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軍閥  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兵遣將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辛亥軍閥 | 青史盡成灰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書名:辛亥軍閥  更新時間:2013-07-07
 
德國岸基飛機向英國艦隊發起來攻擊,雙方的飛機不斷在空中來回纏斗,德國飛行員明顯不及英國人技術嫻熟,不時就會被擊落。但是這些飛行員也無所畏懼,而且他們還有數量的優勢,仗著這個優勢,他們已經突破了英國的外圍攔阻,撲向了英國艦隊。

皇家海軍的護衛艦只迅速發動攻擊,又有一些德國飛機被擊落,終于有幾架德國飛機成功接近了英國航母,并且投下了炸彈。

但是這些飛行員明顯沒有受過太多的訓練,他們的攻擊一點都不準確,炸彈基本上都落到海里。其實別看一艘航母數萬噸,幾百米長,但是相比于茫茫大海,這些航母就好像一葉扁舟一般,而且這葉小舟還上下起伏不定,想要將炸彈成功的投上去,需要很嫻熟的技巧和大量的訓練。

德國人顯然還有所欠缺,投擲的準確性大打折扣。不過這些德國飛機也成功的吸引了英國艦隊所有的精力,讓所有艦載機都疲于奔命,護航艦只的火力也全都集中在了空中,給水下的德國潛艇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艘海狼在醞釀許久之后,終于悄悄浮出水面,射出了兩枚魚雷。兩道水花正好撞在了英國的皇家方舟號的艦首上面。英國人一直很喜歡這個名字,即便是一艘皇家方舟號沉沒了,他們也會將這個名字給予英國的最新,最強大的軍艦。

這艘新的皇家方舟號也是英國最先下水的大型航母,排水量達到了四萬五千噸,能夠搭載九十架作戰飛機,同時裝備了鋼制甲板,對普通的航空炸彈有著不俗的防御能力,是英國海軍的新一代驕傲。

不過上帝再一次拋棄了英國人,兩條魚雷擊中了艦首,強烈的爆炸瞬間將艦首撕開,海水快速的涌入這艘軍艦,船上所有的士兵都惶恐到了極點,他們試圖去堵住漏洞,但是進水的速度遠比想象的要快,越來越多的設備被損壞,鍋爐室也出現了問題,集聚的高壓蒸汽四散,嚴重阻止了救援的士兵。

英國人也沒有想到竟然會遭到潛艇的偷襲,他們急忙派遣護航艦只去對付德國潛艇,不過這個時候又有兩艘德國潛艇發起了攻擊,一艘護航航母和一艘重巡洋艦被擊中,這兩艘軍艦遠沒有皇家方舟號巨大,因此被擊中之后,迅速沉入海底。

英國人的麻煩還沒有結束,因為皇家方舟號受損,飛機無法起降,只能讓其他航母收攏,不過此前英國已經損失了兩艘大型航母,不少艦載機都已經轉移到了其他航母上面,現在已經不能承載皇家方舟號上面的艦載機了。

因此英國人只得讓飛行員棄了飛機,皇家海軍的追擊也不得不停了下來。當然德國人也沒有高興到最后,中國航母編隊已經趕上了,機群對納粹號發動了攻擊,這艘德國最后的大型航母挨了三枚炸彈,上層建筑幾乎全部被摧毀。

德國人看到救護無望,只好也棄了航母,一場大戰下來,德國的航母全軍覆沒,而英國的代價也極為沉重,兩艘大型航母被擊沉,兩艘被擊傷,三艘護航航母沉沒,損失飛行員超過三百人。

皇家海軍的勢力被削減一半以上,得到這個慘勝的消息之后,丘吉爾沒有任何的喜悅。他第一時間就向羅斯福發了求救電報,皇家海軍的實力已經不足以控制所有航路的安全了,美國必須要派遣兵力支援。

美國此時也終于從珍珠港的陰影之中走了出來,大量軍艦下水,就好像是下餃子一般,而且日本海軍主力已經灰飛煙滅,美國人也有了足夠的力量去支援英國,因此當即答應了英國的要求。

另外美國也大量的向英國本土調兵,準備開辟第二戰場,羅斯福早就準備搶奪戰后的勝利果實,他對于中國奪取南洋,蘇聯占領東歐的行動其實很鄙薄。

這兩處經濟基礎都不好,想要發展起來就要投入巨額的資金,而且最多就能夠得到一些原料和勞動力而已,其實最肥的一塊肉就是西歐。

作為工業化最早的地區,西歐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先進的技術。這種地方即便是被戰爭打成了一片廢墟,但是只要稍微投入一些精力,就能夠恢復繁榮,而且戰后的重建工作又能夠帶來豐厚的意義,羅斯福早就把西歐當成了自己的地盤。

