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  第二百二十一章,報信的李技

類別: 穿越歷史 | 定國 | 佛婆   作者:佛婆  書名:定國  更新時間:2011-10-27
 
林府原本就大,所以里面的房舍也自然極多。本著盡量少改動,少花錢,高效使用的原則。對原有的房舍,只是局部地進行了改造;

推倒重建的是不可能的。多數的改造,無非是把房舍里多余的東西清出去,擺上大通鋪,盡可能地先解決睡的問題。。

有些院子,改成了學生們居住的地方;有些院子,改成了授課的課堂;原來的正廳被專門騰出來,做了‘讀書館’。館里,擺了許多書柜,分門別類地放著許多書籍。。

因此,大家一進了大門,進第一進院子,便能看到正廳門外,立著二面大鐵牌。。

一面寫著:讀書館;一面寫著:入內噤聲。

于是眾人便一齊走進了這‘讀書館’。。。

正廳原本就大,宋平又把左右側廳,連著通往后院的通道一并打通,因此,更顯得大了。由于墻上多開了許多窗子,若不是陰雨天,光線相當充足。

整個正廳的中央,擺了許多長桌,板凳;靠墻的地方,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書柜。許多書籍分門別類的放置著。柜頭上,更是寫著許多明細的分類。。。

李道明看著這些,笑對宋平道:“嗯,這處地方,置得好。。。能把有限的書籍,充分地利用起來,這便比什么都好。而且,能在這樣的地方讀書,旁邊再坐著同齡的學子,互相激勵著,這做學問的氣氛,比自己一個人悶著頭讀,要強多了。不錯,著實不錯,這點子好極了。。只是這許多書架還空著,而且這書,也少了一些,人多的時候,只怕會不方便。。。”

宋平忙道:“便是這些書,那還是在何大人的支持下,費了許多力氣,才收集起來的。我們正準備發動全城藏書的人家,好心為這個讀書館,再捐贈一些書籍,若是成了,到時候,這書便多了。。”

何應文聽了宋平這話,心里其實是有些不太好意思的。

宋平來找他籌書的時候,他不僅沒怎么上心,而且隱隱覺得沒這個必要,因此只是象征性地拔了一些書過來。無非是一些教習的課本,品種少不說,數量也不多。如今,這里的這么些書,絕大部份,應該都是宋平另外想辦法弄來的,這里面,其實沒他什么功勞。。。

不過,宋平如此說了,他自然也不會點破。便笑道:“也沒想到這讀書館的規模這么大。宋平他也不早點說!早知道的話,本府家下那些空置的書,也該一起捐過來的。”笑對著李道明說了這些后,便一轉頭對道后面的官員鄉坤道:“大家也都看到了,這讀書館的藏書并不多。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做不做得出學問,與藏書量豐富不豐富,還是大有關系的。所以,你們回去后,家里有書的,便選一些捐過來,這可是造福學子的一件大好事,大家一齊抬柴,這火才燒得旺啊。。。。”

眾人紛紛道:“應該的,這都是應該的。。。回去就辦。。”

何應文卻知道這些人面子上是應了,回頭卻不一定會照做。如今書的價錢很貴,許多人舍得買去裝裱門面,卻不舍得捐出來,便對宋平道:“本府原就管著學政,如今是統管全局,這學政,也還是當管的。你這里好生地記著,有誰捐了,捐了些什么書,都要一筆一筆地記好,回頭呈給本府過目。。。”

宋平心中大喜,忙點頭應是。

當初他向蘇三報怨,何應文太小氣,不肯給書。可是蘇三卻教他今天在這里捧捧何應文。雖然不解,為什么何應文拔得書少,還要捧他,但他還是按照蘇三的意思來做了,卻不想收到這樣好的結果。。

眼看著何應文身后的這些人,一個個都盤算著要捐多少書的樣子,他心里早就樂開了花。。。心思一動,便緊接著對何應文道:“大人給‘讀書館’這四壁,題幾幅字吧。。要不然,這空蕩蕩的墻上,沒個警語,也不太像。大人這回可千萬不要推脫了。”

何應文見宋平這么靈活,便哈哈一笑:“那好,便寫幾幅字?欽差大人您別躲,也得寫幾幅。。”

