡閱使主導的政黨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各界人士紛紛加入其中,統一迷nzhǔ黨的聲勢越來越壯,黨員人數兩個月之內就突破了十二萬,這還是加以限制的緣故,不然能夠擴張的更快,很多人并不是真心支持統一迷nzhǔ黨大的政治主張,純粹是為了迎合喬宇而已,統一迷nzhǔ黨的章程之中已經寫得很明白,這是一個以執政為目的的政黨,如果加入其中,豈不是就有望成為官員么。

升官發財永遠都是最有吸引力的內容,能夠進入巡閱使的法眼,就能夠更好的升遷了,當然喬宇對于這種情況還是嚴格控制的,必須是各行業比較優秀的人才方能夠進入統一迷nzhǔ黨,不過入黨也成了西南最為熱議的話題。

連帶著北洋等其他勢力也極度關注,政黨的出現是不是標志著喬宇集團要奪取國家的政權,是不是要最終取代北洋,這些都是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外界猜忌不絕,西南卻是我行我素,擴充軍隊,籌備參戰軍,吸收黨員,組建基層黨員組織,將統一迷nzhǔ黨的勢力深入到基層之中,宣傳主張,吸收黨員,擴大影響。

“喬主席,如今統一迷nzhǔ的發展勢頭十分猛烈,黨員人數超過十萬,這個規模恐怕是全國首屈一指了!”

梁啟超知道這個情況之后也是十分的佩服,本來他和喬宇之間還因為蔡鍔的問題有些不合,不過就在不久之前蔡鍔給他發去了電報,建議自己的老師到四川看一看,而后蔡鍔又極力支持梁啟超參加統一迷nzhǔ黨,希望老師能夠借助這個政黨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

正是有了蔡鍔的勸解,梁啟超才加入了統一迷nzhǔ黨,到目前看起來喬宇的手段和影響力果真非常,能夠讓西南各界都接受這個政黨,這份威望就足以讓其他的諸侯望塵莫及。

“任公先生,一個政黨的戰斗力不在于人數,關鍵是要有深入人心的政治主張,要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現在的統一迷nzhǔ黨只能算是一個初生的政黨,距離成熟還很遠,更需要好生經營才行!”喬宇說道:“我計劃在兩年之后西南展開全面的選舉,屆時就是檢驗統一迷nzhǔ黨是不是真能夠得到民眾支持的時候,我們必須在這兩年之中讓西南的百姓接受認可統一迷nzhǔ黨,順利實現掌控政權。”

“兩年的時間不短,但是也不長,的確需要多加努力才行。喬主席,我聽說主席準備在軍隊之中派遣一部分黨員充當政治教官的職務,向軍人宣傳先進的政治主張,解決軍人的各種需求!”

“沒錯,既然我們已經準備一黨執政,就必須要加強對軍隊的控制,不然執政的基礎就要動搖了!”

亂世之中軍隊是命根子,絕對不能夠出現差池,現在要派遣大批的軍隊到歐洲作戰,一旦一戰結束,這些經歷過一戰烽火的優秀士兵絕對是以后中隊的主力,也是各方勢力關注的核心,喬宇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地里長出別人的莊稼,因此利用統一迷nzhǔ黨對軍隊加強思想教育,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時光飛逝,一九一六年漸漸的遠去,這一年是殘酷的一年,歐洲西線戰場搏殺空前殘酷,海上有rì德蘭海戰,陸上有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東線戰場也是殘酷無比,俄國和奧匈帝國基本都打殘了,上百萬的傷亡讓這兩個底子本就不雄厚的帝國徹底露出了疲態。

德國也不好受,兩線作戰,沒有外界的補充,國內糧食價格一天一個樣,如果不是德軍戰斗力不弱,現在的拉鋸戰基本在外國,德國也早就挺不住了。

打到了這個地步,雙方都在思考解決眼前困局的辦法,英法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美國上面,現在只有將這個最強大的工業國拉入協約國一方才能夠一錘定音,另外中國和rì本也要極力拉攏,讓這兩個國家提供更多的物資和人力。

英法雖然窘迫,但是還有指望,可是德國人就沒有指望了,他們被困在了中間,也別指望能夠拉來別的盟友了,因此德國人劍走偏鋒,開始對沙皇俄國的政權動心思了,這個泥腿巨人雖然損失慘重,但是依舊還有戰斗力,作為一個老牌的列強,好勇斗狠的傳統還是十分強大的,俄國還是足以痛扁奧匈的,說起來德國選盟友的本事真不怎么樣,奧匈連沙俄都沒有辦法抵抗。