現在中國和蘇聯在土耳其高歌猛進,土耳其的軍隊土崩瓦解,眼看就要達到了土耳其海峽,下一步就是登陸巴爾干地區了,美國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快速行動起來。

羅斯福派遣了艾森豪威爾擔任總司令,主持美英盟軍的工作,為了登陸歐洲大陸而坐準備。

美國展現出了一個世界第一工業國的底蘊,一共調遣五艘埃塞克斯級航母前往英國,然后又有大量的貨輪載著數以萬噸計的物資運送到了英國。

登陸歐洲大陸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特勒不會束手待斃,一定會派遣強大的兵力進行抵抗。而對于德國軍隊盟軍心中還有相當程度的畏懼,雖然在北非他們打敗了隆美爾這個沙漠之狐,但是德國陸軍依舊是一個強悍無比的力量,因此美英都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

對于二戰之中的蘇軍,很多人都會想到大炮主義,想到人海戰術,無數的蘇軍戰士高呼著烏拉沖向戰場。但是這個說法是不準備的,蘇聯和德國之間的拼殺之中,蘇聯兵力很少會占到兩倍以上。基本處在一點六到一點八比一的水平之上。

而登陸西歐之后的盟軍面對的是德國的二線部隊,但是他們的優勢還要在三五倍以上才能夠擊敗德國人,并且還被希特勒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

通過東西兩線的對比來看,蘇軍的戰斗力是在美英之上的,如果不是美國人率先開發出原子彈,說不定蘇聯就橫掃整個歐洲了。

美英出于對德國戰斗力的畏懼,只能夠做好詳細的籌劃和充足的準備,為此盟軍共集結了多達288萬人的部隊。陸軍共36個師,其中23個步兵師,10個裝甲師,3個空降師,約153萬人。

海軍方面投入作戰的軍艦約5300艘,其中戰斗艦只包括13艘戰列艦,47艘巡洋艦,134艘驅逐艦在內約1200艘,登陸艦艇4126艘,還有5000余艘運輸船。空軍作戰飛機13700架,其中轟炸機5800架,戰斗機4900架,運輸機滑翔機3000架。

盟軍在調兵遣將,而中國此時也是如此,通過幾個月的饑餓戰爭,日本國內已經民生凋敝,經濟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尤其是沒有了海外物資供應,日本的軍工產能降低了七成以上,而且殘存的工廠還要同中美如同蝗蟲一般的轟炸機進行捉迷藏。

最可怕的還是糧食的嚴重缺乏,日本糧食本來就不能自給,需要仰仗進口,但是自從施行饑餓戰爭以來,日本所有對外聯系全部被掐斷,一粒糧食都運不進來。

就連漁船都無法正常出海,要知道海產品在日本人的食譜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現在基本上只能在近岸弄一點而已,沒有了遠洋捕撈,日本的食物危機就顯現出來。

這還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由于中美投放了大量的橙劑,日本本土糧食減產成為定局,份額至少在百分之三四十以上,空前的饑荒已經成為了必然。

農業的崩潰,昭示著七千萬日本人的命運,他們只能在餓死和投降之間做選擇,不過他們的天皇已經提他們選擇了餓死。

日本政府為了能夠繼續進行戰爭,搞所謂的本土決戰,大肆的搜刮日本民眾,將他們手中最后的一點糧食也搜集走,按照日本人的說法,糧食必須優先供給對天皇最忠勇的武士,必須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換句話說就是那些應征的軍隊和民兵,只有他們有資格吃到糧食,其他人在這個民族危亡的關頭就應該自己的選擇被餓死,這是一個真正的日本愛國者應該做的。

為了能夠吃到一口糧食,數以百萬計的日本人成為了守衛本土的戰士,日本已經無法給這些人提供足夠的步槍了,因此他們需要學習使用最簡陋的武器殺人。

比如把竹子一端削尖,制成竹槍,比如埋放簡易的地雷,一些婦女兒童,還有老人也要接受特殊訓練,用來充當自殺式襲擊者,日本也開發出了人彈這種喪心病狂的武器。另外日本政府還專門招收了一批妙-齡少女,對她們進行特訓,希望她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美色,用來刺殺中美軍隊。

中國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日本的情況,發現日本主要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被活生生餓死,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標志,那就是日本已經出現了反對勢力,活不下去的日本人開始組建自己的武裝,同政府對抗。

這些人的數量雖少,但是在順民遍地的日本出現這種情況,毫無疑問是說明日本政府已經到了窮途末路。這顆桃子快要熟了。

中國政府也加快了調動軍隊的步伐,朝鮮南部擊中了數百萬的大軍,另外三千多艘運輸艦艇,各型登陸船只。又從朝鮮,南洋等被日本嚴重禍害的地區召集了一批對日本有著刻骨銘心仇恨的人,他們將充當中國軍隊的急先鋒,在建立穩定的登陸場之后,這些人將帶著滿腔的怒火殺向日本。本文字由破曉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