李道明這回也不推辭了。笑道:“何大人先請。。”

說話間,自然有人搬來了條案。何應文見李道明禮讓,便不客氣了,提筆寫了幾幅字:‘慎思篤行’‘不恥下問’‘勤學’

這些字何應文平日練的最多,因此寫起來,還是很順手的。。眾人便一迭聲地叫好。

何應文把條案讓給了李道明。李道明便也笑著提筆寫了幾幅字:‘將勤補拙,篤學不倦。’‘品學兼優’‘天道酬勤,寧靜致遠。’

李道明停了手,自然也是有人叫好,不過這叫好聲,卻沒有為何應文叫好的聲音響。。這也就是官樣的文章,李道明倒也不在意這些,把筆一放,與何應文對笑而過。

大家參觀完這里,便往后面各個院子里轉去了。。

蘇三沒有跟著他們,而是坐在讀書館前面的院子里,等他們轉出來。。

這院子的側面,靠東邊的位置,已經花了大價錢,樹了一塊碑。碑上準備刻上為武陵大學出錢出力的捐助人姓名。只是按照蘇三的提議,今天還要再捐一場,然后一齊刻上去,所以暫時還是空著的。

呆會他們出來后,還要在這里有個新的捐款儀式。所以,蘇三便只在這里等候。。

沒等多長時間,蘇三便看到了李技匆忙地走進了院子,悶著頭便往院后走去。。

李技是早已經回了金陵的,現在他一個人,出現在這里,自然是因為有事,才專程來找自己的。蘇三見他神情慌張,根本沒有留意到院子里有自己,便出聲招呼了一聲。。

李技聽到蘇三的呼喚,忙收住了腳步,轉過來身。確認了院中的人,正是蘇三,這才趕緊小跑了過來。。見面第一句話便是:“三爺,大事不好了。。。”

自然是大事不好了,要不然,李技也不會這個時候跑到武陵。。

他明白李技口中所謂的大事,指的是什么。因此先不接李技的話頭,而是把目光輕輕地掃了一眼四周,見沒有旁人,這才鎮靜地道:“你先不要慌亂,大哥被抓進天牢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看著李技一呆,張著嘴說不出話來,蘇三才接著說道:“你是先到了蘇府,再到這里來的嗎?”

李技見蘇三已經知道了蘇一的事情,好不容易才轉過思維,才回答蘇三的問話道:“沒有到府里,先碰著了小安,是小安說三爺在這兒,李技便找過來了。。這是蘇大人的親筆信。。”

“親筆信?”蘇三有些詫異了。。按說蘇一被抓進了天牢,蘇府又被金陵府的人馬給封鎖了,李技能送個口信到武陵,就已經是個意外了,這親筆信按理說,是送不出的來才對,這是怎么回事?。。

李技見蘇三詫異,忙解釋道:“這是大人頭天便寫好的信,當時就交到了小人的手里。囑咐小人,若是出事,便將此信親手交給三爺您。小人不住蘇府,在金陵有自己的住處。因此,蘇府被封的時候,小人并不在蘇府,所以并沒有受到影響。。”

點了點頭,蘇三接過李技手里信,信很厚實,可見得里面寫得內容很多。“這么說,大哥心里還是有警兆的。。。”

蘇三并沒有就打開看,而是把信塞進懷中。才又對李技道:“你現在且回蘇府。。找到老爺了,把金陵里的情形與老爺子說一說。這消息瞞不住了,明天這府陵府里,便都知曉了。與其讓老爺子聽了別人的消息,驚慌失措,不如先讓他心里有個底。不過,你去說的時候,一定要說出以下幾層意思,你可要聽清楚了。”

李技點著頭。。蘇三才道:“第一層意思是,雖然大哥被抓,但有吳王保著,形勢并不如傳聞中那么緊迫;第二層意思是,不管發生什么事情,家里都不要想什么法子來金陵救他。就說大哥的意思,只需要我,帶些銀子去金陵便可;第三層意思是,家里要一切如常,該做什么,仍就做什么,絕對不可以驚慌失措,以免在人前失相。若有人問起家人這些事情,不用理睬。。便是這三層意思,你去說與老爺子聽,你自己也不要慌張,都記清了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