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  第261章,內情

類別: 穿越歷史 | 定國 | 佛婆   作者:佛婆  書名:定國  更新時間:2012-03-01
 
定國金陵夢第261章,內情佛婆

金陵夢第261章,內情

蘇三輕輕笑了笑,擺了擺手,示意進屋內說話!

樞密院里的動靜自然瞞不過蘇三的耳目,更何況召集將領這么大的事情。

這幾天朝廷里爭來爭去的,便是為了增兵的兵權事宜!

吳臺銘等人主張把增加的兵源,一齊并入前衛軍蔣經原制下。蔣經原是他的門生,算是武兼備的一名將領。在軍服役已超二十年,頗有人望與威望!這些年,蔣經原一人支持在對京國的前線,倒也嚇阻了京人南下的舉動。雖然和平是大趨勢,但蔣經原前衛軍的戰力不俗,還是發揮了作用的。

蔣經原有吳臺銘門生的這個內因,又有威望名聲的外因,因此吳臺銘一力扶持蔣經原坐大,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是吳臺銘的這個主張,卻遭到了多方暗地里的反對!

這個反對的聲音,并非只有二皇子趙允!充當急先鋒的便是清流一派。

于他們看來,若是太子黨一味地坐大,滿朝武只為太子黨發聲,對朝廷并不是最有利的。有一個二皇子在一邊監督,摩擦,才會讓兩邊對朝事都盡心盡力。

東府里太子黨人已經拿到了太多的話語權!吳臺銘又是一枝獨大。

原本祝天宮還有些話語權,但隨著公孫勝的進入,這一點話語權也分攤了。眼下公孫勝似乎處于蟄伏的狀態,并沒有什么明確的立場。但就算公孫勝也站在趙允一邊,也敵不過太子黨人在東府里的勢力!

若是此次增兵,再把左右后三軍全部交給蔣經原統領,那太子黨的權柄,可就太大了。這樣的事情一旦落到實處,緊接著滿朝武都會朝太子黨靠攏,再往后,便沒有他們清流什么事了。

有太子黨和二皇子黨在,才有所謂的清流!少了其的任何一家,清流也別想再清流了。所以,清流們自然是急力地反對把所有的兵權都集于蔣經原一人身上。

另一個反對的力量,便是西府!也就是樞密院。

于他們而言,東府對他們的壓制已經是有些年頭了,他們好不容易盼到這次戰機,自然是要好好吐氣揚眉的。

雖然他們之也有親近太子黨的人,但體系不同,他們卻不情愿屈服在吳臺銘之下!

至少在官品上,他們西府與東府相差并不大,算是同一級的存在。同樣都是朝廷的樞,西府為什么要聽東府節制!同樣是太子黨的核心層,為什么要屈居于吳臺銘之下?

讓蔣經原統領除禁軍外的各軍,那等于是把所有處置權都放到了蔣經原的身上。若蔣經原沒有吳臺銘這個背景,那樞密院還可以在蔣經原的軍多設眼線,進行控制。

但蔣經原是吳臺銘的門生,若是兩邊一接上頭,那夾在間的樞密院,便形同虛設。

因此,非太子黨人的樞密院官員,自然是竭力反對;就算是太子黨人的樞密院官員,也不想成為擺設,無用于太子身前,自然也是竭力反對。這樣一來,整個樞密院的聲音,便空前的一致了。

反對的人,最后才輪到二皇子趙允!

趙允自然是堅決反對蔣經原獨大的。他強烈建議,新增加上去的兵源要自成一軍,由后方節選出一名有才有能的將領統率!

理由當然是,京人南下暫且看不到明顯的跡象,沒有必要把所有的軍隊交到一個人的手里,這于朝廷節制前線并不是最有利的態勢!而且,就算京人南下,也不好把四五十萬的軍隊放在一處,分兵也是必然。與其到時候再分兵,不如現在就分好。

這個主意,當然是蘇三的意思!當杜如悔把這層意思向趙允說出來之后,又分析了一下眼前的形勢,趙允便立刻把這個建議,散布出來。

結果也正如杜如悔所說,樞密院里對這個建議非常感興趣。而吳臺銘在見到勢頭不對,分兵已成定勢的時候,便果斷地改弦更張,向皇上提議把左右護衛軍并入蔣經原軍,以保證蔣經原的戰力,讓后護衛軍自成一軍。

這一手,無非是先讓蔣經原在兵數上,先占了極大的便宜。等這個便宜占下了,吳臺銘再對自成一軍的后護衛軍統領伸手。

樞密院里對吳臺銘的這個建議,有妥協的意思!畢竟樞密院的親太子黨人,只是不想看到身為吳臺銘門生的蔣經原一家獨大而已。

趙允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成分居多,在他看來,怎么著也該是個平分的結局。但是杜如悔告訴趙允:就算把左右護衛軍全部并入蔣經原軍,充其量也只是為蔣經原添兵五萬人而已!雖然蔣經原可以從名義上,增兵到三十萬,但急切之間,軍費,兵源都是問題。若是京人真南下了,蔣經原只怕沒有那么多精力去勞這個神;若是京人不南下,朝廷擔負那么高的支出,只怕到時又是一片怨言。不若以妥協吳臺銘為借口,把后護衛軍抓在手里。

趙允仔細地考慮了良久,這才接受了杜如悔的建議。因此,這才有了樞密院召集,左右后三軍統領商議這件事情。

其實也不算什么商議!左右軍是要并入蔣經原軍的,把左右軍的統領召集來,一來是說服溝通;二來是命令兩軍整頓軍隊,即刻率軍奔赴前線。

而對于后衛軍的處置,就有些特別了!岳老軍門年紀已大,在后方掛名養老還行,領軍去前線只怕是不行的。

而二皇子與太子在后衛軍的統領人物上,還有頗多的爭議!正如蘇三所料,完全親二皇子黨的統領,吳臺銘絕然不肯;而太子黨人任統領,趙允也絕無可能同意!因此,能競爭到后衛軍的統領位置的人數,兩頭一砍,就已經屈指可數了。

而張合以不張揚的行事,模糊的立場,以及出色的治軍能力,無疑是擺在前列的。這些內情,張合或者可以猜出一些,但他是當局之人,自然是心沒底。

眼下,蘇三正通過杜如悔在趙允面前為張合說話,另一方面卻在為暗殺吳臺銘作準備。

雖然吳臺銘不死,多方勢力平衡之下,張合成為后護軍統領也有極大可能。但吳臺銘一死,自己的權勢立漲,話語權急增的情形之下,張合成為后護軍統領便是十拿穩的事情;

就算不為張合,吳臺銘恐怕也是必須要死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