德國終于發現了一個好辦法,俄國多數黨的領袖被他們發現了,有了這張好牌之后,他們正在策劃如何讓這張牌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如何肢解沙俄。

就在雙方斗智斗勇的關頭,中國的參戰軍基本訓練妥當,四川在六個月之中一共擴軍二十一萬多人,其中要派往歐洲的一共是十三個師,加起來接近十六萬人,由于運力有限,首先運送四個師的部隊到歐洲,剩下的軍隊陸續再派往歐洲。

北洋方面的十萬軍隊也差不多訓練妥當了,比起四川的軍隊來說還是要差著一些,但是也算是一支少有的精銳了,傾注了段祺瑞和徐樹錚的大量心血,這也是北洋重新崛起的基礎,段祺瑞不惜重金加強參戰軍的裝備,除了英法提供的五百萬英鎊之外,另外還有結余下來的庚子賠款,以及增加的商業稅收全部用在了購買武器之上,總價接近一億銀元了。

段祺瑞一共購買了三百六十門一百五十五毫米的榴彈炮,還有四百門的一百零五毫米的加農炮,其他的機槍,沖鋒槍,迫擊炮,擲彈筒也購買了不少。

除此之外,按照徐樹錚的建議北洋還組建起擁有三十架飛機的空軍,還購進了十二輛坦克,一番折騰下來,北洋的裝備徹底更新換代,比起以往的北洋不可同rì而語。

不過面對著這樣一支強大起來的北洋軍隊,喬宇沒有任何的恐懼,相反還盼著北洋能夠采購更多的武器才好,目前來看,北洋和西南就是競爭對手,早晚要為了中國的權力大打出手,決定誰才是真正的主宰,北洋要是完全仰仗著西南的裝備,那這場仗根本就不用打了,只要掐斷武器供應,北洋就不戰而敗。

大肆和北洋進行軍火貿易還能夠將北洋積攢的資本全部轉移到四川來,讓這些資金為西南的增強實力,可以說只要北洋繼續購買武器,他們就是西南謀求利益的一個工具,根本沒有和西南對抗的能力。

段祺瑞也清楚這種隱患,因此也將原有的一些兵工廠進行整頓,不過這些兵工廠技術落后,產能很低,根本不能滿足需要,當然還可以向rì本購買,不過rì本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而且還有名目繁多的附加條目,讓段祺瑞更加難以接受。

因此暫時只能夠這樣維持下去,當北洋和西南都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北洋zhèngfǔ大總統黎元洪正式代表中國向德國和奧匈等同盟國宣戰,加入了協約國作戰,這可是中國自從慈禧老妖婆對世界宣戰一來,第一次正式對一個強國宣戰,雖然中國人早有準備,但是真正宣戰之后,還是讓民眾不住的討論。

西南由于已經頒布了新聞處管理辦法,各種雜音并不多,而且民眾也都知道參戰能夠換來足夠的好處,因此也沒有太多的反對,而北洋的治下就什么怪話都有了,其實這些人多數是親rì力量,真正反對中國參戰的就是rì本。

rì本這幾年指著一戰的東風,大肆出口商品,不只將rì俄戰爭的漏洞全部填滿,還反倒變成了債權國,rì子越來越好,因此rì本人就盼著歐戰能夠一直打下去,中國人派遣軍隊,要是讓戰爭早點結束,豈不是威脅到了rì本人的飯碗。

而且rì本人侵略中國的野心早就產生了,中隊進入歐洲之后,必定會大幅度提升戰斗力,成為rì后rì本的一個障礙,因此rì本不斷的發動他們的勢力,極力的拖住中國的后腿,不過西南同北洋都堅定的主張參戰,加上英法更是支持,因此中國還是準備遠赴歐洲參戰。

現在喬宇就率領著西南的文武大員到了chóngqìng碼頭親自送第一批正式的參戰軍,這次去歐洲參戰的軍隊總司令就是蔣百里,喬宇還將石翼,鄧錫侯,龍云,劉存厚這四位大將派給了蔣百里。

“百里兄,一切都交給你了,也不用我多交代了,到了歐洲之后,先不用著急參戰,多向陸建章等人學習,他們已經在歐洲奮戰半年了,說起來也是讓人敬佩,沒想到陸建章他們能夠打得這么好!”

“鈞座不用囑咐了,我們一定會好生配合,多多向陸建章學習,絕對不給中人丟臉!”

和其他幾位心腹交代一下之后,又把蔣百里拉到了一邊:“百里兄,這次去歐洲還有一個敵人,那就是流行性疾病,平時一定要讓士兵多服用板藍根,提高免疫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